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教師資格證面試結構化備考(十一)

現在有些家長覺得應該把學生的一切都交給老師管理,
對於這種觀念你怎麼看?

對於學生的教育,是學校、社會和家庭共同的責任。把學生的一切都交給老師是不現實的,是家長不負責任的表現,而且也不利於學生成長。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行為習慣很多都是在家庭中養成的,這對其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會有很大影響。家庭教育缺失或者教育不完整會讓孩子沒有歸屬感,對學習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作為老師,

很多學生的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家長的配合,缺少家長的配合,老師教育起來事倍功半。 

對於這種情況,應該和家長積極溝通,讓家長明白配合學校管理的重要性。溝通時保持態度的平和,對家長的方式和管理給予專業的指導和建議,讓家長明白老師這樣做也是為了孩子好。另外可以開專題家長會,讓家長老師之間可以互相探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就家庭教育的方式展開相互借鑒和討論。

總之,作為老師一定要爭取到家長的配合,家校一致,這樣才能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

班級裡有幾個同學結成了小團體,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作為班主任你會怎麼處理?

這些“小團體”往往是由學習成績不好、行為習慣較差、被其他同學孤立的學生構成的,它們不僅會對班級的榮譽、利益有一定的影響,而且也不利於班級內部學生的健康成長。

因此作為班主任,我會儘早解決:

首先,時刻關注。通過細心的觀察,發現這些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並在一些公開的場合及時給以表揚和肯定,幫助他們樹立自信。

其次,時刻關心。我會在學習和生活上給與他們關心,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及時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同時發動班裡的其他同學,多跟他們交流、接觸,使他們感覺到老師與同學的關心。

再次,時刻引導。注意在班級中創造良好的情感氛圍,

並通過組織郊遊、籃球賽、班級趣味運動會等活動來發揮他們的特長。

最後,時刻要求。為了保證小團體不影響班級的和諧發展,我會強化學生遵守紀律的意識;向學生們明確本學期班級的紀律目標,倡議大家共同努力,同時在此過程中有獎有懲,弘揚正氣。

總之,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都希望能引起別人的注意,小團體也是如此。

所以,只要我對這些學生關注到位,這個“小團體”就會很快融入到班級這個“大集體”中。

你在上課時,發現有學生沒帶書,你該怎麼辦?

學生上課沒帶書,這種現象時有發生,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做以下處理:

我會穩定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接著,我會以不影響學生上課為原則,處理學生沒帶書的情況。為了不影響學生的上課進度,如果當時我的辦公室有備用的書本,快速讓班長去辦公室取書給他暫時用。如果辦公室沒有教材,我會讓同桌跟他分享同一本書 。

課後,我會詢問該生為什麼沒有帶書。如果是不小心忘記了,就提醒他以後上學整理書包時仔細一些。如果是書本丟失,可以推薦他和家長一起到某個書店補買。如果這種情況經常發生,我會跟該生家長溝通,讓家長進行監督,每天晚上把書包整理好再休息。

為了防止此種情況再次發生,在以後的班會上也可以再次強調一下課前的準備,強調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如果辦公室沒有教材,我會讓同桌跟他分享同一本書 。

課後,我會詢問該生為什麼沒有帶書。如果是不小心忘記了,就提醒他以後上學整理書包時仔細一些。如果是書本丟失,可以推薦他和家長一起到某個書店補買。如果這種情況經常發生,我會跟該生家長溝通,讓家長進行監督,每天晚上把書包整理好再休息。

為了防止此種情況再次發生,在以後的班會上也可以再次強調一下課前的準備,強調養成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