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政策大變臉?保監會月余連發提示,警示互聯網保險消費風險

且明確指出目前互聯網保險險種主要涉及電商類保險、旅行類保險、車險、意外險、健康險, 以及一些場景創新類產品, 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

保險公司對於科技興趣愈發濃厚, 中國平安宣稱要從實現從資產驅動向科技驅動的徹底轉型。

從最初將互聯網單純視為一種銷售管道, 經過短短數年發展, 互聯網於保險業的意義顯然已經發生深刻變化。

普華永道發佈的《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調查--保險業調查結果》指出, 保險業從去年起已改變對科技的看法。 整個保險行業都在準備迎接保險科技帶來的機遇。

調查顯示, 有52%的受訪者稱, 已將保險科技創新置於其戰略核心, 約68%受訪者計畫在2018年前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業務系統中, 94%保險業受訪者表示, 更多地與客戶互動以及增強洞察風險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創新趨勢, 大資料分析將是保險業明年的科技投資重點, 84%受訪者表示會有所投資, 但有63%受訪保險公司對與初創公司合作時所產生的監管及資料隱私問題表示擔憂。

近期, 受ICO被有關部門定義為“非法集資”, 比特幣交易平臺被關停影響, 國內掀起了一股討論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新風潮。 而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 保監會先後兩次發出消費提示, 提示航延險, 以及互聯網保險業務當中的風險。

但過分的悲觀或許並沒有太大意義,

因為監管對於科技的重視顯然也非同一般:

中保協正牽頭中小財產險抱團聯手螞蟻金服、滴滴等共同成立中小財產險公司車險理賠服務平臺“中保車服”;

中國保信也正利用資料優勢, 加速構建保險業的資訊基礎設施, 擬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服務水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