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經典祛濕方——赤小豆薏米糊 經典祛濕方——赤小豆薏米糊的做法

基本是人人都知道祛濕要吃赤豆薏米, 但是, 關鍵是但是, 吃對的人並不多, 其中重要的就是食材的選擇, 真正起到祛濕藥性的是赤小豆, 所有的赤小豆都叫赤豆, 但是不是所有的赤豆都是赤小豆, 其中就包括我們作為食材做豆沙用的紅豆也叫赤豆, 紅豆和赤小豆這是兩種東西。 赤小豆是入本草綱目的藥材, 藥性強過紅豆很多, 紅豆作為食材, 主要是補血, 有一點祛濕作用, 但效果不明顯。 凡是有祛濕作用的東西都不太容易煮爛, 一煮就爛的就是紅豆了, 不易煮爛的就是赤小豆。

赤小豆薏米祛濕通常有兩種做法,

雖然赤小豆不容易煮爛, 但是中醫師會告訴你, 赤小豆和薏米一定要煮至酥爛, 藥性才能發揮到最好, 如果煮不爛, 一是影響藥性, 二是吃下去容易造成食滯。 如果實在煮不爛, 增加赤小豆和薏米的分量, 加很多水, 一般一天量的水, 把這兩種當藥煎水喝, 赤小豆和薏米不要去吃, 煎的水代替白開水。 第二種做法下廚房有菜譜, 大家可以參考, 這裡我要改良第一種做法(諮詢過中醫師, 不影響藥性, 大家可以放心跟。 )

用料

赤小豆25g薏米25g冰糖適量水一大碗

經典祛濕方--赤小豆薏米糊的做法

其實這菜譜沒什麼難度, 但買對東西很重要, 紅豆和赤小豆長得是不一樣的, 紅豆圓圓胖胖, 顏色比較淺, 赤小豆長長扁扁,

肉質緊實, 側面白線明顯, 顏色較深。

赤小豆和薏米, 一比一比例, 通常一人份煮粥, 每種約30g左右, 不宜過多, 多人份按比例增加。 兩者洗淨隔夜浸泡。

將泡過的赤小豆和薏米, 加適量水(我加了一人份粥的水量), 加適量冰糖(不要加紅糖, 赤小豆薏米吃多會熱, 加紅糖就更熱), 糖也不要加太多, 糖本身是會增加濕氣的東西, 不過調節口味加一點點沒關係。 然後用電鍋煲到爛, 我用了煮湯程式煲了一遍, 如果要直接吃可以再煮爛一點, 煲兩遍更好。 這裡我要打糊用, 一遍就夠了。

很多同學用豆漿機直接打糊, 不是不可以, 不過藥效弱很多, 口感也差些。 要祛濕, 要把這個當藥材看, 是需要煲足一定時間, 才能充分發揮藥性, 大家看我一共50g, 煲的顏色是不是很深?長時間燉煮, 把藥性充分發揮出來, 跟直接買粉沖或是豆漿機打效果是非常不一樣的。

加入破壁機或攪拌機進行攪拌。

先慢速大致攪勻,再調大功率打至細滑無顆粒。

打到完全沒有顆粒為宜,因為只是煲了一遍赤小豆和薏米不易消化,如果一般的攪拌機,可以攪拌好過濾掉渣子。

祛濕又好喝,又不浪費食材的赤小豆薏米糊就做好了。不要在裡面加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影響效果,比如拿這個兌卡樂比?那是萬萬不能的,麥片加重濕氣,那這個就白吃了。

小貼士

1. 赤小豆薏米糊做厚一點,可以代替早飯或晚飯, 我是代替午飯吃的,吃幾天就能看到效果了。打成糊糊比起煎水不浪費食材,又比煮粥好消化,更容易吸收。

2. 為什麼不買粉直接沖?因為我發現很多商家根本不懂,用紅豆當赤小豆,吃下去基本沒什麼效果,即使用對,粉兌水和煲過再打汁,藥效沒法比。

3. 如果想有飽腹感,要吃赤小豆薏仁粥,第三步,煲兩遍,可以加一點陳皮,防止食滯。

4. 怎麼看自己是不是需要祛濕,濕者明顯的症狀有:

a. 舌胖大,舌體厚,邊有齒痕,苔白厚。

b. 大便粘有水液,成型不好,不順暢,粘馬桶沖不乾淨。

c. 有可能出現的兼症有:1)或見食欲不振,即沒有食欲。2)或見胃痞脹不通,噯氣,腹脹,便秘而溏(軟稀帶水便,不成型)。3)或見尿少,浮腫,虛胖。4)或見肢體困重,酸痛乏力。5)或見頭暈面黃。6)或見濕疹等。

有濕氣的人必有a,b兩條症狀,c條裡的症狀可能有可能沒有,大家自己核對。有前兩條就說明要祛濕。但是也有禁忌的地方:

【禁忌】舌胖大有齒痕而苔黃膩或灰黑,有熱者,當慎服。

5. 這兩個祛濕效果非常明顯,有很多其實是因為濕氣的虛胖mm,吃下去會發現自己瘦很多,就想拼命吃,這是很不妥的,不可久吃,舌苔症狀減輕就適可而止。吃個幾次就可以了,7天到半個月即止(這個時間是即使有副作用,也不會傷害到身體),如果是單純舌苔白厚的人(單純的寒濕),可以吃一個月,或至有副作用,說明祛濕過頭了,就停止。如果長期當飯來食用,或者症狀複雜的人亂吃,容易傷陰。這是什麼意思呢?順便科普下濕與津液,兩者都是水,濕是由脾虛,不能把水運走,停滯在體內,是病理的水份。津液是人體胃腸及膀胱吸收到血液裡,在運送到身體各器官的水,是人體正常運行所必需的水份。通俗的講,濕是停止不動的死水,津液是人體所需的流動的活水。如果袪濕會同時去掉人體正常所需的津液,長期大量的服用的人,有可能會傷到脾陰,胃陰,肝陰,肺陰,腎陰,心陰等,所以當適可而止,不可盲目。比如現在秋燥祛濕最容易傷肺陰,如果覺得煩熱,或者吃我上一個滋肺陰的糊糊。本身身體有不同部位陰虛的親想要祛濕,最好去看中醫,在醫生指導下祛濕。

6. 最後給要祛濕的親,有濕氣多半是脾虛引起的,熬夜,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思考,憂傷等都會傷脾,脾的作用是運化飲食,運水和運食,脾虛不運則水停,才會有不動的水,就是濕氣,所以黃帝內經講,祛濕當健脾,一方面多吃健脾的食物,飲食清淡有規律,吃飯吃七分飽,不要熬夜,還有要多運動,既然濕氣是不動的水,運動會改善濕氣,往往久站久坐不動的人容易有濕氣,要經常動。只有健脾才能從根本上根治濕氣。

先慢速大致攪勻,再調大功率打至細滑無顆粒。

打到完全沒有顆粒為宜,因為只是煲了一遍赤小豆和薏米不易消化,如果一般的攪拌機,可以攪拌好過濾掉渣子。

祛濕又好喝,又不浪費食材的赤小豆薏米糊就做好了。不要在裡面加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影響效果,比如拿這個兌卡樂比?那是萬萬不能的,麥片加重濕氣,那這個就白吃了。

小貼士

1. 赤小豆薏米糊做厚一點,可以代替早飯或晚飯, 我是代替午飯吃的,吃幾天就能看到效果了。打成糊糊比起煎水不浪費食材,又比煮粥好消化,更容易吸收。

2. 為什麼不買粉直接沖?因為我發現很多商家根本不懂,用紅豆當赤小豆,吃下去基本沒什麼效果,即使用對,粉兌水和煲過再打汁,藥效沒法比。

3. 如果想有飽腹感,要吃赤小豆薏仁粥,第三步,煲兩遍,可以加一點陳皮,防止食滯。

4. 怎麼看自己是不是需要祛濕,濕者明顯的症狀有:

a. 舌胖大,舌體厚,邊有齒痕,苔白厚。

b. 大便粘有水液,成型不好,不順暢,粘馬桶沖不乾淨。

c. 有可能出現的兼症有:1)或見食欲不振,即沒有食欲。2)或見胃痞脹不通,噯氣,腹脹,便秘而溏(軟稀帶水便,不成型)。3)或見尿少,浮腫,虛胖。4)或見肢體困重,酸痛乏力。5)或見頭暈面黃。6)或見濕疹等。

有濕氣的人必有a,b兩條症狀,c條裡的症狀可能有可能沒有,大家自己核對。有前兩條就說明要祛濕。但是也有禁忌的地方:

【禁忌】舌胖大有齒痕而苔黃膩或灰黑,有熱者,當慎服。

5. 這兩個祛濕效果非常明顯,有很多其實是因為濕氣的虛胖mm,吃下去會發現自己瘦很多,就想拼命吃,這是很不妥的,不可久吃,舌苔症狀減輕就適可而止。吃個幾次就可以了,7天到半個月即止(這個時間是即使有副作用,也不會傷害到身體),如果是單純舌苔白厚的人(單純的寒濕),可以吃一個月,或至有副作用,說明祛濕過頭了,就停止。如果長期當飯來食用,或者症狀複雜的人亂吃,容易傷陰。這是什麼意思呢?順便科普下濕與津液,兩者都是水,濕是由脾虛,不能把水運走,停滯在體內,是病理的水份。津液是人體胃腸及膀胱吸收到血液裡,在運送到身體各器官的水,是人體正常運行所必需的水份。通俗的講,濕是停止不動的死水,津液是人體所需的流動的活水。如果袪濕會同時去掉人體正常所需的津液,長期大量的服用的人,有可能會傷到脾陰,胃陰,肝陰,肺陰,腎陰,心陰等,所以當適可而止,不可盲目。比如現在秋燥祛濕最容易傷肺陰,如果覺得煩熱,或者吃我上一個滋肺陰的糊糊。本身身體有不同部位陰虛的親想要祛濕,最好去看中醫,在醫生指導下祛濕。

6. 最後給要祛濕的親,有濕氣多半是脾虛引起的,熬夜,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思考,憂傷等都會傷脾,脾的作用是運化飲食,運水和運食,脾虛不運則水停,才會有不動的水,就是濕氣,所以黃帝內經講,祛濕當健脾,一方面多吃健脾的食物,飲食清淡有規律,吃飯吃七分飽,不要熬夜,還有要多運動,既然濕氣是不動的水,運動會改善濕氣,往往久站久坐不動的人容易有濕氣,要經常動。只有健脾才能從根本上根治濕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