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帶你看展覽|“大尾象:一小時,沒空間,五回展”策展人導覽

“大尾象:一小時,沒空間,五回展”於2017年3月15日下午在OCAT研究中心開幕,策展人蔡影茜為大家做了詳細的導覽,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這個展覽,我們將導覽整理出來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在觀展的同時,可以打開這篇導覽,以做參照。

蔡影茜為觀眾導覽

導覽詞:這個展覽的主題是“大尾象:一小時,沒空間,五回展”,展覽中涉及的概念,首先是“大尾象工作組”,是90年代在廣州活躍的一個藝術家群體,它是由徐坦、林一林、陳劭雄、梁钜輝這四位藝術家組成的。

他們在1991年到1996年之間在廣州自發組織了五回展覽,1998年的時候受邀在瑞士的伯恩美術館舉辦了他們第一個國際性的個展。這次OCAT的展覽,跟在廣東時代美術館舉辦的時候相比,我們做了一些變化。首先是將大尾象的第四回展覽,叫“沒有空間”,它的整個空間以及其中的一些作品做了一些概念上的重現。另外是對文獻部分內容做了一些拓展。那麼現在我想就直接走進展廳來介紹作品。

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梁钜輝,遊戲一小時,1996,彩色攝影,行為錄影紀錄,14'19'',尺寸可變,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正中間這件其實是大尾象的一件非常標誌性的作品,是來自梁钜輝的《遊戲一小時》。當時他是在建設中的廣州CBD,也就是今天的天河北的區域,在一個工地的樓盤借用一個建築用的電梯,在裡面打了一個小時坦克遊戲,但是這個電梯以及這個工地現場的施工是並沒有停止的。在相關的一些錄影當中,大家也可以看到,這種電梯其實跟90年代廣州的城市化進程當中,

可以說在一個垂直方向上做了一種有意思的隱喻,這種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整個城市景觀的急劇變化。在這個照片背後,這是當時廣州的市長大廈以及中天大廈。這件作品可以跟林一林的另外一件,也是屬於大尾象的標誌性作品,叫《安全渡過林和路》,放在一起去觀看。因為林和路這個區域也是在剛剛梁钜輝這個行為發生大概十分鐘距離的地方,中天大廈後來也成為了廣州大概有五年左右最高的一個商業樓。

林一林,安全渡過林和路,1995,行為錄影紀錄,34'30'',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那在兩件作品之後,這一次在OCAT的展覽當中,其實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內容是大尾象的文獻。大尾象的文獻部分,我們對大尾象從1991年的展覽到2000年以後他們參加的各個重要的展覽都進行了整理,那現在我會針對文獻的一些關鍵的內容做一些簡單的介紹,然後我們再進入下沉展廳。

首先在這個區域是1986年到1990年的時候,廣州有一個南方藝術家沙龍,其實是一個與85新潮相應的藝術家的小組活動,大尾象的主要成員也是參加了南方藝術家沙龍,然後這個電視機上面的這一段紀錄片是由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對85新潮進行研究時對廣東地區的重要藝術家和批評家進行的訪談,大家可以在這段錄影當中看到很多當時重要的作品、書籍的譯介,以及當時藝術家談到的對他們創作影響比較大的,從流行文化以至於相關的一些藝術雜誌等等。

南方藝術家沙龍活動留影,(左起)王度、李秀、陳劭雄、陳傑、林一林、黃小鵬、張波和友人,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在1991年,大尾象舉辦了他們的第一回展覽,當中可以看到他們展廳的現場照片,以及作品的一些創作手稿,還有邀請函的原件。這裡面有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是來自侯瀚如和大尾象成員的信件,他在當中討論了大尾象這個命名。

大尾象的三位創始成員在第一回展現場留影,(左起)陳劭雄、林一林、梁钜輝,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1992年,大尾象舉辦了他們的第二回展覽,叫“聯合藝術”,當時還有另外一位藝術家胡志穎參加。比較珍貴的是大尾象的五回展覽都有比較完整的視頻記錄。這個是跟當時大尾象成員之一梁钜輝他的職業有關,他當時是在廣州電視臺從事美術指導工作,有比較便利的條件,包括朋友等等,有攝像機以及照相機,所以在他們的每一回活動中都可以看到有幾個朋友在拍攝,於是他們現場的很多情境就得以被記錄下來。這裡面也有陳劭雄和徐坦的一些手稿,以及當時對於這個展覽的一些報導和評論。

“大尾象:聯合藝術展”參展藝術家開幕留影,(左起)胡志穎、林一林、梁钜輝、陳劭雄、徐坦,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1993年,他們舉辦了一個戶外的展覽,第三回展,在紅螞蟻酒吧。對90年代藝術家來說,尤其在南方,沒有這樣的藝術機制以及學院機制,在對當時的前衛藝術並不支援的情況下,藝術家都是在一些非常規的地方舉辦展覽,這次他們就在酒吧外面的空地舉辦了展覽。這是當時現場的視頻,視頻當中,陳劭雄正在實施他的行為叫《五小時》,比較有趣的細節是,當時街頭的觀眾也上前來要求參與到這個行為當中。陳劭雄是站在後面的那一位。

陳侗主持“大尾象工作組”第三回藝術活動,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1994年,大尾象舉辦了他們的第四回展覽,叫“沒有空間”,這次在OCAT的下沉展廳中我們重點複現的就是“沒有空間”這個展覽。針對“沒有空間”,其實當時大眾媒體的報導也是非常踴躍的,大家可以看到一些主要的報紙,包括《粵港資訊日報》,包括香港的報紙都進行了報導。

“沒有空間”展覽媒體報導,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1995年,大尾象沒有在一個室內空間當中舉辦展覽,但是他們在室外實施了《安全渡過林和路》,還有徐坦也在酒吧當中進行他們的作品《新思想》等等。 這裡也有陳劭雄與侯瀚如的一封信件原件。

陳劭雄致侯瀚如信,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1996年,他們舉辦了最後一回展,叫“可能性”。這個展覽在廣州的中廣大廈,是在一個地下室的空間之中。所以OCAT的空間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徵就是它的下沉展廳其實非常符合當時大尾象的展覽氛圍,所以我們這一次也就利用了這個空間特點。

1996年“可能性”展覽邀請函,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在1997年以後,大尾象開始受到更多國際展覽的邀請。當時在荷蘭舉辦的“另一次長征”,可能也是中國藝術家包括概念藝術作品在歐洲的首次亮相。侯瀚如策劃的“運動中的城市”一系列展覽,當時在維也納、紐約、丹麥、倫敦、曼谷等等多個城市舉辦。

《運動中的城市》展覽畫冊(文獻資料由侯瀚如惠允),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在1998年,他們在瑞士的伯恩美術館以及香港理工大學各自舉辦了個展。這裡我選入的一些文獻也是比較有意思的,比如當時的伯恩美術館在《Art Forum》上刊登了一個小幅的展覽預告,這個展覽預告中對於大尾象的闡述也是非常有趣的,大家如果從研究的目的可以再去看一下。

伯恩美術館“大尾象”展覽現場,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最後2000年到2005年之間,大尾象參加了廣州三年展,以及光洲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等幾個重要的國際雙年展,這幾個展覽都是侯瀚如策劃的。這裡面也有一些文本,是大尾象成員一些重要的對話,以及在第二屆廣州三年展上面小漢斯跟大尾象四位成員的一個對談。

漢斯·烏爾裡希·奧布裡斯在廣東美術館時代分館(廣東時代美術館前身)對大尾象成員進行採訪,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在展廳正中,我們選擇了一些體量相對比較小的作品進行了複現,比如說在這個方形的空間當中是梁钜輝的《七天的沉寂》。當時這件作品是在整個空間當中,將一個透明薄膜做成的像迷宮一樣的空間,這次我們選擇這種很狹窄的空間方式把這個背景呈現出來。

陳劭雄,七天的沉寂,1991,4張彩色攝影,行為錄影紀錄,14'37'',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大家在展廳中看見的這件置於白牆外的作品是《視力矯正器》系列的第一件作品,應該沒有在陳劭雄去年的主要展覽中展出過。另外幾件這次展出作品,大家可以大致看一下我們折頁的介紹,我就不做闡述。

陳劭雄,視覺矯正器,1996,視頻裝置,尺寸可變,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我們現在來到下沉展廳,在這次展出的作品裡面我們會重複地選擇一些在藝術家的作品當中有相關性的圖像,比如陳劭雄作品《街景II》中呈現的中天廣場,在林一林的《安全渡過林和路》中是正在建設當中的高樓,到了1998年陳劭雄的《街景II》當中,這個高樓已經建成了。

陳劭雄,街景II,1998,14張彩色攝影,尺寸可變,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大尾象第四回展“沒有空間”錄影,1995年,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下沉區入口處的錄影其實是對於第四回“沒有空間”展覽的一個重現。大家在觀看完錄影之後再進入空間可能會有一些有意思的對照。

三育路14號建築立面,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三育路14號建築立面是當時他們舉辦第四回展的建築立面,這個建築今天在廣州的同一個位址已經不再是這樣的面貌了。當年,這個建築是有著民國建築風格的一個歷史建築。

徐坦,問題 I,1996,視頻裝置,尺寸可變,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徐坦的作品《問題I》,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徐坦早期對於國際法以及土地問題的一個關注。

梁钜輝,蟑螂與人,1998,攝影裝置,尺寸可變,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梁钜輝的《蟑螂與人》,在1998年瑞士的伯恩美術館展覽上展出過。

進入下沉主展廳門以後,裡面的幾件作品就是當時我們把三育路14號的“沒有空間”展覽的所有作品都以部分複現、部分類比的方式呈現出來。

徐坦,關於廣州三育路14號的改建和加建,1993,裝置,尺寸可變,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徐坦,關於廣州三育路14號的改建和加建,1993,裝置,尺寸可變,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照片

大家在這裡看到的是徐坦的《關於廣州三育路14號的改建和加建》的方案手稿以及當時現場展示的一個場景。

陳劭雄,蹺蹺板——以肺部活動為支架的拍攝 /觀看方式,1994, 視頻裝置,尺寸可變。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照片,作品由藝術家及博而勵提供

在展廳的另一側,陳劭雄的《蹺蹺板》,以及當時在三育路14號的內景圖片,形成比較有意思的鏡像關係。

鄭國穀在“沒有空間”展上的現場行為表演《重點建設》,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鄭國穀當時也參加了大尾象的第四回展覽,他實施了一個行為作品,叫《重點建設》。

梁矩輝在“沒有空間”展出的另一件裝置《浴缸裡的金魚》,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梁钜輝還有一件裝置,我們這次沒有複現裝置,只是把圖像作了一個重新呈現,叫《浴缸裡的金魚》。此次展出這件作品的空間不是對於當時那個建築的嚴格複製,但是在結構上是相關的。

梁钜輝,樂園I,1994, 裝置,尺寸可變,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林一林,天花板上的籠子, 1994,裝置,尺寸可變,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最後的兩件作品,梁钜輝的《樂園I》以及林一林的《天花板上的籠子》,當時也展出於展覽建築的後院位置。所以大家今天會看到在展廳當中以這樣的方式呈現。

展覽資訊

大尾象:一小時,沒空間,五回展

展期:2017年3月16日—7月16日

參展藝術家:陳劭雄(1962-2016)、梁钜輝(1959-2006)、林一林(1964)、徐坦(1957)

策展人:侯瀚如、蔡影茜

那現在我會針對文獻的一些關鍵的內容做一些簡單的介紹,然後我們再進入下沉展廳。

首先在這個區域是1986年到1990年的時候,廣州有一個南方藝術家沙龍,其實是一個與85新潮相應的藝術家的小組活動,大尾象的主要成員也是參加了南方藝術家沙龍,然後這個電視機上面的這一段紀錄片是由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對85新潮進行研究時對廣東地區的重要藝術家和批評家進行的訪談,大家可以在這段錄影當中看到很多當時重要的作品、書籍的譯介,以及當時藝術家談到的對他們創作影響比較大的,從流行文化以至於相關的一些藝術雜誌等等。

南方藝術家沙龍活動留影,(左起)王度、李秀、陳劭雄、陳傑、林一林、黃小鵬、張波和友人,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在1991年,大尾象舉辦了他們的第一回展覽,當中可以看到他們展廳的現場照片,以及作品的一些創作手稿,還有邀請函的原件。這裡面有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是來自侯瀚如和大尾象成員的信件,他在當中討論了大尾象這個命名。

大尾象的三位創始成員在第一回展現場留影,(左起)陳劭雄、林一林、梁钜輝,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1992年,大尾象舉辦了他們的第二回展覽,叫“聯合藝術”,當時還有另外一位藝術家胡志穎參加。比較珍貴的是大尾象的五回展覽都有比較完整的視頻記錄。這個是跟當時大尾象成員之一梁钜輝他的職業有關,他當時是在廣州電視臺從事美術指導工作,有比較便利的條件,包括朋友等等,有攝像機以及照相機,所以在他們的每一回活動中都可以看到有幾個朋友在拍攝,於是他們現場的很多情境就得以被記錄下來。這裡面也有陳劭雄和徐坦的一些手稿,以及當時對於這個展覽的一些報導和評論。

“大尾象:聯合藝術展”參展藝術家開幕留影,(左起)胡志穎、林一林、梁钜輝、陳劭雄、徐坦,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1993年,他們舉辦了一個戶外的展覽,第三回展,在紅螞蟻酒吧。對90年代藝術家來說,尤其在南方,沒有這樣的藝術機制以及學院機制,在對當時的前衛藝術並不支援的情況下,藝術家都是在一些非常規的地方舉辦展覽,這次他們就在酒吧外面的空地舉辦了展覽。這是當時現場的視頻,視頻當中,陳劭雄正在實施他的行為叫《五小時》,比較有趣的細節是,當時街頭的觀眾也上前來要求參與到這個行為當中。陳劭雄是站在後面的那一位。

陳侗主持“大尾象工作組”第三回藝術活動,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1994年,大尾象舉辦了他們的第四回展覽,叫“沒有空間”,這次在OCAT的下沉展廳中我們重點複現的就是“沒有空間”這個展覽。針對“沒有空間”,其實當時大眾媒體的報導也是非常踴躍的,大家可以看到一些主要的報紙,包括《粵港資訊日報》,包括香港的報紙都進行了報導。

“沒有空間”展覽媒體報導,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1995年,大尾象沒有在一個室內空間當中舉辦展覽,但是他們在室外實施了《安全渡過林和路》,還有徐坦也在酒吧當中進行他們的作品《新思想》等等。 這裡也有陳劭雄與侯瀚如的一封信件原件。

陳劭雄致侯瀚如信,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1996年,他們舉辦了最後一回展,叫“可能性”。這個展覽在廣州的中廣大廈,是在一個地下室的空間之中。所以OCAT的空間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徵就是它的下沉展廳其實非常符合當時大尾象的展覽氛圍,所以我們這一次也就利用了這個空間特點。

1996年“可能性”展覽邀請函,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在1997年以後,大尾象開始受到更多國際展覽的邀請。當時在荷蘭舉辦的“另一次長征”,可能也是中國藝術家包括概念藝術作品在歐洲的首次亮相。侯瀚如策劃的“運動中的城市”一系列展覽,當時在維也納、紐約、丹麥、倫敦、曼谷等等多個城市舉辦。

《運動中的城市》展覽畫冊(文獻資料由侯瀚如惠允),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在1998年,他們在瑞士的伯恩美術館以及香港理工大學各自舉辦了個展。這裡我選入的一些文獻也是比較有意思的,比如當時的伯恩美術館在《Art Forum》上刊登了一個小幅的展覽預告,這個展覽預告中對於大尾象的闡述也是非常有趣的,大家如果從研究的目的可以再去看一下。

伯恩美術館“大尾象”展覽現場,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最後2000年到2005年之間,大尾象參加了廣州三年展,以及光洲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等幾個重要的國際雙年展,這幾個展覽都是侯瀚如策劃的。這裡面也有一些文本,是大尾象成員一些重要的對話,以及在第二屆廣州三年展上面小漢斯跟大尾象四位成員的一個對談。

漢斯·烏爾裡希·奧布裡斯在廣東美術館時代分館(廣東時代美術館前身)對大尾象成員進行採訪,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在展廳正中,我們選擇了一些體量相對比較小的作品進行了複現,比如說在這個方形的空間當中是梁钜輝的《七天的沉寂》。當時這件作品是在整個空間當中,將一個透明薄膜做成的像迷宮一樣的空間,這次我們選擇這種很狹窄的空間方式把這個背景呈現出來。

陳劭雄,七天的沉寂,1991,4張彩色攝影,行為錄影紀錄,14'37'',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大家在展廳中看見的這件置於白牆外的作品是《視力矯正器》系列的第一件作品,應該沒有在陳劭雄去年的主要展覽中展出過。另外幾件這次展出作品,大家可以大致看一下我們折頁的介紹,我就不做闡述。

陳劭雄,視覺矯正器,1996,視頻裝置,尺寸可變,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我們現在來到下沉展廳,在這次展出的作品裡面我們會重複地選擇一些在藝術家的作品當中有相關性的圖像,比如陳劭雄作品《街景II》中呈現的中天廣場,在林一林的《安全渡過林和路》中是正在建設當中的高樓,到了1998年陳劭雄的《街景II》當中,這個高樓已經建成了。

陳劭雄,街景II,1998,14張彩色攝影,尺寸可變,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大尾象第四回展“沒有空間”錄影,1995年,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下沉區入口處的錄影其實是對於第四回“沒有空間”展覽的一個重現。大家在觀看完錄影之後再進入空間可能會有一些有意思的對照。

三育路14號建築立面,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三育路14號建築立面是當時他們舉辦第四回展的建築立面,這個建築今天在廣州的同一個位址已經不再是這樣的面貌了。當年,這個建築是有著民國建築風格的一個歷史建築。

徐坦,問題 I,1996,視頻裝置,尺寸可變,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徐坦的作品《問題I》,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徐坦早期對於國際法以及土地問題的一個關注。

梁钜輝,蟑螂與人,1998,攝影裝置,尺寸可變,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梁钜輝的《蟑螂與人》,在1998年瑞士的伯恩美術館展覽上展出過。

進入下沉主展廳門以後,裡面的幾件作品就是當時我們把三育路14號的“沒有空間”展覽的所有作品都以部分複現、部分類比的方式呈現出來。

徐坦,關於廣州三育路14號的改建和加建,1993,裝置,尺寸可變,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徐坦,關於廣州三育路14號的改建和加建,1993,裝置,尺寸可變,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照片

大家在這裡看到的是徐坦的《關於廣州三育路14號的改建和加建》的方案手稿以及當時現場展示的一個場景。

陳劭雄,蹺蹺板——以肺部活動為支架的拍攝 /觀看方式,1994, 視頻裝置,尺寸可變。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照片,作品由藝術家及博而勵提供

在展廳的另一側,陳劭雄的《蹺蹺板》,以及當時在三育路14號的內景圖片,形成比較有意思的鏡像關係。

鄭國穀在“沒有空間”展上的現場行為表演《重點建設》,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鄭國穀當時也參加了大尾象的第四回展覽,他實施了一個行為作品,叫《重點建設》。

梁矩輝在“沒有空間”展出的另一件裝置《浴缸裡的金魚》,圖片提供:廣東時代美術館

梁钜輝還有一件裝置,我們這次沒有複現裝置,只是把圖像作了一個重新呈現,叫《浴缸裡的金魚》。此次展出這件作品的空間不是對於當時那個建築的嚴格複製,但是在結構上是相關的。

梁钜輝,樂園I,1994, 裝置,尺寸可變,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林一林,天花板上的籠子, 1994,裝置,尺寸可變,OCAT研究中心展覽現場

最後的兩件作品,梁钜輝的《樂園I》以及林一林的《天花板上的籠子》,當時也展出於展覽建築的後院位置。所以大家今天會看到在展廳當中以這樣的方式呈現。

展覽資訊

大尾象:一小時,沒空間,五回展

展期:2017年3月16日—7月16日

參展藝術家:陳劭雄(1962-2016)、梁钜輝(1959-2006)、林一林(1964)、徐坦(1957)

策展人:侯瀚如、蔡影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