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穿越宋代茶事,恍若遇見前世

導讀:

宋代茶事, 我是愛的。 但我知道, 我們回不去了…

一個文化要生存下去, 唯有繼續輸出價值, 要“活著”被年輕人喜愛, 而不是變成死去的“遺產”。

什麼是自然呢?自然就是不去打擾這些荒草叢生, 承認有的東西回不來了。 昨日之日不可追, 取而代之的是更好的事情正在發生著…活在當下的意思就是享受眼前這杯茶。

那麼讀宋人的茶事有意義嗎?有的。

那些掛畫間的留白正在成為你的審美, 席間器物的風骨正在提升你的品位, 那些“同坐松月下, 對飲花鳥間”茶事雅集讓你開始領悟, 茶還是這杯茶…

文:Esse

飲茶風俗自漢朝肇始後, 陸羽著經, 盧仝作歌, 一部《茶經》、一本《茶譜》以造化之筆點化了其標格。 喝著茶的中國人, 進一步是繁器重禮的大唐權貴, 退一步則是隱遁散葉間的明清道僧。 在此之間, 便是《攆茶圖》中那同坐松月下、對飲花鳥間的群賢雅士, 又或是《清明上河圖》中那一肆一館裡鬥茶尋歡的一介黎民。


“盛于宋”的飲茶文化, 自此將滋生于天空、雨露和山魂中的這枚小小的葉子, 升格為“君子小人靡不嗜也, 富貴貧賤靡不用也”的普世國飲。 “蓋人家每日不可缺者, 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文化在宋代發展至農耕社會的極致。

而今, 或十日一會, 或月一尋盟”的茶席雅集, 被附庸風雅的現代人演繹成愈加玄奧的社交辭令。 人們學著古人的樣子, 於書齋裡懸山掛水, 到茶室吃茶焚香, 在日落月升時憑興吟哦, 意圖重建湮滅于寫字樓裡的山野雲霧、松間竹畔。 這本屬於中國文人的傳統志趣、超脫塵俗的清逸翛然, 轉化成酒肉之後的清粥小菜, 為物質擠佔的靈魂偶爾去腥解膩尚可, 但似乎始終無法抵達真正的茶源。

然流變千年的茶源何在?身著棉麻粗布、手捧紫砂金盞的當今茶人, 在宋代茶畫中或可尋得答案。 宋人茶事中那精美的器物、繁複的技藝、考究的儀規、多彩的習俗, 及至飲茶時沖淡自然、參禪悟道的儒釋道精神, 都在這些流傳千古的茶畫上盡數浮現。

李公麟《會昌九老圖》40cm×69cm絹本設色

點茶與鬥茶

幾片枯寂的葉芽, 從來不足以消解茶世界裡蘊藏的大氣之象。 茶道的表面是審美儀式, 內裡則源遠流長, 鉤沉於道家和禪宗的諸多思想。 凡茶事, 亦是與茶、與物、與人的一場因緣契合。 而宋代的點茶程式, 最能體現個中境界。

所謂點茶, 是指將茶餅經炙烤、碾磨成末後, 投入茶盞調膏, 然後以沸水(宋人稱“湯”)點注調出泡沫(宋人稱“湯花”)的一種茶品沖淪方法。 相較于唐代的煎茶法, 點茶法由文人推行, 後經宋徽宗趙佶所著《大觀茶論》上行下效的影響、皇室貴族對茶飲的重視與對茶事活動的廣泛介入, 形成了宋代舉國飲茶之風。 點茶法雖在華夏茶席失傳已久,

卻傳至東瀛, 演化成了如今日本的國禮之粹——抹茶道。

想要一窺宋代點茶茶器禮法之大觀, 首先繞不過去的便是南宋劉松年所繪《攆茶圖》。

劉松年《攆茶圖》44.2cm×66.9cm絹本設色

此圖中, 六君子分別坐立於棕櫚樹前峭立的太湖石邊。 畫幅左側一人坐于一方矮幾上, 正專注地磨茶。另一人佇立茶案邊,左手持茶盞,右手提湯瓶點茶,其身邊茶爐、茶器一應俱全。畫幅右側三人似在欣賞、交流書藝,並靜候茶湯奉上。整個畫面佈局閒雅、用筆生動,真實再現了宋代文人行茶事的風流雅趣。

讀此圖,不能忽略的便是點茶程式及用具。一場茶事下來,炙茶(用炭火烘焙茶餅)、碾茶(將茶餅碾碎成粉末)、羅茶(用絹羅篩茶)、候湯(選水與燒水)、熁盞(溫熱茶盞)、調膏(使用少量水拌和茶末)、擊拂(調勻、添注茶湯)等無一不能懈怠。茶器更是形形色色、不一而足:風爐、湯瓶、茶碾、茶磨、茶羅、茶匙、茶筅、茶盞等輪番登場,極盡考究之能事。

由此可知,入宋以來,茶飲活動已升格為一種追求意境的奢華藝術。茶事所營造的小環境,借由茶葉與水所帶來的土地、自然、器物、氛圍等各種元素的碰撞,令人的五位感官在當下和想像中巡迴通感。人們樂於看四季在茶席上枯榮、山水在茶盞中顯現,對茶器和茶品的追求也日漸登峰造極。

審安老人《茶具十二先生圖》

宋代審安老人所作《茶具十二先生圖》,將十二茶器擬作“十二先生”,賜各物以姓名、字型大小,冠以官名,並批註“贊”譽,正是恰如其分地將宋代茶具的作用與禮儀規制聯繫到了一起,使茶成為一種承載文化的象徵符號,宋人對器物的格物致知精神亦從中盡現。

在宋人看來,茶的優劣以沫餑出現是否快、水紋露出是否慢來評定。沫餑潔白、水腳晚露而不散者為上。因茶乳融合、水質濃稠,飲下去盞中膠著不幹,稱為“咬盞”。作為茶藝高度體現的“分茶”更具難度,可用湯花幻化成禽獸、魚蟲、花鳥等圖形,其精妙至今令人歎為觀止。

此類點茶標準的確定,推動了宋代茶葉生產和烹沏技藝的精益求精,繼而催生了鬥茶這一博弈遊戲的盛行。顧名思義,鬥茶即比賽茶的優劣,又稱鬥茗、茗戰。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以點茶方法進行評茶及比試茶藝高下。同樣出自劉松年筆下的《茗園賭市圖》和《鬥茶圖》便是坊間鬥茶最真實的寫照。

劉松年《茗園賭市圖》絹本設色

《茗園賭市圖》描繪了市集上茶人相聚鬥茶的場面。此處茗園是指飲茶的茶肆,而賭市意指賣茶者鬥茶之地,“賭”這一行為變成了品賞與推銷自家茶產品的“行銷”手段。細觀此圖,畫左五人均身攜茶具,他們一人品茶,一人點茶,一人評茶,一人似輸掉了比賽先行一步,還有一人剛喝完茶,正用袖子擦拭嘴角;畫中賣茶的小攤上,一個售賣“上等江茶”的茶販正翹首望著鬥茶人群,急切地等待評判結果。畫右一對婦幼正回望身後鬥茶的競技者,看樣子,像是為其中某君添置茶具而來。

劉松年《鬥茶圖》61.9cm×56.4cm絹本設色

《鬥茶圖》與《茗園賭市圖》所描繪的情境相仿。畫面中,四位元茶人聚于古樹山石旁。他們或烹茶煮水,或品茶論道。細看其神情,各個淡泊寧靜,似是因茶香邂逅於此,無所謂鬥茶結果,意全在高山流水遇知音。

這些茶畫體現的,正是宋代從市井民間到帝王貴胄、文人士夫中盛行的飲茶時風。《茶錄》有載,趙佶以帝王之尊親自烹茗、點茶;歐陽修、范仲淹、蘇軾、黃庭堅、陸遊等都有大量描寫茶事的詩詞流傳後世;宋代著名高僧宗賾禪師曾編纂《禪苑清規》一書,對禪門日常茶事、茶禮作了詳細規約。

這些早已化為塵土的古人,將杯中那或濃或淡的一葉之水升格為與著棋、寫字、彈琴、詠詩、賞畫、博古為一律的雅玩。如此,茶入詩、入畫,入皇宮廟堂、入尋常百姓家,終於開枝散葉,成為一種蔚為大觀的市井風俗與賢仕文化,並主導了中國茶文化四百餘年。

雅集與茶席

宋代山水畫興盛之日,正是文人雅士情投茶事之時。茶畫的興起,既是經濟繁榮的物質表徵,亦體現了文人雅士閒情逸致的格物情懷。仿佛喝茶久了,獨自啖茶為暴殄天物,若能群賢畢至,雅集于一席,則茶的價值方能“三生萬物”、餘韻無窮。

所謂“賓主設禮,非茶不交”。以茶待客的習俗在宋代開始遍行,大多是客來設茶、送客點湯。茶之于中國人的社交,自此成為上席首選。人與人的酬唱交際,既在茶湯中,亦在茶韻間。席間的情味,借由枯淡山野的茶湯逡巡往來。

那“生於靈山妙峰、承甘露之芳澤、汲天地之精氣而秉玄幽之察性”的茶,釋放了文人脫逸超然的情趣,療愈了大夫淡泊清淨的靈魂。於是茶席間,那曾晦於口、哽於喉的隱避之言、婉曲之志、浩蕩之氣、蕭寂之情,均在一杯茶湯、幾曲絲竹聲中沖淡消弭。君不見風亭月觀下、撫琴松竹間,煮一壺茶臨流論茗,與知己友人達旦問道,該是人間何等之美事。

大宋時期的茶人,便是以這樣的姿態雅集品茗的。其中將這雅集繪入丹青而成翹楚者,不得不再次提及宋徽宗。雖對朝政之事昏庸無為,書畫茶藝卻問鼎天下的趙佶,一生嗜茶如癡,為茶著書立說不說,還常在宮廷以茶宴請群臣。其作《文會圖》,便是以當時盛極畫院派的明淨筆法勾勒了一幅儒雅悠閒的文士雅集圖景——

趙佶《文會圖》184.4cm×123.9cm絹本設色

溪林山木下,一隅山石虛實相映,一方置滿菜肴、果品、酒樽、茶盞的茶案邊圍坐九位朝堂文官,另有高士散立于茂林修竹之中。他們或端坐,或交談,或持盞,或私語,其軒然得時、高逸閒適的神情姿態,似是不問朝野興廢、不染塵囂俗世,一心只為一盞香茗而來。他們在鳥語花香的草木間與友人品茗輕談,不遠處還有煮器烹茶的僕從服侍前後。主賓瀟灑飄逸,僕從不怠其繁,一派靈動輕盈的茶會景象赫然眼前。

趙佶認為茶是靈秀之物,飲茶除了可以品其芬芳,還能體悟大道、涵養性情、調和五行,使人不伍於世流、不汙于時俗,身心歸於清和寧靜。他在此圖右側揮毫題詩:

儒林華國古今同,

吟詠飛毫醒醉中。

多士作新知入彀,

畫圖猶喜見文雄。

畫面左中還有趙佶“天下一人”的簽押。另有大臣蔡京題詩言:

臣京謹依韻和進:

明時不與有唐同,

八表人歸大道中。

可笑當年十八士,

經綸誰是出群雄。

這實屬一幅不可多得的茶事佳作,亦是一場難能可貴的宮廷雅集。畫面所寫的中國傳統文人趣味與茶道精神,流傳至今雖物人皆非,但那溫熱的茶湯、精緻的茶具與清幽的品茗空間,及至那顆見素抱樸的愛茶之心,卻永恆不滅。

除了宮廷雅集,從宋代茶畫中可知,文人品茗還多置於庭院精舍中、幽明山川間、清溪綠澗旁。其中,古琴、書籍、木魚、棋局、茶器等品茗的佐物,與松、梅、蘭、菊、竹、枯樹、蕉葉、芙蕖等植物配景,也都成為營造物境、喻涵修養不可或缺的茶席構成要素。這些“物”被集體賦予了一種曠達、剛正、清潔、內省、不滯外物的人格品質,與畫中人物一起,氤氳出天人合一、林泉幽謐的空逸之韻。

其中,宋代錢選的《盧仝烹茶圖》便是最好的印證。

與“茶聖”陸羽齊名,被譽為“茶仙”的盧仝一生好茶成癖,貧困潦倒終不仕,一心只系茶與詩。他不僅有《茶譜》問存於世,一首《七碗茶歌》至今膾炙人口,尤被日本茶界廣為傳頌,演變為他國茶道不二之方法論: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作為宋代遺民的錢選,入元後憤然不謀仕進,終日放游隱逸於山水間,以彈琴品茗、吟詩作畫充實時日。其做《盧仝烹茶圖》,亦是以茶自況、借茶喻人,仿佛自己可以隔著一張宣紙與盧仝遙遙對飲暢敘,既宣洩了一份英雄相惜的致敬之情,也是安神於書牘畫案之中、擁有林泉之心的遷想妙得。

錢選《盧仝烹茶圖》紙本設色

茶肆與茶俗

自宋以降,茶文化漸漸從廟堂之高走向江湖之遠。茶肆與民間茶文化同步興起,形制各異的茶坊星羅棋佈地在各地散佈開來,成為市民得以飲食、休閒、娛樂、際會甚至交流資訊、買賣交易的重要場所。此時的茶畫也脫淨了描寫文人墨客飲茶時那天荒地老、山高水長的玄遠禪機,開始著意於對市井風俗和黎民百姓生活情趣的細緻描摹。

據曾擔任過開封府儀曹(掌管禮儀的官員)的宋人孟元老,在他晚年追憶昔日都會繁華的《東京夢華錄》中所述,北宋汴京的茶肆多建於禦街過州橋、朱雀門大街、潘樓東街巷、相國寺東門街巷等街心市井處。這些茶肆全天營業,一直到夜市結束、人潮散去才歇業關張。除此之外,還有夜間及拂曉通宵待客的茶坊。北宋畫家張擇端在其代表了古代風俗畫最高成就的《清明上河圖》中,用畫筆印證並重現了這繁盛的場面——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在這幅展示汴河兩岸城鄉生活風貌和市肆百業盛況的圖景中,可以看到沿河的茶肆一字排開,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繁盛氣息。仔細觀摩,你能看到屋簷下、店門前都設有許多茶桌,裡面正有飲茶者在其中把盞閒談、各得其樂;更有一些流動的茶攤、茶寮散佈其間分茶販茶,令往來遊人流連其間、樂而忘返。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茶肆已然出現了如今“茶吧”的功能雛形。除了經營茶飲,還為其他行業提供場地、隨機販售些“文創商品”。

如:《東京夢華錄》(卷二)記,汴京潘樓東街巷“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葉夢得《石林記》言:“餘紹聖間春官下第,歸道錄壁縣,世以為出奇石。余時正病中,聞茶肆多有求售。”南宋杭州“天街茶肆漸已羅列燈球等求售,謂之燈市,自此以後,每夕皆然”。這種主副業兼營的生產方式讓茶終究降落至民間,回歸了販夫走卒的日常,更是賦予了茶坊一層濃墨重彩的人間煙火氣。

宋室南遷後,由茶肆濫觴的生活方式伴隨著流亡的人群聚集臨安(今杭州)。自此,江浙地區的飲茶之風後來居上,那些數量和形式愈加豐繁的茶坊比北宋汴京更加排場。即便放在今日,也足夠彰顯個性、奪人耳目。

結 語

古有禪宗公案“吃茶去”,道破了“禪茶一味”的玄妙境韻。茶的質地性淡味醇、禪的意味雋永綿長。經由滄海桑田的過濾,更是在這些歷久彌新的茶事裡顯現無餘。

仿若上善之水,茶滌洗清淨無垢的身神進入心體本寂。無論對於王公大臣、文人僧侶,還是商賈紳士、黎民百姓,這一杯中美物都會令自己和樂自足、靜心塵世,認真於當下並執著於對生命的洗煉。

☉私人微信:1119234567,暗號:心哥

我決定走到哪兒,就把你帶到哪兒

正專注地磨茶。另一人佇立茶案邊,左手持茶盞,右手提湯瓶點茶,其身邊茶爐、茶器一應俱全。畫幅右側三人似在欣賞、交流書藝,並靜候茶湯奉上。整個畫面佈局閒雅、用筆生動,真實再現了宋代文人行茶事的風流雅趣。

讀此圖,不能忽略的便是點茶程式及用具。一場茶事下來,炙茶(用炭火烘焙茶餅)、碾茶(將茶餅碾碎成粉末)、羅茶(用絹羅篩茶)、候湯(選水與燒水)、熁盞(溫熱茶盞)、調膏(使用少量水拌和茶末)、擊拂(調勻、添注茶湯)等無一不能懈怠。茶器更是形形色色、不一而足:風爐、湯瓶、茶碾、茶磨、茶羅、茶匙、茶筅、茶盞等輪番登場,極盡考究之能事。

由此可知,入宋以來,茶飲活動已升格為一種追求意境的奢華藝術。茶事所營造的小環境,借由茶葉與水所帶來的土地、自然、器物、氛圍等各種元素的碰撞,令人的五位感官在當下和想像中巡迴通感。人們樂於看四季在茶席上枯榮、山水在茶盞中顯現,對茶器和茶品的追求也日漸登峰造極。

審安老人《茶具十二先生圖》

宋代審安老人所作《茶具十二先生圖》,將十二茶器擬作“十二先生”,賜各物以姓名、字型大小,冠以官名,並批註“贊”譽,正是恰如其分地將宋代茶具的作用與禮儀規制聯繫到了一起,使茶成為一種承載文化的象徵符號,宋人對器物的格物致知精神亦從中盡現。

在宋人看來,茶的優劣以沫餑出現是否快、水紋露出是否慢來評定。沫餑潔白、水腳晚露而不散者為上。因茶乳融合、水質濃稠,飲下去盞中膠著不幹,稱為“咬盞”。作為茶藝高度體現的“分茶”更具難度,可用湯花幻化成禽獸、魚蟲、花鳥等圖形,其精妙至今令人歎為觀止。

此類點茶標準的確定,推動了宋代茶葉生產和烹沏技藝的精益求精,繼而催生了鬥茶這一博弈遊戲的盛行。顧名思義,鬥茶即比賽茶的優劣,又稱鬥茗、茗戰。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以點茶方法進行評茶及比試茶藝高下。同樣出自劉松年筆下的《茗園賭市圖》和《鬥茶圖》便是坊間鬥茶最真實的寫照。

劉松年《茗園賭市圖》絹本設色

《茗園賭市圖》描繪了市集上茶人相聚鬥茶的場面。此處茗園是指飲茶的茶肆,而賭市意指賣茶者鬥茶之地,“賭”這一行為變成了品賞與推銷自家茶產品的“行銷”手段。細觀此圖,畫左五人均身攜茶具,他們一人品茶,一人點茶,一人評茶,一人似輸掉了比賽先行一步,還有一人剛喝完茶,正用袖子擦拭嘴角;畫中賣茶的小攤上,一個售賣“上等江茶”的茶販正翹首望著鬥茶人群,急切地等待評判結果。畫右一對婦幼正回望身後鬥茶的競技者,看樣子,像是為其中某君添置茶具而來。

劉松年《鬥茶圖》61.9cm×56.4cm絹本設色

《鬥茶圖》與《茗園賭市圖》所描繪的情境相仿。畫面中,四位元茶人聚于古樹山石旁。他們或烹茶煮水,或品茶論道。細看其神情,各個淡泊寧靜,似是因茶香邂逅於此,無所謂鬥茶結果,意全在高山流水遇知音。

這些茶畫體現的,正是宋代從市井民間到帝王貴胄、文人士夫中盛行的飲茶時風。《茶錄》有載,趙佶以帝王之尊親自烹茗、點茶;歐陽修、范仲淹、蘇軾、黃庭堅、陸遊等都有大量描寫茶事的詩詞流傳後世;宋代著名高僧宗賾禪師曾編纂《禪苑清規》一書,對禪門日常茶事、茶禮作了詳細規約。

這些早已化為塵土的古人,將杯中那或濃或淡的一葉之水升格為與著棋、寫字、彈琴、詠詩、賞畫、博古為一律的雅玩。如此,茶入詩、入畫,入皇宮廟堂、入尋常百姓家,終於開枝散葉,成為一種蔚為大觀的市井風俗與賢仕文化,並主導了中國茶文化四百餘年。

雅集與茶席

宋代山水畫興盛之日,正是文人雅士情投茶事之時。茶畫的興起,既是經濟繁榮的物質表徵,亦體現了文人雅士閒情逸致的格物情懷。仿佛喝茶久了,獨自啖茶為暴殄天物,若能群賢畢至,雅集于一席,則茶的價值方能“三生萬物”、餘韻無窮。

所謂“賓主設禮,非茶不交”。以茶待客的習俗在宋代開始遍行,大多是客來設茶、送客點湯。茶之于中國人的社交,自此成為上席首選。人與人的酬唱交際,既在茶湯中,亦在茶韻間。席間的情味,借由枯淡山野的茶湯逡巡往來。

那“生於靈山妙峰、承甘露之芳澤、汲天地之精氣而秉玄幽之察性”的茶,釋放了文人脫逸超然的情趣,療愈了大夫淡泊清淨的靈魂。於是茶席間,那曾晦於口、哽於喉的隱避之言、婉曲之志、浩蕩之氣、蕭寂之情,均在一杯茶湯、幾曲絲竹聲中沖淡消弭。君不見風亭月觀下、撫琴松竹間,煮一壺茶臨流論茗,與知己友人達旦問道,該是人間何等之美事。

大宋時期的茶人,便是以這樣的姿態雅集品茗的。其中將這雅集繪入丹青而成翹楚者,不得不再次提及宋徽宗。雖對朝政之事昏庸無為,書畫茶藝卻問鼎天下的趙佶,一生嗜茶如癡,為茶著書立說不說,還常在宮廷以茶宴請群臣。其作《文會圖》,便是以當時盛極畫院派的明淨筆法勾勒了一幅儒雅悠閒的文士雅集圖景——

趙佶《文會圖》184.4cm×123.9cm絹本設色

溪林山木下,一隅山石虛實相映,一方置滿菜肴、果品、酒樽、茶盞的茶案邊圍坐九位朝堂文官,另有高士散立于茂林修竹之中。他們或端坐,或交談,或持盞,或私語,其軒然得時、高逸閒適的神情姿態,似是不問朝野興廢、不染塵囂俗世,一心只為一盞香茗而來。他們在鳥語花香的草木間與友人品茗輕談,不遠處還有煮器烹茶的僕從服侍前後。主賓瀟灑飄逸,僕從不怠其繁,一派靈動輕盈的茶會景象赫然眼前。

趙佶認為茶是靈秀之物,飲茶除了可以品其芬芳,還能體悟大道、涵養性情、調和五行,使人不伍於世流、不汙于時俗,身心歸於清和寧靜。他在此圖右側揮毫題詩:

儒林華國古今同,

吟詠飛毫醒醉中。

多士作新知入彀,

畫圖猶喜見文雄。

畫面左中還有趙佶“天下一人”的簽押。另有大臣蔡京題詩言:

臣京謹依韻和進:

明時不與有唐同,

八表人歸大道中。

可笑當年十八士,

經綸誰是出群雄。

這實屬一幅不可多得的茶事佳作,亦是一場難能可貴的宮廷雅集。畫面所寫的中國傳統文人趣味與茶道精神,流傳至今雖物人皆非,但那溫熱的茶湯、精緻的茶具與清幽的品茗空間,及至那顆見素抱樸的愛茶之心,卻永恆不滅。

除了宮廷雅集,從宋代茶畫中可知,文人品茗還多置於庭院精舍中、幽明山川間、清溪綠澗旁。其中,古琴、書籍、木魚、棋局、茶器等品茗的佐物,與松、梅、蘭、菊、竹、枯樹、蕉葉、芙蕖等植物配景,也都成為營造物境、喻涵修養不可或缺的茶席構成要素。這些“物”被集體賦予了一種曠達、剛正、清潔、內省、不滯外物的人格品質,與畫中人物一起,氤氳出天人合一、林泉幽謐的空逸之韻。

其中,宋代錢選的《盧仝烹茶圖》便是最好的印證。

與“茶聖”陸羽齊名,被譽為“茶仙”的盧仝一生好茶成癖,貧困潦倒終不仕,一心只系茶與詩。他不僅有《茶譜》問存於世,一首《七碗茶歌》至今膾炙人口,尤被日本茶界廣為傳頌,演變為他國茶道不二之方法論: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作為宋代遺民的錢選,入元後憤然不謀仕進,終日放游隱逸於山水間,以彈琴品茗、吟詩作畫充實時日。其做《盧仝烹茶圖》,亦是以茶自況、借茶喻人,仿佛自己可以隔著一張宣紙與盧仝遙遙對飲暢敘,既宣洩了一份英雄相惜的致敬之情,也是安神於書牘畫案之中、擁有林泉之心的遷想妙得。

錢選《盧仝烹茶圖》紙本設色

茶肆與茶俗

自宋以降,茶文化漸漸從廟堂之高走向江湖之遠。茶肆與民間茶文化同步興起,形制各異的茶坊星羅棋佈地在各地散佈開來,成為市民得以飲食、休閒、娛樂、際會甚至交流資訊、買賣交易的重要場所。此時的茶畫也脫淨了描寫文人墨客飲茶時那天荒地老、山高水長的玄遠禪機,開始著意於對市井風俗和黎民百姓生活情趣的細緻描摹。

據曾擔任過開封府儀曹(掌管禮儀的官員)的宋人孟元老,在他晚年追憶昔日都會繁華的《東京夢華錄》中所述,北宋汴京的茶肆多建於禦街過州橋、朱雀門大街、潘樓東街巷、相國寺東門街巷等街心市井處。這些茶肆全天營業,一直到夜市結束、人潮散去才歇業關張。除此之外,還有夜間及拂曉通宵待客的茶坊。北宋畫家張擇端在其代表了古代風俗畫最高成就的《清明上河圖》中,用畫筆印證並重現了這繁盛的場面——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在這幅展示汴河兩岸城鄉生活風貌和市肆百業盛況的圖景中,可以看到沿河的茶肆一字排開,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繁盛氣息。仔細觀摩,你能看到屋簷下、店門前都設有許多茶桌,裡面正有飲茶者在其中把盞閒談、各得其樂;更有一些流動的茶攤、茶寮散佈其間分茶販茶,令往來遊人流連其間、樂而忘返。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茶肆已然出現了如今“茶吧”的功能雛形。除了經營茶飲,還為其他行業提供場地、隨機販售些“文創商品”。

如:《東京夢華錄》(卷二)記,汴京潘樓東街巷“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葉夢得《石林記》言:“餘紹聖間春官下第,歸道錄壁縣,世以為出奇石。余時正病中,聞茶肆多有求售。”南宋杭州“天街茶肆漸已羅列燈球等求售,謂之燈市,自此以後,每夕皆然”。這種主副業兼營的生產方式讓茶終究降落至民間,回歸了販夫走卒的日常,更是賦予了茶坊一層濃墨重彩的人間煙火氣。

宋室南遷後,由茶肆濫觴的生活方式伴隨著流亡的人群聚集臨安(今杭州)。自此,江浙地區的飲茶之風後來居上,那些數量和形式愈加豐繁的茶坊比北宋汴京更加排場。即便放在今日,也足夠彰顯個性、奪人耳目。

結 語

古有禪宗公案“吃茶去”,道破了“禪茶一味”的玄妙境韻。茶的質地性淡味醇、禪的意味雋永綿長。經由滄海桑田的過濾,更是在這些歷久彌新的茶事裡顯現無餘。

仿若上善之水,茶滌洗清淨無垢的身神進入心體本寂。無論對於王公大臣、文人僧侶,還是商賈紳士、黎民百姓,這一杯中美物都會令自己和樂自足、靜心塵世,認真於當下並執著於對生命的洗煉。

☉私人微信:1119234567,暗號:心哥

我決定走到哪兒,就把你帶到哪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