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普洱茶的“三遠”與“三厚”

“多年的茶山實戰經驗和經歷,

請大家要相信, 好茶葉一定是源於工藝和生態。 ”

——非著名茶人陳曉雷

“濃、厚、醇、和、平”

很多茶友對 “濃、厚、醇、和、平”不太清楚,

不知道其中有什麼區別。 這裡給大家講一下, 我們通常用這五個字去評價茶葉滋味, 這是從茶葉的專業審評的專業角度出發。 五個字, 相互搭配, 產生中間級別的濃強度描述, 如:“濃、醇濃、濃厚、厚、醇厚、醇、醇和、和、平和、平”, 其間的比率下降為5-10%, 如果在加上程度副詞的利用, 如“尚”和“欠”, 就構成了系統的滋味描述體系。

普洱茶內含物豐富, 是濃強度比較高的茶, 多為“濃”至“醇厚”, 當然, 也有醇和的茶, 歷經歲月的茶品, 可能歸於“醇厚”或“醇和”, 至於到“平和”或“平”的茶, 其品飲就快到“無味之味”的境界了。 說了這麼多, 那麼什麼是普洱茶的“三遠”與“三厚”呢?

三遠

上下五千年, 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 有許多藝術門類, 有相同、相通或可以借鑒的地方。 在中國傳統的書畫領域, 有著名的“三遠”之說。 宋代畫家郭熙把山水畫的視線概括為三種類型, 即高遠、深遠、平遠。 主要論述由於視點的不同, 處理景物的差別和藝術效果也就不同, 景物的空間感、立體感, 乃至意境由此不同。 書畫, 可以說是“視覺的體驗”,

品飲, 是味覺的體驗, 莫不有相通之處, 借鑒由此而來。

三厚

為了描述普洱茶的層次感或空間感, 借鑒“三遠”, 就有了新的“三厚”。 “三厚”者, 高厚、深厚、平厚也。 滋味“高厚”者如山下仰視山巔, 清明, 突兀, 仿佛欣賞珠穆朗瑪一樣濃烈而有衝擊力;滋味“深厚”者如山前俯視山后,

層巒疊嶂, 深邃, 帶著“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 有深沉持久的魅力;滋味“平厚”者猶如自近山而望遠山, 景象縹緲。

普洱茶的“三遠”與“三厚”更多是從藝術角度去探討的, 筆者更認同品茶是從內心的角度出發, 透過茶湯的所感所悟, 而非只是簡單的苦澀回甘。 正如“心中所念, 杯中所含”般, 喝到的感受, 便是心中的感悟!

雲南普洱茶人陳曉雷推薦——茶藝師董董個人號:sxc39999

更多專業的普洱茶沖泡和品鑒方法交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