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海外宏觀週報:美國通脹難以回升的結構性原因

主要觀點

上周美國公佈了一系列經濟資料,包括房地產、勞動力市場和通脹等在內的最新資料均顯示出美國經濟延續平穩運行。

首先,就業市場保持健康。11月11日當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 24.9萬,雖升至六周新高,但已連續141周低於30萬關口,為1970年以來最長週期;且續申失業金人數下降4.4萬至186萬,為1973年以來的最低值。其次,通脹水準略有回升。美國10月CPI環比上漲0.1%,符合預期;零售銷售環比增速為0.2%,略高於預期; PPI環比上漲0.4%,高於預期。再次,房地產市場繼續向好。
10月新屋開工數達到129萬戶,高於預期和前值,為2008年以來的次高水準(僅次於2016年10月);10月營建許可為129.7萬戶,高於預期和前值。最後,工業產出表現良好。10月工業產出環比增速為0.9%,高於預期和前值,接近2010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以上資料總體指向美國經濟繼續平穩復蘇,這對於美國股市會形成有效支撐。所以,上周雖然稅改消息一波三折,“通俄門”事件再度發酵,美股依然能夠維持堅挺。

當然,如果將資料拉長,我們還是能看到一些老生常談的問題,例如持續收緊的勞動力市場並沒有帶來通脹水準的明顯回升。美國CPI同比確實已經位於2%的目標水準以上,但美聯儲更關注的核心PCE指標卻一路下滑至當前的1.3%。

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上周給出了較為激進的解決辦法——直接提高通脹目標水準到2.5%,刺激市場以此為錨而行動,從而推升通脹。但前瞻指引必須以事實為基礎,

一旦市場沒有跟著行動,美聯儲還面臨著失信的危險。

我們認為,發達經濟體通脹回升緩慢可能有一些結構性原因:一是臨時工數量增多,導致失業率資料失真;二是非自願非全時工作人員增多,降低了工作時長,壓低了薪水;三是低薪崗位增多,拉低了平均薪資。要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並非易事,但我們也不認為美國通脹水準會持續低迷。我們在《對菲力浦斯曲線再抱一些信心》中指出,

菲力浦斯曲線並非已經失效,而是“沒那麼有效”了,即同樣程度失業率的下滑,對通脹的拉動作用沒有早些年那麼強。所以,如果要看到核心通脹水準快速達標,就需要就業市場持續超預期地收緊,或許失業率的目標要比4.1%更低。

獲取完整報告,請發送郵件至:

sales@cebm.com.cn

財新智庫莫尼塔,系財新智庫旗下的獨立投資研究與商業諮詢公司,專注“宏觀政策”、“市場策略”、“草根調研”與“海外研究”四大板塊,

服務國內外金融機構與企業客戶。歡迎洽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