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大滇說茶1001夜之181 普洱茶的醒茶 上篇

普洱茶的醒茶是一個看似簡單的過程, 但事實上, 醒茶方面的講究一點都不少。 對於我來說, 一款茶, 若不在手裡玩上半年, 我很難給出一個精確的評價。 在某個特定的時刻, 只能說有限的, 可以確定的某些特質;而在給出最終評價以前, 我已經習慣性地, 先給自己限定若干條件。

醒茶的不簡單, 大體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說。

一、幹醒, 濕醒

二、生茶和熟茶不同的醒茶

三、老茶和新茶不同的醒茶

四、不同等級原料, 不同的醒茶

第一, 幹醒, 濕醒。

醒茶的目的, 是為了展現普洱茶的最佳口感。 幹醒, 顧名思義, 就是普洱茶幹茶的醒茶。

1, 從密閉到開放。

整件的茶也好, 整提的茶也好, 密封在紙箱也好;相對來說, 普洱茶的保存, 都建議保存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環境裡。 整件的茶葉, 要麼竹筐裝起來, 外面套上麻袋捆得嚴嚴實實, 要麼紙箱封緊。 經過了一個較長的時期, 茶陷入了“沉睡”之中;若立刻喝, 難免會有沉悶之感, 甚至夾雜有各種異味。 如果是散茶, 那麼就敞放在空氣中;如果是緊壓茶, 還需要繼續分解為小塊;如果是餅茶, 需要盡可能保持條索完整。 老茶也許已經很松, 條索完整保存的機會較大;通常已經用不著去撬茶, 簡單撥動下, 就散開了。

2, 攤開靜置。

撬散的茶葉直接放在無強光直射、無異味、空氣流通的環境中1-3天, 上面蓋上棉紙靜置。

如果是倉味較重的茶, 這個時間可能是10-30天, 具體以聞幹茶倉味不明顯為止。

3, 入罐。

經過第2步, 然後再放入陶罐或者紫砂罐。 當然, 不是罐子也沒有關係, 用無異味的乾淨紙盒、紙袋都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選擇陶罐或者紫砂罐, 只是因為陶器能夠透氣。 所以, 考慮到這一點, 如果罐子上面已經上釉, 那麼醒茶的效果明顯就會差很多。 就我個人的看法, 幾元的無釉的陶罐, 普通的紫砂罐, 跟用頂級好泥的紫砂罐;在醒茶方面, 並沒有什麼高下之分。 我更關注實用價值。 好泥製作的紫砂罐, 更多的價值在於把玩。 當然, 新的醒茶罐同樣需要一個處理過程, 沸水煮下, 然後晾乾, 重複幾次, 就可以用來醒茶了。 有茶友問到分解成的茶塊大小應該怎樣?大滇說,

在保持條索完整的前提下, 分解得越小越好。 對於很緊的磚茶來說, 實在分解不開的話, 至少也得分解到7~8克一小塊為宜。

4, 幹醒階段的結束。

這個過程, 根據不同的茶, 需要7天到半年。 做茶的時候, 我們強調做茶看茶。 醒茶的時候, 也是一樣, 要看茶本身。 更具體的東西, 我們在後面來說。

5, 濕醒。

幹醒結束後, 自然都很期待看看茶的味道。 別急, 還需要濕醒。 這個濕醒, 其實就是大家日常所說的洗茶。 洗茶=濕醒?其實, 對於普洱茶來說, 濕醒的意義大於洗茶, 雖然是同一個過程。 我們在強調洗茶的時候, 目的是為了衛生, 所以會考慮任何茶, 都用高溫來洗茶。 因為高溫消毒嘛。 拘泥於洗茶, 忽略了醒茶的意義, 就會造成沖泡普洱茶犯下致命錯誤。

沖泡出來的茶, 口感並不理想。 濕醒的過程, 又稱潤茶。 對於大滇的茶友來說, 生茶洗茶一遍, 熟茶2~3遍, 基本都印在心裡了。 潤茶, 而不是燙茶, 從字眼上也可以看得出, 要溫柔很多。 昨天跟到訪的茶友, 差不多花了半小時談這個過程。 新茶, 春茶, 較嫩的茶;用大約85度左右的水去潤茶, 後續的滋味明顯好過用95度以上的水溫。

我宣導大滇的茶友以後不再用洗茶這樣的字眼, 而說潤茶, 或者醒茶。

經過了幹醒和濕醒, 新茶可能是一周;對於老茶來說, 可能是3~6個月;即可開始進入美妙的品飲過程了。 當然, 建議同時醒幾個茶。 否則, 茶不好的話, 幾個月醒茶的工夫就白費了, 實在是痛不欲生。

更多細節, 下次大滇說茶播出。

大滇說茶1001夜, 今晚到此結束。 謝謝。 OVER!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