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推動河北高品質發展|魅力承德:從“旅遊大市”邁向“旅遊強市”

提及承德旅遊,大家會想到避暑山莊、壩上草原、金山嶺長城。其實,這只是承德旅遊“家底”的一部分。承德區域內幾乎涵蓋了除海洋之外的各類旅遊資源,有森林、沙漠、草原、山水、溫泉、丹霞地貌等等,

“旅遊資源大市”,承德當之無愧。然而,承德的目標絕不僅限於此,如何將資源優勢轉變發展優勢,實現從“旅遊資源大市”到“旅遊強市”跨越,是承德當下和未來努力的方向。

萬里長城,金山獨秀。

一季游向四季游 做強核心景區

相比夏季遊人如織的熱鬧場景,

冬日的避暑山莊要顯得冷清許多。淡旺季分明的態勢,不僅是避暑山莊景區的特徵,也是承德旅遊的一個真實寫照。

“十三五”時期,面對新常態、適應新環境、完成新任務,進一步推進國際旅遊城市建設,承德旅遊業將基於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打破行政區劃限制,按照生態板塊的分佈,結合歷史文化基底進行空間架構,實現全域旅遊的生態格局和產業格局,

用生態格局支援產業格局。

根據規劃,承德市“十三五”期間的旅遊發展空間佈局為“一核、兩帶、五大板塊、六個旅遊度假區”。其中,“一核”為以避暑山莊及外八廟為中心的國際旅遊城市核心區;“兩帶”為京城皇家禦道旅遊帶和燕山環京津國際休閒旅遊帶;“五大板塊”為皇家文化、森林草原、長城生態、燕山山水、冰雪溫泉等旅遊板塊;“六個旅遊度假區”為禦道口、興隆山、熱河皇家溫泉、金山嶺、蟠龍湖、京北第一草原等旅遊度假區。

其中,一核,就是避暑山莊。為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避暑山莊加快完善文化遺產服務功能,憑藉不可複製的文化資源與人文精神構築景區的核心品牌價值,致力於將品牌的文化內涵貫穿到吃住行遊購娛各個環節和旅遊業發展的全過程,設計具有文化創意的旅遊商品,開發突出文化特色的旅遊餐飲,推出體現民族特色的印象演藝,

從而促進產業升級,最終將“避暑山莊”建設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旅遊品牌。

同時,在與其他景區聯合打造“京承皇家禦道”精品線路外,還在每年冬季舉辦冰上馬拉松、國際冰球邀請賽等一系列賽事。從一季游向四季遊拓展,系列活動正在改變遊客對承德只能“避暑”的固有思維。

“要以全域旅遊示範市建設和認真籌辦全省第三屆旅發大會為契機,借力京張冬奧會,

大力實施旅遊產業化和‘旅遊+’戰略。”承德市委書記周仲明表示,該市旅遊文化產業必須加快“一季游”向“四季遊”的轉變。為補上這塊短板,承德編制了“冰雪運動旅遊產業規劃”,積極發展滑雪、冰瀑、冰球、冰橇、冰壺等項目,力爭把承德打造成“北冰南移的橋頭堡”。

避暑山莊水心榭遠眺。 高俊虎 攝

從“旅遊資源大市”向“旅遊強市”跨越

9月26日—27日,首屆承德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興隆、灤平兩縣召開。以舉辦首屆旅發大會為契機,該市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多措並舉,奮力開啟從旅遊資源大市向旅遊強市跨越的新篇章。

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承德市打造了一批新景區、新產品、新業態,新建旅遊項目50個,總投資200多億元,項目建設實現了又快又好發展。新建、改建旅遊景區12個,其中興隆山景區和金山嶺長城達到國家5A級景區標準,興隆山經過1年的建設完成了接駁中心、觀光電梯、玻璃索橋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景區無障礙、智慧化旅遊,成為承德旅遊的新地標,河北旅遊的新典範;金山嶺長城景區著力改造提升,引進了悅榕莊高端民宿,新建了通景公路和停車場,景區接待能力大幅提升,大景區龍頭帶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興隆縣、灤平縣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目標基本實現。

近年來,為更好的推動旅遊業跨越發展,承德市創新體制機制建設,固守生態底線,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保護優先、科學規劃旅遊發展總體佈局。特別是在開發利用旅遊資源的過程中,充分考慮環境與資源對旅遊業發展的承載能力,盡最大努力減少開發建設對林地、植被及自然環境的損害,保護好生態這一可持續發展的根基命脈和金字招牌,保障旅遊與生態環境協同發展。

創新景區管理機制,推動旅遊景區企業化管理。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社會資金為主體、依靠市場機制籌措資金的旅遊投融資體系,計畫發起設立20—50億元規模的全市旅遊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各縣市區也正在抓緊組建縣級旅遊投融資平臺公司,破解旅遊融資問題。通過抓緊建立旅遊綜合管理機構和旅遊員警、旅遊工商局、旅遊巡迴法庭等“1+3+N”模式,進一步提高旅遊市場綜合治理效能。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承德將堅持把文化旅遊服務業作為第一大主導產業來打造,以發展全域旅遊為方向,深入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一核、兩帶、五大板塊、六個旅遊度假區”。市長常麗虹介紹說。

到2020年,接待中外遊客突破1億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1000億元,5A級景區達到3家以上,4A級景區16家以上,A級以上景區50家以上;到2021年,力爭建成全國首個“國家度假公園”,躋身全國旅遊業第一方陣,實現旅遊資源大市向旅遊業強市的重大跨越。

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

近年來,承德大力培育旅遊新業態。突出文化休閒遊。重點實施了興隆青松嶺文化旅遊度假區、灤平恒大山水文化產業園、雙橋大稿國際藝術區、雙灤鼎盛梅園、平泉油畫創意產業園等區域性旅遊項目。

突出冰雪運動遊、體育休閒游、醫療康養遊,重點打造都市工業、現代製造業、工藝美術、高新技術、工業遺存開發利用、迴圈經濟等工業旅遊產品,在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承德提出建好“旅遊交通網、旅遊服務網、旅遊智慧網”,突出抓好賓館酒店、停車場、導覽系統、商品購物中心、諮詢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務品質。

依託雲平臺建設“1144”承德旅遊大資料中心,形成“一張網、一個中心、四個平臺、四套體系”的國內一流旅遊大資料平臺,實現景區門票、演藝演出、餐飲住宿、特色精品線路、旅遊紀念品等所有與旅遊相關聯的活動都實現線上預訂和線上交易。重點抓好“六大智慧旅遊系統”,建立旅遊公共微信平臺,及時發佈旅遊資訊、接受遊客投訴建議。年內3A級以上景區要實現門票電子化,4A級景區要全部實現免費WiFi和電子導遊全覆蓋。

今明兩年,承德旅遊產業發展可謂喜事連連,除了今年召開首屆承德市旅發大會,明年,河北省第三屆旅發大會也將落戶承德。第三屆省旅發大會將突出“森林草原”主題,體現“國家1號風景大道”的唯一性、獨特性,圍繞木蘭秋獮、阿魯布拉克圍、茶鹽古道、國家牧場、契丹部落、中國馬鎮這6個組團和3個行宮、4個驛站以及沿線村莊改造提升等重點工程,加快實施總投資220億元的23個旅遊專案,把180公里壩上旅遊產業帶建設成為“中國最美旅遊風景道”和“國家森林草原旅遊度假區”。

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承德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蹟作出的重要批示,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積極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實現由山莊時代向全域旅遊新紀元的跨越,以首屆承德市旅發大會為平臺,一屆接著一屆幹,擼起袖子加油幹,力爭通過3至5年時間,各縣(市、區)旅遊業實現翻天覆地的變化,把承德建設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

(燕趙都市報 陳琳琳、陳寶雲)

避暑山莊水心榭遠眺。 高俊虎 攝

從“旅遊資源大市”向“旅遊強市”跨越

9月26日—27日,首屆承德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興隆、灤平兩縣召開。以舉辦首屆旅發大會為契機,該市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多措並舉,奮力開啟從旅遊資源大市向旅遊強市跨越的新篇章。

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承德市打造了一批新景區、新產品、新業態,新建旅遊項目50個,總投資200多億元,項目建設實現了又快又好發展。新建、改建旅遊景區12個,其中興隆山景區和金山嶺長城達到國家5A級景區標準,興隆山經過1年的建設完成了接駁中心、觀光電梯、玻璃索橋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景區無障礙、智慧化旅遊,成為承德旅遊的新地標,河北旅遊的新典範;金山嶺長城景區著力改造提升,引進了悅榕莊高端民宿,新建了通景公路和停車場,景區接待能力大幅提升,大景區龍頭帶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興隆縣、灤平縣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目標基本實現。

近年來,為更好的推動旅遊業跨越發展,承德市創新體制機制建設,固守生態底線,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保護優先、科學規劃旅遊發展總體佈局。特別是在開發利用旅遊資源的過程中,充分考慮環境與資源對旅遊業發展的承載能力,盡最大努力減少開發建設對林地、植被及自然環境的損害,保護好生態這一可持續發展的根基命脈和金字招牌,保障旅遊與生態環境協同發展。

創新景區管理機制,推動旅遊景區企業化管理。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社會資金為主體、依靠市場機制籌措資金的旅遊投融資體系,計畫發起設立20—50億元規模的全市旅遊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各縣市區也正在抓緊組建縣級旅遊投融資平臺公司,破解旅遊融資問題。通過抓緊建立旅遊綜合管理機構和旅遊員警、旅遊工商局、旅遊巡迴法庭等“1+3+N”模式,進一步提高旅遊市場綜合治理效能。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承德將堅持把文化旅遊服務業作為第一大主導產業來打造,以發展全域旅遊為方向,深入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一核、兩帶、五大板塊、六個旅遊度假區”。市長常麗虹介紹說。

到2020年,接待中外遊客突破1億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1000億元,5A級景區達到3家以上,4A級景區16家以上,A級以上景區50家以上;到2021年,力爭建成全國首個“國家度假公園”,躋身全國旅遊業第一方陣,實現旅遊資源大市向旅遊業強市的重大跨越。

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

近年來,承德大力培育旅遊新業態。突出文化休閒遊。重點實施了興隆青松嶺文化旅遊度假區、灤平恒大山水文化產業園、雙橋大稿國際藝術區、雙灤鼎盛梅園、平泉油畫創意產業園等區域性旅遊項目。

突出冰雪運動遊、體育休閒游、醫療康養遊,重點打造都市工業、現代製造業、工藝美術、高新技術、工業遺存開發利用、迴圈經濟等工業旅遊產品,在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承德提出建好“旅遊交通網、旅遊服務網、旅遊智慧網”,突出抓好賓館酒店、停車場、導覽系統、商品購物中心、諮詢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務品質。

依託雲平臺建設“1144”承德旅遊大資料中心,形成“一張網、一個中心、四個平臺、四套體系”的國內一流旅遊大資料平臺,實現景區門票、演藝演出、餐飲住宿、特色精品線路、旅遊紀念品等所有與旅遊相關聯的活動都實現線上預訂和線上交易。重點抓好“六大智慧旅遊系統”,建立旅遊公共微信平臺,及時發佈旅遊資訊、接受遊客投訴建議。年內3A級以上景區要實現門票電子化,4A級景區要全部實現免費WiFi和電子導遊全覆蓋。

今明兩年,承德旅遊產業發展可謂喜事連連,除了今年召開首屆承德市旅發大會,明年,河北省第三屆旅發大會也將落戶承德。第三屆省旅發大會將突出“森林草原”主題,體現“國家1號風景大道”的唯一性、獨特性,圍繞木蘭秋獮、阿魯布拉克圍、茶鹽古道、國家牧場、契丹部落、中國馬鎮這6個組團和3個行宮、4個驛站以及沿線村莊改造提升等重點工程,加快實施總投資220億元的23個旅遊專案,把180公里壩上旅遊產業帶建設成為“中國最美旅遊風景道”和“國家森林草原旅遊度假區”。

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承德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蹟作出的重要批示,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積極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實現由山莊時代向全域旅遊新紀元的跨越,以首屆承德市旅發大會為平臺,一屆接著一屆幹,擼起袖子加油幹,力爭通過3至5年時間,各縣(市、區)旅遊業實現翻天覆地的變化,把承德建設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

(燕趙都市報 陳琳琳、陳寶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