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用機器人代替基金經理!資管巨頭貝萊德基金部門將裁員40人

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向量化投資邁進一步。

貝萊德在3月28日宣佈,將裁掉超過40個主動型基金部門的員工崗位,其中包括7名投資組合經理,轉而用機器人代替。

貝萊德主席兼CEO Laurence D. Fin說:“貝萊德的文化就是擁抱變化,並將其轉化為機遇。我們一直在展望,週邊趨勢如何重塑我們的產業格局和客戶需求,然後隨之做出調整。”

據貝萊德披露的計畫檔,本次重組規模為300億美元,約占主動型基金規模的11%。其中,有60億美元將被併入集團旗下的BlackRock Advantage基金。

這個基金不是由主動型基金經理操盤,而是通過電腦與數學模型進行量化投資。

有研究表明,主動選股的業績跑輸大市,讓投資者對於所收取的投資管理費心生不滿。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轉而尋找更便宜的選項,比如ETF(交易所開放式指數基金)。

“在過去幾年裡,我們特意增加了ETF和指數基金的產品供應,面對低利率的環境,我們重新擴展了主動型固收平臺,

也發現了新的方法,充分利用獨特的技術平臺,這些都幫助我們在2016年迎來歷史上最多的資金流。”Laurence這樣說道。

對傳統的資產管理行業來說,現在或許不是最好的時代。

早前LCH Investments NV的統計結果顯示,在“黑天鵝”事件頻發的2016年,全球對沖基金平均年度收益回報率為4.48%,這樣的收益水準,加上還要支付一定比例的管理費用,讓投資者意興闌珊。有機構測算,2016年全球投資者退出對沖基金的規模超過800億美元。

貝萊德也面臨著類似問題。貝萊德全球主動型股票投資部主管Mark Wiseman也在貝萊德的官網上提到了投資者對管理費的關注。他說:“傳統股票投資方法正在被科技及資料科學的大量優勢所改造,同時,客戶的偏好也在轉移,他們關注的不再僅是業績表現,也會關注業績和管理費如何同時影響投資價值。”

除了迎合客戶的口味,貝萊德重組計畫的另一個目的在於降低成本。

根據金融服務諮詢公司Opimas的估算,用人工智慧代替人類,將使得成本收益比降低28%。

貝萊德是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所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5.1萬億美元。但是2016年一年,其主動型基金管理規模縮水了200億美元。

貝萊德的選擇並不孤獨,有研究機構認為,人工智慧將迫使數十萬人失業,受影響的也包括投資行業。

據Opimas近期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25年,金融機構將削減10%的人手,

涉及將近23萬人,而電腦將會代替他們的位置。在這些被裁的崗位中,40%都將來自資產管理部門。

普華永道也在近期發表觀點稱,到2030年,自動化將取代38%的全美工作崗位。

與此同時,貝萊德也決定將重心進一步向亞太區轉移。

貝萊德亞太區方面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介紹,貝萊德正在增加對亞洲的投資以及研究團隊資源,從而在亞太市場打造全球新興市場中心。

據介紹,貝萊德把全球新興市場策略的領導團隊轉到了以亞洲為中心。

“這體現了我們對亞太地區在新興市場策略中的重要意義。事實上,除日本之外的亞洲地區現在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70%,而如果MSCI把A股全面納入指數後,在未來的5至10年間這一比重可增至80%。”貝萊德方面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這樣介紹。

儘管計畫裁掉一批投資經理,但貝萊德在其他人力投入方面並沒有同步減少。據介紹,貝萊德正持續加強對亞洲地區的研究能力,包括聘請駐地為香港的全球新興市場研究負責人,以支持亞洲股票投資和新興市場投資團隊,並加強全球投資平臺的研究能力。

貝萊德方面指出,這一系列定位調整的核心是旨在憑藉貝萊德整個投資平臺的規模及能力質素,通過實現可持續的投資價值,引領主動投資領域。

“這體現了我們對亞太地區在新興市場策略中的重要意義。事實上,除日本之外的亞洲地區現在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70%,而如果MSCI把A股全面納入指數後,在未來的5至10年間這一比重可增至80%。”貝萊德方面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這樣介紹。

儘管計畫裁掉一批投資經理,但貝萊德在其他人力投入方面並沒有同步減少。據介紹,貝萊德正持續加強對亞洲地區的研究能力,包括聘請駐地為香港的全球新興市場研究負責人,以支持亞洲股票投資和新興市場投資團隊,並加強全球投資平臺的研究能力。

貝萊德方面指出,這一系列定位調整的核心是旨在憑藉貝萊德整個投資平臺的規模及能力質素,通過實現可持續的投資價值,引領主動投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