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王說吃」第六集:70後記憶中的零食(2)

前言

上期,林墨老師介紹了70後記憶中的那些零食,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章發表後,很多熱心的觀眾都提供了自己的記憶中的小吃,萌芽牌朱古力豆、起士林巧克力、字母軟糖、紅果酪等等。

我們一起轉告給了林老師。

上期寫了70後記憶中的零食,被hao123轉載。但因為比較倉促,所以不是很全面,看到小吃匯小編轉來的熱心觀眾的提議,很是感動,謝謝大家。在此一併補充下。

70後記憶中的零食補充篇:

【1】巧克力豆

巧克力豆

那時的巧克力豆,包裝盒其實是一個小小的圓紙筒,咖啡色的盒面上印著花花綠綠的圓豆豆。晃一晃,裡面嘩啦啦直響。打開蓋兒,吝嗇地往手心倒出幾顆。那幾顆色彩絢爛的糖豆,仿佛身著盛裝的小精靈,顧盼神飛地挑逗著你。拈起一粒放在舌尖上,讓那層糖衣在唾液的擁抱下慢慢融化,

甜絲絲的味道緩緩滑入喉嚨。不一會兒,一股獨特的苦香跳蕩而出。那就是夢寐以求的巧克力啊。軟軟的,細細的,一點一點蒸騰、消融,直至齒頰留香,回味無窮。(因為實在找不到圖片,只能當時比較少見的鐵盒包裝代替)

【2】起士林巧克力

起士林巧克力

關於起士林大板巧克力在兒時的記憶裡是存在的,但是具體是70年代還是80年代,在記憶中實在是有些混淆了。只記得小時吃時,覺得不太甜,好像團粉(澱粉)多一些,平時吃的不多,味道一般,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

【3】字母軟糖

字母軟糖

字母軟糖在當時也算奢侈品了,好像是5-6塊軟糖排成一排,用一塊白紙板托著,表面有透明薄膜裹著,每次吃時都比較麻煩,從一頭拿出一塊來重新封好,不過一般拆不了幾次包裝,就都吃沒了。那時物質匱乏,有點糖啊豆的,不會存放很久的。

【4】動物餅乾

動物餅乾

一直覺得這種動物餅乾挺坑的,和普通的餅乾也沒什麼區別,只是被壓成了豬啊羊的形狀,吃的時候還得挑重複的吃,常常擺在桌子上玩,當時女生好像更喜歡這些東西,男孩子才不管它什麼形狀呢,拿起來扔進嘴裡都一樣。

【4】紅果酪

紅果酪

一直覺得紅果酪是紅果醬的前身,小的時候,特別是過年的時候,大人會買點紅果熬成紅果酪,每次都是一大碗下肚,然後就是反胃酸了。大了以後才知道,這種東西是不能多吃的,當時不懂,看見好吃的就不管不顧了,以至於後來大了,看見這東西就反胃酸,不敢再吃。

【4】雪花酪

雪花酪

雪花酪在明清時候就有雛形了,其實就是紅果酪的衍生品。用刨床將天然冰刨出冰屑,再用果酪(果子幹)、紅果酪及濃酸梅湯澆入,在木桶或瓷盆內用棍攪拌,然後盛入盅內,半飲半嚼。其名稱傳說不一,有的說叫“冰果酪”,有的說叫“雪茶”。說“雪茶”的人說,宮裡忌諱“雪”字與“血”字同音,中間加了一個“花”字,成了“雪花茶”。“雪花酪”大概就是“雪花茶”變來的。

【4】薄脆米餅

薄脆米餅

那時小學門口總有一些上了年歲的人在賣各種零食,薄脆米餅就是其中之一。那時的薄脆米餅分為各種顏色,粉的、綠的、白的,1分錢買一張,脆脆的很好吃。此次在網上找圖片,怎麼也找不到,就找了張托熟梨糕的米餅代替吧。

【5】藕粉

藕粉

2016年底央視爆出西湖藕粉摻加馬鈴薯粉的報導後,並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其原因就是因為現在的人們對藕粉的依賴度早已降到了歷史最低點。70年代藕粉大部分都是送給老人和病人的,一般家庭捨不得去買它。因為珍貴,所以吃的不多,但是那黏糊糊、甜絲絲的感覺一直難忘。到了80年代後,這藕粉就不算什麼稀罕的東西了。說那時藕粉有參假的,打死我都不會信。

【6】杏仁露

杏仁露

杏仁露是和藕粉一樣的存在著,口味感覺比藕粉要好很多。濃濃的杏仁味,很是懷念。當時以天津同樂食品廠的杏仁露最為出名。

【8】橘子汁

橘子汁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初讀小學時能用水壺罐一壺橘子汁是很小資的。因為大多數同學的水壺裡是涼白開。商店裡的橘子汁封裝在一個個類似啤酒瓶的玻璃容器裡,糖分很高,可以零打,也可整瓶買回,用時倒一點在杯中加開水稀釋,省著點可以喝半個夏天。當然鮮亮的顏色都是色素,痛快完後少不了伸個黃舌頭出來嚇人。

【9】寶寶餅乾

寶寶餅乾

在70年代,糖果和餅乾算是孩子們對味蕾的為數不多的甜蜜刺激。不同於現下各種口味、厚薄形態各異,甚至可以“邊吃邊玩”的餅乾,70年代的餅乾顯得更加樸實而單一,一如那個年代的人們。然而,就是這些略顯粗拙的餅乾,在那個年代卻受到了相當高的禮遇:不僅能夠在年節中登堂入室,甚至其包裝紙與包裝盒也受到收藏者的青睞。再看看現在的餅乾,不論是外表的華麗還是內在的美味都遠勝於那個年代,卻再也不能企及那樣的地位了。

【10】嬰兒奶糕

嬰兒奶糕

這個嬰兒奶糕是我小時候最懷念的了,記得是1角9分一盒,綠色的盒子上方正中的地方印著一個胖娃娃。裡面都是單獨包裝的一塊塊的奶糕,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打碎後用開水沖成糊狀。幾年來轉變了全國的舊物市場,一直想買一個包裝盒留作紀念的,但都沒能找尋到。在網上連一張照片都無處可尋,很是遺憾。大家如果包裝或者照片可以聯繫我,謝謝。

寫這篇文章,我諮詢了很多人,包括很多老人,但畢竟由於時間過去的太久了,很多記憶出現偏差,象我70多歲的老母親告訴我還有大梨糕之類的,但在我記憶裡是有大梨糕的,但是那應該是在80年代初之後了,因為70年代時不可能有非食品廠的非標準化零食出現的,所以,我把大梨糕算做了80後喜愛的零食裡。

有人說過,一個人最難忘的是8歲前接觸到的零食和小吃。70年代,貧瘠的物質條件,留給了我們更深的歲月的記憶。感謝互聯網,讓我們有機會去懷念那段貧窮但不痛苦、簡樸但很快樂的時光。

下一篇《80後難忘的零食記憶》醞釀中,大家可以一起來參與,謝謝。

紅果酪

一直覺得紅果酪是紅果醬的前身,小的時候,特別是過年的時候,大人會買點紅果熬成紅果酪,每次都是一大碗下肚,然後就是反胃酸了。大了以後才知道,這種東西是不能多吃的,當時不懂,看見好吃的就不管不顧了,以至於後來大了,看見這東西就反胃酸,不敢再吃。

【4】雪花酪

雪花酪

雪花酪在明清時候就有雛形了,其實就是紅果酪的衍生品。用刨床將天然冰刨出冰屑,再用果酪(果子幹)、紅果酪及濃酸梅湯澆入,在木桶或瓷盆內用棍攪拌,然後盛入盅內,半飲半嚼。其名稱傳說不一,有的說叫“冰果酪”,有的說叫“雪茶”。說“雪茶”的人說,宮裡忌諱“雪”字與“血”字同音,中間加了一個“花”字,成了“雪花茶”。“雪花酪”大概就是“雪花茶”變來的。

【4】薄脆米餅

薄脆米餅

那時小學門口總有一些上了年歲的人在賣各種零食,薄脆米餅就是其中之一。那時的薄脆米餅分為各種顏色,粉的、綠的、白的,1分錢買一張,脆脆的很好吃。此次在網上找圖片,怎麼也找不到,就找了張托熟梨糕的米餅代替吧。

【5】藕粉

藕粉

2016年底央視爆出西湖藕粉摻加馬鈴薯粉的報導後,並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其原因就是因為現在的人們對藕粉的依賴度早已降到了歷史最低點。70年代藕粉大部分都是送給老人和病人的,一般家庭捨不得去買它。因為珍貴,所以吃的不多,但是那黏糊糊、甜絲絲的感覺一直難忘。到了80年代後,這藕粉就不算什麼稀罕的東西了。說那時藕粉有參假的,打死我都不會信。

【6】杏仁露

杏仁露

杏仁露是和藕粉一樣的存在著,口味感覺比藕粉要好很多。濃濃的杏仁味,很是懷念。當時以天津同樂食品廠的杏仁露最為出名。

【8】橘子汁

橘子汁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初讀小學時能用水壺罐一壺橘子汁是很小資的。因為大多數同學的水壺裡是涼白開。商店裡的橘子汁封裝在一個個類似啤酒瓶的玻璃容器裡,糖分很高,可以零打,也可整瓶買回,用時倒一點在杯中加開水稀釋,省著點可以喝半個夏天。當然鮮亮的顏色都是色素,痛快完後少不了伸個黃舌頭出來嚇人。

【9】寶寶餅乾

寶寶餅乾

在70年代,糖果和餅乾算是孩子們對味蕾的為數不多的甜蜜刺激。不同於現下各種口味、厚薄形態各異,甚至可以“邊吃邊玩”的餅乾,70年代的餅乾顯得更加樸實而單一,一如那個年代的人們。然而,就是這些略顯粗拙的餅乾,在那個年代卻受到了相當高的禮遇:不僅能夠在年節中登堂入室,甚至其包裝紙與包裝盒也受到收藏者的青睞。再看看現在的餅乾,不論是外表的華麗還是內在的美味都遠勝於那個年代,卻再也不能企及那樣的地位了。

【10】嬰兒奶糕

嬰兒奶糕

這個嬰兒奶糕是我小時候最懷念的了,記得是1角9分一盒,綠色的盒子上方正中的地方印著一個胖娃娃。裡面都是單獨包裝的一塊塊的奶糕,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打碎後用開水沖成糊狀。幾年來轉變了全國的舊物市場,一直想買一個包裝盒留作紀念的,但都沒能找尋到。在網上連一張照片都無處可尋,很是遺憾。大家如果包裝或者照片可以聯繫我,謝謝。

寫這篇文章,我諮詢了很多人,包括很多老人,但畢竟由於時間過去的太久了,很多記憶出現偏差,象我70多歲的老母親告訴我還有大梨糕之類的,但在我記憶裡是有大梨糕的,但是那應該是在80年代初之後了,因為70年代時不可能有非食品廠的非標準化零食出現的,所以,我把大梨糕算做了80後喜愛的零食裡。

有人說過,一個人最難忘的是8歲前接觸到的零食和小吃。70年代,貧瘠的物質條件,留給了我們更深的歲月的記憶。感謝互聯網,讓我們有機會去懷念那段貧窮但不痛苦、簡樸但很快樂的時光。

下一篇《80後難忘的零食記憶》醞釀中,大家可以一起來參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