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案例分享:第一次聽說,小兒推拿竟然這麼快就治好了寶寶黃疸!

萌寶媽媽和奶奶來到小兒推拿店就診時,可著急了,什麼辦法都嘗試過了,照藍光,茵梔黃,減少母乳等,可寶寶已經34天大了,黃疸指標仍然居高不下。木辦法,聽朋友介紹,第一次聽說小兒推拿能調理黃疸,

於是帶著懷疑的眼光來嘗試小兒推拿。

當時,給寶寶做了診斷,便很有把握地說:有沒有療效,推拿三次去醫院檢查黃疸指數,對比一下就可以啦。第一天推拿一次,第二天早晨,寶媽發現孩子鼻頭上的黃色沒有了,便著急著又過來推拿。

萌寶,男,34天,出生後3天出現黃疸,黃疸一直未退,查黃疸指數220,醫生讓口服茵梔黃口服液,服用三天后孩子腹瀉嚴重,停藥後又查黃疸指數243,反而加重,後經朋友介紹來推拿調理。

查體:面目皮膚發黃,顏色鮮亮,並伴有輕微腹瀉,診斷為陽黃

治則:清熱利濕退黃

取穴:清補脾,清胃,平肝,清天河水,清大腸。

方義:清補脾,清胃健脾助運;平肝:疏肝利膽退黃;清天河水,清大腸:清濕熱由大便排出。

推拿3次後療效顯著,黃疸指數降了70,並排出些綠色的大便,又推拿3天,黃疸全消,愈。

現在寶寶黃疸的發生率大概在90%以上,正常出生第二天或第三天出現,持續一個星期到半個月時間會自行消退,但早產兒屬生理性黃疸,消退時間會長一些,

如果到了時間還不消退的話就需要進行治療了。

中醫認為,新生兒黃疸分為“陽黃”和“陰黃”,陽黃因寒濕,陽黃因濕熱,中醫調理思路截然相反,不同的黃疸推拿的穴位亦不同。但總的治療原則為:健脾利濕、疏肝利膽、退黃等肝之疏泄有助於膽道暢通,有利於利膽退黃。故疏肝利膽亦為本病治療的重要途徑。

新生兒黃疸“陽黃”

新生兒黃疸“陰黃”

在這裡,特別值得警惕的是茵梔黃口服液濫用。儘管是眾多醫生祛黃疸的選擇,但肯定沒有人告訴你新生兒自身消化功能不完全,而茵桅黃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是寒涼的藥物,用於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症見面目悉黃,胸脅脹痛,噁心嘔吐,小便黃赤,急慢性肝炎。因此,茵梔黃口服液對於濕熱型黃疸是有效的,但對於寒濕引起的陰黃則會損傷孩子的脾胃,脾主運化,升清,為後天之本,可能會加重病情。服下後很多寶寶會出現消化不良、腸膠痛、大便稀溏等不良反應,還會出現噁心嘔吐,肝區疼痛,嚴重的會造成體質下降,免疫力降低。如果消化道感染,可能引起感染性黃疸,寶寶不想吃奶,可能是茵梔黃引起的,同時需要注意排除寶寶存在消化道感染的情況!

因此治療小兒黃疸儘量要分清證型,而分清證型是中醫的專長,對於西醫而言則是短板,容易誤診誤治。筆者認為,寶寶生病首選中醫,中醫首選小兒推拿。選擇中醫小兒推拿進行退黃調理無疑是寶媽奶爸的一種最佳選擇。

如果消化道感染,可能引起感染性黃疸,寶寶不想吃奶,可能是茵梔黃引起的,同時需要注意排除寶寶存在消化道感染的情況!

因此治療小兒黃疸儘量要分清證型,而分清證型是中醫的專長,對於西醫而言則是短板,容易誤診誤治。筆者認為,寶寶生病首選中醫,中醫首選小兒推拿。選擇中醫小兒推拿進行退黃調理無疑是寶媽奶爸的一種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