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獨家」315調查(十三):不好找的金銀建充電樁 APP充電較便利

業餘車新聞,專業逗比范兒。話題無下限,節操是路人

沒標識,路難找,電卡不能用,本以為這次的金銀建科技充電之行會以失望告終。但是在充電方面上,記者並沒有像之前調查一樣“大動干戈”,

而是較為順利地充滿了電。

調查地點:金銀建科技

綜合評分:★★★★

提起金銀建,大家應該首先想起的就是計程車公司,目前在北京市內的計程車公司的車輛已有不少換裝成新能源車型,多數計程車公司也建設了充電樁,方便出租師傅進行充電。

2月20日,《新能源汽車新聞》記者跟隨著某充電平臺APP的指引,來到了金銀建公司充電點,進行了一番充電體驗。

無指示牌 問過才知路

記者在APP的導航指引下,來到了金銀建公司充電點附近,在仔細尋找了一段時間後,並沒有發現充電樁指示牌的蹤跡。正當記者以為地點錯誤的時候,有一輛金銀建公司的新能源計程車準備回場充電,記者便跟隨著計程車來到了一條小路上。

在盡頭的大門處,有一位元工作人員攔住了記者的車輛,詢問來此的目的,得知是準備充電後,工作人員登記了記者的車牌號,並予以放行。

進入場內,可以看到左側設置了一排充電樁,正有兩輛計程車進行充電。由於此處停車場較大,記者並沒有發現有燃油車占位的現象。

停好車,連接好充電槍,然而就在記者插卡準備充電的時候,卻發現機器無法識別國網充電卡,一連試驗了4、5個樁都是如此。

APP充電較便利

周圍儘管有兩輛計程車在充電,但是車主都不在附近,詢問了進門時的工作人員,得到的答覆是需要聯繫負責充電樁運營的人員。記者在撥通了負責人的電話後,負責人表示馬上過來解決問題。負責人抵達之後告訴記者:儘管這些充電樁都是國網的,

但是不能識別國網充電卡,只能用e充網APP進行充電。同時他還表示,因為使用APP可以直接往其中充入餘額,從而避免了充電卡內餘額不夠,充不上電的弊端。記者在使用e充網APP掃碼後,順利地充上了電。

記者在與負責運營的工作人員交談後得知,

此處的充電樁為今年剛剛投入使用,主要以計程車為主,私家車主很少來到此處充電。因為計程車主要使用快充充電,故而設立的多數為快充樁。並且場內還設立了一台華商三優品牌的充電樁,最大充電電流能夠達到120A,更大的功率能夠減少車主充電等待的時間。同時由於是公司場地,目前並沒有收取停車費。

在本次充電體驗中,金銀建科技充電的總體表現較好,進門有登記,同時也有專人看管,不收取停車費。只是由於沒有指示牌進行引導,尋找有些不便。而就在記者結束充電體驗,準備回程的時候,發現馬路對面的一條小路口處樹立著一個充電指引牌。這不禁讓記者感到有些意外,因為此處的充電樁並沒有顯示在充電APP平臺上。沿著指示牌的指引,記者駕車來到了一個位於社區中的國網充電站。詢問了周邊住戶後,《新能源汽車新聞》記者得知,此處是去年新建的充電站,但由於周圍比較偏僻,並沒有多少人來此充電,同時也沒有固定人員進行看管。記者也走訪了周圍的社區,也沒有發現新能源汽車的蹤跡,所以記者對於此處充電樁的利用率有些存疑。

(明天,我們將繼續發佈兩家企業的充電樁市場調查,他們又存在哪些問題?敬請關注。)

歡迎關注

卡范兒-CarFans

卡范兒-CarFans

在本次充電體驗中,金銀建科技充電的總體表現較好,進門有登記,同時也有專人看管,不收取停車費。只是由於沒有指示牌進行引導,尋找有些不便。而就在記者結束充電體驗,準備回程的時候,發現馬路對面的一條小路口處樹立著一個充電指引牌。這不禁讓記者感到有些意外,因為此處的充電樁並沒有顯示在充電APP平臺上。沿著指示牌的指引,記者駕車來到了一個位於社區中的國網充電站。詢問了周邊住戶後,《新能源汽車新聞》記者得知,此處是去年新建的充電站,但由於周圍比較偏僻,並沒有多少人來此充電,同時也沒有固定人員進行看管。記者也走訪了周圍的社區,也沒有發現新能源汽車的蹤跡,所以記者對於此處充電樁的利用率有些存疑。

(明天,我們將繼續發佈兩家企業的充電樁市場調查,他們又存在哪些問題?敬請關注。)

歡迎關注

卡范兒-CarFans

卡范兒-Car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