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江津富硒茶:一半是傳奇,一半是歷史

苦荼 , 古茶樹, 老蔭茶:江津茶葉溯源的版本

津南山區顛連雲貴高原, 在地理學中, 被描繪為婁山餘脈。

雲峰峻嶺, 山間壩子, 其上飄過縷縷的馬尾絲雲,

其下鋪展黝黝的腐質土地, 鳴蟬在瘋唱, 植物在瘋長, 竹籬茅舍邊的翠竹疏影裡, 悠閒著勞作後放鬆的老牛, 還有三、五個隨意啜著茶水的農人。 這樣的場面, 在農耕的文明畫廊裡展覽著, 往上回溯, 一腳就踏進了先秦, 讓人想像茶葉發生發展的滄桑畫卷。

原始的茶是什麼樣子?古人留下古稱:荼。 良藥苦口利於病, 茶之首先利於農人, 就是解除疲勞的良藥,荼成為茶, 是唐朝茶聖陸羽做的好事。 陸羽記載道:“茶者, 南方之嘉木也, 一尺二尺延數十尺, 其中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 ”唐朝時期的“巴山峽川”, 地理概念寬泛, 今日之江津地域就在其中。 換言之, 江津地域是中國茶的原產地之一。

四面山原始森林裡,有兩人合抱的茶樹,

它是茶樹家族的老祖宗。 1954年才被當代人驚奇地發現。 那時, 支援西藏人民是一項政治任務和經濟任務, 其中一樁有援藏茶葉。 為此,四面山設立了粗茶收購站。

粗茶是野生的茶, 也就是古茶, 肥大的葉片, 葉脈不出邊, 四周不帶毛絨絨的光圈,

捏碎後葉片成網路狀而不分離, 放開, 飄落地上激起脆響。 古茶葉在簡易公路旁邊堆成小山, 由川藏線上的運輸兵晝夜不停運到雅安, 在那裡製造成厚厚的茶磚, 再送進西藏。 藏胞們把金珠瑪米送來的磚茶, 愛稱為“邊茶”, 喝了邊茶, 歌之舞之, 世界屋脊頌歌震天。

為了刺激採茶的積極性, 四川省人民政府出臺獎勵政策, 100斤粗茶, 獎勵25元人民幣, 外加布匹5尺糧食15斤化肥20斤。 在那個時代, 這是優厚的待遇。 山裡人捷足先登, 山外的農民成群結隊進山, 背著大背篼外加一把大斧頭或者大砍刀。 收購站裡, 古茶葉源源不斷湧來。 掠奪性的採集, 持續到1956年, 古茶葉沒有了。 四面山原始森林裡, 頹廢著古茶樹巨大的枯樁。 四面山古茶, 從此作別人寰。

在四面山古茶樹消失24年之後, 津南山區發現了另一種古茶。 1980年,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在清溪溝木皮槽發現了野生茶樹六七百株, 高十余米, 分枝稀疏, 樹姿直立。 這種茶樹被認定“不是雲南大葉茶北移次生”, 代謝類型最原始, 命名為“江津大茶樹”。 至此, 江津是中國茶起源地域有了確證。

古茶樹是江津山川說古的資本。 茶之為物, 醒腦提神是一個方面, 最大的功用還在於祛熱除燥。 津南山區的茶是難得的原生態。 山區人民大碗吃茶, 是嘴巴締造的豪邁氣質。 吃的什麼茶?老蔭茶。 叮噹當的打鐵鋪裡, 紅爐上邊吊著一隻鼎鍋, 鍋裡滾沸著老蔭茶。 山間壩子平疇, 數十個農夫排成一線揮舞大鋤頭挖板土, 兩隻大木桶矗在地頭,

桶裡盛著老蔭茶。 生朝婚嫁喪葬, 頭一件事務是燒開幾大鍋老蔭茶水, 灌注在大茶桶裡。 在這種種場合下, 以大田勞作休息吃茶最有意思。 拿著裝上尺許木把的南竹筒躬身在木桶裡舀茶水, 叫敬茶神;茶水舀起來, 手上抬臂伸直, 南竹筒平端著, 叫獻天;平端縮臂, 頭微傾, 吹出茶水滴落塵埃, 叫獻地。 系列動作, 一氣呵成, 一大筒茶水灌進脖子, 南竹筒底朝天。 山區的老農全都是茶藝高人, 其表演粗獷而細膩, 行雲流水中絲毫不見做作痕跡。 吃老蔭茶的儀式起源於何朝何代?無法考證。 山裡人通過特有的茶藝表達一種深沉的感恩, 就有了殉道般的虔誠。

老蔭茶樹, 是古茶樹的小兄弟?是古茶樹還魂復活?大的長到水桶一樣粗, 小的徑如碗口,高者三、二十米,矮者八、九米,樹幹灰白,樹姿直立,分枝稀疏。危崖峭壁上,站著那麼一棵,枯藤老樹,高遏流雲。竹籬茅舍邊,長著那麼一棵,迎風婆娑,和藹可親。更多的時候,它揮退著白花花的烈日,在竹籬茅舍邊擎起一柄帝王般的華蓋,召集村民在華蓋下大碗喝茶,爽朗開懷,爽朗大笑,就合拍了大山憨厚的韻味。

高山猴茶:江津茶葉的黃金傳奇

猴茶,故名與猴子有關。獼猴經調教後能從百丈懸崖上采野茶。猴子採茶的情節,唯雁蕩山才有文字記載。江津猴茶沒有文字的片言隻語,流傳的是山人的口述。婁山猴茶由來已久,抗日戰爭時期重慶作陪都,津南比鄰貴州高原的婁山餘脈是拱衛陪都的重要屏障,在這道屏障出沒的一種特殊商人,以黃金收購猴茶,運到重慶牟取厚利。猴茶因此有了最輝煌的一段記憶,百兩黃金一兩猴茶,好茶比金貴,是真實的黃粱好夢。

猴茶是一種自然野生的珍稀茶樹,藏於人看不見的霧罩懸崖之間,一道危崖,或許就生長有那麼一株兩株,在與之對應的另一座山上,氣勢同樣的一道危崖,或許也生長有那麼一株兩株。這就是猴茶生長的“雌雄說”,總是遙遙相對而生。要尋覓這樣的環境,並非觸目就得。哪兩座山是雌雄山?哪兩座峰是雌雄峰?哪兩道危崖是雌雄崖?藏在神秘的採茶人心底,藏成大山的秘經。

採茶人豢養有三、五隻猴子,操練著專業採茶的技能。這樣的練習猴兵,在當今的馬戲團雜劇團裡還在延續著。養兵千日,用兵于清明前後寥寥短暫的幾天日子。訓練成熟的猴兒穿著紅襖兒綠衫兒,在慫恿鼓動中悠然攀上了峭壁,黃猴、紅襖、綠衫、白霧、青嶂、碧茶、藍天,純然著雲峰峻嶺詩意芬芳,半晌功夫,猴兒的襖肚兜兒裡,就從雲霧裡捎帶回來了三、五十片滿身絨嘟嘟的欲開未開的新葉,這樣的茶葉山裡人卻消受不起。置換了一段黃金夢之後,它就悄然走進了燈紅酒綠的都市,隨同它而去的是揮霍殆盡後歷史附加的一段惆悵記憶。

茶葉古道:從盛唐一路走到明清

古代的巴蜀,交通不便是一種劣勢。因為劣勢,茶業和飲茶習俗傳到中原非常緩慢。清代大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自秦人取巴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戰爭打破了巴蜀的封閉環境,巴蜀茶葉也在全國傳播開來。

江津茶葉從興於唐朝的荔枝古道出川,一路走到明清。貢荔枝與貢茶,均起于盛唐。唐朝的荔枝古道,緣起長安,今日的開縣即那時的開州是進入巴蜀境內的重要節點。荔枝古道在這裡分為兩道,東邊的一道幾乎都是水路,進入今日涪陵地域荔枝產區。西邊的一道經今日合川,抵璧山,進入今天的江津城區,在走水路上行,抵達江津與合江一帶荔枝產區。唐朝的荔枝古道,多數與茶葉古道重合。

進入江津的茶葉古道,在江津城區渡口過江的是主道。過江後經五舉沱,翻涼風崗,抵流水岩,過夾灘,走野鴨灘,穿石馬坪,攀高洞坡,到旱碼頭李市壩,南出黃桷廟,過老君崗,到龍門嶂(今龍吟),上蔡家崗(今蔡家),東折走筍溪石篙灘,進悅來場,翻越貓山,轉入清溪溝,過木皮槽,經柏林橫山寨門,抵達金銀石,穿東勝場,到兩路口,出崖門關,入貴州境,經寨壩,過大坡,到土城,抵茅臺,通向更遠的雲南。這是著名的商業古道,唐宋時期就有“川鹽入貴州,秦商聚茅臺”的口碑。

穿越江津全境的茶葉古道有分支,但目的地都是津南山區及其以遠的雲貴高原。茶葉古道進入璧山后,過來鳳驛,穿縉雲山餘脈,進入江津津璧河流域,在油溪石羊渡口過長江,翻越五臺山,到達旱碼頭李市壩,與幹道合併。這是旱路分支。

還有水路分支。在江津幾江沿江上行,船行240裡,至今江津石蟆鎮史壩,交四川合江境,再上行40裡至合江縣城,由此轉赤水河,到達土城與旱路幹道合併。

旱路與水路,配備有管理服務機構,管理官員叫承廳史,由中央政權直屬管理,服務商業之外,還有傳遞公文的重任。旱路管理機構在各個歷史時期名稱不一,清代以前統稱驛站,清代中後期叫鋪,每鋪配置好馬一匹,中等馬三匹,下等馬二匹,馬夫半軍人性質,每鋪少者數人,多者數十人,因為交通工具主要是馬,俗稱馬驛。水路管理機構叫橈站,簡稱橈,取其船槳在水路交通中的重要意義。橈站也稱水驛。水驛船夫,別于其他船夫,稱橈夫,實行薪金的半軍事化管理。江津舊縣誌載,乾隆年間,江津水驛有三艘航船,每艘配置橈夫18人,每人年薪白銀18兩。馬驛與水驛,承接貨物快遞業務,即史稱的驛遞。茶葉古道軍事管理與商業管理並重,可見其秩序井然,從而形成古代互通有無的瑰麗風景。

歷史上隨著位於北方的政權中心的遷移,唐宋以後,江津茶葉主要依託水路外運。明朝時期,江津的柑橘與茶葉,成為通過大運河轉運北京的兩大著名貢品。清朝中後期商業勃興,貢品除了運送皇宮外,更是市場銷售中吸引眼球的最佳廣告,江津運出的貢品茶葉,開始走進尋常百姓家。

富硒茶葉:歷史與地理糅合的好味道

古代江津扼茶葉古道水陸要津,是伴隨這條商業走廊崛起的產茶大縣。唐宋時期,江津茶葉走進長安、汴京等大都市。在那時的古籍裡,巴蜀是好茶的出產地,“浮梁買茶”諸語,每每見之詩文,讓人聯想依託大江大山生生不息的江津故地。

人類的經濟現象,總是與歷史的大起大落相互呼應的。元末明初大戰亂,茶葉古道廢弛,江津茶葉生產中落。明末清初曠日持久的兵災,因江津地處上川東下川東與渝黔接合部軍事要地,戰火尤烈,以致半個多世紀荒無人煙,茶葉生產絕跡。

清康熙年間,江津經濟才有復蘇氣象,茶葉生產從零開始。乾隆本《江津縣誌·賦役志·茶法》載:“縣西一百八十裡許,羊景、洪洞、漩水三處,於康熙四十八九年間(1710年、1711年),居民以山菁界連仁懷、合江,地方產茶足資利用,相率栽植,地果相宜,年來漸盛。”由此可見,江津茶葉複新的歷史,已有三個多世紀了。上述記載傳達了江津深丘山區茶葉生產“地果相宜”的重要資訊。考之今日地理,羊景在今中山鎮西太和一帶,洪洞在今四面山鎮,漩水在今永興鎮滾子坪風景區。這三個地區是江津茶業複新的搖籃,《茶法》記載了三處的“開發商人”,羊景茶為楊載高,洪洞茶為周曰堂,漩水茶為馬相遠。《茶法》還記載,雍正初年,在蔡家場、魚皮沱設置徵收茶葉稅的專門機構,專管仁懷、合江兩縣茶業外貿。魚皮沱在今嘉平鎮筍溪河邊,其時以蔡家為龍頭牽扯而出的清溪、月沱、黃泥、清平、常樂、中山、太和一帶,成為江津茶葉核心產區。也是今日江津富硒茶核心產區。

民國26年(1937年),江津被四川省列為重點產茶縣。1957年,江津專署在太和建立勞改茶場。1972年國家無償投資,興辦社隊茶場,1974年江津再度被列為四川省重點產茶縣。1972年,從雲南思茅縣引進雲南大葉茶種12.5噸,1975年從福建引進菜茶種50噸,由此形成川茶、大葉茶、菜茶並重格局,構成江津茶葉大系。時運至今,江津土壤檢測富含硒鋅元素,江津茶葉顧然冠以富硒茶的新名。江津富硒茶葉名聲鵲起,因為它是歷史人文與特殊地理糅合的好味道。

江津富硒茶好在味。經專家鑒定,江津富硒茶葉的清香,是反—2—乙烯醛、反—3—乙烯醇等決定的。江津富硒茶葉的鮮爽,是順—3—乙酸乙烯酯、順—3—乙烯醇等決定的。江津富硒茶的果香,是甲苯醇、香葉醛、甲苯醛等作用的妙味。江津富硒茶的青草氣與粗青氣,是正乙醛、異戊醇等做的美事。等等,難以枚舉。

江津富硒茶之味,已經玄妙無窮,引人入勝了。旅遊訪風景不會止於山水,山水盡處,還可以坐看雲起。茶味過後,還有茶之韻。品茗高人說:“江津富硒茶,清淡而不冽,食之似乎無味,飲過之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漫於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中和之至味也。”由此而論,江津富硒茶韻應該擁有兩個富有傳統文化的專有名詞:一是太和之氣,一是中和之韻。

酒是消愁猛藥,茶能養育賢人,所以煮酒論英雄,煮茶遠得失。品茶的人,這個茶諺都是熟知的: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說的是本地山,本地茶,本地水,煮出泡出的茶味就好。

那就請到江津富硒茶葉主產區貓山,讓本地山陪本地茶、本地茶配本地水。一方水土托起一方好茶。精華盡露,芳醇畢現。旅客諸君,茶中聖賢,請勿辜負!

文:鐘治德

小的徑如碗口,高者三、二十米,矮者八、九米,樹幹灰白,樹姿直立,分枝稀疏。危崖峭壁上,站著那麼一棵,枯藤老樹,高遏流雲。竹籬茅舍邊,長著那麼一棵,迎風婆娑,和藹可親。更多的時候,它揮退著白花花的烈日,在竹籬茅舍邊擎起一柄帝王般的華蓋,召集村民在華蓋下大碗喝茶,爽朗開懷,爽朗大笑,就合拍了大山憨厚的韻味。

高山猴茶:江津茶葉的黃金傳奇

猴茶,故名與猴子有關。獼猴經調教後能從百丈懸崖上采野茶。猴子採茶的情節,唯雁蕩山才有文字記載。江津猴茶沒有文字的片言隻語,流傳的是山人的口述。婁山猴茶由來已久,抗日戰爭時期重慶作陪都,津南比鄰貴州高原的婁山餘脈是拱衛陪都的重要屏障,在這道屏障出沒的一種特殊商人,以黃金收購猴茶,運到重慶牟取厚利。猴茶因此有了最輝煌的一段記憶,百兩黃金一兩猴茶,好茶比金貴,是真實的黃粱好夢。

猴茶是一種自然野生的珍稀茶樹,藏於人看不見的霧罩懸崖之間,一道危崖,或許就生長有那麼一株兩株,在與之對應的另一座山上,氣勢同樣的一道危崖,或許也生長有那麼一株兩株。這就是猴茶生長的“雌雄說”,總是遙遙相對而生。要尋覓這樣的環境,並非觸目就得。哪兩座山是雌雄山?哪兩座峰是雌雄峰?哪兩道危崖是雌雄崖?藏在神秘的採茶人心底,藏成大山的秘經。

採茶人豢養有三、五隻猴子,操練著專業採茶的技能。這樣的練習猴兵,在當今的馬戲團雜劇團裡還在延續著。養兵千日,用兵于清明前後寥寥短暫的幾天日子。訓練成熟的猴兒穿著紅襖兒綠衫兒,在慫恿鼓動中悠然攀上了峭壁,黃猴、紅襖、綠衫、白霧、青嶂、碧茶、藍天,純然著雲峰峻嶺詩意芬芳,半晌功夫,猴兒的襖肚兜兒裡,就從雲霧裡捎帶回來了三、五十片滿身絨嘟嘟的欲開未開的新葉,這樣的茶葉山裡人卻消受不起。置換了一段黃金夢之後,它就悄然走進了燈紅酒綠的都市,隨同它而去的是揮霍殆盡後歷史附加的一段惆悵記憶。

茶葉古道:從盛唐一路走到明清

古代的巴蜀,交通不便是一種劣勢。因為劣勢,茶業和飲茶習俗傳到中原非常緩慢。清代大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自秦人取巴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戰爭打破了巴蜀的封閉環境,巴蜀茶葉也在全國傳播開來。

江津茶葉從興於唐朝的荔枝古道出川,一路走到明清。貢荔枝與貢茶,均起于盛唐。唐朝的荔枝古道,緣起長安,今日的開縣即那時的開州是進入巴蜀境內的重要節點。荔枝古道在這裡分為兩道,東邊的一道幾乎都是水路,進入今日涪陵地域荔枝產區。西邊的一道經今日合川,抵璧山,進入今天的江津城區,在走水路上行,抵達江津與合江一帶荔枝產區。唐朝的荔枝古道,多數與茶葉古道重合。

進入江津的茶葉古道,在江津城區渡口過江的是主道。過江後經五舉沱,翻涼風崗,抵流水岩,過夾灘,走野鴨灘,穿石馬坪,攀高洞坡,到旱碼頭李市壩,南出黃桷廟,過老君崗,到龍門嶂(今龍吟),上蔡家崗(今蔡家),東折走筍溪石篙灘,進悅來場,翻越貓山,轉入清溪溝,過木皮槽,經柏林橫山寨門,抵達金銀石,穿東勝場,到兩路口,出崖門關,入貴州境,經寨壩,過大坡,到土城,抵茅臺,通向更遠的雲南。這是著名的商業古道,唐宋時期就有“川鹽入貴州,秦商聚茅臺”的口碑。

穿越江津全境的茶葉古道有分支,但目的地都是津南山區及其以遠的雲貴高原。茶葉古道進入璧山后,過來鳳驛,穿縉雲山餘脈,進入江津津璧河流域,在油溪石羊渡口過長江,翻越五臺山,到達旱碼頭李市壩,與幹道合併。這是旱路分支。

還有水路分支。在江津幾江沿江上行,船行240裡,至今江津石蟆鎮史壩,交四川合江境,再上行40裡至合江縣城,由此轉赤水河,到達土城與旱路幹道合併。

旱路與水路,配備有管理服務機構,管理官員叫承廳史,由中央政權直屬管理,服務商業之外,還有傳遞公文的重任。旱路管理機構在各個歷史時期名稱不一,清代以前統稱驛站,清代中後期叫鋪,每鋪配置好馬一匹,中等馬三匹,下等馬二匹,馬夫半軍人性質,每鋪少者數人,多者數十人,因為交通工具主要是馬,俗稱馬驛。水路管理機構叫橈站,簡稱橈,取其船槳在水路交通中的重要意義。橈站也稱水驛。水驛船夫,別于其他船夫,稱橈夫,實行薪金的半軍事化管理。江津舊縣誌載,乾隆年間,江津水驛有三艘航船,每艘配置橈夫18人,每人年薪白銀18兩。馬驛與水驛,承接貨物快遞業務,即史稱的驛遞。茶葉古道軍事管理與商業管理並重,可見其秩序井然,從而形成古代互通有無的瑰麗風景。

歷史上隨著位於北方的政權中心的遷移,唐宋以後,江津茶葉主要依託水路外運。明朝時期,江津的柑橘與茶葉,成為通過大運河轉運北京的兩大著名貢品。清朝中後期商業勃興,貢品除了運送皇宮外,更是市場銷售中吸引眼球的最佳廣告,江津運出的貢品茶葉,開始走進尋常百姓家。

富硒茶葉:歷史與地理糅合的好味道

古代江津扼茶葉古道水陸要津,是伴隨這條商業走廊崛起的產茶大縣。唐宋時期,江津茶葉走進長安、汴京等大都市。在那時的古籍裡,巴蜀是好茶的出產地,“浮梁買茶”諸語,每每見之詩文,讓人聯想依託大江大山生生不息的江津故地。

人類的經濟現象,總是與歷史的大起大落相互呼應的。元末明初大戰亂,茶葉古道廢弛,江津茶葉生產中落。明末清初曠日持久的兵災,因江津地處上川東下川東與渝黔接合部軍事要地,戰火尤烈,以致半個多世紀荒無人煙,茶葉生產絕跡。

清康熙年間,江津經濟才有復蘇氣象,茶葉生產從零開始。乾隆本《江津縣誌·賦役志·茶法》載:“縣西一百八十裡許,羊景、洪洞、漩水三處,於康熙四十八九年間(1710年、1711年),居民以山菁界連仁懷、合江,地方產茶足資利用,相率栽植,地果相宜,年來漸盛。”由此可見,江津茶葉複新的歷史,已有三個多世紀了。上述記載傳達了江津深丘山區茶葉生產“地果相宜”的重要資訊。考之今日地理,羊景在今中山鎮西太和一帶,洪洞在今四面山鎮,漩水在今永興鎮滾子坪風景區。這三個地區是江津茶業複新的搖籃,《茶法》記載了三處的“開發商人”,羊景茶為楊載高,洪洞茶為周曰堂,漩水茶為馬相遠。《茶法》還記載,雍正初年,在蔡家場、魚皮沱設置徵收茶葉稅的專門機構,專管仁懷、合江兩縣茶業外貿。魚皮沱在今嘉平鎮筍溪河邊,其時以蔡家為龍頭牽扯而出的清溪、月沱、黃泥、清平、常樂、中山、太和一帶,成為江津茶葉核心產區。也是今日江津富硒茶核心產區。

民國26年(1937年),江津被四川省列為重點產茶縣。1957年,江津專署在太和建立勞改茶場。1972年國家無償投資,興辦社隊茶場,1974年江津再度被列為四川省重點產茶縣。1972年,從雲南思茅縣引進雲南大葉茶種12.5噸,1975年從福建引進菜茶種50噸,由此形成川茶、大葉茶、菜茶並重格局,構成江津茶葉大系。時運至今,江津土壤檢測富含硒鋅元素,江津茶葉顧然冠以富硒茶的新名。江津富硒茶葉名聲鵲起,因為它是歷史人文與特殊地理糅合的好味道。

江津富硒茶好在味。經專家鑒定,江津富硒茶葉的清香,是反—2—乙烯醛、反—3—乙烯醇等決定的。江津富硒茶葉的鮮爽,是順—3—乙酸乙烯酯、順—3—乙烯醇等決定的。江津富硒茶的果香,是甲苯醇、香葉醛、甲苯醛等作用的妙味。江津富硒茶的青草氣與粗青氣,是正乙醛、異戊醇等做的美事。等等,難以枚舉。

江津富硒茶之味,已經玄妙無窮,引人入勝了。旅遊訪風景不會止於山水,山水盡處,還可以坐看雲起。茶味過後,還有茶之韻。品茗高人說:“江津富硒茶,清淡而不冽,食之似乎無味,飲過之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漫於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中和之至味也。”由此而論,江津富硒茶韻應該擁有兩個富有傳統文化的專有名詞:一是太和之氣,一是中和之韻。

酒是消愁猛藥,茶能養育賢人,所以煮酒論英雄,煮茶遠得失。品茶的人,這個茶諺都是熟知的: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說的是本地山,本地茶,本地水,煮出泡出的茶味就好。

那就請到江津富硒茶葉主產區貓山,讓本地山陪本地茶、本地茶配本地水。一方水土托起一方好茶。精華盡露,芳醇畢現。旅客諸君,茶中聖賢,請勿辜負!

文:鐘治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