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我們為什麼這麼重視學歷?

經濟學觀點:文憑是什麼華說

事實常常奇於小說。 錢鐘書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出版的小說《圍城》中, 曾敘及小說的男主人公方鴻漸出國遊學多年,

臨回國時為了向家人有所交代, 花錢買一個名曰“克萊登大學”的博士文憑一事, 行文幽默, 讀來令人發笑。 一向認為這只是小說家的妙筆生花, 不曾想在當下有了一個活生生的現實版。 主人公是經常招搖於各種公眾場合, 被職場青年奉為偶像的唐俊, 學校的名稱則是“西太平洋大學”。 輿論一時為之譁然。 更富戲劇性的是, 事發之後, 一大批“西太平洋大學”的中國校友也隨之浮出水面, 大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而與此同時, 一干名人則掀起了一股修改簡歷的熱潮。 這顯然昭示著一個事實:唐俊“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方鴻漸倘若知道這等事業後繼有人, 或許有如此感慨罷:吾道不孤!我很欣慰。

“易地則皆然。

”假學歷假文憑, 其實也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 而是在世界範圍內普遍存在, “你有我有大家有”, 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譬如說, 最新的消息說, 巴基斯坦160名議員涉嫌假學歷醜聞, 他們被指控為了達到學歷要求而提供了偽造證書。 這一數字是該國中央和地方議員總數的10%強!韓國則在2007曝出轟動一時的假學歷事件, 包括演藝界、文化界和宗教界在內的10多位名人被發現學歷不實, 由此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 同樣在2007年, 以打造精英人材而聞名全球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也捲入風波, 其招生部主任因為隱瞞了28年假學歷東窗事發而不得不辭職;而在更早前, 美國奧會主席鮑爾文也因假學歷醜聞而辭職。 最為誇張和荒誕的事情發生在俄羅斯。
該國主管文憑打假的內務部中, 每3個員警中就有一個拿的是假畢業證!該國的媒體這樣形容假文憑屢禁不絕的現象:“如今, 在俄羅斯買個假文憑就跟買蘿蔔白菜一樣稀鬆平常。 ……”

已經有無數人無數次正確地指出:學歷不等於能力, 文憑只是紙一張。 這是真理, 無可辯駁。 然則何以人們如此孜孜矻矻, 寒窗苦讀十餘年, 付出金錢與精力去追求這“勞什子”?而且在無法通過正規的途徑和管道取得的時候, 不惜以名譽為代價, 偽造學歷和文憑?而且因此應運而生的“文憑工廠”已然形成一條規模巨大的產業鏈, 據稱全球的年產值達到了5億美元?而且“地不分東南西北, 人不分男女老幼”, 在這個一體化的時代,

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 無一例外?答案其實並不難找:因為有需求。 因為用人單位, 包括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以及企業等——這些勞動者的需求方需要, 需要這名曰“文憑”的一張紙。 那麼, 接下來的問題自然而然是, 既然明明知道“學歷不等於能力”, 用人單位, 為了簡化, 以企業代之罷。 為什麼企業依然如此“執迷不悟”地要求前來求職的人們拿出畢業證書來?

企業當然不是傻子。 正相反, 作為一個為實現利潤最大化“時刻準備著”的傢伙, 用咱老百姓的大白話來說, 它“精得像猴子一樣”。 精明如斯, 自然不會僅僅為了“外表光鮮”, 為了所謂的企業形象來作秀。 對學歷和文憑的重視, 在企業這裡, 有著實實在在的利益關切和考量。 一言以蔽之,

一紙文憑是一種信號、一個標籤、一份證明。 從經濟學的角度而言, 它向包括企業在內的所有社會成員傳遞著一個極為重要的資訊:文憑持有者“人力資本”的多寡或者高下。

一說就明白。 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人們的生活水準, 歸根結底, 取決於這個國家或者地區的人們生產物品和服務的能力。 生產能力高, 生活水準自然就高;生產能力低, 則反之。 這種生產能力的高低, 我們通常以生產率來衡量。 所謂生產率, 簡而言之, 是指單位時間內的產量。 不言而喻, 生活在當下的人們, 生活水準之所以要比以往的高, 其核心原因正在於生產率的提高。 那麼, 生產率由何決定?現代的經濟研究表明, 主要取決於三個關鍵因素:一個是技術進步;一個是物質資本;另外一個就是人力資本。 粗疏地分類,前兩者衡量的是外在於人的物:科學技術越發達,人們手中掌握的機器裝備越多,生產能力自然越高;後者追問的是人本身——人的素質。人的素質與生產能力同方向運動:人的素質越高,生產能力越高,反之則相反。衡量人的素質的方法自然很多,但成本最低而且為社會廣泛接受的指標,就是看一個人教育程度。也就是說,在一般意義上(看整體不看個案),人們普遍相信並且承認,一個人的教育程度越高,擁有的人力資本越多。而一個人擁有的人力資本越多,其生產能力越高。按照這樣的邏輯,大學生的人力資本多於高中生,因此其生產能力高於高中生。以此類推,高中生高於初中生,初中生高於小學生……。

這就是問題的核心所在。人力資本是對人的投資的積累,而最重要、最常見的投資就是教育。粗略而言,教育大體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從小學到大學的正規學校教育,另一種是包括各種技能的職業培訓。通過了前一種類型的教育考核,我們可以獲得學歷證書;通過了後一種類型的教育考核,我們可以獲得技能證書。無論是學歷證書還是技能證書,它都是一個人人力資本的證明。而這種證明,是被社會普遍而廣泛地接受的。這就是為什麼企業在招聘人才的時候,在各種崗位上會標出各種學歷和技能要求。無他,因為這一紙文憑就證明著和代表著一個人的人力資本,一個人的生產能力。雖然其中不乏有學歷與能力相背離的“名不副實”者,但從總體上來說,這種人力資本的證明是值得信賴的。事實上,從過去到現在人們對教育的如此關注,現實中企業對學歷如此重視這一現象本身,都足以表明了這一制度安排在實踐中運行的有效性。

或問,現實中確有“高學歷低能力”的現象存在,企業為什麼依然如此相信一紙文憑,而不採用別樣的測評和檢驗方式?答案很簡單。因為一,已經說過,從整體上看,學歷等於能力是值得信賴的。這就是為什麼這一制度安排運行了這麼長時間依然有生命的原因。二,採用任何一種測評和檢驗方式都是需要成本的。既然社會已經自發地作出了各種不同層次的人才的分類,企業免費使用又何樂不為呢?卻之不恭也。順便說一句。這些年,對企業“人才高消費”的批評聲不絕。譬如說,保安、服務員之類的崗位,也要求有“具有國家承認的本科及以上學歷”。但問題是,同一個崗位,出同樣的薪水,當有一個大學生和一個高中生站在企業面前競爭上崗,企業理性的抉擇,當然會招聘前者。說到底,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從勞動者本身來說,學歷和文憑也是值得追求的。從經濟學上來說,勞動者是一種生產要素。和資本、土地、科技等其他生產要素一樣,其收入源自對生產的貢獻。一個人的人力資本多,生產率高,其獲得對應的收入也高。大學生的收入比高中生高,高級工的收入比初級工高。這是在世界各國都可以觀察的事實。我們為什麼願意花費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寒窗苦讀”去追求那一紙文憑?因為這是在為未來的高收入投資。

多年以前,時為世界第四富的“甲骨文”公司行政總裁艾裡森在耶魯大學的校慶會場上,有一段充滿調侃意味的演講。他說,“所有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名校的師生都自以為是成功者,其實你們全都是失敗者……世界第一富比爾•蓋茨中途從哈佛退學;世界第二富保爾•艾倫,根本就沒上過大學;世界第四富,就是我艾裡森,被耶魯大學開除;世界第八富戴爾,唯讀過一年大學。微軟總裁斯蒂夫•鮑爾默在財富榜上大概排在十名開外,他與比爾蓋茨是同學,為什麼成就差一些呢?因為他是讀了一年研究生後才戀戀不捨地退學的。不過,在座的各位也不要太難過,你們還是很有希望的。你們的希望就是: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學習,終於贏得了為我們這些人(退學者、未讀大學者、被開除者)打工的機會。” 而在國內,也曾經不止一次地聽說過類似的故事,說是某君從小品學兼優,從名牌大學畢業後去某公司求職,卻發現公司老闆竟然是小學的同桌——那個每門功課都是“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哥們,頗受打擊,並因此“開始懷疑人生”。但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因此妄自菲薄。畢竟,企業家才能是一種極為稀缺的才能,近於天賦,不是學校能夠培養出來的。因此,這樣的人,實在是屬於少數派,屬於“一小撮”。對於社會上的大多數人來說,像區區在下一樣,為了養活自己,大抵只能選擇為人所役,受人雇傭。因此,學歷是重要的,文憑也是重要的,雖然它只是一張紙。但沒有這張紙,敲不開企業的大門,更遑論什麼“辦公室的故事”這類職場上的甜酸苦辣。

2010-8-12

粗疏地分類,前兩者衡量的是外在於人的物:科學技術越發達,人們手中掌握的機器裝備越多,生產能力自然越高;後者追問的是人本身——人的素質。人的素質與生產能力同方向運動:人的素質越高,生產能力越高,反之則相反。衡量人的素質的方法自然很多,但成本最低而且為社會廣泛接受的指標,就是看一個人教育程度。也就是說,在一般意義上(看整體不看個案),人們普遍相信並且承認,一個人的教育程度越高,擁有的人力資本越多。而一個人擁有的人力資本越多,其生產能力越高。按照這樣的邏輯,大學生的人力資本多於高中生,因此其生產能力高於高中生。以此類推,高中生高於初中生,初中生高於小學生……。

這就是問題的核心所在。人力資本是對人的投資的積累,而最重要、最常見的投資就是教育。粗略而言,教育大體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從小學到大學的正規學校教育,另一種是包括各種技能的職業培訓。通過了前一種類型的教育考核,我們可以獲得學歷證書;通過了後一種類型的教育考核,我們可以獲得技能證書。無論是學歷證書還是技能證書,它都是一個人人力資本的證明。而這種證明,是被社會普遍而廣泛地接受的。這就是為什麼企業在招聘人才的時候,在各種崗位上會標出各種學歷和技能要求。無他,因為這一紙文憑就證明著和代表著一個人的人力資本,一個人的生產能力。雖然其中不乏有學歷與能力相背離的“名不副實”者,但從總體上來說,這種人力資本的證明是值得信賴的。事實上,從過去到現在人們對教育的如此關注,現實中企業對學歷如此重視這一現象本身,都足以表明了這一制度安排在實踐中運行的有效性。

或問,現實中確有“高學歷低能力”的現象存在,企業為什麼依然如此相信一紙文憑,而不採用別樣的測評和檢驗方式?答案很簡單。因為一,已經說過,從整體上看,學歷等於能力是值得信賴的。這就是為什麼這一制度安排運行了這麼長時間依然有生命的原因。二,採用任何一種測評和檢驗方式都是需要成本的。既然社會已經自發地作出了各種不同層次的人才的分類,企業免費使用又何樂不為呢?卻之不恭也。順便說一句。這些年,對企業“人才高消費”的批評聲不絕。譬如說,保安、服務員之類的崗位,也要求有“具有國家承認的本科及以上學歷”。但問題是,同一個崗位,出同樣的薪水,當有一個大學生和一個高中生站在企業面前競爭上崗,企業理性的抉擇,當然會招聘前者。說到底,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從勞動者本身來說,學歷和文憑也是值得追求的。從經濟學上來說,勞動者是一種生產要素。和資本、土地、科技等其他生產要素一樣,其收入源自對生產的貢獻。一個人的人力資本多,生產率高,其獲得對應的收入也高。大學生的收入比高中生高,高級工的收入比初級工高。這是在世界各國都可以觀察的事實。我們為什麼願意花費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寒窗苦讀”去追求那一紙文憑?因為這是在為未來的高收入投資。

多年以前,時為世界第四富的“甲骨文”公司行政總裁艾裡森在耶魯大學的校慶會場上,有一段充滿調侃意味的演講。他說,“所有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名校的師生都自以為是成功者,其實你們全都是失敗者……世界第一富比爾•蓋茨中途從哈佛退學;世界第二富保爾•艾倫,根本就沒上過大學;世界第四富,就是我艾裡森,被耶魯大學開除;世界第八富戴爾,唯讀過一年大學。微軟總裁斯蒂夫•鮑爾默在財富榜上大概排在十名開外,他與比爾蓋茨是同學,為什麼成就差一些呢?因為他是讀了一年研究生後才戀戀不捨地退學的。不過,在座的各位也不要太難過,你們還是很有希望的。你們的希望就是: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學習,終於贏得了為我們這些人(退學者、未讀大學者、被開除者)打工的機會。” 而在國內,也曾經不止一次地聽說過類似的故事,說是某君從小品學兼優,從名牌大學畢業後去某公司求職,卻發現公司老闆竟然是小學的同桌——那個每門功課都是“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哥們,頗受打擊,並因此“開始懷疑人生”。但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因此妄自菲薄。畢竟,企業家才能是一種極為稀缺的才能,近於天賦,不是學校能夠培養出來的。因此,這樣的人,實在是屬於少數派,屬於“一小撮”。對於社會上的大多數人來說,像區區在下一樣,為了養活自己,大抵只能選擇為人所役,受人雇傭。因此,學歷是重要的,文憑也是重要的,雖然它只是一張紙。但沒有這張紙,敲不開企業的大門,更遑論什麼“辦公室的故事”這類職場上的甜酸苦辣。

2010-8-1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