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我們真的不想在假期開始前來一期重口味更新的

但如果你真的遇到這些事兒, 就一言難盡了……

#友情提示#法醫秘史專欄配圖偏紀實, 請謹慎閱讀!

本文為#法醫秘史專欄#第54輯

我們真的不想在假期開始前來一期重口味更新的

大家好, 又到了法醫秘史更新的時間了,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 法醫秘史小組一直都在更新有關於法醫學的知識, 總結起來就是一直在關注與死亡有關的知識。 如果你覺得討論形形色色的死法和屍體才是重口味, 那你就錯了, 生活中的各種奇葩外傷和疾病, 才叫人一言難盡, 頭皮發麻啊……

從今天這期開始, 我們也嘗試通過分享國外著名醫學雜誌所報導稀有病例的形式, 向大家科普一些與疾病和外傷相關的知識, 以喚起大家對於疾病預防與保健、外傷與意外預防等方面知識的重視, 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首先, 我們先來看一下由德國的醫生向著名的醫學雜誌《The Lancet》(柳葉刀)投稿的一篇病例報導:

2008年6月, 醫生的急診診室來了一位左眼眶下部被鑰匙刺入的患者。 患者口述他是在踢足球的過程中發動頭球時, 他胸前佩戴的鑰匙剛好飛到頭與足球之間。 於是, 鑰匙在頭球作用力下刺入了他的眼眶。 通過CT(電腦斷層掃描)檢查, 醫生發現鑰匙深深地插入到了眼眶的組織中, 但是慶倖的是, 眼球並未受到損傷。 於是, 醫生們對這位患者進行了手術, 將鑰匙取出。 術後給予了患者抗生素治療, 用以預防感染。 最終這位患者痊癒出院, 並且沒有留下視力方面的後遺症。 然而, 他佩戴鑰匙一類項鍊飾品的行為, 違反了足球協會關於踢足球時與安全相關的規定

CT掃描顯示的鑰匙與眼眶內組織損傷關係 圖源:參考文獻[2]

術後取出的鑰匙 圖源:參考文獻[2]

另一個外傷的病例來自於英國著名的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投稿者是來自新墨西哥的醫生, 這個報導如下:

一位40歲騎山地自行車爬山的人, 不慎摔倒後, 被一根直徑2cm的樹枝刺入了頸部, 當時他沒有試圖自行將樹枝取出, 而是獨自來到了附近醫院的急診部門。 急診醫生對其進行了CT(電腦斷層掃描)檢查, 發現異物位於左側頸部, 刺入頸部軟組織中的部分位於甲狀輭骨水準, 穿過頸闊肌至胸鎖乳突肌前緣, 沒有損傷血管與氣道。 醫生決定對該患者施行手術, 異物被取出, 創道被充分探查和清洗, 並被縫合關閉, 手術後患者恢復順利, 並痊癒出院。

頸部外傷患者 圖源:參考文獻[3]

頸部外傷患者CT 圖源:參考文獻[3]

上述兩個例子告訴我們,其實意外傷害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無處不在。既然無法避免,我們只得去瞭解如何預防或者緊急處置。通過上面的病例使得我們知道,一旦遇到了意外情況應該要做到:

1、絕對保持冷靜。通過上面的兩個例子,我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了冷靜對於突發意外的重要性,假設上面兩個例子中的患者,如果在受傷當時由於激動和緊張,下意識地拔出了刺入身體的異物,後果會是怎樣的?這也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

2、如果異物刺入身體,一定不要盲目地拔出,因為你無法判斷異物在身體內所處的位置。盲目拔出異物有可能加重損傷,甚至在拔出異物的過程中損傷重要血管,造成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3、止血。有關於止血的知識,法醫秘史小組之前也曾有過專門的文章介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索閱讀《掌握正確的止血知識,你就可以救人一命!》。

在本篇文章更新完之後,想必很多讀者都開始了愉快的十一長假,出去遊玩也一定是大部分讀者的選擇,而爬山涉水更是難免。既然我們已經說完了外傷的對策,那麼索性在這裡也簡單介紹一下,如果大家遊玩過程中遇到了毒蛇與毒蟲叮咬又該如何呢?

一、毒蛇咬傷的應對措施

我們先說說毒蛇毒液的毒性分類: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同樣,生活的毒蛇種類也更是首屈一指,而不同的毒蛇所具有毒液的毒性也各有不同,主要分為如下幾類:

Ⅰ神經毒性

毒液主要阻斷神經與肌肉的接頭處,阻斷神經傳導。咬傷後,局部表現為:症狀輕微,局部微癢或麻木,痛覺消失,出血少。但是你千萬別以為這就沒事兒了,因為你不處理的話,1-3個小時之後,你可能就說不了話,咽不下東西,喘不了氣,甚至昏迷、死亡了。

Ⅱ血液毒性

毒液進入人體之後,造成人體凝血功能發生異常,引起溶血、出血、凝血,最終引起心臟衰竭而死亡。被這種毒蛇咬傷後局部傷口腫脹、疼痛明顯,出血,咬傷的局部會壞死,咬傷之後1-3小時之內,傷者也會發生全身的中毒症狀,如嘔吐、噁心、皮膚出血等,不及時處理,會發生心臟功能衰竭而死亡。

Ⅲ混合毒性

顧名思義,就是包含了上述兩種毒液的所有性質,被咬傷了,局部表現就是上述兩種毒蛇咬傷的綜合表現。

響尾蛇咬傷第1天 圖源:參考文獻[4]

響尾蛇咬傷第7天 圖源:參考文獻[4]

那麼說了這麼多,有讀者問了,那你總得讓我們先知道我們要是被蛇咬了,到底是不是毒蛇咬傷啊,萬一不是,白忙活一場,沒中毒也嚇出心臟病了啊!其實分辨毒蛇和無毒蛇的咬傷,只要記住下圖就可以了。

毒蛇與無毒蛇咬傷的齒痕:左側為毒蛇,右側為無毒蛇 圖源:參考文獻[1]

我們現在知道了毒蛇所含毒液的基本知識,也初步知道了毒蛇咬傷之後的局部表現,也分辨出了是否為毒蛇的咬傷齒痕,那接下來該怎麼辦呢?其實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不要讓蛇毒發生全身的分散,於是,在沒有到達醫院或者具有救治條件的地區,我們要做到:

1.立即聯繫最近的可以對傷者進行救治的醫療機構,並將傷者情況進行說明,請求援助。

2.用腰帶或者鞋帶捆紮被咬傷肢體的近心端(就是靠近心臟的一端,比如手指咬傷了,近心端就是靠近肘關節的一端)。

3.捆紮毒蛇咬傷肢體近心端時,為了避免組織缺血壞死,每隔30分鐘,要將綁紮部位鬆開1-2分鐘,直到到達對傷者進行救治的醫療機構。

4.如果出門遊玩,大家帶了冰塊一類的東西,可以將其放到被咬傷肢體上。低溫可以讓血管與淋巴管收縮,減緩毒物吸收速度。但是要注意身體保暖,因為降溫之後的肢體血液回流入心臟時,也會將中心體溫降低,造成不適。

5. 可以已咬傷為中心做十字或者線性切開,但是不能傷到筋膜,這是技術活兒。切開之後,如果你有茶杯,那就給傷口拔個罐子,負壓吸出毒液。如果你沒有,想用嘴吸,那麼請注意,如果你的口腔有齲齒或者潰瘍,請千萬不要進行吸出毒液這種危險工作。因為你吸出毒液之後,可能救了一個人,但是你自己又中毒了。

以上就是被毒蛇咬傷之後的基本處理措施了。雖然我們知道了這些措施,但是,大家高高興興出門,都不希望有被蛇咬的不愉快經歷,所以關鍵還是預防。當我們到達山高林密的地方,最好準備一根木棒,“打草驚蛇”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二、昆蟲螫傷的應對措施:

1、蜜蜂螫傷

綁紮傷口近心端,每隔15分鐘放開1分鐘,不超過2小時,冷毛巾濕敷。如果發現尾針還留在皮膚上,就用針挑出來,沒有針就用嘴給吸出來,但是不能擠壓。如果擠壓,恭喜你,就等於你自己將蜜蜂尾針裡的毒液自行注射進你的身體了。另外,被蜂螫之後,也千萬別用碘酒、紅藥水(汞溴紅目前已淘汰,但是仍有部分地區使用)塗抹傷口,這樣會加重損傷。

蜜蜂螫傷後殘留於皮膚表面的尾針 圖源:參考文獻[4]

2、蜘蛛蟄傷

處理和蜂螫傷相同,嚴重的時候,可以傷口中心開始做十字切開,負壓吸毒。但是,該方法請謹慎使用,畢竟需要用刀切開,一旦失敗或者切開不徹底,反倒容易加重或者延誤病情,給後續的治療造成障礙。

褐色蜘蛛(隱士蜘蛛)咬傷後8小時 圖源:參考文獻[4]

褐色蜘蛛(隱士蜘蛛)咬傷後24小時 圖源:參考文獻[4]

3、蜈蚣與蠍子

處理方法同上,對於蜈蚣和蠍子的螫傷,第一時間將殘留在身體表面的蠍子尾針拔出。這兩種節肢動物的螫傷,可以使用肥皂水沖洗傷口。

進行以上急救措施之前,請務必先通過手中的通訊設備或其他途徑與周圍最近的能夠施行醫療救護的醫療機構取得聯繫,並詳細說明傷者情況,尋求説明和支援。

還是和毒蛇咬傷一樣,雖然我們知道了節肢動物螫傷的對策,其實都不如提早做好預防。比如:如果旅遊計畫中,要經過茂密叢林或者要途經低矮灌木等有可能隱藏有毒節肢動物的地區,提早準備好防蟲藥物與裝備,將衣領、袖口以及褲腳等開口處緊密封住,不給毒蟲進入留出空隙。

結語

寫到這裡,或許有讀者會問,這些都說了,你為啥不說說遇到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咬傷該怎麼辦呢?

說到這個問題,筆者想說,如果大家旅遊的項目中有觀賞大型食肉動物的內容,請務必嚴格遵守和執行該機構對於觀賞食肉動物的各項要求。畢竟,我們觀賞食肉動物,然而,它們看待我們可能就是一盤美味的骨肉相連了。

以上就是本期的文章內容了,祝各位讀者在十一長假期間遊玩順利,注意安全。

本期編輯團:

主稿:我在你左右;選題審核:包包;校對:笑言;題圖:包包;排版:天空

本期參考文獻:

[1]沈洪.劉中民.急診與災難醫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Christian Mayer.Ramin Khoramnia.Nearly an eye-catcher[J].The Lancet.2011.377:1599

[3]Lindsey R.Baden.M.D.Editor.Neck Impalement during Mountain Biking[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5.373(4)

[4]Kevin J.Knoop.Atlas of Emergency Medicine[M].McGraw-Hill.2006

*法醫秦明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本文為原創文章,轉載時請注明出處

頸部外傷患者 圖源:參考文獻[3]

頸部外傷患者CT 圖源:參考文獻[3]

上述兩個例子告訴我們,其實意外傷害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無處不在。既然無法避免,我們只得去瞭解如何預防或者緊急處置。通過上面的病例使得我們知道,一旦遇到了意外情況應該要做到:

1、絕對保持冷靜。通過上面的兩個例子,我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了冷靜對於突發意外的重要性,假設上面兩個例子中的患者,如果在受傷當時由於激動和緊張,下意識地拔出了刺入身體的異物,後果會是怎樣的?這也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

2、如果異物刺入身體,一定不要盲目地拔出,因為你無法判斷異物在身體內所處的位置。盲目拔出異物有可能加重損傷,甚至在拔出異物的過程中損傷重要血管,造成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3、止血。有關於止血的知識,法醫秘史小組之前也曾有過專門的文章介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索閱讀《掌握正確的止血知識,你就可以救人一命!》。

在本篇文章更新完之後,想必很多讀者都開始了愉快的十一長假,出去遊玩也一定是大部分讀者的選擇,而爬山涉水更是難免。既然我們已經說完了外傷的對策,那麼索性在這裡也簡單介紹一下,如果大家遊玩過程中遇到了毒蛇與毒蟲叮咬又該如何呢?

一、毒蛇咬傷的應對措施

我們先說說毒蛇毒液的毒性分類: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同樣,生活的毒蛇種類也更是首屈一指,而不同的毒蛇所具有毒液的毒性也各有不同,主要分為如下幾類:

Ⅰ神經毒性

毒液主要阻斷神經與肌肉的接頭處,阻斷神經傳導。咬傷後,局部表現為:症狀輕微,局部微癢或麻木,痛覺消失,出血少。但是你千萬別以為這就沒事兒了,因為你不處理的話,1-3個小時之後,你可能就說不了話,咽不下東西,喘不了氣,甚至昏迷、死亡了。

Ⅱ血液毒性

毒液進入人體之後,造成人體凝血功能發生異常,引起溶血、出血、凝血,最終引起心臟衰竭而死亡。被這種毒蛇咬傷後局部傷口腫脹、疼痛明顯,出血,咬傷的局部會壞死,咬傷之後1-3小時之內,傷者也會發生全身的中毒症狀,如嘔吐、噁心、皮膚出血等,不及時處理,會發生心臟功能衰竭而死亡。

Ⅲ混合毒性

顧名思義,就是包含了上述兩種毒液的所有性質,被咬傷了,局部表現就是上述兩種毒蛇咬傷的綜合表現。

響尾蛇咬傷第1天 圖源:參考文獻[4]

響尾蛇咬傷第7天 圖源:參考文獻[4]

那麼說了這麼多,有讀者問了,那你總得讓我們先知道我們要是被蛇咬了,到底是不是毒蛇咬傷啊,萬一不是,白忙活一場,沒中毒也嚇出心臟病了啊!其實分辨毒蛇和無毒蛇的咬傷,只要記住下圖就可以了。

毒蛇與無毒蛇咬傷的齒痕:左側為毒蛇,右側為無毒蛇 圖源:參考文獻[1]

我們現在知道了毒蛇所含毒液的基本知識,也初步知道了毒蛇咬傷之後的局部表現,也分辨出了是否為毒蛇的咬傷齒痕,那接下來該怎麼辦呢?其實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不要讓蛇毒發生全身的分散,於是,在沒有到達醫院或者具有救治條件的地區,我們要做到:

1.立即聯繫最近的可以對傷者進行救治的醫療機構,並將傷者情況進行說明,請求援助。

2.用腰帶或者鞋帶捆紮被咬傷肢體的近心端(就是靠近心臟的一端,比如手指咬傷了,近心端就是靠近肘關節的一端)。

3.捆紮毒蛇咬傷肢體近心端時,為了避免組織缺血壞死,每隔30分鐘,要將綁紮部位鬆開1-2分鐘,直到到達對傷者進行救治的醫療機構。

4.如果出門遊玩,大家帶了冰塊一類的東西,可以將其放到被咬傷肢體上。低溫可以讓血管與淋巴管收縮,減緩毒物吸收速度。但是要注意身體保暖,因為降溫之後的肢體血液回流入心臟時,也會將中心體溫降低,造成不適。

5. 可以已咬傷為中心做十字或者線性切開,但是不能傷到筋膜,這是技術活兒。切開之後,如果你有茶杯,那就給傷口拔個罐子,負壓吸出毒液。如果你沒有,想用嘴吸,那麼請注意,如果你的口腔有齲齒或者潰瘍,請千萬不要進行吸出毒液這種危險工作。因為你吸出毒液之後,可能救了一個人,但是你自己又中毒了。

以上就是被毒蛇咬傷之後的基本處理措施了。雖然我們知道了這些措施,但是,大家高高興興出門,都不希望有被蛇咬的不愉快經歷,所以關鍵還是預防。當我們到達山高林密的地方,最好準備一根木棒,“打草驚蛇”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二、昆蟲螫傷的應對措施:

1、蜜蜂螫傷

綁紮傷口近心端,每隔15分鐘放開1分鐘,不超過2小時,冷毛巾濕敷。如果發現尾針還留在皮膚上,就用針挑出來,沒有針就用嘴給吸出來,但是不能擠壓。如果擠壓,恭喜你,就等於你自己將蜜蜂尾針裡的毒液自行注射進你的身體了。另外,被蜂螫之後,也千萬別用碘酒、紅藥水(汞溴紅目前已淘汰,但是仍有部分地區使用)塗抹傷口,這樣會加重損傷。

蜜蜂螫傷後殘留於皮膚表面的尾針 圖源:參考文獻[4]

2、蜘蛛蟄傷

處理和蜂螫傷相同,嚴重的時候,可以傷口中心開始做十字切開,負壓吸毒。但是,該方法請謹慎使用,畢竟需要用刀切開,一旦失敗或者切開不徹底,反倒容易加重或者延誤病情,給後續的治療造成障礙。

褐色蜘蛛(隱士蜘蛛)咬傷後8小時 圖源:參考文獻[4]

褐色蜘蛛(隱士蜘蛛)咬傷後24小時 圖源:參考文獻[4]

3、蜈蚣與蠍子

處理方法同上,對於蜈蚣和蠍子的螫傷,第一時間將殘留在身體表面的蠍子尾針拔出。這兩種節肢動物的螫傷,可以使用肥皂水沖洗傷口。

進行以上急救措施之前,請務必先通過手中的通訊設備或其他途徑與周圍最近的能夠施行醫療救護的醫療機構取得聯繫,並詳細說明傷者情況,尋求説明和支援。

還是和毒蛇咬傷一樣,雖然我們知道了節肢動物螫傷的對策,其實都不如提早做好預防。比如:如果旅遊計畫中,要經過茂密叢林或者要途經低矮灌木等有可能隱藏有毒節肢動物的地區,提早準備好防蟲藥物與裝備,將衣領、袖口以及褲腳等開口處緊密封住,不給毒蟲進入留出空隙。

結語

寫到這裡,或許有讀者會問,這些都說了,你為啥不說說遇到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咬傷該怎麼辦呢?

說到這個問題,筆者想說,如果大家旅遊的項目中有觀賞大型食肉動物的內容,請務必嚴格遵守和執行該機構對於觀賞食肉動物的各項要求。畢竟,我們觀賞食肉動物,然而,它們看待我們可能就是一盤美味的骨肉相連了。

以上就是本期的文章內容了,祝各位讀者在十一長假期間遊玩順利,注意安全。

本期編輯團:

主稿:我在你左右;選題審核:包包;校對:笑言;題圖:包包;排版:天空

本期參考文獻:

[1]沈洪.劉中民.急診與災難醫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Christian Mayer.Ramin Khoramnia.Nearly an eye-catcher[J].The Lancet.2011.377:1599

[3]Lindsey R.Baden.M.D.Editor.Neck Impalement during Mountain Biking[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5.373(4)

[4]Kevin J.Knoop.Atlas of Emergency Medicine[M].McGraw-Hill.2006

*法醫秦明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本文為原創文章,轉載時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