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貴陽亮出“中國數穀”新名片

2016年, 貴陽市大資料產業規模總量達到1300億元, 同比增長41.9%;主營業務收入達到698億元, 占全省比重超過50%;大資料及關聯企業超過4000家;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預計達到700億元,

同比增長31.6%……

通過高新技術打造大資料健康產業的貴陽, 有了“中國數谷”這張新面孔。

從無到有:大資料催生多個第一

當前, 人類正由IT時代步入DT時代。 誰能在中國搶佔大資料的“矽谷”, 誰就能站在經濟發展的制高點。

2014年, 大數據元年。 從那時起, 貴陽就努力與時代接軌, 探索、踐行創新驅動戰略, 搶抓大資料產業發展的歷史機遇。

2014年3月21日, “貴州·北京大資料產業合作推介會”的舉行, 正是在大資料產業尚未形成壟斷、整個行業處於競相佈局階段的背景下, 貴州、貴陽把握機遇站在了時代的風口上。

“中國數穀”為何會在欠發達的貴陽崛起?這是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的事情。 大資料戰略重點實驗室主任連玉明教授一語中的:“大資料全國人民都在搞,

但是把大資料作為一個省、一個城市發展的重大戰略, 只有貴州, 只有貴陽。 ”

作為貴州省會城市, 面對大資料時代, 貴陽厚積薄發、矢志趕超, 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繪出了加快發展的美麗“雲圖”。

幾年來, 貴陽在大資料行業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成為第一個國家大資料綜合試驗區的核心區, 獲批建設第一個大資料產業發展集聚區、第一個大資料產業技術創新試驗區、第一個大資料及網路安全示範試點城市, 成立第一個大資料交易所、第一個大資料國家工程實驗室, 舉辦第一個國家級大資料產業國際博覽會, 成為第一個建設全域公共免費WiFi城市……

貴州、貴陽無疑占得先機首先拿到了大資料發展的“門票”,

從而向“中國數穀”奮力邁進。 自此, 貴陽可以輕鬆觸摸“雲端”, 登上了大資料產業的全球舞臺。

在大資料的引領和帶動下, 貴陽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連續4年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 今年上半年繼續位列第一;蘋果、高通、英特爾、微軟、戴爾、思愛普、富士康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 中電科、阿裡巴巴、華為、京東、奇虎360、科大訊飛等一大批國內大資料領軍企業紛紛落地貴州、貴陽, 在築, 形成1000億元以上主營業務收入, 聚集1萬家以上大資料企業。

以大資料為引領, 推動數字經濟、共用經濟發展, 結合城鄉“三變”改革, 通過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 建立共商共建共治機制, 促進公平共用。 過去5年, 以大資料為引領的創新思維正深入貴陽這座城市的各個單元、細胞中,

不僅自身能創造GDP, 更能推動經濟轉型,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促進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