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羞羞的鐵拳》讓人笑得停不下來,為什麼還要說它爛?

十一放假第一天, 大家有沒有出門看電影?

叔發現《羞羞的鐵拳》不出所料的成了爆款。

截止目前的票房也更是用成績的優勢說明了一切。

《芳華》的撤檔確實把“鐵拳”又往前推了一把, 況且闔家歡類型的電影在假期更是正對胃口。

毫不誇張的說, 它讓低期望去觀影的叔從頭笑到尾。

開心麻花用第三部電影, 證明了他們能做好國產喜劇, 絕非偶然。

這家做舞臺劇出身的公司, 用小品登上過春晚舞臺之後才更廣泛地走入了人們的視野。

真正讓麻花名聲大噪的一定是2015年的首部電影《夏洛特煩惱》。

它面對《港囧》、大IP且明星雲集的《九層妖塔》和劉德華主演的《解救吾先生》, 仍以14億票房的碾壓優勢成為當年的十一檔冠軍。

其實在這般盛況之前,

開心麻花早已摸爬滾打了十多年。

開心麻花成立於2003年, 最早的一部話劇是《想吃麻花現給你擰》。

首演版的卡司還有何炅和謝娜, 但劇本和製作還都不太理想。

據說這部劇最冷清的一場, 僅賣出了7張票。

創業固然艱難, 好在他們堅持了下來。

至今他們旗下的已擁有20多部原創舞臺劇。

距離《夏洛》上映已整整兩年, 其中的一些笑料在叔的腦海裡仍有印象。

比如說那個“假裝”耳背的大爺。

還有自帶《一剪梅》BGM的袁華。

不止沈騰、馬麗等人被人記住, 長相相似彥祖、何炅和張智霖的撞臉王尹正也跟著走紅。

“鐵拳”裡還有一段與《夏洛》的聯動, 淪落為漁夫的袁華和秋雅強勢出境, 熟悉的音樂一響起, 氣氛就到位了。

借助穿越之後的屌絲意淫, 來訴說“珍惜眼前人, 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

這部主題的青春片, 有懷舊有反思, 容易擊中許多不安現狀的人。

儘管它沒有多高大上, 也存在刻板老套的問題,但之於大眾,它很會討巧。

接下來的《驢得水》票房不到2億,口碑超出《夏洛》一大截。

這部2012年登臺的良心話劇不是開心麻花家的,不過麻花的確是重要的出品方之一。

回過頭來看“講個笑話,你可別哭”的宣傳標語,契合了全片的黑色幽默。

前半段的敘事上頗有趣味,關於男女的葷段子比比皆是。

許多臺詞都有些黃不說,越到後面越走向失控與無奈,悲喜的對比更叫人心酸。

加上借古諷今的批判性質,你會發現這個片子整體尺度是挺大的。

其中的人物塑造非常到位,尤其是任素汐飾演的張一曼最為出色。

叔在去年還專門分析過這個角色: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然而,影片的短板和它的優點一樣顯著,我們能看到話劇演員在近景鏡頭下的過激表現。

搞笑的舉措和有力量的爆發,都需適度而行。

《羞羞的鐵拳》在剛開始的十來分鐘,也犯了同樣偏向誇張的通病,有點小尬。

慶倖的是隨著劇情步入正軌,這點被漸漸糾正回來一些。

打假拳的拳擊手艾迪生和正義體育記者馬小意外互換了身體。

兩人關係對立,性別和性格都大相徑庭,造成了喜感而鮮明的反差。

此類設定在市面上太常見了,就拿06年的美國電影《女男變錯身》這一標準文本舉例。

男生女生一定要有矛盾才有戲,在互換身體後設身處地瞭解彼此。

合作幹成一件大事之後,墜入愛河皆大歡喜。

這種電影給自己的定位就是速食式的溫馨愛情喜劇,基本框架也已經固定成形。

2016年大熱的日本動畫《你的名字》,宮水三葉和立花瀧身體互換,引出了純愛的延展。

一些段落的瓊瑤風和瑪麗蘇受人詬病,不過二次元的唯美程度可見一斑。

當然,也有拍出來些新花樣的《父女七日變》。

這部日劇曾獲54屆日劇學院賞最佳劇本的提名,新垣結衣飾演的女兒和中年公司職員的父親互換身體。

於是父親成了少女,女兒變為男兒身。“爸爸”不侵犯“女兒“隱私,只好蒙上眼讓對方幫忙洗澡。

《羞羞的鐵拳》充分發揮了這種“反差萌”,首先選角就很聰明。

馬麗在人們眼中一直是豪爽直率的女漢子。

艾倫則是總被欺負的傻大個。

《夏洛》已經為他們提供出了差不多的人設。

女主角馬冬梅霸氣側漏,重情重義。

艾倫飾演的大春作為配角存在感也超強,是一個白占著高個頭卻喊著 “滾就滾!”的慫貨。

又蠢又單純的他反倒讓認清真相的夏洛羡慕不已。

馬麗和艾倫在戲裡戲外呈現出的性格都幾乎一致,就像沈騰在形容艾倫時說他“實在,反應慢,從來不爭不搶。”

主角本身就有一強一弱的天然屬性,所以“鐵拳”中的反串出演看著沒有違和感。

光是性別錯位的促成的笑點就有好多。

比如男馬小佔便宜地摸胸。

女艾迪生登上賽場如同被扒光了一樣,下意識擋住上身。

除了兩性的生理方面,還有性格和所長在陌生語境下顯示出的“排斥”結果。

女艾迪生經受不住對手的暴打,咧著大嘴哭得梨花帶雨。

只有男女主角肯定是不足以撐起全片的,配角發揮著補充笑料,推動劇情的作用。

飾演卷蓮門副掌門的沈騰剛出場那一跪,就讓影院笑聲雷動。

這位半吊子大師最後傳授的武林絕學,把獅吼功和一陽指結合起來的產物居然是一招“潑婦叫板”。

叔列出來的這些笑點還都只是預告中出現過的,正片還不止這些,即便看過了多遍,還是不影響其對在座觀眾的帶動性。

馬小的父親東哥也是一個關鍵的功能型人物。

不要大家有沒有認出來,他就是夏洛的班主任。

主角行事的許多動機和選擇都是東哥給的,包括接觸打假拳的幕後實情和上山學藝。

“鐵拳”未可免俗,但它劇本的完成度非常高。

情節上的“突轉與發現”運用得成熟,這可能也與它脫模於對戲劇性要求更高的舞臺劇有關。

讓叔欣賞的是,開心麻花的團隊意識很強,他們的劇本創作方式有點類似國外的編劇組。

幾個人圍在一起討論交流,集思廣益好點子也更多。

堅持原創是他們的宗旨,想當年閆非和彭大魔創作《夏洛特煩惱》時,韓國出了部《奇怪的她》,都讓他們拼命避免雷同。

認真的態度不單體現在劇本上,拍攝過程亦是如此。

不會游泳的馬麗在生理期經歷了多次溺水,拍完了那場靈魂互換的落水戲。

從“鐵拳”的話劇到電影,艾倫接受拳擊和體能訓練瘦了幾十斤。

擂臺上的比賽戲都是真打,“拳拳到肉”讓畫面逼真了,演員為之沒少經歷皮肉傷。

麻花能自覺地把舞臺劇和電影的表現形式區分開來,他們懂得去改編而不是照搬。

艾倫也深知這兩者間的異同。

話劇舞臺的屬性是臨場感,是交流感,你能清晰感受到台下觀眾情緒的變化,電影也有電影的魅力,對比話劇,它的表現形式更加內斂,注重細節。

總是會有聲音說麻花的戲是小品大雜燴,不配稱之為電影。

它既符合電影的所有條件,包袱還抖得均勻,製作不粗糙,這些都讓它比很多國產喜劇強了不是一星半點。

主題積極,淺顯易懂的“鐵拳”不值五星,但起碼它讓叔發自內心的笑了。

通俗,但不低俗,開心麻花的領跑理所當然。

也存在刻板老套的問題,但之於大眾,它很會討巧。

接下來的《驢得水》票房不到2億,口碑超出《夏洛》一大截。

這部2012年登臺的良心話劇不是開心麻花家的,不過麻花的確是重要的出品方之一。

回過頭來看“講個笑話,你可別哭”的宣傳標語,契合了全片的黑色幽默。

前半段的敘事上頗有趣味,關於男女的葷段子比比皆是。

許多臺詞都有些黃不說,越到後面越走向失控與無奈,悲喜的對比更叫人心酸。

加上借古諷今的批判性質,你會發現這個片子整體尺度是挺大的。

其中的人物塑造非常到位,尤其是任素汐飾演的張一曼最為出色。

叔在去年還專門分析過這個角色:看完《驢得水》,我只記住了她

然而,影片的短板和它的優點一樣顯著,我們能看到話劇演員在近景鏡頭下的過激表現。

搞笑的舉措和有力量的爆發,都需適度而行。

《羞羞的鐵拳》在剛開始的十來分鐘,也犯了同樣偏向誇張的通病,有點小尬。

慶倖的是隨著劇情步入正軌,這點被漸漸糾正回來一些。

打假拳的拳擊手艾迪生和正義體育記者馬小意外互換了身體。

兩人關係對立,性別和性格都大相徑庭,造成了喜感而鮮明的反差。

此類設定在市面上太常見了,就拿06年的美國電影《女男變錯身》這一標準文本舉例。

男生女生一定要有矛盾才有戲,在互換身體後設身處地瞭解彼此。

合作幹成一件大事之後,墜入愛河皆大歡喜。

這種電影給自己的定位就是速食式的溫馨愛情喜劇,基本框架也已經固定成形。

2016年大熱的日本動畫《你的名字》,宮水三葉和立花瀧身體互換,引出了純愛的延展。

一些段落的瓊瑤風和瑪麗蘇受人詬病,不過二次元的唯美程度可見一斑。

當然,也有拍出來些新花樣的《父女七日變》。

這部日劇曾獲54屆日劇學院賞最佳劇本的提名,新垣結衣飾演的女兒和中年公司職員的父親互換身體。

於是父親成了少女,女兒變為男兒身。“爸爸”不侵犯“女兒“隱私,只好蒙上眼讓對方幫忙洗澡。

《羞羞的鐵拳》充分發揮了這種“反差萌”,首先選角就很聰明。

馬麗在人們眼中一直是豪爽直率的女漢子。

艾倫則是總被欺負的傻大個。

《夏洛》已經為他們提供出了差不多的人設。

女主角馬冬梅霸氣側漏,重情重義。

艾倫飾演的大春作為配角存在感也超強,是一個白占著高個頭卻喊著 “滾就滾!”的慫貨。

又蠢又單純的他反倒讓認清真相的夏洛羡慕不已。

馬麗和艾倫在戲裡戲外呈現出的性格都幾乎一致,就像沈騰在形容艾倫時說他“實在,反應慢,從來不爭不搶。”

主角本身就有一強一弱的天然屬性,所以“鐵拳”中的反串出演看著沒有違和感。

光是性別錯位的促成的笑點就有好多。

比如男馬小佔便宜地摸胸。

女艾迪生登上賽場如同被扒光了一樣,下意識擋住上身。

除了兩性的生理方面,還有性格和所長在陌生語境下顯示出的“排斥”結果。

女艾迪生經受不住對手的暴打,咧著大嘴哭得梨花帶雨。

只有男女主角肯定是不足以撐起全片的,配角發揮著補充笑料,推動劇情的作用。

飾演卷蓮門副掌門的沈騰剛出場那一跪,就讓影院笑聲雷動。

這位半吊子大師最後傳授的武林絕學,把獅吼功和一陽指結合起來的產物居然是一招“潑婦叫板”。

叔列出來的這些笑點還都只是預告中出現過的,正片還不止這些,即便看過了多遍,還是不影響其對在座觀眾的帶動性。

馬小的父親東哥也是一個關鍵的功能型人物。

不要大家有沒有認出來,他就是夏洛的班主任。

主角行事的許多動機和選擇都是東哥給的,包括接觸打假拳的幕後實情和上山學藝。

“鐵拳”未可免俗,但它劇本的完成度非常高。

情節上的“突轉與發現”運用得成熟,這可能也與它脫模於對戲劇性要求更高的舞臺劇有關。

讓叔欣賞的是,開心麻花的團隊意識很強,他們的劇本創作方式有點類似國外的編劇組。

幾個人圍在一起討論交流,集思廣益好點子也更多。

堅持原創是他們的宗旨,想當年閆非和彭大魔創作《夏洛特煩惱》時,韓國出了部《奇怪的她》,都讓他們拼命避免雷同。

認真的態度不單體現在劇本上,拍攝過程亦是如此。

不會游泳的馬麗在生理期經歷了多次溺水,拍完了那場靈魂互換的落水戲。

從“鐵拳”的話劇到電影,艾倫接受拳擊和體能訓練瘦了幾十斤。

擂臺上的比賽戲都是真打,“拳拳到肉”讓畫面逼真了,演員為之沒少經歷皮肉傷。

麻花能自覺地把舞臺劇和電影的表現形式區分開來,他們懂得去改編而不是照搬。

艾倫也深知這兩者間的異同。

話劇舞臺的屬性是臨場感,是交流感,你能清晰感受到台下觀眾情緒的變化,電影也有電影的魅力,對比話劇,它的表現形式更加內斂,注重細節。

總是會有聲音說麻花的戲是小品大雜燴,不配稱之為電影。

它既符合電影的所有條件,包袱還抖得均勻,製作不粗糙,這些都讓它比很多國產喜劇強了不是一星半點。

主題積極,淺顯易懂的“鐵拳”不值五星,但起碼它讓叔發自內心的笑了。

通俗,但不低俗,開心麻花的領跑理所當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