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揭秘|解開蒙天珠千年之謎,還九眼葉岩石真實面目

瑪瑙街

- 瑪瑙風向標 -

- 導語 -

/ 關於天然天珠(蒙天珠)

/ 每一個傳說都比天然天珠本身更絢麗

/ 人們在很多領域都能尋獲天珠的影子

/ 但任何一個領域都無法詮釋天珠

/ 謎一樣的身世困擾了一代又一代人

- 神秘傳說 -

在民間關於天然天珠的神秘傳說:

1、 神話色彩傳說

2、 格薩爾王與天珠傳說

3、 金剛亥母傳說

這些人們心目中的天然天珠與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天然天珠因歷史各種原因,

傳承中斷了近千年, 留下了種種富有傳奇色彩的傳說, 這些傳說通過數代人不懈努力研究及史籍零星記載佐證, 並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已逐一揭開, 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天珠的真實面目和傳承脈絡。

- 九眼葉岩石 -

從現有實物來看, 天然天珠較為稀少,

人們將每個圓形紋飾稱為“睛”或“眼”, 故將此寶珠稱為“九眼葉岩石”。 《藏漢大辭典》中釋“斯”為:亞瑪瑙, 貓睛石。 一種寶石, 俗稱九眼珠。 寶石紋理有“無睛”與“有睛”入藥能治腦溢血。

關於天珠的來源在民間的各種傳說, 根據史籍相關記載也可得到驗證。

在“格薩爾王傳”清楚的記載了格薩爾王開啟並埋藏天珠伏藏時所發的誓願:“願天珠聚集於本尊和上師的手中, 願護法神守護天珠, 直到有福德的弟子來臨時再交付到此人手中。 ”

由此可見, 在藏區自古就有將天珠埋在地下的傳統風俗, 藏區古人認為將天珠埋在地下可以擴充疆土、保一方平安,

這些地埋天珠被後人偶然發現, 稱為“天珠穴”。

- 天降石 -

天然天珠因其獨有的功效, 才有了諸多神秘色彩的傳說, 這些神秘功效的傳說通過現代科技研究已證實。

日本學者及美國太空總署研究證實天珠為三、四千年前,火星的隕石墜落于喜馬拉雅山區,使玉髓瑪瑙原礦在強烈撞擊下產生十四種火星上的元素,尤以“鐿”元素磁場能特別強烈,形成天珠石造成天珠有不可思議的感應。

火星隕石通過太空時發生摩擦產生巨大溫度在與喜馬拉雅山上瑪瑙礦石撞擊後與瑪瑙礦石結合產生一種獨立、獨特的硬度8,比重是3.49-3.57克/立方釐米的礦石史稱“九眼葉岩石”,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及蒙古國也發現“九眼葉岩石”礦脈。這種礦石有著各種各樣的紋飾,藏區稱為“天降石”。

- 傳說及由來 -

綜上所述,在3000年前,火星隕石撞擊喜馬拉雅山玉髓、瑪瑙礦脈,改變了玉髓、瑪瑙礦脈古結構,形成一種獨立晶體礦石,當時居住在此地的部落居民目睹這一奇觀,紛紛前去觀看,發現這一獨特美麗的礦石,認為是天降奇石,便將其撿回部落,作為寶物收藏,於是有了“天降石”的傳說;

不久,喜馬拉雅山區發生瘟疫,拾到“天降石”的部落倖免於難,人們認為是神在保佑,於是便有了“天華”的傳說;

拾到“天降石”的部落在瘟疫過後,便將神灑下的“天華”磨成珠飾隨身攜帶,同時還認為神賜予的寶物,埋在地下可以保部落平安,便將“天華”埋在部落領地,這些天珠被後人偶然發現,於是便有了“天珠穴”的傳說;

由於天珠礦石有不同的顏色與紋飾,人們在不同“天珠穴”發現的天珠顏色、紋飾、大小不同,於是便在民間有了天珠像蟲子、海底生物化石、天珠是活的會走路、會飛等等傳說。

與岩漿一體的九眼葉岩石

- 變化中傳承 -

于天然天珠的傳承,因古象雄王國的神秘消失傳承中斷了千年,有文字記載始於西元8世紀藏醫典籍《四部醫典》,這時的天珠被大量用藥有70餘種藥方記載使用天珠,天珠在這一時期成為珍貴的藥材;

西元10—11世紀,《唐書》、《新唐書》記載藏族官員與貴族婦女佩戴天珠,天珠在這一時期成為珍貴的飾品;

西元11世紀格薩爾王統一西藏,征服西藏地區150餘個部落,這時的天珠已成為地位與財富的象徵,各部落將象徵權力與財富的天珠敬獻各格薩爾王,格薩爾王天珠埋在藏區各地祭諸神以保疆土平安,作為財富留給後人,並希望這些天珠將來集中在上師手中傳承、供養。

由於天珠極其珍貴稀少,只有少數貴族及上師人擁有,作為藏藥的主要材料已枯竭,西元12—15世紀藏藥“宿喀娘尼多吉”大師研製了人造天珠以取代天珠用藥,並著有“天珠製造”一書,從此人造天珠取代天珠的用藥功能在藏藥中開始使用並延續至今,在西元18世紀成書的藏藥圖譜中所繪天珠圖是根據人造天珠圖形所繪。

打磨而成的天然天珠(蒙天珠)

- 工藝天珠 -

早期的人造天珠主要是用藥功能,以後人們根據“天珠製造”一書所述方法開始製造工藝天珠,工藝天珠的出現滿足了藏民渴望得到一顆天珠的心理需求,從此工藝天珠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藏民百姓的珍貴飾品。

由於傳世天珠只掌握少數上師手中,普通人無緣一見,只知道天珠傳說而不知天珠什麼樣,於是人們根據史詩《格薩爾》的有關天珠傳頌描述,結合原始傳統佛教創造宇宙的成份是由水、火、地三大元素所構成,依次配合圓形、三角、方形之圖案繪製工藝天珠,並延續古老的天珠價值計算方式銷售工藝天珠,現在人們將這些工藝天珠稱為“至純天珠”。

這些工藝天珠製作年代跨度較長、製作量較大,又無相關文獻記載,很難判斷每顆珠子的製作年代,有據可查的是西元15世紀初鑲嵌在大昭寺釋迦牟尼12歲時等身鍍金銅像的工藝天珠。

工藝天珠

- 世界三大寶石體系 -

由此可見,天珠西元12世紀後就已難覓其宗,工藝天珠在西藏地區廣泛流傳並得到藏民的崇拜與喜愛應始於西元12世紀後,盛傳於西元15世紀,衰落於西元17世紀。

20世紀中期,近現代人開始關注天珠,由於文化差異和史料無相關天珠的詳細記載,又無考古實物考證,天珠真實面目無準確的界定,加之不同時期大量工藝天珠的出現,使天珠在後人眼中面目各式各樣,又無專業天珠研究機構,人們對天珠的認識與瞭解如“管中窺豹”、“盲人摸象”、“人云亦云”所著述之書無一詮釋天珠。

目前在國際上將天然天珠與阿拉伯地區的貓眼、南非地區的鑽石稱為世界3大寶石體系,寶石是取材于天然單晶體礦物,也就是說一粒寶石通常是取自一個單獨晶體,它應具有瑰麗、稀罕和耐久三個特性。天然天珠取材于火星隕石撞擊地球玉髓、瑪瑙礦脈融合後產生的獨立晶體礦物,極其稀有不可再生,因此國際上將其列入寶石體系。

天珠資源已枯竭:天珠源自3000年前火星隕石與地球玉髓瑪瑙礦脈撞擊後融合的礦石不可再生,當時數量就有限,古時多數被地埋,歷經無數變遷除未發現的地埋天珠,現今只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及蒙古國發現了礦脈。

傳世天珠都已用藥無處可尋,世間所見皆為工藝天珠,工藝天珠只是當時藏民的飾品不能當做寶石進貢朝廷,故宮廷檔案無相記載。

- 天珠功效 -

關於天珠功效:

1、現代科學研究的結果,天然天珠具有強烈的宇宙磁場,其中鐿元素磁場特別強大,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寶石都望塵莫及,佩戴身上對改善人體的心血管系統功能有積極的作用,尤其對中風具有奇特功效,對增加人體免疫力有促進作用;

2、歷代上師對天然天珠作用的開釋是:佩戴天然天珠可以消除業障,增加福報,對一些疑難雜症,慢性病痛,邪門歪道的干擾均可防止和消除;

3、早期的人們認為天然天珠具有驅邪避災的功效,可避外來病種的侵襲。

日本學者及美國太空總署研究證實天珠為三、四千年前,火星的隕石墜落于喜馬拉雅山區,使玉髓瑪瑙原礦在強烈撞擊下產生十四種火星上的元素,尤以“鐿”元素磁場能特別強烈,形成天珠石造成天珠有不可思議的感應。

火星隕石通過太空時發生摩擦產生巨大溫度在與喜馬拉雅山上瑪瑙礦石撞擊後與瑪瑙礦石結合產生一種獨立、獨特的硬度8,比重是3.49-3.57克/立方釐米的礦石史稱“九眼葉岩石”,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及蒙古國也發現“九眼葉岩石”礦脈。這種礦石有著各種各樣的紋飾,藏區稱為“天降石”。

- 傳說及由來 -

綜上所述,在3000年前,火星隕石撞擊喜馬拉雅山玉髓、瑪瑙礦脈,改變了玉髓、瑪瑙礦脈古結構,形成一種獨立晶體礦石,當時居住在此地的部落居民目睹這一奇觀,紛紛前去觀看,發現這一獨特美麗的礦石,認為是天降奇石,便將其撿回部落,作為寶物收藏,於是有了“天降石”的傳說;

不久,喜馬拉雅山區發生瘟疫,拾到“天降石”的部落倖免於難,人們認為是神在保佑,於是便有了“天華”的傳說;

拾到“天降石”的部落在瘟疫過後,便將神灑下的“天華”磨成珠飾隨身攜帶,同時還認為神賜予的寶物,埋在地下可以保部落平安,便將“天華”埋在部落領地,這些天珠被後人偶然發現,於是便有了“天珠穴”的傳說;

由於天珠礦石有不同的顏色與紋飾,人們在不同“天珠穴”發現的天珠顏色、紋飾、大小不同,於是便在民間有了天珠像蟲子、海底生物化石、天珠是活的會走路、會飛等等傳說。

與岩漿一體的九眼葉岩石

- 變化中傳承 -

于天然天珠的傳承,因古象雄王國的神秘消失傳承中斷了千年,有文字記載始於西元8世紀藏醫典籍《四部醫典》,這時的天珠被大量用藥有70餘種藥方記載使用天珠,天珠在這一時期成為珍貴的藥材;

西元10—11世紀,《唐書》、《新唐書》記載藏族官員與貴族婦女佩戴天珠,天珠在這一時期成為珍貴的飾品;

西元11世紀格薩爾王統一西藏,征服西藏地區150餘個部落,這時的天珠已成為地位與財富的象徵,各部落將象徵權力與財富的天珠敬獻各格薩爾王,格薩爾王天珠埋在藏區各地祭諸神以保疆土平安,作為財富留給後人,並希望這些天珠將來集中在上師手中傳承、供養。

由於天珠極其珍貴稀少,只有少數貴族及上師人擁有,作為藏藥的主要材料已枯竭,西元12—15世紀藏藥“宿喀娘尼多吉”大師研製了人造天珠以取代天珠用藥,並著有“天珠製造”一書,從此人造天珠取代天珠的用藥功能在藏藥中開始使用並延續至今,在西元18世紀成書的藏藥圖譜中所繪天珠圖是根據人造天珠圖形所繪。

打磨而成的天然天珠(蒙天珠)

- 工藝天珠 -

早期的人造天珠主要是用藥功能,以後人們根據“天珠製造”一書所述方法開始製造工藝天珠,工藝天珠的出現滿足了藏民渴望得到一顆天珠的心理需求,從此工藝天珠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藏民百姓的珍貴飾品。

由於傳世天珠只掌握少數上師手中,普通人無緣一見,只知道天珠傳說而不知天珠什麼樣,於是人們根據史詩《格薩爾》的有關天珠傳頌描述,結合原始傳統佛教創造宇宙的成份是由水、火、地三大元素所構成,依次配合圓形、三角、方形之圖案繪製工藝天珠,並延續古老的天珠價值計算方式銷售工藝天珠,現在人們將這些工藝天珠稱為“至純天珠”。

這些工藝天珠製作年代跨度較長、製作量較大,又無相關文獻記載,很難判斷每顆珠子的製作年代,有據可查的是西元15世紀初鑲嵌在大昭寺釋迦牟尼12歲時等身鍍金銅像的工藝天珠。

工藝天珠

- 世界三大寶石體系 -

由此可見,天珠西元12世紀後就已難覓其宗,工藝天珠在西藏地區廣泛流傳並得到藏民的崇拜與喜愛應始於西元12世紀後,盛傳於西元15世紀,衰落於西元17世紀。

20世紀中期,近現代人開始關注天珠,由於文化差異和史料無相關天珠的詳細記載,又無考古實物考證,天珠真實面目無準確的界定,加之不同時期大量工藝天珠的出現,使天珠在後人眼中面目各式各樣,又無專業天珠研究機構,人們對天珠的認識與瞭解如“管中窺豹”、“盲人摸象”、“人云亦云”所著述之書無一詮釋天珠。

目前在國際上將天然天珠與阿拉伯地區的貓眼、南非地區的鑽石稱為世界3大寶石體系,寶石是取材于天然單晶體礦物,也就是說一粒寶石通常是取自一個單獨晶體,它應具有瑰麗、稀罕和耐久三個特性。天然天珠取材于火星隕石撞擊地球玉髓、瑪瑙礦脈融合後產生的獨立晶體礦物,極其稀有不可再生,因此國際上將其列入寶石體系。

天珠資源已枯竭:天珠源自3000年前火星隕石與地球玉髓瑪瑙礦脈撞擊後融合的礦石不可再生,當時數量就有限,古時多數被地埋,歷經無數變遷除未發現的地埋天珠,現今只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及蒙古國發現了礦脈。

傳世天珠都已用藥無處可尋,世間所見皆為工藝天珠,工藝天珠只是當時藏民的飾品不能當做寶石進貢朝廷,故宮廷檔案無相記載。

- 天珠功效 -

關於天珠功效:

1、現代科學研究的結果,天然天珠具有強烈的宇宙磁場,其中鐿元素磁場特別強大,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寶石都望塵莫及,佩戴身上對改善人體的心血管系統功能有積極的作用,尤其對中風具有奇特功效,對增加人體免疫力有促進作用;

2、歷代上師對天然天珠作用的開釋是:佩戴天然天珠可以消除業障,增加福報,對一些疑難雜症,慢性病痛,邪門歪道的干擾均可防止和消除;

3、早期的人們認為天然天珠具有驅邪避災的功效,可避外來病種的侵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