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臺北的街頭美學:生活裡的字體,都是記憶的伏筆

西元前3200年, 文字在美索不達米亞出現。 蘇美爾人在泥板上刻畫出了楔形文字, 有了和語言相適應的文字, 知識與經驗有了傳承, 人類發展的歷史從此改變。 我們看到:無論是中國外國, 文字都是伴隨著刻畫與書寫兩種手法而發展的。

中國的漢字不僅是一種符號, 用來表達意義和概念, 也是一種藝術美學的象徵, 更是使五千年中華文化得以傳承綿延不絕的重要媒介。

文字是個很有趣的產物, 它們既是生活, 也是藝術。 不需要店門口的迎賓叫囂, 那些斑駁的舊字招牌, 那些老物件上的標識, 像是記憶的時間軸, 帶你一起回顧時光封存的人情和感動。

每一個字體, 寥寥幾筆, 卻有它豐富衍生的涵義, 每一塊招牌、一款商標, 除了明碼標價和銀貨兩訖, 更有生活中的吃穿用度和時光裡的隨遇而安。

接下來的這個視頻來自《Back up the Memories of Taipei》, 集中橫掃了臺灣街頭的商鋪字體, 還囊括了同一時期臺灣大大小小日用品的“年代字體”。

◎《Back up the Memories of Taipei》

在這個混臉吃飯的年代, 沒有一個好看的招牌都不好意思做生意。 文字招牌的初衷只有簡單的兩個字:吸引。 大到醫院門樓, 小到街邊的粥鋪食肆, 不外如是。 缺了招牌的大樓和門面, 就如同人少了臉一樣怪。

走出家門, 在每天經過的路邊都能發現那些特有藝術字的身影。 這些老字體, 流傳於市井的大街小巷, 承載了舊時精髓, 將一種當時寫字人的審美展於如今的路人眼中。 地面上安靜的下水道井蓋, 水錶箱蓋、瓦斯, 馬路上拉的長長的“慢行”交通提醒,

都是藝術的延展, 生活的美學。

在發明了電之後, 人類的一天好像延長了, 白天穿梭於城市各個角落的計程車, 在夜晚變成行走的霓虹燈, 白天不起眼的小店, 待晚上惹眼的招牌亮起, 莫名的在寒冷的黑夜中多出一些暖意。

記得小時候最愛逛的就是供銷社, 花花綠綠的髮卡、糖果和玩具, 還有日日期盼的新衣服, 琳琅滿目, 應有盡有。 文字、圖案和色彩的結合, 組成了那個年代特有的工藝設計風格。

雖然曾經收集過的珍貴郵票、神奇的火柴盒、彩色透明的糖紙,已經不知道扔在了哪個角落,但關於那個年代的記憶,在當今復古設計的風潮裡可以時時重溫。

這些字體延續到今天,依舊還是設計師們尋找靈感的源頭。就像現在人們設計字體,會從碑文古籍上找靈感,不過這種取材方式有點枯燥。像服裝時尚每四年一個輪回一樣,字體的時尚也是在不斷變化輪回的。

隨著電腦、網路和手機的普及,手寫在現代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已經越來越少,卻因此而顯得彌足珍貴。會不會有一天,人們扔掉了電腦,又拿起了筆,給自己心愛的人,寄一封手寫的情書,貼一枚舊舊的郵票,讓愛靜靜地抵達遠方。

灣哥在此引用阿根廷著名的字體設計師Ale Paul的一句話——手寫永遠是時髦的。

你以為懂得繁體字,到臺灣就沒障礙了?

臺灣腔吵架,為什麼這麼好笑

廁所紙丟馬桶還是丟紙簍?灣灣給了答案

雖然曾經收集過的珍貴郵票、神奇的火柴盒、彩色透明的糖紙,已經不知道扔在了哪個角落,但關於那個年代的記憶,在當今復古設計的風潮裡可以時時重溫。

這些字體延續到今天,依舊還是設計師們尋找靈感的源頭。就像現在人們設計字體,會從碑文古籍上找靈感,不過這種取材方式有點枯燥。像服裝時尚每四年一個輪回一樣,字體的時尚也是在不斷變化輪回的。

隨著電腦、網路和手機的普及,手寫在現代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已經越來越少,卻因此而顯得彌足珍貴。會不會有一天,人們扔掉了電腦,又拿起了筆,給自己心愛的人,寄一封手寫的情書,貼一枚舊舊的郵票,讓愛靜靜地抵達遠方。

灣哥在此引用阿根廷著名的字體設計師Ale Paul的一句話——手寫永遠是時髦的。

你以為懂得繁體字,到臺灣就沒障礙了?

臺灣腔吵架,為什麼這麼好笑

廁所紙丟馬桶還是丟紙簍?灣灣給了答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