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西安特色甜食「甑糕」

“要說起西安的小吃不得不提回民小吃。

除了大名鼎鼎的牛羊肉泡饃之外, 回民的甜食小吃更是佔據了西安小吃甜食界的”頭把交椅“ 而其中又以【甑糕】最為出名。

賣甑糕是個技術活兒, 熟練的老賣家會用小鏟子恰到好處的把“米”“棗”“豆”融合, 吃一口既有棗香, 又有米味, 還有豆子的綿軟口感。 如果是新手同樣的一鍋甑糕會賣的“事與願違”

很多朋友第一次聽到“甑糕”這個詞都不知道該怎麼讀。 其實陝西人就叫它“jing糕(四聲)”好多西安人也只知道念不會寫 。 “甑”念zeng 四聲。 甑其實是一種容器很大很深甑是一種底部有小孔的容器。 據傳, 甑在原始社會後期已經產生, 到了新石器時代又有陶甑, 商周時代發展為青銅鑄成, 鐵器產生後, 又變成了鐵甑, 近年也有用白鐵葉子焊成的。 甑糕的古老, 首先表現在它的炊具上, 它是使用由最古老的蒸具“甑”演變而成的甑鍋蒸制而成,

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 甑, 在原始社會後期已經產生, 到了新石器時代又有了陶甑, 商周時期發展為銅甑, 以後又變為鐵制。 從此, 鐵甑這個炊具就世代沿襲, 流傳至今。 這種鐵甑形似圓筒, 底部有許多透氣的小孔。 。 暫且就把它當做大鍋吧。 至於為啥讀作“勁糕”那我也不知道 哈哈。

甑糕除了炊具古老以外, 它又是由我國3000多年前西周時期王子專用的食品“粉糍”演變而來的。 先秦的“粉糍”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豆沙餡蒸成的糕餅, 並不放棗, 到了唐代才發展成棗米合蒸。 唐代, 韋巨源宴請中宗皇帝的“燒尾宴”中的“水晶龍鳳糕”和現在的甑糕一脈相承。

西安還有一種小鏡糕, 讀音相似, 東西卻相去甚遠。 也給大家上個圖看看

也是糯米製品, 是用糯米粉蒸制而成的, 蘸上各式甜醬, 裹上花生芝麻碎很受小朋友的喜愛。 ”

食材明細

圓粒糯米650g

大棗200g

芸豆100g

甜味口味

蒸工藝

數小時耗時

簡單難度

甑糕的做法步驟

1

準備原料(糯米選擇圓粒的粘度好, 芸豆選擇花芸豆或者紅芸豆)

2

芸豆用涼水泡12小時以上(芸豆一定要泡透不然很難蒸熟)

3

糯米泡6小時以上

4

大棗洗淨(大棗選擇甜度高的, 醃制後的蜜棗最佳)

14

蓋上保鮮膜, 放入電壓力鍋中, 把時間調整到最長, 一個完整程式, 之後再蒸制半個最長的程式。 (時間要長一些才能完全蒸透, 正宗的甑糕是要蒸一夜的)

5

如果是幹棗放到鍋上大火蒸10分鐘

6

蒸好的棗去掉棗胡兒

7

找一個深一點的容器, 先鋪上一層糯米(可以厚一點)

13

加入適量水, 加到將將沒過最上邊的大棗, (怎麼判斷呢?容器微微傾斜可以看見水, 不傾斜看不見水即可)

8

在均勻的鋪上蒸好的大棗

9

再鋪上第二次糯米(一定要把棗蓋住)

10

鋪上一層芸豆

12

最上邊一層鋪上剩餘的大棗從下到上層次是這樣的:1、40%糯米, 2、50%大棗, 3、20%糯米, 4、100%芸豆, 5, 40%糯米, 6、50%大棗具體比例不需要這麼準確, 只有保證最下面和最上面的兩層糯米較厚即可

11

鋪上最後一層糯米(剩餘的糯米全部鋪上, 要厚一點)

小竅門

叨叨:也許許多朋友覺得這不就是紅棗糯米飯嗎?其實你也可以這麼理解。 但是“甑糕”絕對不是簡單的“紅棗糯米飯”, 要麼西安人就不會大老遠的趕早跑出去吃了。 只有用大鍋“甑”長時間蒸制而成的才能算作是真正的“甑糕”而我們自己家裡是很難做到的,

正因為是大容器長時間的蒸制, “甑糕”中每一粒米中透著香甜, 每個棗中都彌漫著米香。 想必大家都吃過紅棗甜飯吧?但是, 吃過“甑糕”的人無不叫絕。 竟有這麼好吃的“紅棗甜飯”。 這也是為什麼我必須選擇高壓鍋蒸制了。 儘管這樣, 在家裡還是很難做出真正好的“甑糕”, 在這裡我也只是簡單的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西安的小吃-“甑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