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鹿晗、關曉彤,新一代前所未有的粉絲文化(2)

懇請您點擊右上角, 訂閱“媒介之變”的頭條號。

何瑫

有一個我一開始非常困惑的點, 我發現70後或者80後, 我們那個時候喜歡的偶像,

他們個人的性格或者氣質, 是一個比較鮮明有力的形象。 比如70後那個時候是崔健, 80後喜歡的是周傑倫。 崔健是一個非常鮮明的搖滾的憤怒的氣質, 周傑倫則是很酷的樣子。 現在00後喜歡的偶像是小鮮肉, 長的乾乾淨淨, 說話很柔弱, 感覺不到一個非常強的、過目不忘的氣質, 這也是我很好奇的一點。 為什麼現在的偶像和以前的偶像氣質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這個選題做了一個半月, 我接觸了幾十個鹿晗的粉絲, 除了採訪粉絲, 也跟做心理學、文化研究的人探討, 我得出的結論是什麼呢?為什麼偶像的氣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我們70後、80後成長的那個環境, 相對於90後、00後, 是心理更為壓抑的一個環境。 在學校, 對你有一個集體主義的規訓, 我們在成長年代中, 會有人告訴你, 你應該怎麼樣, 不應該怎麼樣, 我們內心有很多壓抑的情緒需要釋放。 這個時候追偶像, 偶像其實幫助我們完成了一個情感宣洩。 我們在學校裡面都是乖孩子, 這個不能做, 那個不能做, 哪個明星有個性,

做了很多我們不敢做的事, 我們的情緒就投射到他身上, 所以那個時候的偶像一般都很酷, 或者很憤怒。

但是對於90後、00後, 這種壓抑並不存在, 他們在生活中非常習慣於表達自我, 習慣於釋放情緒。 如果現在冒出一個人, 他很自我, 或者很善於表達自己, 這對於90後、00後是沒有吸引力的。 他們認為這種非常單純、很空白的形象更有吸引力, 把各種各樣的情緒, 不管高興的, 還是憤怒的, 各種情感、想像都往這個人身上放;反過來講, 一個形象非常鮮明的人反而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你的那種氣場太強了, 我看不慣你, 粉絲的心理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通過和他們的接觸、分析, 當他們作為粉絲的時候, 如果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去做一個事, 背後肯定有一個支撐的原因, 為什麼對一個人會投入那麼大的精力去做他的粉絲?肯定有一些很強的心理因素支撐他們, 有一種心理認同的需求, 這是非常關鍵的。

具體拿鹿晗為例, 我採訪了幾十個粉絲, 有一個感覺, 其實這幾十個粉絲本身個人的情況差別很大,

分佈在全國各地, 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年齡等等, 各有各的不同之處。 但是, 他們聊到他們偶像, 有時候我有一種錯覺, 我可能見了5個粉絲, 我以為在和同一個人說話。 他們的這種特點, 對偶像的感受和他們表現出來的人格特質, 是非常一致的;他們又身處在龐大的粉絲群體當中, 日積月累, 他們身上的共性還會一步一步的放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