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歷史告訴你,假藥害人,不然這上古漢語早就發現了,沒文化真可怕

甲骨文, 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 是漢字的早期形式, 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 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 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 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 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中藥龍骨一般是古生物的化石, 或者混有雜質的高嶺土, 最早的產地並不在河南安陽。 漢代陶弘景時期, 主要是“梁、益、巴中, 也就是中國甘肅、陝西、四川、重慶等地區。 宋代蘇頌說出產於”河東州郡“, 也就是山西, 明代李時珍也說生”晉地山谷“, 都沒有提到河南安陽。

我們知道, 中藥是很講究產地的, 不是原產地的藥材甚至被認為沒有任何效果。 然而到清代, 這些地區或者比較偏遠, 或者交通不便, 或許經過一千多年, 用傳統手法發現化石變得越來越艱難。 然而在安陽恰好又發現了一種可以冒充龍骨的東西, 這就是甲骨。

商人們對甲骨的產地諱莫如深, 因為一旦產地暴露, 造假的行為也就被坐實了。 所以即使王懿榮也不知道甲骨的確切產地, 直到羅振玉通過親自訪求, 才找到了小屯村。

漢字有著極強的穩定性, 甲骨文和金文很像, 從宋代以來很多文人都有很高的金石學修養, 他們能讀說文解字和傳世的青銅器上的銘文, 如果他們能看到甲骨文上的紋路, 或許不能馬上識別, 但是應該會很快反應過來這是文字。 甲骨文遲至光緒才被發現, 只是因為學者文人沒有機會看到真正的甲骨, 只能說假藥害人!

通行的說法是, 王懿榮吃藥發現了甲骨文, 其實清末的劉鶚還記載了另一個版本, 山東濰縣古董商人范壽軒、範維卿等人收購甲骨, 並運至北京售賣。 時任國子監祭酒的王懿榮和王襄素來喜好收集古物, 通曉金石文字, 從古董商手中高價收購了這批甲骨, 從而導致甲骨文的發現。

真是假藥害死人啊, 不知道有多少甲骨文被當做龍骨消失掉了, 痛心疾首啊。 果然是為了錢, 沒文化真可怕, 不然早就發現了甲骨文, 這比把人參當材燒還不如啊, 不過要不是做假藥的疏忽, 這甲骨文或許還未被發現。 現在有一家著名的軟體公司也以此命名是向中國文化致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