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邵子心學管窺 物物而不物於物

【綱】不我物, 則能物物。 聖人利物而無我。

【目】不我物, 不以我強物也。 能物物, 則因物付物矣。 故聖人因物而利之, 無一有我之見。 夫天不自天, 並物為天。 地不自地, 並物為地。 聖不自聖, 同物乃聖。 是皆無我而已。

【管窺】

這段話, 應該是邵康節讀莊子, 對「物物而不物於物」的理解, 「物物」就是「化物」, 「物於物」也就是「物化」, 也就是說要轉化外物而不被外物轉化。

邵康節說, 不講我執投射到外物上, 就能夠轉化外物。 聖人利澤萬物, 卻沒有我執。

不我物, 就是不把我執強加給外物, 比如覺得這是我的, 那是我的。 按照佛教的說法, 人的第七意識就是我執, 執第八意識為我, 執世間萬物為我所有, 從此產生無限的煩惱。 佛門打七, 就是要打掉第七意識裡這個我執, 將他轉化成平等性智。

能物物, 能夠轉化萬物, 那麼目之所視, 都是一個個具體的事物, 聖人會利澤萬物, 但不會生起「這是我的」的執念。

要知道, 天並非生而為天, 能覆蓋萬物, 才稱之為天;地並非生而為地, 能夠承載萬物, 才稱之為地;聖人也不是生而為聖, 能和萬物和光同塵的才是聖人——天、地、聖人, 三才都因為無我, 才成就其至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