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核鈦白3500萬收購合志新能源35%股權 道氏技術前三季度盈利超1億

中核鈦白3500萬收購合志新能源35%股權

中核鈦白(002145)10月11日晚公告, 公司與合志新能源材料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合志新能源”)股東慧晶源等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書, 擬出資3500萬元收購合志新能源35%股權。 資料顯示, 合志新能源主要從事液相法磷酸鐵鋰及鋰硫電池的生產、銷售。

中核鈦白表示, 公司在前期對新能源行業發展趨勢進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 積極完善戰略發展規劃, 通過投資新能源領域企業, 選取“鋰”產業作為公司新產業發展方向, 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增強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 不過, 合志新能源未實際運營,

主營業務尚未開展, 相關產品能否量產具有不確定性。

受益鋰電材料 道氏技術前三季度盈利超1億元

10月11日, 道氏技術(300409)發佈2017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稱, 公司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931.75萬元—11531.75萬元, 同比增長32.16%—39.41%;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100萬元—4700萬元, 同比增長16.12%-33.12%。

道氏技術稱, 公司2017年第三季度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的重要原因在於, 控股子公司佳納能源於2017年6月30日開始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佳納能源主要從事鈷、銅及鎳錳三元複合鋰離子正極材料前驅體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

中葡股份擬27億登上鋰電風口 標的曾因虧損被中信國安置出

近日中葡股份宣佈擬以27億元左右的對價,

從青海國安手中收購剛剛置入鹽湖礦產的國安鋰業, 佈局電池級碳酸鋰和鉀肥行業。 按照國安鋰業的業績承諾“對賭”, 常年營業利潤為負的中葡股份在經營面上有望擺脫尷尬處境。

作為同受國安集團控制的上市公司, 中信國安(000839)此前擁有青海國安近十年時間。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 中信國安在收購相關資產之初亦有宏願, 卻因青海國安長期的虧損而在2014年左右將其置出。 對此, 中信國安董秘辦人士透露, 此前相關資產的盈利來源主要是鉀肥, 在2014年左右其碳酸鋰生產還在實驗性階段。

GGII:9月動力電池裝機電量3.44GWh 同比增長53%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最新資料統計顯示, 2017年9月新能源汽車生產約8萬輛, 同比增長81%, 環比增長13%;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3.44GWh,

同比增長53%, 環比增長19%。

從車輛細分類別來看, 乘用車電池裝機電量約1.34GWh, 同比增長49%, 環比下降8%。 客車電池裝機電量約1.28GWh, 同比下降2%, 環比增長15%。 專用車電池裝機電量0.82GWh, 同比增長近14倍, 環比增長147%。

從不同電池類型來看, 3.44GWh裝機總電量中磷酸鐵鋰和三元以3.2GWh占比92.8%;錳酸鋰約0.14GWh,占比3.9%;鈦酸鋰90,979KWh, 占比2.6%。

五部委發佈儲能產業發展指導意見 明確5大重點任務

近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科學技術部、工信部、國家能源局等五部委共同發佈《關於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 對於儲能領域未來10年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提出了明確的方向。

意見指出, 儲能是智慧電網、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統、“互聯網+”智慧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支撐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 意見明確提出要拓展電動汽車等分散電池資源的儲能化應用。 積極開展電動汽車智慧充放電業務, 探索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通訊基站電池、不斷電供應系統(UPS)等分散電池資源的能源互聯網管控和儲能化應用。 完善動力電池全生命週期監管, 開展對淘汰動力電池進行儲能梯次利用研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