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拍預覽」向著傳統打進去:李可染筆下的魏晉七賢

李可染 七賢圖

立軸 設色紙本

戊子(1948年)作

131.5×65 cm

鈐印:可染

題識:七賢圖。戊子秋月,可染揮汗戲墨。

老舍先生在1944年《看畫》一文中是這樣談到可染先生人物畫的,“恐怕要算國內最偉大的一位了…極聰明的把西洋畫中人物的表情法搬到中國畫裡來,於是他的人物就活了。他的人物有的閉著眼,有的睜著一隻眼閉著一隻眼,

有的挑著眉,有的歪著嘴,不管他們的眉眼是什麼樣子吧,他們的內心與靈魂,都由他們的臉上鑽出來,可憐的或可笑的,活在紙上,永遠活著。”老舍的這一番讚譽,用來形容本幅《七賢圖》最恰當不過了。

七賢者,三國(240-250)間,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七人。

圖中,月色朦朧間,清溪潺潺,七友賢人席地圍坐,聚而品評著一塊靈秀通透的湖石,或拈須微笑、或持杯而對、或撥阮奏曲、或握扇而歌…真人間仙境!月下遠山,墨色淋漓,黑中透亮,已隱約可見晚年凝練黑厚的李家山水之模樣。

斯圖未畫片竹,只作賢者,正是可染先生不落俗套之匠心所在。寓竹於畫外,順清溪流淌而下的,或正是風吹竹林的沙沙之聲,與其師白石老人名作“蛙聲十裡出山泉”未畫一蛙;古畫“深山藏古寺”只作僧人不繪廟宇的奇思妙想如出一轍,佳構也!

戊子,1948年,正是可染先生人物畫創作的成熟期,其間佳作頻出。這一時期,傳世作品大多為三尺左右小幅,而此作為四尺整紙大場面巨制,是難得的人物畫集大成者。該圖為德國著名收藏家赫爾穆特·博特先生珍藏數十年,首次面世,識者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