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台“縫紉機”如何猛踩,恐怕也只是咯吱做響了

十一長假爭搶激烈的不只是高速公路上的車流, 還有國產新片的票房。

前有已經鎖定冠軍寶座的《羞羞的鐵拳》, 後有成龍大哥誠意滿滿的《英倫對決》,

緊隨其後的《追龍》也是口碑爆表, 都讓兩個跨界導演的作品顯得有點夾縫求生的悲壯之感。

前幾天說了這對難兄難弟中的《空天獵》, 今天娛小妹(ID:baoyu_18)就來聊一聊大鵬導演的第二部作品《縫紉機樂隊》, 上映7天, 票房僅有1億5千萬, 豆瓣評分6.9。

誰說在家鄉拍電影就一定能被成功眷顧

2015年, 我在擁擠的公車上看完了大鵬的新書《在難搞的日子笑出聲來》, 當時讀的初衷完全是出於《屌絲男士》的火爆, 現在回想起書中的內容記得最清晰的就是大鵬的音樂夢。

接著同一年, 《煎餅俠》上映了, 我懷著很低的期待去觀影,

卻得到了超出預期的體驗。

感覺整部影片真的就是在演大鵬自己的心路歷程, 為了賺錢拼酒喝到不省人事那段真把我看哭了, 也許是因為我的淚點低, 但我確確實實感受到了書中的那個人和螢幕中的那個角色相得益彰, 變得有血有肉。

《煎餅俠》火了, 狂攬了11.59億票房後, “屌絲”大鵬也火了, 《擺渡人》合作了王家衛, 《我不是潘金蓮》合作了馮小剛, 《西遊伏妖篇》合作了徐克、周星馳, 可謂一路坦蕩。 所以大鵬又想起了自己少不更事時種下的音樂夢。

《縫紉機樂隊》的故事發生在集安, 也就是大鵬的家鄉, 這次的角色也從“董成鵬”變為了“程宮”。

所謂“富貴不還鄉, 如錦衣夜行。 ”這本無可厚非, 就像韓寒也總是把“亭林鎮”放在自己的書和電影中一樣。

然而春風得意馬蹄疾的亢奮哪裡還顧得上以史為鑒, 就像當初項羽為了鄉親們都能看到自己的華衣錦服, 放棄了關中建都, 導致最後只能自刎烏江。

這一次, 大鵬的這台縫紉機, 怕是如何猛踩, 也織不出一件價值10億的光鮮衣服了。

其實, 《縫紉機樂隊》無論從導演技巧或是整體品質上來講都遠超《煎餅俠》, 雖然大部分的包袱在我個人看來有點隔靴搔癢。

但從觀察坐在我旁邊妹子被逗得跺腳的頻率和全場笑聲的分貝來看, 還是笑料十足。

再加上飾演丁建國的古力娜紮,美的簡直一塌糊塗。這樣的設計再套上一層屌絲夢想成真的外衣,應該會很勵志才對,但看過之後,總會覺得哪裡不對,說穿了就是整個故事的推動和衝突都太過莫名其妙。

喬杉扮演的胡亮為何會去找一個搞散自己偶像樂隊的經紀人,並痛快的預付了10萬元定金而沒有任何擔心;組一個樂隊唱幾首歌,就認為可以從拿到建築許可的開發商手中拯救“搖滾公園”,如此兒戲的理由卻恰恰成為推動全篇劇情的關鍵。

片中最重要的三首歌(《都選C》、《丁建國寫的歌》和《塑膠袋》)的創作都是如有神助般的水到渠成。

一個是幾年前就寫好的作品拿出來為了江湖救急,另外兩首更荒唐,沒有交代任何創作過程,可以說是直接上臺的freestyle。

所以即便趙英俊的歌詞寫的再好觀眾也不會覺得與劇情和人物有任何關係,只能當做MV來欣賞。

貝斯手和鼓手加入樂隊的理由,丁建國和程宮的感情建立,包括演唱會結尾時湧來的一大波觀眾都看的我一臉懵逼。

如果結尾放一個彩蛋,是大鵬從床上醒來,這所有的故事其實都是他構思電影時做的一個夢,都更能讓我信服。

喜劇命題中的“情懷”,玩不好就撲街

一部電影的好看與否,最重要的就是能否讓觀眾有代入感,也就是所謂的感同身受。而想達到這樣的效果,最常用的套路就是利用角色的內心成長,讓劇情的發展顯得順理成章。讓觀眾覺得,他們自己經歷了如此的遭遇也會做出類似的決定或行為。

但《縫紉機樂隊》中全員大神級的設定讓角色的成長曲線幾乎為0,雖然同類型的《少林足球》中,全員也都是絕世高手,但至少還需要一波“眾神歸位”的覺醒來完成蛻變製造矛盾呢。

反觀《縫紉機樂隊》全程有且只有一個矛盾就是程宮為了私利而推掉了樂隊的演出導致大吉他被拆。

而最能起到主角保護引起衝突的反派角色”大長臉“,卻尷尬的只能充當抖包袱的笑料,甚至拿掉這個角色對整個劇情的推進都沒有絲毫的影響。

其實,大鵬是在延續自己最擅長的領域,也就是正常的電影敘事下穿插一些《屌絲男士》式的段子,來完成喜劇這個命題。

一個27歲的中二胖子,因為小時候聽過的一場演唱會,而種下了一個搖滾夢。怎麼看都應該是一部勵志的片子,可是除了滿口的夢想和搖滾精神外,卻看不到任何努力的過程。

我沒看到胡亮為了自己的夢想付出過什麼,最多的就是付費10萬請了一位“在行”諮詢;我也沒看到程宮為了夢想努力了什麼,自從搞散了破吉他樂隊之後就開始破罐子破摔,養著一支幾年時間只賺了67塊錢還是稅前的廢柴三人組;至於其他人都是以玩票的態度入夥,更談不上什麼夢想成真。

可就是這樣一群人,高談著夢想、闊論著搖滾撐起了整部影片,最後風靡小鎮,萬人擁躉。

整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像一份菜譜,烹飪步驟只寫著一句話“有志者事竟成”,然後大鵬就端著一道佳餚告訴你,不要管火候大小,也不要問是清蒸還是紅燒,重要的是想要做出美味的信念。

大鵬終究沒有拍出一部比他自己圓夢歷程更勵志的作品,因為有個電影夢,所以拍了《煎餅俠》,因為有個音樂夢,所以拍了《縫紉機樂隊》。

因為小時候崇拜的超級英雄是陳浩南所以《煎餅俠》找來了“古惑仔”四人組,因為從小喜歡黃家駒,所以《縫紉機樂隊》最後自己親自演唱《不再猶豫》,還請來了黃貫中和葉世榮,滿足了私心,又重複了一波被套路的情懷。

其實所謂的“情懷”是一種糟糕的東西。我們喜歡一樣樂器,沒有堅持到專業地步,又不捨得放棄,就變成了一種情懷;我們留戀家鄉,又拋棄了它,也成為一種情懷;我們喜歡一個人,但不能徹底擁抱,最終還是一種情懷。

拿不起卻又放不下,虛掩的門,踮起的腳,夠不著的葡萄,未曾解渴的梅,都成了一種情懷。

相比於為了保衛大吉他的縫紉機樂隊,我更欣賞在小城集安,開過上千人露天演唱會的及格樂隊;相比于萬人合唱的《不再猶豫》,我更愛聽在《蒙面歌王》中“漂亮男孩不說謊”唱的那首《光輝歲月》;相比于現在的“程宮”,我還是更喜歡那個去家駒的墓前獻一束花敬一杯酒的“屌絲”大鵬。

再加上飾演丁建國的古力娜紮,美的簡直一塌糊塗。這樣的設計再套上一層屌絲夢想成真的外衣,應該會很勵志才對,但看過之後,總會覺得哪裡不對,說穿了就是整個故事的推動和衝突都太過莫名其妙。

喬杉扮演的胡亮為何會去找一個搞散自己偶像樂隊的經紀人,並痛快的預付了10萬元定金而沒有任何擔心;組一個樂隊唱幾首歌,就認為可以從拿到建築許可的開發商手中拯救“搖滾公園”,如此兒戲的理由卻恰恰成為推動全篇劇情的關鍵。

片中最重要的三首歌(《都選C》、《丁建國寫的歌》和《塑膠袋》)的創作都是如有神助般的水到渠成。

一個是幾年前就寫好的作品拿出來為了江湖救急,另外兩首更荒唐,沒有交代任何創作過程,可以說是直接上臺的freestyle。

所以即便趙英俊的歌詞寫的再好觀眾也不會覺得與劇情和人物有任何關係,只能當做MV來欣賞。

貝斯手和鼓手加入樂隊的理由,丁建國和程宮的感情建立,包括演唱會結尾時湧來的一大波觀眾都看的我一臉懵逼。

如果結尾放一個彩蛋,是大鵬從床上醒來,這所有的故事其實都是他構思電影時做的一個夢,都更能讓我信服。

喜劇命題中的“情懷”,玩不好就撲街

一部電影的好看與否,最重要的就是能否讓觀眾有代入感,也就是所謂的感同身受。而想達到這樣的效果,最常用的套路就是利用角色的內心成長,讓劇情的發展顯得順理成章。讓觀眾覺得,他們自己經歷了如此的遭遇也會做出類似的決定或行為。

但《縫紉機樂隊》中全員大神級的設定讓角色的成長曲線幾乎為0,雖然同類型的《少林足球》中,全員也都是絕世高手,但至少還需要一波“眾神歸位”的覺醒來完成蛻變製造矛盾呢。

反觀《縫紉機樂隊》全程有且只有一個矛盾就是程宮為了私利而推掉了樂隊的演出導致大吉他被拆。

而最能起到主角保護引起衝突的反派角色”大長臉“,卻尷尬的只能充當抖包袱的笑料,甚至拿掉這個角色對整個劇情的推進都沒有絲毫的影響。

其實,大鵬是在延續自己最擅長的領域,也就是正常的電影敘事下穿插一些《屌絲男士》式的段子,來完成喜劇這個命題。

一個27歲的中二胖子,因為小時候聽過的一場演唱會,而種下了一個搖滾夢。怎麼看都應該是一部勵志的片子,可是除了滿口的夢想和搖滾精神外,卻看不到任何努力的過程。

我沒看到胡亮為了自己的夢想付出過什麼,最多的就是付費10萬請了一位“在行”諮詢;我也沒看到程宮為了夢想努力了什麼,自從搞散了破吉他樂隊之後就開始破罐子破摔,養著一支幾年時間只賺了67塊錢還是稅前的廢柴三人組;至於其他人都是以玩票的態度入夥,更談不上什麼夢想成真。

可就是這樣一群人,高談著夢想、闊論著搖滾撐起了整部影片,最後風靡小鎮,萬人擁躉。

整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像一份菜譜,烹飪步驟只寫著一句話“有志者事竟成”,然後大鵬就端著一道佳餚告訴你,不要管火候大小,也不要問是清蒸還是紅燒,重要的是想要做出美味的信念。

大鵬終究沒有拍出一部比他自己圓夢歷程更勵志的作品,因為有個電影夢,所以拍了《煎餅俠》,因為有個音樂夢,所以拍了《縫紉機樂隊》。

因為小時候崇拜的超級英雄是陳浩南所以《煎餅俠》找來了“古惑仔”四人組,因為從小喜歡黃家駒,所以《縫紉機樂隊》最後自己親自演唱《不再猶豫》,還請來了黃貫中和葉世榮,滿足了私心,又重複了一波被套路的情懷。

其實所謂的“情懷”是一種糟糕的東西。我們喜歡一樣樂器,沒有堅持到專業地步,又不捨得放棄,就變成了一種情懷;我們留戀家鄉,又拋棄了它,也成為一種情懷;我們喜歡一個人,但不能徹底擁抱,最終還是一種情懷。

拿不起卻又放不下,虛掩的門,踮起的腳,夠不著的葡萄,未曾解渴的梅,都成了一種情懷。

相比於為了保衛大吉他的縫紉機樂隊,我更欣賞在小城集安,開過上千人露天演唱會的及格樂隊;相比于萬人合唱的《不再猶豫》,我更愛聽在《蒙面歌王》中“漂亮男孩不說謊”唱的那首《光輝歲月》;相比于現在的“程宮”,我還是更喜歡那個去家駒的墓前獻一束花敬一杯酒的“屌絲”大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