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搶佔行銷環境高地 “千年古城”蓄經濟動能

原標題:優化營商環境 積蓄發展動能

——漳州榮膺“十佳最具投資營商價值城市”的背後

位於東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東山騰新食品有限公司,

引進10條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魚類製品自動化生產線。 林忠 攝

東南網10月9日營商環境, 是商業賴以生存的土壤。 優良的營商環境才能長久地吸引資本, 為城市帶來可持續的繁榮。 從長遠看, “造環境”甚至比“找項目”更重要。 它將為一個城市帶來深遠影響……

這個收穫的秋天, 漳州喜訊連連。 今年上半年, “營商環境”建設的65條具體考評指標中, 漳州98%項目指標實現雙過半, 36%考評指標提前實現全年目標任務。 8月, 漳州市更是榮膺“2017中國十佳最具投資營商價值城市”榮譽稱號。 這一份份殊榮, 折射出漳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不懈努力。 “投資寶地—漳州”再次被閃亮刷新。

創“成本窪地”建“效率高地”

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首先還得從企業最關心的問題入手——“降低企業與政府打交道的成本,

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 在這方面, 漳州市四個經驗做法在全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中期彙報會上得到肯定:

——“多評一表”, 實現從“審報告”到“審要素”的轉變, 已開展36個“多評一表”專案, 評估時間從原來的230天減少到50天左右, 有效促進項目建設早落地、早開工。

——“集中會審”, 將投資建設項目眾多審批環節, 優化集成為准入會商-開工會審-竣工會審3個會商會審流程, 打破逐一申報、互為前置的壁壘。

——“四檢合一”, 實現“一次委託、一次抽樣、一次檢驗、一次出證”, 構建“執法互助、資訊互享、結果互認”新機制。

——“即報即放”, 只針對存在高風險隱患的極少部分出口食品實施臨時性抽檢,

企業每抽檢批次出口通關時間減少5—8天。

“我2003年底來到漳州後, 每年住在這裡的時間比在臺灣還長。 ”燦坤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青興說。 近年來, 像羅青興這樣常住漳州的台商不在少數, 還有許多人決定增資。 僅漳州台商投資區, 一年來台商的增資數額就達5億美元以上。

台商持續看好漳州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羅青興說, 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推行以來, “先退後審”、無紙化審批等一系列行政簡化措施在漳州出臺;出口退稅審批權下放, 漳州出口企業實行分類分級管理, I級出口企業退稅時間由原來30個工作日縮短到2個工作日;涉稅業務國、地稅“進一家門辦兩件事”, 企業大大縮減了時間成本、緩解了資金周轉壓力。

西院濕地公園是漳州的一個重點專案。 在專案專家評審會上, 大部頭的評估報告書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張表格, 清楚標明專案情況和各項評估指標, 讓專家、專案業主們一目了然。 這得益於試點工作中推出的“多評一表、多圖一審”新舉措。

去年初以來, 漳州共下放市級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65項。 扎實開展新一輪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清理規範工作, 重點清理精簡投資審批事項28項、職業資格許可認定事項62項、調整審批事項46項。 同時, 建立健全清單管理, 建立前置審批和仲介服務清單, 公佈保留市級前置審批事項104項, 精簡率22.2%。

漳州還持續深化“政策不睡覺、落地見成效”活動, 研究出臺一批精准惠企政策包。

其中包括《關於促進外貿出口增長的六條意見》《有效降低企業成本的實施意見》《行政事業性收費優惠政策清單》等政策檔, 扶持企業發展。 同時, 通過調低費率, 僅2016年就為用人企業減負13031萬元。

站在企業的立場上, 創“成本窪地”, 又建“效率高地”。 從這個角度看, 漳州由“抓項目”轉變為持續不斷地“優化營商環境”, 蘊含著政府職能從“計畫” 轉為“市場”,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重要作用, 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擴大廈漳同城“溢出”效應

“該回來了。 ”今年準備將總部從廈門拓展到漳州台商投資區的同發集團總經理王翠娟這樣說。 同發集團是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中國罐頭十強企業, 最初在漳州成立, 在2001年將總部遷往廈門。 “近幾年來, 不管在開放程度和政策配套上, 漳州都變得越來越好,企業的發展重心也逐漸向這裡轉移。”

選擇從廈門拓展到漳州的,還有金龍客車。南太武南溪灣區域,廈門金龍汽車在汽車產業園內設立了新的基地專案,建設年產2萬輛的大中型客車生產線。“作為龍海首個百億元產值汽車產業項目,汽車產業園的啟動將會極大地增強南太武南溪灣重點區域的核心競爭力,促進重點區域實現跨越式發展。”龍海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不久的未來,在這片開放的熱土,龍海作為同城化“新龍頭”,將與金龍客車上演“雙龍會”大戲。

加快推進廈漳同城化,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漳州以同城化為引擎,完善公路、鐵路、軌道交通、港口碼頭等綜合交通網絡體系,建設廈漳“半小時生活圈”,按照“主動對接、深度融合、環灣延伸、差異發展”的要求,不斷擴大廈漳同城化“溢出”效應,吸引更多要素向漳州流動。

分類整合、優化佈局,加快發展“4+4”產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漳州進一步拓展廈漳產業合作空間,及時填補產業鏈條缺失環節,構建與廈門分工協作、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台商投資區精准承接廈門高新產業外溢,與海滄共同打造海西生物醫藥產業穀。目前,已引進惠爾康生物科技產業專案等優質專案。漳州開發區把泛資訊技術服務業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重點,大力建設招商局·芯雲穀。華為雲計算、騰訊雲、軟通動力等多家知名企業先後簽約入駐。

一線“賽場”讓政策精准發力

“看,藍田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組建的企業微信群,各級政府部門有什麼獎勵、扶持政策,他們不但第一時間發佈消息,還主動上門指導申報呢!”漳州聯東金越投資公司前期開發負責人莊曉軍點開手機說道,“我們也會在群裡提一些建議,都很快得到回應。”

對此,百威英博雪津(漳州)公司的曾經理深有感觸。“今年公司三期開工建設,消防批文方面遇到了一些問題。”曾經理說,管委會接到企業求助後,立即協調相關部門聽取情況說明,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最終公司順利拿到消防批文,專案進展未受影響。“服務特別到位,為表示感謝,我想留上門走訪的工作人員吃個便飯,卻被謝絕了。”

這些,正是漳州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的一個縮影。小微企業融資難、傳統企業轉型慢、新上專案進度不快……難在哪裡、慢在哪裡、卡在哪裡?一線當“賽場”,賽場拼實績——今年初以來,漳州更加突出“問題意識”,以“三抓三比、十項競賽”為抓手,著力抓作風比營商環境,深入開展“追問題、解難題、促發展”活動,推動領導在一線指揮、幹部在一線工作、問題在一線解決。

通過調研、座談、研究、決策……各級幹部吃透了情況、把准了脈搏,現場辦公協調解決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中一批涉及用地、用林、用海、融資、報批等的實際問題。薌城區推行“企業保姆”全程代辦服務;龍文區探索實施“帶辦制”,無償代辦全程專人服務;龍海、東山推出預約服務、上門服務和延時服務……資料顯示,今年初以來,漳州“追問題、解難題、促發展”活動共主動解決重難點問題205個。

營商環境的好壞,只有企業最清楚,也直接影響資本的流向。憑藉潛心的“築巢引鳳”,漳州全方位優化營商環境,提供高效優質服務,釋放了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今年上半年,漳州新增市場主體34195戶,其中,內資企業7195戶,註冊資本(金)達439.58億元。簽約“三維”項目195個,總投資1159.1億元,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81.3%和128.8%。4個百億元項目、19個10億元以上項目的引進簽約,成為今年漳州招商引資的最大亮點。

記者點評:新起點 新征程

“2017中國十佳最具投資營商價值城市”,這個“國”字型大小城市榮譽,對於漳州而言,既是一個巨大鼓舞,更是一個有力鞭策。

創造國內領先的營商環境,需要不斷的改革創新,需要“小火燒溫水,常燒不斷火”。舊的問題解決了,有時還會產生新問題,重要的是要找到解決企業困難和問題的辦法。從本質上來說,這一過程中關鍵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合理清晰地劃定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減少干預、強化協調。

既要敢於下猛藥,又要潤物無聲;既要抓好關鍵,又要系統集成。要著眼長遠和全域,針對不斷產生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統籌協調,使營商環境能夠整體提升。

新榮譽、新起點、新征程,“起點”之後的路更長。

漳州都變得越來越好,企業的發展重心也逐漸向這裡轉移。”

選擇從廈門拓展到漳州的,還有金龍客車。南太武南溪灣區域,廈門金龍汽車在汽車產業園內設立了新的基地專案,建設年產2萬輛的大中型客車生產線。“作為龍海首個百億元產值汽車產業項目,汽車產業園的啟動將會極大地增強南太武南溪灣重點區域的核心競爭力,促進重點區域實現跨越式發展。”龍海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不久的未來,在這片開放的熱土,龍海作為同城化“新龍頭”,將與金龍客車上演“雙龍會”大戲。

加快推進廈漳同城化,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漳州以同城化為引擎,完善公路、鐵路、軌道交通、港口碼頭等綜合交通網絡體系,建設廈漳“半小時生活圈”,按照“主動對接、深度融合、環灣延伸、差異發展”的要求,不斷擴大廈漳同城化“溢出”效應,吸引更多要素向漳州流動。

分類整合、優化佈局,加快發展“4+4”產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漳州進一步拓展廈漳產業合作空間,及時填補產業鏈條缺失環節,構建與廈門分工協作、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台商投資區精准承接廈門高新產業外溢,與海滄共同打造海西生物醫藥產業穀。目前,已引進惠爾康生物科技產業專案等優質專案。漳州開發區把泛資訊技術服務業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重點,大力建設招商局·芯雲穀。華為雲計算、騰訊雲、軟通動力等多家知名企業先後簽約入駐。

一線“賽場”讓政策精准發力

“看,藍田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組建的企業微信群,各級政府部門有什麼獎勵、扶持政策,他們不但第一時間發佈消息,還主動上門指導申報呢!”漳州聯東金越投資公司前期開發負責人莊曉軍點開手機說道,“我們也會在群裡提一些建議,都很快得到回應。”

對此,百威英博雪津(漳州)公司的曾經理深有感觸。“今年公司三期開工建設,消防批文方面遇到了一些問題。”曾經理說,管委會接到企業求助後,立即協調相關部門聽取情況說明,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最終公司順利拿到消防批文,專案進展未受影響。“服務特別到位,為表示感謝,我想留上門走訪的工作人員吃個便飯,卻被謝絕了。”

這些,正是漳州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的一個縮影。小微企業融資難、傳統企業轉型慢、新上專案進度不快……難在哪裡、慢在哪裡、卡在哪裡?一線當“賽場”,賽場拼實績——今年初以來,漳州更加突出“問題意識”,以“三抓三比、十項競賽”為抓手,著力抓作風比營商環境,深入開展“追問題、解難題、促發展”活動,推動領導在一線指揮、幹部在一線工作、問題在一線解決。

通過調研、座談、研究、決策……各級幹部吃透了情況、把准了脈搏,現場辦公協調解決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中一批涉及用地、用林、用海、融資、報批等的實際問題。薌城區推行“企業保姆”全程代辦服務;龍文區探索實施“帶辦制”,無償代辦全程專人服務;龍海、東山推出預約服務、上門服務和延時服務……資料顯示,今年初以來,漳州“追問題、解難題、促發展”活動共主動解決重難點問題205個。

營商環境的好壞,只有企業最清楚,也直接影響資本的流向。憑藉潛心的“築巢引鳳”,漳州全方位優化營商環境,提供高效優質服務,釋放了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今年上半年,漳州新增市場主體34195戶,其中,內資企業7195戶,註冊資本(金)達439.58億元。簽約“三維”項目195個,總投資1159.1億元,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81.3%和128.8%。4個百億元項目、19個10億元以上項目的引進簽約,成為今年漳州招商引資的最大亮點。

記者點評:新起點 新征程

“2017中國十佳最具投資營商價值城市”,這個“國”字型大小城市榮譽,對於漳州而言,既是一個巨大鼓舞,更是一個有力鞭策。

創造國內領先的營商環境,需要不斷的改革創新,需要“小火燒溫水,常燒不斷火”。舊的問題解決了,有時還會產生新問題,重要的是要找到解決企業困難和問題的辦法。從本質上來說,這一過程中關鍵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合理清晰地劃定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減少干預、強化協調。

既要敢於下猛藥,又要潤物無聲;既要抓好關鍵,又要系統集成。要著眼長遠和全域,針對不斷產生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統籌協調,使營商環境能夠整體提升。

新榮譽、新起點、新征程,“起點”之後的路更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