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獨家|新會員招募月翻10倍,母嬰店用這3招就夠了!

通過多部門協作, 降低門店店員的難度, 可以幫助門店快速看到收益。

嬰童門店消費者的反覆運算流失, 來自行業自生特性,

具有不可抗性的特質, 很多門店的店員經常很惋惜的說:以前有個客戶特別好, 每次都來買很多, 可惜現在孩子大了, 不來門店了。 這也是很多門店不停的拉長產品年齡段的原因, 但就現在來看, 效果不佳。

我很欣賞有位門店的老總說的話:我只聚焦做-1-3歲的商品, 做成這個領域的專家。

延長產品線只能説明你聚攏部分老客, 並不能引流到多少新客。 長久做下去, 已然沒有多少收益, 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專注自身領域, 拓展新客, 才是制勝的不二法門。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子這兩句是指要想人的思想始終保持清明, 就需要不停的汲取新的知識。 同理門店需要自己的業績持續增長, 也需要不停的吸收新會員,

特別是母嬰門店。

我們先看看下面這張圖:

門店消費者是隨著寶寶年齡增長流失的, 而銷售占比最高的核心客戶卻需要時間來不斷互動維護來轉化的。

這樣隨之而來就會有兩個問題:

1、如何更快更多的引進新的消費者;

2、如何縮短消費者從新客戶到核心客戶的時間。

今天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劉總在3.4線地級市, 有10幾個門店, 門店組成有商場店, 街邊店和社區店, 只在市區, 未做縣級、鄉鎮市場佈局。

每次開店長會議時店長總會回饋兩個資訊:1、1段奶粉消費者越來越少;2、門店客流不夠好, 明顯感覺被系統其他店和競爭門店分流。

後來做後臺資料分析發現系統新客(孕婦和新生兒)每月大概在80人左右, 市區常住人口在70萬左右,

年出生率為千分之11, 每月大概新生兒和孕婦的人數在70萬*千分之11*2/12=1200餘人。

以門店在當地的經營時間和品牌影響力而言, 每月在冊等級的前端優質新會員還是很少, 但是每月自然流失率卻是無法阻擋的。 就像小時候我們做的一個數學題, 一個進水管一個出水管, 如何能讓池子裡的水越來越滿?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進水管的水量大過出水管!

想要拓客, 先加大新會員開發力度!

為此劉總和他的團隊一起制定了一個新會員開發的計畫為期6個月, 希望通過這一計畫可以快速增加門店的新增會員數。

活動的主題是:走出去, 引進來, 指標到人, 每月衝刺600人!

我們一起分享下這個方案:

活動主題:走出去, 引進來,

指標到人, 每月衝刺600人(-1-6個月)

活動時間:6月到8月

活動門店:系統內所有門店

活動形式:店內辦卡+店外辦卡(社區地推+醫院拜訪)

員工績效:每辦一張卡消費後給5元績效, 此卡二次回購再給10元的績效, 少於5人/月的每少一人扣50元, 開會員完成率最高的獎勵500元/月。

活動方案:新辦卡會員孕婦贈送500積分(價值10元)首次購物滿98送預孕婦禮包一個, 其他用戶新辦卡贈送積分200(價值4元)首次購物滿98元立減10 元。

物料準備:製作辦卡DM, 門店做新會員購物優惠海報, X展架製作, 禮包禮品準備。

一般而言, 門店做拓客方案基本都是這個路子, 而且劉總團隊甚至於做的比很多團隊更加詳細, 責任到人, 目標分解明確。

由此, 整個團隊信心滿滿的做了一個月,

結果是:

2、回購率極低;

3、一個會員重複辦卡(員工作弊);

4、外場辦卡成功率低回頭率更低;

5、員工無償加班辦卡見不到收效怨言多。

在開全體員工會議時連最優秀的員工也在抱怨:

“年齡段限制太多, 6個月以上新客有意見!”

“老是加班辦卡沒有效果不想堅持!”

“社區辦卡沒有效果, 都是沖贈品的!”

“辦過卡客戶不回購, 我們也沒辦法!”

……

於是轟轟烈烈的方案戛然而止。

和劉總溝通以後, 發現了原來方案的不足, 最後總結出3步法, 通過多部門協作, 降低門店店員的難度, 並且可以幫助門店快速看到收益。

方案修改如下:

活動主題:走出去, 引進來, 指標到人, 每月衝刺600人(-1-1歲)

活動時間:7月到9月

活動門店:系統內所有門店

活動形式:店內辦卡+店外辦卡(社區地推+醫院拜訪)

員工績效:每辦一張卡消費後給5元績效,此卡二次回購再給10元的績效,少於5人每月的每少一人扣50元,開會員完成率最高的獎勵500元/月。

活動方案:新辦卡會員孕婦贈送500積分(價值10元)首次購物滿98送預孕婦禮包一個,其他用戶新辦卡贈送積分200(價值4元)首次購物滿98元立減10 元。

這些基本要素其實沒什麼可以變化的,之前之所以導購喊累也難以完成,是因為重擔都壓在導購身上,再怎麼壓也有個最高業績點,多壓無意。還是要把壓力分散,各個部門之間配合起來,推新客的同時做好宣傳和維護工作。

市場部配合:

1、每月2次的新會員聯誼活動(孕婦專場和親子專場)每次人員控制在30人左右

2、協助門店在社區做小型親子活動增加辦卡現場人氣;

3、通過後臺資料調取把老會員提前邀約到社區廣場;

4、通過消費者群做老帶新活動報名;

5、新會員資料入庫後每個星期做好分析歸納針對性推送品類優惠券。

採購部配合:

1、針對孕婦新會員推出新會員專享商品(產後護理用品首選);

2、針對新生兒新會員推出新會員專享商品(新生兒護理用品,比如棉簽半價購等)

店長配合:

1、及時跟蹤門店新辦會員卡客戶的購物體驗做好離店時間的溝通互動,及時解決新會員的餵養問題;

2、督促店員做好新會員7天、30天的新會員回訪;

3、及時總結成功優秀的案例並作總結和推廣。

附:新會員跟蹤表

序號

寶寶姓名(媽媽姓名)

出生年月(預產期)

是否加微信

聯繫電話

出生年月(預產期)

把卡場所

以前購物場所

是否願意參加互動活動

7天回訪記錄

15天回訪記錄

回購情況

物料準備:製作辦卡DM,門店做新會員購物優惠海報,X展架製作,禮包禮品準備、氣球、優酪乳機、奶片機、棉花糖機等互動道具。

通過方案的修改,8月出做新會員總結大會時出來的幾個資料:

1、7月新增會員數817個(超額完成);

2、新會員消費占比總銷售額的7.2%(這可是一個大幾千萬的連鎖);

3、新客回購率達到了47.2%(有385個會員發生了2次購物這和品類優惠券推送有很大的關係);

4、新會員客單價由以往120元上升到149元每單;

5、門店店員新客開發成功率高。

在新會員總結會上,劉總將這次新會員方案總結為三步有效法:

第一步:全員動員活動方案細緻化(提前做好方案、按計劃推進)

第二部:系統多部門聯考績效,新會員多方位互動不是銷售是行銷(採購部、市場部加入)

第三部:執行部門的動作規範和持續跟蹤,並且表格化(新會員跟蹤)

其實很多門店都知道新會員開發的重要性,但是不做好系統的方案並且跟蹤,僅僅靠店員的自覺或者是高額的獎罰是無法將這項工作開展好的。

目標細化,分解到人,這些工作其實用心都能做到,但是真把這份高壓強制加到導購身上,總會有個極限,每次一味的“擠壓”導購,往往效果會適得其反。

不妨做做分散壓力,從各個方位“支援”在一線的導購 ,將工作更加細化,分解都每個部門每個人,目標會更容易完成。

運用好這個方法,新會員招募翻10倍,真不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員工績效:每辦一張卡消費後給5元績效,此卡二次回購再給10元的績效,少於5人每月的每少一人扣50元,開會員完成率最高的獎勵500元/月。

活動方案:新辦卡會員孕婦贈送500積分(價值10元)首次購物滿98送預孕婦禮包一個,其他用戶新辦卡贈送積分200(價值4元)首次購物滿98元立減10 元。

這些基本要素其實沒什麼可以變化的,之前之所以導購喊累也難以完成,是因為重擔都壓在導購身上,再怎麼壓也有個最高業績點,多壓無意。還是要把壓力分散,各個部門之間配合起來,推新客的同時做好宣傳和維護工作。

市場部配合:

1、每月2次的新會員聯誼活動(孕婦專場和親子專場)每次人員控制在30人左右

2、協助門店在社區做小型親子活動增加辦卡現場人氣;

3、通過後臺資料調取把老會員提前邀約到社區廣場;

4、通過消費者群做老帶新活動報名;

5、新會員資料入庫後每個星期做好分析歸納針對性推送品類優惠券。

採購部配合:

1、針對孕婦新會員推出新會員專享商品(產後護理用品首選);

2、針對新生兒新會員推出新會員專享商品(新生兒護理用品,比如棉簽半價購等)

店長配合:

1、及時跟蹤門店新辦會員卡客戶的購物體驗做好離店時間的溝通互動,及時解決新會員的餵養問題;

2、督促店員做好新會員7天、30天的新會員回訪;

3、及時總結成功優秀的案例並作總結和推廣。

附:新會員跟蹤表

序號

寶寶姓名(媽媽姓名)

出生年月(預產期)

是否加微信

聯繫電話

出生年月(預產期)

把卡場所

以前購物場所

是否願意參加互動活動

7天回訪記錄

15天回訪記錄

回購情況

物料準備:製作辦卡DM,門店做新會員購物優惠海報,X展架製作,禮包禮品準備、氣球、優酪乳機、奶片機、棉花糖機等互動道具。

通過方案的修改,8月出做新會員總結大會時出來的幾個資料:

1、7月新增會員數817個(超額完成);

2、新會員消費占比總銷售額的7.2%(這可是一個大幾千萬的連鎖);

3、新客回購率達到了47.2%(有385個會員發生了2次購物這和品類優惠券推送有很大的關係);

4、新會員客單價由以往120元上升到149元每單;

5、門店店員新客開發成功率高。

在新會員總結會上,劉總將這次新會員方案總結為三步有效法:

第一步:全員動員活動方案細緻化(提前做好方案、按計劃推進)

第二部:系統多部門聯考績效,新會員多方位互動不是銷售是行銷(採購部、市場部加入)

第三部:執行部門的動作規範和持續跟蹤,並且表格化(新會員跟蹤)

其實很多門店都知道新會員開發的重要性,但是不做好系統的方案並且跟蹤,僅僅靠店員的自覺或者是高額的獎罰是無法將這項工作開展好的。

目標細化,分解到人,這些工作其實用心都能做到,但是真把這份高壓強制加到導購身上,總會有個極限,每次一味的“擠壓”導購,往往效果會適得其反。

不妨做做分散壓力,從各個方位“支援”在一線的導購 ,將工作更加細化,分解都每個部門每個人,目標會更容易完成。

運用好這個方法,新會員招募翻10倍,真不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