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龍星化工業績“還魂” 長安基金割肉出逃

耗資近7.5億元接手股份, 卻以低於受讓時的價格進行拋售。

龍星化工(002442.SZ)近日在深交所披露, 第三大股東長安基金已連續減持公司股份共4800萬股,

持股比例由11.35%驟降至1.35%。

中信建投營業部接盤

長安基金的這項減持分兩次實施, 時間是3月23日、28日, 全部通過大宗交易系統完成。

減持均價分別為13.4元/股、13.3元/股, 與該股當天的收盤價相當;每次的減持股份數量都是2400萬股, 占比恰好為5%。

很明顯, 如果一次只有一個接盤方接盤, 必將觸及紅線, 引發舉牌。 買賣雙方似乎也深諳這項交易規則, 因而, 總有兩個買家出現。

第一次接下2400萬股股份的營業部分別位於佛山南海區南桂東路、廣州體育東路, 接盤數量為2352萬股、48萬股。

第二次接下2400萬股股份的營業部則分別位於廣州中山三路、廣州體育東路, 接盤數量也是2352萬股、48萬股。

細心的投資者應該發現, 這些營業部全部來自中信建投;其中,

廣州體育東路營業部連續出現兩次, 每次只買48萬股。

事實上, 中山三路營業部也非首次現身。

3月9日, 這家營業部就曾一口氣承接了3位賣家賣出的龍星化工股份, 股份數量合計824.94萬股。

頭一次買入824.94萬股, 第二次又買了2352萬股, 兩次共計3176.94萬股, 約占龍星化工總股本的6.62%, 顯然超過了5%。

然而, 近期龍星化工卻未公告公司遭遇舉牌, 悟空投資化工研究員蔡曉生認為:“要麼不是同一個買家, 要麼就是對方首次買進股份後, 便迅速到二級市場進行了拋售。 ”

外界不免好奇, 這些神秘買家到底是誰?問題很快就會有答案。

因為長安基金的這兩次減持都發生在3月23日之後, 在此期間, 龍星化工的股價較為低迷;若接盤後次日便將股份予以拋售,

這些買家幾乎很難盈利。

投資者倒不如耐心等待龍星化工披露2017年一季度報, 屆時便可在公司股東名單中尋找蛛絲馬跡。

上市公司曾計畫賣殼

作為龍星化工的流通股股東, 長安基金對其所持上市公司股份予以減持, 不足為奇;蹊蹺之處在於, 他們的減持價格比當初買入的價格還低。

資料顯示, 該基金所持的這部分股份源自協定轉讓, 股份總數為5447.2萬股, 單價13.71元/股, 總價7.47億元;協定簽署時間為2016年3月, 股份過戶時間則是當年4月。

向他們出售股份的是劉江山、俞菊美;其中, 劉江山一直是龍星化工的董事長、實際控制人;俞菊美則曾是副董事長。

對於受讓股份的意圖, 長安基金曾在《權益變動報告書》中透露, 僅是財務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

2015年12月, 金鷹基金也從劉江山、俞菊美處合計受讓了7262.94萬股, 占比為15.13%, 成為第二大股東。 上述交易的單價則為13.4元/股, 總價9.73億元, 股份於2016年1月完成過戶。

今年1月, 金鷹基金同樣將這部分股份予以拋售, 拋售價格為14.36元/股, 接盤方是渤海信託。

兩家基金公司突然大手筆入股, 選擇的時點頗值得玩味;當時, 龍星化工尚未披露2015年年報。

那一年, 由於炭黑市場行情不佳, 龍星化工不幸遭遇上市之後的首次虧損, 虧損金額為8243.2萬元, 公司業績已連續4年下滑。

另外, 龍星化工還經歷數項打擊:因發行公司債券的成本過高, 公司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到手的發行批文過期失效;2015年年中申請停牌籌畫外延式並購, 不幸失敗;改而籌畫定向增發,

又於2015年底宣告終止。

為此, 當時外界盛傳龍星化工將被“賣殼”;包括副董事長俞菊美、總經理李學波、財務總監李英、董事會秘書江浩等, 隨後也悉數選擇了辭職。

然而, 外界至今都沒能等到這項重組, “就像找物件, 也有談崩的時候。 ”3月29日, 公司相關負責人意味深長地解釋。

倒是他們的業績似已否極泰來。 在連續兩個單季錄得增長後, 今年2月, 龍星化工已預告2016年全年實現淨利潤3085.32萬元, 同比增長137.43%;4月, 公司將正式披露年報。

作為一種基金專戶產品, 長安基金、金鷹基金成立的兩個資產管理計畫存續期限僅為一年;很明顯, 他們已沒有機會去分享上述業績了。

編輯:劉春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