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蜀吳夷陵之戰是以少勝多嗎?

劉備親征時蜀漢集團內部多數人還是看好這次軍事行動的, 劉備自己也是信心十足, 劉備帶了四萬多軍隊, 準備和東吳較量, 以往把吳蜀夷陵之戰說成以少勝多, 這個不太準確, 至少把夷陵之戰和赤壁之戰、淝水之戰並提在數量是相差太遠了。

《三國史話》作者柳春藩考證劉備帶了大約五萬到六萬人馬, 《資治通鑒》說是四萬餘人, 《三國史》作者也說劉備是四萬多人, 而東吳人馬一般爭議的比較少, 確定為五萬多人。 司馬昭後來伐蜀時說:“計蜀戰士九萬”(《資治通鑒》卷78)攻下成都後, 蜀漢投降“戶二十八萬, 口九十四萬, 甲士十萬二千, 吏四萬人。 ”按照這個數字來說劉備當時的總兵力在十萬上下應該是不錯, 出動了四五萬大軍不算是傾國而來, 也是集中了優勢兵力。

而孫權準備了五萬軍隊, 比之當年的對付曹操還要多一些, 說明孫權也是全力以赴。

由此可以看出來, 劉備不僅為爭奪荊州而來也是為了滅吳而來, 當然消滅東吳的有生力量還是劉備的主要目的。

劉備身旁沒有大將也是一直以來大家感興趣的地方, 趙雲自然不能帶了, 因為他本身就反對東征, 那麼馬超呢?馬超死于章武二年, 劉備是章武元年興兵的,

是不是可以說馬超那時候已經有病了呢?否則“有信、布之勇”, 年紀也才四十六歲左右的馬超怎麼能被劉備忽略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