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經濟學家宋清輝:高送轉的本質就是投機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每經投資寶表示,高送轉的本質就是投機,從嚴監管高送轉就是在抑制投機行為。高送轉概念股一直是市場的炒作熱點,相關概念股短期內漲幅較大,

甚至有些個股泡沫已經很嚴重,作為投資者,需要高度警惕主力資金出現集中出逃所帶來的風險。再者,高送轉一般是公司為了表明盈利能力強或者成長空間可期,因而在佈局高送轉概念股的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公司的業績表現。

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編輯 謝欣

對高送轉歪風要加強監管再度被監管層重申,4月8日,劉士餘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表示,“10送30”的高送轉方案在全世界罕見,必須列入重點監管範圍。

近些年來,上市公司似乎愈發“慷慨”,以往堪稱超高送轉的“10轉10”已淪為起步價,“10轉30”也不再罕見。然而,一些上市公司大股東利用這個“遊戲”,玩轉高位減持。高☆禁☆潮散去後,給普通投資者留下一地雞毛。

鑒於此,證監會、交易所也是頻頻出擊,對相關公司發出問詢監管函件。今年3月份,證監會也再度重申將對高送轉進行嚴格監管。每經投資寶注意到,高送轉面臨的監管壓力或將進一步增強。

A股“高送轉”演變之路

“高送轉”是指送紅股或者資本公積金轉增股票的比例很大。按照A股市場目前約定俗成的說法,“10轉10”及以上才稱得上“高送轉”。從目前來看,“10轉10”似乎算不得什麼,但在10多年以前,

“10轉10”在A股市場堪稱是極為稀罕的。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資料統計資料顯示,A股首份“10轉10”送轉的方案為精倫電子2002年度推出的“10轉10派4.00元(含稅)”。當年該公司淨利潤增長率為-1.23%。在2002年~2007年之間,兩市的最高送轉均未超過“10轉10”。“10轉10”送轉的公司在30家上下。

2008年,中金黃金、維維股份、中航飛機三檔股票首次突破“10轉10”,其轉增比例為“10轉12”。在該年度,三家公司的淨利潤增長率似乎與這份頂級送轉方案並不完全匹配,

分別為14.81%、-40.82%、324.023%。

2009年,神州泰嶽一紙“10轉15派3元(含稅)”的分配方案,將A股上市公司送轉的上限再度拔高。當年,神州泰嶽淨利潤同比增長124.6%。2010年,安居寶、乾照光電等7家公司推出“10轉15”的方案,而梅花生物以“10轉16.861派5.00元(含稅)”傲視群雄。在這一年,兩市上市公司送轉達到或超過“10轉10”的公司也出現爆發式增長,累計近200家。2011年、2012年,送轉方案均以“10轉15”為上限。

2013年,業績增速分別為158.86%、1.75%的東旭光電、營口港均拋出“10轉20”的送轉方案。

2014年,“10轉16”、“10轉17”、“10轉18”、“10轉20”大批量出現。眾信旅遊、萬邦達、海潤光伏等9家上市公司推出“10轉20”送轉方案。其中,海潤光伏2014年淨利潤巨虧9.58億元,在2013年虧損2億元的基礎上繼續業績下滑。2014年度,A股兩市推出高送轉方案的上市公司超過300家。

進入瘋狂的頂級送轉

按照上述情況,A股的送轉上限就在“10轉20”。但很快,這個極限就被拔高到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所稱的“10轉30”。2015年8月6日,昆侖萬維宣佈,公司實控人周亞輝提議,以2015年6月30日的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以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股本30股。昆侖萬維由此摘得A股史上最“土豪”送轉 的頭銜。而根據該公司當年1個月前披露的201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5年上半年盈利同比下降5.05%~30.95%(最終為-15.92%)。

在昆侖萬維打破紀錄之後,迅遊科技也在2015年8月28日推出“10轉30股派6元(含稅)”的中期分配預案。與之相比浙江永強2015年8月17日披露的“10轉25股派3.5元(含稅)”也相形見絀。

隨著送轉上限的提升,上市公司也紛紛變得“慷慨”起來。根據東方財富Choice資料統計資料,2015年度,兩市送轉在“10轉10(含)”以上的上市公司有345家;在“10轉20(含)”以上的上市公司合計近50家。其中,中科創達、勁勝精密均為“10轉30”,神州長城、輝豐股份等4家上市公司為“10轉28”。

而在2016年度,上市公司對頂級送轉的青睞更是達到一個新的頂峰。自2016年中期,天潤數娛、吳通控股、兆新股份、愛康科技4家公司推出“10轉30”後,雖然目前距離年報披露完畢還有一段時間,但截至目前,兩市推出“10轉30”送轉預案的上市公司已經有9家,分別為南威軟體、凱龍股份、合力泰、贏時勝、金利科技、大晟文化、東方通、易事特、合眾思壯。而這些公司的業績表現也是參差不齊,如南威軟體2016年淨利潤為5147.47萬元,同比下降18.48%。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每經投資寶表示,高送轉的本質就是投機,從嚴監管高送轉就是在抑制投機行為。高送轉概念股一直是市場的炒作熱點,相關概念股短期內漲幅較大,甚至有些個股泡沫已經很嚴重,作為投資者,需要高度警惕主力資金出現集中出逃所帶來的風險。再者,高送轉一般是公司為了表明盈利能力強或者成長空間可期,因而在佈局高送轉概念股的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公司的業績表現。原標題:劉士餘批評“10轉30”亂象 揭秘A股高送轉瘋狂史

以2015年6月30日的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以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股本30股。昆侖萬維由此摘得A股史上最“土豪”送轉 的頭銜。而根據該公司當年1個月前披露的201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5年上半年盈利同比下降5.05%~30.95%(最終為-15.92%)。

在昆侖萬維打破紀錄之後,迅遊科技也在2015年8月28日推出“10轉30股派6元(含稅)”的中期分配預案。與之相比浙江永強2015年8月17日披露的“10轉25股派3.5元(含稅)”也相形見絀。

隨著送轉上限的提升,上市公司也紛紛變得“慷慨”起來。根據東方財富Choice資料統計資料,2015年度,兩市送轉在“10轉10(含)”以上的上市公司有345家;在“10轉20(含)”以上的上市公司合計近50家。其中,中科創達、勁勝精密均為“10轉30”,神州長城、輝豐股份等4家上市公司為“10轉28”。

而在2016年度,上市公司對頂級送轉的青睞更是達到一個新的頂峰。自2016年中期,天潤數娛、吳通控股、兆新股份、愛康科技4家公司推出“10轉30”後,雖然目前距離年報披露完畢還有一段時間,但截至目前,兩市推出“10轉30”送轉預案的上市公司已經有9家,分別為南威軟體、凱龍股份、合力泰、贏時勝、金利科技、大晟文化、東方通、易事特、合眾思壯。而這些公司的業績表現也是參差不齊,如南威軟體2016年淨利潤為5147.47萬元,同比下降18.48%。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每經投資寶表示,高送轉的本質就是投機,從嚴監管高送轉就是在抑制投機行為。高送轉概念股一直是市場的炒作熱點,相關概念股短期內漲幅較大,甚至有些個股泡沫已經很嚴重,作為投資者,需要高度警惕主力資金出現集中出逃所帶來的風險。再者,高送轉一般是公司為了表明盈利能力強或者成長空間可期,因而在佈局高送轉概念股的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公司的業績表現。原標題:劉士餘批評“10轉30”亂象 揭秘A股高送轉瘋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