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吃飯時多做這個動作,能降低餐後血糖

吃飯快危害多

吃東西太快,對消化道負擔過重。無論是健康人還是糖尿病人,

都是要避免的,我們提倡細嚼慢嚥。研究證明,吃飯太快的人病發糖尿病風險是普通人的2倍、是吃飯慢的人的5倍。

對糖尿病來說,吃飯太快,不僅會影響食物營養的吸收,還會造成血糖升高。

造成餐後高血糖

我們的主食多是高澱粉的食物,如麵粉、大米等;如果這些高澱粉食物在口腔中未充分嚼的話,口腔中澱粉酶未發揮作用,就快速下到胃裡。由胰臟澱粉酶一下湧入,

就會引起糖尿病人的血糖迅速上升。

武漢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毛紅指出,進餐後30分鐘出現胰島素分泌高峰,糖尿病患者如果進食過快,胰島素會跟不上,葡萄糖迅速進入血液迴圈,造成血糖升高。

多咀嚼延緩血糖升高

如果這些高澱粉食物在口腔中細嚼慢嚥的話,

口腔中澱粉酶充分起作用,這時糖分是慢慢地到血液中,避免血糖快速升高。糖尿病患者,吃飯速度過快,會使得胰島素抵抗問題更嚴重。另外,細嚼慢嚥還能使糖尿病人增加飽腹感。

一口飯咀嚼20次以上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用15~20分鐘吃早餐,中、晚餐則用半小時左右。對老年人來說,每口飯菜最好咀嚼25~50次;年輕人每口飯咀嚼次數不少於20次。

研究發現:吃飯快的糖尿病患者改變吃飯習慣,每口飯咀嚼25次,每餐時間延長到25分鐘,平均餐後血糖下降1.2 mmol/ L。

有助營養吸收

北京東直門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劉敏提出,充分咀嚼食物可使營養物質更好地被腸道吸收。實驗發現,兩個人同吃一種食物,細嚼的人會比粗嚼的人多吸收13%蛋白質、12%脂肪、43%纖維素。廣西營養學會副理事長馬力平說,這是因為細嚼可以細化食物中的粗纖維、粉碎包裹的蛋白和脂肪。

改變飲食習慣

每日的進餐都有細節的講究,不妨看看,改變一些飲食習慣,就可以輕鬆控制血糖:

1、改變進餐順序

吃飯時先喝點湯爽口,增加飽腹感;再吃蔬菜黃瓜、番茄等;然後吃主食,最後吃肉。這樣可以避免熱量超標,

還能增強飽腹感。

2、慢慢吃、細細嚼

細嚼慢嚥,喝湯用勺,不要端碗喝,吃飯一口一口吃,不要狼吞虎嚥;上餐桌吃飯,不要端著飯碗邊走邊吃;專心吃飯,不要邊吃邊看電視;飯要一次盛好,不要一點一點加飯。

3、主食加粗糧

主食儘量選擇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主食,如窩頭、燕麥、玉米等粗糧,這些粗糧消化時間長,升糖指數低,升糖速度慢,可以有效抑制餐後血糖升高。

4、進餐品種

多吃蔬菜葉、莖,少吃根、塊莖,如土豆、藕等含澱粉高的蔬菜;

不吃油炸食物或油膩食品;

可以吃水果,不要喝果汁;

喝湯去掉湯麵上的油;

吃肉絲比吃肉片、肉塊好;

吃帶刺魚比吃魚塊好;

吃帶骨肉比吃淨肉好,既滿足食欲要求,吃進的肉量又不大。

5、烹調方法

吃煮、蒸、拌、鹵菜比炒菜好,可以減少油的攝入;吃魚吃清蒸魚、酸菜魚;炒菜多放調料少放油;做菜不要勾芡。

如窩頭、燕麥、玉米等粗糧,這些粗糧消化時間長,升糖指數低,升糖速度慢,可以有效抑制餐後血糖升高。

4、進餐品種

多吃蔬菜葉、莖,少吃根、塊莖,如土豆、藕等含澱粉高的蔬菜;

不吃油炸食物或油膩食品;

可以吃水果,不要喝果汁;

喝湯去掉湯麵上的油;

吃肉絲比吃肉片、肉塊好;

吃帶刺魚比吃魚塊好;

吃帶骨肉比吃淨肉好,既滿足食欲要求,吃進的肉量又不大。

5、烹調方法

吃煮、蒸、拌、鹵菜比炒菜好,可以減少油的攝入;吃魚吃清蒸魚、酸菜魚;炒菜多放調料少放油;做菜不要勾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