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盤點臨滄產茶區十大不得不說的好地方

“多年的茶山實戰經驗和經歷,

請大家要相信, 好茶葉一定是源於工藝和生態。 ”

——非著名茶人陳曉雷

只要是普洱茶的老茶骨, 那麼一定喝過臨滄茶區的茶,

那麼臨滄產茶區都有哪些好地方呢, 接下來就給大家盤點一下, 臨滄茶區的十大好地方:

冰島

冰島也稱“丙島”, 音譯問題。 冰島村距離猛庫鎮約四十公里, 是雙江縣著名的古代產茶村, 以盛產冰島大葉種茶而聞名, 是該縣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樹的地方之一。

冰島茶種是著名的猛庫大葉種的主要組成部分, 冰島茶是典型的雲南猛庫大葉種喬木樹, 長大葉、墨綠色, 葉質肥厚柔軟勻稱、葉脈明顯、葉背隆起、茶色濃郁。 葉底粗大、飽滿、厚實、葉形完整, 非常柔軟, 而其它的茶葉底柔軟度稍差, 甚至堅挺硬朗。 春茶湯色金黃透亮, 香氣柔和, 掛杯持久而不事張揚, 以花果香為主。 生津快速, 口腔內回甘部位較深,

並且十分耐泡, 甚至可以上20泡。

猛庫

位於雲南省臨滄雙江地區。 雲南大葉種野生茶, 特有猛庫種。 猛庫古樹茶還有一大特點:持嫩性強, 芽葉肥壯重實。 一芽四葉還很柔嫩, 不象某些良種茶一芽二葉就顯老相(硬葉硬梗)。 茶質肥厚度大, 香型特殊、勁揚, 不如六大茶山茶區湯質滑柔,

舌面甘韻與上顎中後段香氣飽滿, 口感刺激性稍高。

昔歸

惜歸位於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綁東鄉境內的昔歸村忙麓山。 當地的茶湯特色為:色明亮清澈、香高氣揚、滋味微澀甘甜, 喉韻沉香鮮爽、茶氣醇厚、回甘生津。

茶氣強烈卻又湯感柔順, 水路細膩並伴隨著濃強的回甘與生津, 且口腔留香持久。 此茶年產量極低, 多作政府用茶或由行家自藏, 市面上存貨極少, 彌足珍貴。

忙肺

忙肺山位於雲南省永德縣, 永德縣是世界茶樹的發源地之一, 至今還生長著中華木蘭以及大面積的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的古樹茶, 除名氣外不輸任何名山茶。 難怪多年來一直受臺灣普洱茶人重視。

此茶以栽培型猛板忙肺大葉群體種的百年古樹茶為原料, 湯色清澈明亮, 滋味厚重, 刺激性強, 香氣馥鬱高揚, 口感飽滿協調, 甘醇順滑帶微澀、舌底生津明顯, 喉韻甘潤持久。

壩糯

猛庫古茶山以冰島為界分東、西半山, 所產之茶各具特色。 壩糯大寨是猛庫東半山茶的代表, 也是現存古茶樹最多的寨子。

品茗雲南大葉種野生茶。 此茶湯質充滿陽剛之氣, 高香、勁揚、味剛, 口感豐富飽滿, 甘甜質厚, 茶氣強而有力, 氣足韻長。 不輸易武正山。

猛庫大雪山

大雪山野生古茶樹茶群落, 是目前全世界發現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葉茶種群落。 生長群落地處雙江縣大雪山中部,海拔高度為二千二百至二千七百五十米。此茶採摘極難、產量極低,彌足珍貴。該茶屬雲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葉質肥厚寬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帶蘭香,勁揚質厚,微苦回甘轉甜,沉雄霸道。舌面甘韻與上顎中後段香氣飽滿,口感刺激性強。

懂過

懂過茶山位於猛庫茶山的西半山,海拔一千七百五十米森林覆蓋指數高,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懂過的古樹茶葉形略小,是否有猛庫大雪山野生茶變種而成,有待考證。屬雲南大葉種野生茶。此茶香高味濃,苦底較重,回甘快而持久,甘甜協調不若冰島、壩糯,而品質氣強則過之。在猛庫大葉茶中,風格自成一派。

白鶯山

位於臨滄雲縣漫灣鎮大丙山(主峰海拔2834米)中部,隔江與無量山相望,背靠大丙山野生茶樹群落,位於海拔1800米至2300米之間,南北縱距6000米,東西橫距1.6千米,目前仍保留自生,半野生和人工栽培古茶樹180多萬株,分佈在12400面山地和村落。白鶯山古茶樹種類多樣,變異繁多,不僅是茶樹種質資源的寶庫,而且展示了野生茶樹成為栽培作物的不同階段,是茶的起源的歷史見證,是開展茶樹起源與演化研究的天然實驗室。

鳳慶香竹箐

專家考證,香竹箐1號大茶樹有明顯的人工栽培的跡象,位於鳳慶縣小灣鎮錦繡村香竹箐,是世界上現存的最粗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樹,有專家推測樹齡超過3200多年。

永德大雪山

永德大雪山位於臨滄市永德縣境內東北部,瀾滄江西岸,山上野生古茶樹群落,分佈於永德大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原始森林中,分佈總面積10.05萬畝,平均樹高5米左右,樹幹基圍最大的一棵達215釐米,樹幹最高的一棵達25米。

生長群落地處雙江縣大雪山中部,海拔高度為二千二百至二千七百五十米。此茶採摘極難、產量極低,彌足珍貴。該茶屬雲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葉質肥厚寬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帶蘭香,勁揚質厚,微苦回甘轉甜,沉雄霸道。舌面甘韻與上顎中後段香氣飽滿,口感刺激性強。

懂過

懂過茶山位於猛庫茶山的西半山,海拔一千七百五十米森林覆蓋指數高,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懂過的古樹茶葉形略小,是否有猛庫大雪山野生茶變種而成,有待考證。屬雲南大葉種野生茶。此茶香高味濃,苦底較重,回甘快而持久,甘甜協調不若冰島、壩糯,而品質氣強則過之。在猛庫大葉茶中,風格自成一派。

白鶯山

位於臨滄雲縣漫灣鎮大丙山(主峰海拔2834米)中部,隔江與無量山相望,背靠大丙山野生茶樹群落,位於海拔1800米至2300米之間,南北縱距6000米,東西橫距1.6千米,目前仍保留自生,半野生和人工栽培古茶樹180多萬株,分佈在12400面山地和村落。白鶯山古茶樹種類多樣,變異繁多,不僅是茶樹種質資源的寶庫,而且展示了野生茶樹成為栽培作物的不同階段,是茶的起源的歷史見證,是開展茶樹起源與演化研究的天然實驗室。

鳳慶香竹箐

專家考證,香竹箐1號大茶樹有明顯的人工栽培的跡象,位於鳳慶縣小灣鎮錦繡村香竹箐,是世界上現存的最粗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樹,有專家推測樹齡超過3200多年。

永德大雪山

永德大雪山位於臨滄市永德縣境內東北部,瀾滄江西岸,山上野生古茶樹群落,分佈於永德大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原始森林中,分佈總面積10.05萬畝,平均樹高5米左右,樹幹基圍最大的一棵達215釐米,樹幹最高的一棵達25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