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英美漢學家講述牛郎織女傳說策略多樣

民間故事是古今中外大眾化的文學樣式, 依託民間故事這一載體對外譯介中國文化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有效途徑。

民間故事是古今中外大眾化的文學樣式, 依託民間故事這一載體對外譯介中國文化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有效途徑。 早期英美漢學家領略了中國民間故事的獨特魅力後, 開始進行中國民間故事的譯介工作, 向西方傳播中國民間故事。 他們有的根據自己的想像加以創作, 有的依據其他國家的譯本轉譯而來, 有的依據典籍, 有的則依據口頭講述, 形成了不同的傳播效果。

牛郎織女傳說很早就被漢學家譯介到西方。 本文以5個版本的牛郎織女為例, 分析英美漢學家的譯介策略及傳播效果。

創作取向下的誤讀

丁韙良, 1850年受美國長老會委派來華傳教, 在華生活60餘年, 著述頗豐, 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1912年出版的《中國的神話與抒情詩》(Chinese Legends and Lyrics)把牛郎織女傳說譯為“The Shepherd Boy and Weaver Girl or The Two Stars”, 並用詩歌的形式把牛郎織女傳說分成“地上情侶”和“天上情侶”兩部分。 他把牛郎和織女都處理成凡人, 兩人住在河的南北兩岸, 美麗的織女出身貧苦, 會織布。 牛郎和織女隔河相望, 時間長了就成了戀人, 牛郎常常遊過河來看織女。 一次, 牛郎過河時被淹死, 織女用絹絲將自己和牛郎綁在一起, 自沉殉情。

親人發現後把他們安葬在一起。 閻羅王為他們的忠貞情感所感動, 把他們送到天上, 住在銀河兩岸, 每年七夕相會一次。 丁韙良頗有創意地用詩歌體來敘述這個故事, 如用“她的明眸閃耀如星辰, 螢火蟲飛向她的面頰;若偶爾她來到河邊, 彎下腰, 魚兒也會游來凝視她”來形容織女的美麗, 顯然借用了中國古代文人常用的比興手法。 他獨創了牛郎在過河與織女相會途中被淹死、織女殉情、天神超度的情節。 這些情節帶有濃郁的文人創作特點, 把民間流傳的牛郎織女傳說底色給消弭了。 這種譯介方式已經偏離了翻譯的本義, 會造成西方民眾對牛郎織女傳說的誤讀。

小泉八雲原名拉夫卡迪奧·赫恩, 他的《中國鬼故事》1887年在美國出版,

其中《織女的傳說》主要情節和幹寶《搜神記》中的董永故事相似, 但小泉八雲運用自己對中國文化的想像進行了加工創作, 這些情節《搜神記》等書未有記述。 《織女的傳說》中對董永和織女的愛情描寫, 藝術性的加工創作成分尤其顯著。 《搜神記》中的織女是在路上主動嫁給董永, 小泉八雲則借鑒翟理斯翻譯《聊齋志異》中狐仙救助孤兒趙某的情節改寫成董永重病在床、織女從天而降替他治病, 其中有很多描寫董永織女相戀的情節, 已帶有現代小說的特色, 失去了民間故事的底色。

文獻取向與歸化策略

牛郎織女傳說的文獻記述較多, 早期不少漢學家依據典籍來譯介牛郎織女傳說, 倭納的《中國神話傳說》(Myths and Legends of China)就是一例。

這個版本把牛郎織女傳說歸入星象神話, 使用的譯名是“The Herdsman and the Weavergirl”。 為了便於西方讀者的理解, 倭納嘗試歸化譯法。 他首先介紹說, 在西方稱為天鷹座和天琴座的故事就是中國牽牛星和織女星的神話。 織女是天帝的女兒, 整天忙於織布。 天帝擔心她過於勞累, 決定把她嫁給銀河岸邊的牽牛郎。 但織女婚後整天沉浸在玩樂中, 荒廢了織布。 天帝認為她的丈夫是導致她變懶惰的原因, 決定讓牛郎搬到銀河的對岸去住, 每年只能在七月初七的晚上, 借助鵲橋相見。 女性這天在房間裡擺上水果、蔬菜和蛋糕, 磕頭祭拜牽牛星和織女星。

倭納譯介的牛郎織女傳說和《荊楚歲時記》《述異記》中的牛郎織女傳說大體相似, 但也有些內容背離了原文,

如天帝認為牛郎是織女變懶惰的原因是譯者自己添加的。 另外部分譯文也加入了譯者的想像, 如為了迎合西方讀者需求在牛郎織女相會時添加了較多的心理描寫。

口頭取向的“中國風味”

牛郎織女傳說在民眾口頭流傳的歷史悠久, 根據口頭流傳版本來譯介牛郎織女傳說是最佳方式。 馬騰斯和卡彭特譯介的牛郎織女就是典型, 傳播效果最佳。

馬騰斯《中國神話故事集》(1921)據衛禮賢的底本轉譯而來, 影響較廣。 與丁韙良、小泉八雲以典籍為底本的藝術加工不同, 馬騰斯翻譯的牛郎織女傳說“是根據口頭流傳重述的”。 故事講述牛郎在黃牛指引下偷走了織女的仙衣。 織女說沒有天帝的命令不能成婚。 黃牛告訴織女,她和牛郎是命中註定的夫妻,並讓柳樹開口說話為證。結婚七天后,織女飛走,牛郎趕緊去追。在牛郎快要追上的時候,織女從頭上取下發簪,在空中劃下一道線,這道線就變成了銀河。從此牛郎和織女只能隔著銀河相望。此後牛郎和織女每年只能七夕相會。我們發現這個故事和民間流傳的牛郎織女傳說相差不大,是可信的。有意思的是,譯本中出現了目前牛郎織女傳說譯文中未見的柳樹為媒的情節,可能是翻譯過程中融合了其他民間故事常見的“以樹為媒”母題。

卡彭特的《中國姥姥講故事》,講述了牛郎在水牛指引下通過偷取織女的仙衣而娶其為妻。這個譯本在英語世界特別受歡迎的原因有二:一是基本保留了牛郎織女傳說的“原汁原味”。二是在保留了牛郎織女傳說的“中國風味”同時,把民間故事的口頭性和文學性結合起來。口頭性是民間故事的重要特點,但民間故事一旦脫離故事講述現場從“聽”轉為“讀”時,需要補充文學性。我們發現卡彭特譯介的牛郎織女傳說中有詳細生動的描寫,如水牛對牛郎說,“織女為眾神紡線織布。她紡出來的絲可是真正的美妙絕倫呀!比最柔軟的雲還要軟和,那顏色就是最絢麗的落日那般多姿”。同時她的譯本創造各種故事講述的現場氣氛,如故事講完後院子裡聽故事的女孩子一起舉行穿針乞巧比賽。盡可能保留民間傳說的“原汁原味”、口頭性與文學性相結合,注重設計故事講述的現場氣氛是這部民間故事集成功的重要因素,也為今天中國民間故事的譯介提供了有益經驗。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專案“中國民間故事研究史論”(13CZW091)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湘潭大學外國語學院)

黃牛告訴織女,她和牛郎是命中註定的夫妻,並讓柳樹開口說話為證。結婚七天后,織女飛走,牛郎趕緊去追。在牛郎快要追上的時候,織女從頭上取下發簪,在空中劃下一道線,這道線就變成了銀河。從此牛郎和織女只能隔著銀河相望。此後牛郎和織女每年只能七夕相會。我們發現這個故事和民間流傳的牛郎織女傳說相差不大,是可信的。有意思的是,譯本中出現了目前牛郎織女傳說譯文中未見的柳樹為媒的情節,可能是翻譯過程中融合了其他民間故事常見的“以樹為媒”母題。

卡彭特的《中國姥姥講故事》,講述了牛郎在水牛指引下通過偷取織女的仙衣而娶其為妻。這個譯本在英語世界特別受歡迎的原因有二:一是基本保留了牛郎織女傳說的“原汁原味”。二是在保留了牛郎織女傳說的“中國風味”同時,把民間故事的口頭性和文學性結合起來。口頭性是民間故事的重要特點,但民間故事一旦脫離故事講述現場從“聽”轉為“讀”時,需要補充文學性。我們發現卡彭特譯介的牛郎織女傳說中有詳細生動的描寫,如水牛對牛郎說,“織女為眾神紡線織布。她紡出來的絲可是真正的美妙絕倫呀!比最柔軟的雲還要軟和,那顏色就是最絢麗的落日那般多姿”。同時她的譯本創造各種故事講述的現場氣氛,如故事講完後院子裡聽故事的女孩子一起舉行穿針乞巧比賽。盡可能保留民間傳說的“原汁原味”、口頭性與文學性相結合,注重設計故事講述的現場氣氛是這部民間故事集成功的重要因素,也為今天中國民間故事的譯介提供了有益經驗。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專案“中國民間故事研究史論”(13CZW091)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湘潭大學外國語學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