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史法利爾:數字藝術帶我閱讀建築,重塑自然

米蓋勒·史法利爾(Miguel Chevalier)從1980年代初就開始用數字工具進行藝術創作, 是當代藝術界最早用數位工具創作的藝術家之一。 他絢爛多變的數字藝術常常能讓世界各地的歷史建築煥發出活力, 讓人重新發現城市的公共空間, 並與之互動。 前不久他來到上海, 在靜安區一個開闊的廣場上創作了巨型的《數字睡蓮》, 夜色降臨後, 可以看到人們與廣場地上的數字花卉互動。 在大樓通道的地上, 他創作了《轉自然》, 四個投射在地上的池塘在行人走過時會開花、生長。 另外, 他在兩幢建築之間的天橋上創作了一個彩繪大玻璃窗《夢中的花園》,

在室外的陽光照射下產生變化。

米蓋勒·史法利爾(Miguel Chevalier)

澎湃新聞:你2014年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的聖心教堂的地上做了一件巨型的《數字阿拉伯式花飾》, 2015年在劍橋的女王學院的教堂內部創作了宇宙星際般浸入式的作品。 這次, 你想通過數位作品如何與中國觀眾互動?

史法利爾:藝術家為人們提供新的視角去看城市, 看建築。 有了人工的光線, 大城市裡夜生活的時間越來越長。 公共的城市空間可以數位化。 我這個關於廣場的裝置作品的有趣之處在於, 它把藝術帶給那些平日裡並不一定會去美術館、畫廊的觀眾, 使他們不經意間看到這件藝術品。 這件廣場上的作品重新把自然和詩意帶到城市的環境中, 它也使觀眾可以重新體驗這個公共場所。 這件作品成為了一個約會和社交的場所 。

另外, 我開發的軟體有個優點, 它可以根據當地的環境生成新的樣式。 所以我在《數位睡蓮》這件作品中選了幾種在中國有較強的象徵意義的花, 比如百子蓮屬、蘭花、山茶花和桃花,

象徵興旺、象徵愛。 也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這些作品能夠讓觀眾產生共鳴, 也讓人感到生機勃勃, 感受到生命的迴圈。 因此儘管大家的文化背景不同, 但都能看懂, 都有所觸動。

米蓋勒·史法利爾, 《親愛的世界......您的劍橋》, 2015, 英國劍橋女王學院

澎湃新聞:你的藝術是一種綜合的藝術、一種“總體藝術”。 它融合了數位、光、繪畫、視頻和互動甚至自動生成的系統。 你的靈感來源也很多樣:例如自然, 代表有《轉自然》、《變形花》、《世界的起源》、《數字絮片》、《變形雲》;也有來源於科學類的, 例如《親愛的世界……您的劍橋》, 就受到了霍金的黑洞理論的啟發;還有來源於傳統藝術的, 例如《數字阿拉伯式花飾》和 《魔毯》;另外還有科技方面的, 例如《圖元》系列作品。 你用數字工具創作想像和詩意的世界。 最初, 你怎麼想到創作數字藝術的呢?

史法利爾:我在1978年進入了巴黎美院學習, 在那裡學習了繪畫和雕塑的基礎。 我相信前衛藝術家已經開拓了繪畫領域的所有可能。 藝術家不斷地把繪畫往前推進,

為的是摧毀它。 今天仍然有人相信繪畫的潛力。 1980年代的時候, 我還是一個年輕的藝術家。 在經歷對繪畫所有的“解構”和否定之後, 我不知道應該如何超越它們。

從19世紀末和到20世紀的藝術史中, 我們發現在每個時代藝術家都使用他們所處時代的工具進行創作。 比如, 費爾南·萊熱(Fernand Léger)的藝術能顯示出機器和工業時代的樣子。 波普藝術和新現實主義的藝術運動與工業社會與消費社會有直接關聯。 曼·雷(Man Ray)在攝影並不被當作是藝術媒介的時代使用攝影創作, 並展現出了攝影本身可以創作出藝術的能力。 今天, 攝影和繪畫一樣是一種藝術形式, 並得到認可。 我對錄影藝術以及白南准(Nam June Paik)和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這樣的藝術家也很感興趣, 他們的藝術也說明了錄影可以發展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感覺。

在1980年代初的法國,媒體越來越數位化,人們開始談論資訊社會。當時這個領域還是片處女地,還沒有被當代藝術開拓。我當時希望可以深入並展現數位工具也可以創作全新的藝術。我意識到,我應該立刻抓到它的關鍵。對我來說,用數字創作擁有無限的表現方式。如果有一個領域可以更新二十一世紀的思想,那應該要歸功於數字虛擬工具。攝影用了70年時間才被承認為和繪畫一樣是一種藝術。錄影用了五十年時間。數字藝術在長時間以來也走了前人的路。藝術界、尤其是大眾,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理解這種新媒體,並且承認它是一種藝術。

米蓋勒·史法利爾,《數字阿拉伯花飾》,2015(法國摩洛哥文化季), 摩洛哥菲斯Dar Batha,互動、自生虛擬實境裝置

澎湃新聞:你的藝術是怎樣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發展的?

史法利爾:如同所有的藝術形式,創造力本來就是所有發展的中心,一些新的想法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產生。1980年代初的困難在於很少有電腦,只有在實驗室或是電視臺才有電腦。有賴於一位法國CNRS研究機構的工程師的説明,我在光學中心使用大電腦設計了我最早的以自然和人工為主題的數位作品。1980年代末,誕生了一些具有強大的微電腦的個人電腦及色彩印表機,我終於有了個人電腦,用它們開發了最早的自動生成軟體,自由地創作了一些二維作品。1990年代末到2000年初的新時代出現了電子遊戲,人可以沉浸在即時的三維世界裡。有了第一批價格適中、可以計算幾千個多角形的圖像磁卡後,我靠程式設計專家的幫助,創作了我的第一批自動生成的作品,比如虛擬花園《轉自然》。隨著圖像磁卡和電腦的計算功能的日益強大,我得以創作出一些自動生成以及可以實現互動的虛擬實境作品,例如《轉自然》和《數位睡蓮》。

許多人認為數字與繪畫以及藝術史是斷裂的,但它應該是種傳承。19世紀就有一些藝術家預兆了數字藝術的誕生,雖然他們並不知道會有資訊化世界的到來。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從關於光的衍射理論中得到啟發,發展了點畫法。蒙德里安也從特別具象的繪畫開始,逐漸減少繪畫中的顏色和造型,向極少的幾何化方向發展。離我們更近的還有波普藝術的羅依·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或是法國新現實主義的藝術家阿蘭·亞蓋(Alain Jacquet),他們都對放大點膠印幀很感興趣。我現在的創作並不完全基於點膠印幀,也基於圖元網。圖元是我數位藝術研究裡經常出現的圖像。

米蓋勒·史法利爾,《轉自然》,2014,互動、自生虛擬實境裝置,法國紹蒙魯瓦酒麴馬廄

澎湃新聞:我注意到你的藝術媒介從開始時的小螢幕發展到後來變成建築一般的規模。

史法利爾:你說的對。我一開始就想走出小螢幕,在一些更大的公共空間創作一些建築規模大小的作品。技術的發展、錄影投影的更新使它得以實現。同樣,螢幕也變得越來越薄,它們就如同我作品的畫布一樣,我的作品也成了動態的繪畫。

澎湃新聞:你的作品中讓我特別感興趣的是,它有一種揭示建築的能力,特別是它對於歷史建築來說。

史法利爾:你說的對。我根據作品的展覽環境創作了一些作品(in-situ)。丹尼爾‧布罕(Daniel Buren)的作品在1970年代大大推動了這個觀念。這也是我創作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我的作品根據不同展出空間會做出調整。我很喜歡在非典型的場所,根據展覽環境創作作品(œuvre in-situ),比如我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的聖心教堂,以及義大利的蒙特城堡(Castel del Monte)的作品。我的數字藝術帶我重新去閱讀這些建築遺產的歷史,並使它們有了新的面貌。我在靜安嘉裡中心做的幾個裝置也是根據場地的特點而創作的。

米蓋勒·史法利爾,《魔毯》,2014,卡薩布蘭卡聖心教堂

米蓋勒·史法利爾,《魔毯》,2014,義大利安德里亞蒙特城堡

澎湃新聞:這讓我想到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他們在教堂或是私人宅邸裡繪製壁畫。

史法利爾:是的。這些壁畫是有見識的神職人員或贊助人定制的。這些作品與教堂或是宮殿的牆壁和屋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它們是按照空間的大小構思的。其實我感興趣的點,就是根據特定的場地創作,或者把一個場地當做作品來進行創作,比如我最近的一件作品《進出人工天堂》,它很快會在聖魯瓦肖蒙城堡公園(le parc du château de Chaumont St Loire)展出。它是一個有穹頂的建築,在建築內部可以通過圖片實現360°度沉浸式的多感官效果。

澎湃新聞:你還通過錄影投射,從建築中解放出來,並不僅僅是被建築定型。

史法利爾:是的。燈光使得建築看上去變形了。我的裝置的浸入感增強了這種效果。浸入感是我創作的一個核心概念,因為它能帶給觀眾一種從所未有的體驗,並且豐富人的感觀。大型裝置的虛擬實境可以使觀眾沉浸到一個虛擬的空間中。他們被圖片包圍,與外部世界所有的標識隔離。紅外線感測器使觀眾可以與作品互動,擴大浸入感。我希望繼這個作品之後,能有機會在中國更有歷史的建築中創作一些作品。

澎湃新聞:也許會有別的機會,因為中國還是有許多被保留下來的歷史建築。

史法利爾:我對此很感興趣,會很高興能再次來中國創作。

澎湃新聞:你關於自然的作品似乎揭示了一種人與自然的關係。你對自己創造的自然是怎樣看的?

史法利爾:自然是藝術史中一個常見的主題。不同時代的繪畫都曾經或從自然汲取靈感,或對它重新創造,或把自然崇高化。自然也是我創作中一個常見的主題。我從2000年初開始創作數字花卉和虛擬花園,他們在我的虛擬世界裡生根發芽。

在我們這個時代裡,虛擬生活不僅僅有可能,而且真實地存在於我們身邊。今天人們在實驗室裡建模、模擬動植物的生存條件。許多蔬菜水果如今也都長在暖棚裡。而這些完全是人工的空間。花園是我們當前世界的一個反照,自然越來越受人的制約。

我受這些研究的啟發,把它們運用到虛擬的植物中。這些虛擬的花園開拓了一個詩意和隱喻的世界,並揭示了自然與人工間的關係,即自然和人工如今共存且互相補充。

我的一些作品的生命過程,是由國立農藝研究院的科學模型所設計的。我的虛擬花園用生物學的基因演算法設計,它們可以讓我創造出虛擬的生命世界,植物在其中生長、蔓延、消亡。我在《數位睡蓮》這件作品中尋找莫内的繪畫世界中的感覺,特別是我在幾個系列中對光線、對時間和對自然的探索。在這裡我們用光創作花,它是數字印象派的新形式。紅外線感測器使我可以創作出可以與觀眾互動的花園,它們創造出一種與自然的新關係,以及人與再造的自然的新的共生關係。

米蓋勒·史法利爾,《轉自然》,2015,比利時布魯塞爾

澎湃新聞:你是怎樣創作的呢?

史法利爾:製作我的作品的軟體需要許多能力。從喬托、魯本斯到庫爾貝,藝術家工作室裡都有許多學徒,他們完成了大師的一部分作品。在二十世紀,許多藝術家也是這樣工作的。比如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和他在紐約的“工廠”(Factory),或者是克裡斯多(Christo)和他的工程師和多種工種的團隊一起完成了他的巨型創作。

我從十幾年前開始有了一個自己的工作空間,叫Fabrika。這個工作室聚集了軟體工程師、電子技術員、以及技師,我和他們一起默契地完善我的作品。這個工作室是一個研究實驗室,在把我的大型作品拿去藝術中心、美術館和公共空間展覽前,我可以在這裡實驗我的作品。我的創作需要綜合能力,就像一個指揮需要各種樂器的樂師才能實現一場音樂會。

澎湃新聞:你作品的顏色非常鮮豔、飽和。這是不是數位藝術的特點?

史法利爾:其實我經常用鮮豔的顏色,甚至是螢光色,但這並不是數位藝術的特點。這是我對顏色的感覺。對我來說,色彩就是活力。我想這也許是我十四歲前生活在墨西哥的經歷帶給我的影響。在墨西哥,人們喜歡色彩,我們在市場裡的尋常的物件上都能看到色彩。建築的外牆常常被粉刷成特別鮮豔的顏色,紅色、綠色、藍色和黃色都有。

澎湃新聞:你對想用數字工具創作的愛好者來說有什麼建議?如何入手?

史法利爾:如果創作數位作品,首先要特別喜歡這種媒介,並且有創意。然後,要喜歡團隊合作,像我和軟體工程師這樣一起創作軟體,有時候這會需要一到兩年時間的工作。如果我們獨自工作的話會比較難,因為這需要雙倍的技能,一方面要有藝術創作力,一方面要有扎實的程式設計知識。總的來說,用數位工作創作就像用其它媒介創作一樣需要毅力、勤奮、尤其是才華。

(作者系巴黎政治學院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碩士畢業于巴黎索邦大學藝術史系。徐穎菲對本文亦有貢獻。)

他們的藝術也說明了錄影可以發展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感覺。

在1980年代初的法國,媒體越來越數位化,人們開始談論資訊社會。當時這個領域還是片處女地,還沒有被當代藝術開拓。我當時希望可以深入並展現數位工具也可以創作全新的藝術。我意識到,我應該立刻抓到它的關鍵。對我來說,用數字創作擁有無限的表現方式。如果有一個領域可以更新二十一世紀的思想,那應該要歸功於數字虛擬工具。攝影用了70年時間才被承認為和繪畫一樣是一種藝術。錄影用了五十年時間。數字藝術在長時間以來也走了前人的路。藝術界、尤其是大眾,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理解這種新媒體,並且承認它是一種藝術。

米蓋勒·史法利爾,《數字阿拉伯花飾》,2015(法國摩洛哥文化季), 摩洛哥菲斯Dar Batha,互動、自生虛擬實境裝置

澎湃新聞:你的藝術是怎樣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發展的?

史法利爾:如同所有的藝術形式,創造力本來就是所有發展的中心,一些新的想法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產生。1980年代初的困難在於很少有電腦,只有在實驗室或是電視臺才有電腦。有賴於一位法國CNRS研究機構的工程師的説明,我在光學中心使用大電腦設計了我最早的以自然和人工為主題的數位作品。1980年代末,誕生了一些具有強大的微電腦的個人電腦及色彩印表機,我終於有了個人電腦,用它們開發了最早的自動生成軟體,自由地創作了一些二維作品。1990年代末到2000年初的新時代出現了電子遊戲,人可以沉浸在即時的三維世界裡。有了第一批價格適中、可以計算幾千個多角形的圖像磁卡後,我靠程式設計專家的幫助,創作了我的第一批自動生成的作品,比如虛擬花園《轉自然》。隨著圖像磁卡和電腦的計算功能的日益強大,我得以創作出一些自動生成以及可以實現互動的虛擬實境作品,例如《轉自然》和《數位睡蓮》。

許多人認為數字與繪畫以及藝術史是斷裂的,但它應該是種傳承。19世紀就有一些藝術家預兆了數字藝術的誕生,雖然他們並不知道會有資訊化世界的到來。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從關於光的衍射理論中得到啟發,發展了點畫法。蒙德里安也從特別具象的繪畫開始,逐漸減少繪畫中的顏色和造型,向極少的幾何化方向發展。離我們更近的還有波普藝術的羅依·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或是法國新現實主義的藝術家阿蘭·亞蓋(Alain Jacquet),他們都對放大點膠印幀很感興趣。我現在的創作並不完全基於點膠印幀,也基於圖元網。圖元是我數位藝術研究裡經常出現的圖像。

米蓋勒·史法利爾,《轉自然》,2014,互動、自生虛擬實境裝置,法國紹蒙魯瓦酒麴馬廄

澎湃新聞:我注意到你的藝術媒介從開始時的小螢幕發展到後來變成建築一般的規模。

史法利爾:你說的對。我一開始就想走出小螢幕,在一些更大的公共空間創作一些建築規模大小的作品。技術的發展、錄影投影的更新使它得以實現。同樣,螢幕也變得越來越薄,它們就如同我作品的畫布一樣,我的作品也成了動態的繪畫。

澎湃新聞:你的作品中讓我特別感興趣的是,它有一種揭示建築的能力,特別是它對於歷史建築來說。

史法利爾:你說的對。我根據作品的展覽環境創作了一些作品(in-situ)。丹尼爾‧布罕(Daniel Buren)的作品在1970年代大大推動了這個觀念。這也是我創作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我的作品根據不同展出空間會做出調整。我很喜歡在非典型的場所,根據展覽環境創作作品(œuvre in-situ),比如我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的聖心教堂,以及義大利的蒙特城堡(Castel del Monte)的作品。我的數字藝術帶我重新去閱讀這些建築遺產的歷史,並使它們有了新的面貌。我在靜安嘉裡中心做的幾個裝置也是根據場地的特點而創作的。

米蓋勒·史法利爾,《魔毯》,2014,卡薩布蘭卡聖心教堂

米蓋勒·史法利爾,《魔毯》,2014,義大利安德里亞蒙特城堡

澎湃新聞:這讓我想到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他們在教堂或是私人宅邸裡繪製壁畫。

史法利爾:是的。這些壁畫是有見識的神職人員或贊助人定制的。這些作品與教堂或是宮殿的牆壁和屋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它們是按照空間的大小構思的。其實我感興趣的點,就是根據特定的場地創作,或者把一個場地當做作品來進行創作,比如我最近的一件作品《進出人工天堂》,它很快會在聖魯瓦肖蒙城堡公園(le parc du château de Chaumont St Loire)展出。它是一個有穹頂的建築,在建築內部可以通過圖片實現360°度沉浸式的多感官效果。

澎湃新聞:你還通過錄影投射,從建築中解放出來,並不僅僅是被建築定型。

史法利爾:是的。燈光使得建築看上去變形了。我的裝置的浸入感增強了這種效果。浸入感是我創作的一個核心概念,因為它能帶給觀眾一種從所未有的體驗,並且豐富人的感觀。大型裝置的虛擬實境可以使觀眾沉浸到一個虛擬的空間中。他們被圖片包圍,與外部世界所有的標識隔離。紅外線感測器使觀眾可以與作品互動,擴大浸入感。我希望繼這個作品之後,能有機會在中國更有歷史的建築中創作一些作品。

澎湃新聞:也許會有別的機會,因為中國還是有許多被保留下來的歷史建築。

史法利爾:我對此很感興趣,會很高興能再次來中國創作。

澎湃新聞:你關於自然的作品似乎揭示了一種人與自然的關係。你對自己創造的自然是怎樣看的?

史法利爾:自然是藝術史中一個常見的主題。不同時代的繪畫都曾經或從自然汲取靈感,或對它重新創造,或把自然崇高化。自然也是我創作中一個常見的主題。我從2000年初開始創作數字花卉和虛擬花園,他們在我的虛擬世界裡生根發芽。

在我們這個時代裡,虛擬生活不僅僅有可能,而且真實地存在於我們身邊。今天人們在實驗室裡建模、模擬動植物的生存條件。許多蔬菜水果如今也都長在暖棚裡。而這些完全是人工的空間。花園是我們當前世界的一個反照,自然越來越受人的制約。

我受這些研究的啟發,把它們運用到虛擬的植物中。這些虛擬的花園開拓了一個詩意和隱喻的世界,並揭示了自然與人工間的關係,即自然和人工如今共存且互相補充。

我的一些作品的生命過程,是由國立農藝研究院的科學模型所設計的。我的虛擬花園用生物學的基因演算法設計,它們可以讓我創造出虛擬的生命世界,植物在其中生長、蔓延、消亡。我在《數位睡蓮》這件作品中尋找莫内的繪畫世界中的感覺,特別是我在幾個系列中對光線、對時間和對自然的探索。在這裡我們用光創作花,它是數字印象派的新形式。紅外線感測器使我可以創作出可以與觀眾互動的花園,它們創造出一種與自然的新關係,以及人與再造的自然的新的共生關係。

米蓋勒·史法利爾,《轉自然》,2015,比利時布魯塞爾

澎湃新聞:你是怎樣創作的呢?

史法利爾:製作我的作品的軟體需要許多能力。從喬托、魯本斯到庫爾貝,藝術家工作室裡都有許多學徒,他們完成了大師的一部分作品。在二十世紀,許多藝術家也是這樣工作的。比如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和他在紐約的“工廠”(Factory),或者是克裡斯多(Christo)和他的工程師和多種工種的團隊一起完成了他的巨型創作。

我從十幾年前開始有了一個自己的工作空間,叫Fabrika。這個工作室聚集了軟體工程師、電子技術員、以及技師,我和他們一起默契地完善我的作品。這個工作室是一個研究實驗室,在把我的大型作品拿去藝術中心、美術館和公共空間展覽前,我可以在這裡實驗我的作品。我的創作需要綜合能力,就像一個指揮需要各種樂器的樂師才能實現一場音樂會。

澎湃新聞:你作品的顏色非常鮮豔、飽和。這是不是數位藝術的特點?

史法利爾:其實我經常用鮮豔的顏色,甚至是螢光色,但這並不是數位藝術的特點。這是我對顏色的感覺。對我來說,色彩就是活力。我想這也許是我十四歲前生活在墨西哥的經歷帶給我的影響。在墨西哥,人們喜歡色彩,我們在市場裡的尋常的物件上都能看到色彩。建築的外牆常常被粉刷成特別鮮豔的顏色,紅色、綠色、藍色和黃色都有。

澎湃新聞:你對想用數字工具創作的愛好者來說有什麼建議?如何入手?

史法利爾:如果創作數位作品,首先要特別喜歡這種媒介,並且有創意。然後,要喜歡團隊合作,像我和軟體工程師這樣一起創作軟體,有時候這會需要一到兩年時間的工作。如果我們獨自工作的話會比較難,因為這需要雙倍的技能,一方面要有藝術創作力,一方面要有扎實的程式設計知識。總的來說,用數位工作創作就像用其它媒介創作一樣需要毅力、勤奮、尤其是才華。

(作者系巴黎政治學院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碩士畢業于巴黎索邦大學藝術史系。徐穎菲對本文亦有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