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鴨腳包、叻沙、肉骨茶……今冬吉隆玻遊吃秘笈在此!一點小溫暖,一個大胃口~

點擊上方申江服務導報,跟著小申吃喝玩樂逛上海

元旦短假就這麼結束了,但還有1個多月,就要迎來春節長假了啊!

雖說是春節7天長假,但也不足以去歐美壯遊;可好歹辛苦了一整年,

在江浙周邊兜兜轉轉也總有種不甘心的感覺。

如果你還猶豫不決去哪裡好好放鬆一下,小申倒是覺得有個心儀的目的地,正適合去悠閒地走上一走,這個地方就是——

吉隆玻

為什麼推薦吉隆玻?很簡單,就三個字:

吃!吃!吃!

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玻,

馬來本地人和華人各占了45%左右的人口比例,剩下的10%是印度人。你看,同一架飛機上的空姐來自的族群都是千姿百態,更不要說當地的美食啦~

豐富多元的文化環境很自然地形成了十分具有當地特色的飲食傳統,尤其是在吉隆玻占到一小半的華人人口中,

廣府人、閩南人和客家人比重超過了90%。

這三大族群本來在中國就素以美食著稱,他們更讓吉隆玻成為全東南亞的美食重鎮~

今天,小申就帶大家在吉隆玻兜兜轉轉,推薦一大摞親測的吉隆玻當地人私藏料理!

吉隆玻私藏美食地圖第一站

茨場街

唐人街在全世界哪裡都是聚集美食的大本營,吉隆玻的茨廠街更不會例外。

沿著這條聚居著大量華人的小馬路閒逛,無疑很容易被這裡的煙火氣所吸引。各種產自中國的小商品琳琅滿目,既是當地人採買日常用品的好地方,也是外國遊客選購旅遊紀念品的打卡地。

不過,茨廠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還是一家挨著一家、香氣四溢的街邊小店!

作為旅遊勝地的茨廠街,可不是每家店都能撐得起吉隆玻美食的門面,大小幾十家鋪子,哪幾家值得填進你空間有限的胃,還得仔細看看當地人的良心推薦啦。

茨廠街第一家必到店名叫“四眼仔鴨腳包”,其實也就是路邊一個小小的攤頭。深入茨廠街,一眼就可以看到他們家飄揚的旗子!

開放式櫃子裡豪邁壘砌起來的燒鴨,光從色澤上就美豔誘人到令人無法直視其光芒。四眼仔的鹹鴨綿延了70多年的歷史,是很正宗的老廣味道。

面對琳琅滿目的各種鴨製品,不用想,閉著眼睛抓起一隻帶方腿肉的“手槍鴨腿”先大嚼一通再說,既方便,也能夠吃到一隻鴨子最為肥美鮮嫩的部分。

鴨腿好吃,鴨子本身當然就得好。店家選用2.8到3公斤的當地土鴨,肥瘦的比例十分均衡,再在鴨子的外皮用特殊的醬料醃制,放入冷房風乾3-4個小時。

這個醃制的過程既是入味,也是上色。烤完之後的鴨子把腿斬下,即便是涼的,一口咬下去,也是滿滿的油脂與醬料混合的香氣。

最精彩的是鴨腿內裡因為高溫烤炙而鎖住的湯汁,如果沒有心理準備,當你還驚訝於鴨腿軟嫩口感的時候,湯汁就已經噴出來,灑一地了!

吃完鹹鴨腿,自然還得試一試四眼仔家的鴨腳包,畢竟自家招牌就以它命名嘛。和國內的很多燒臘或者熟食店不同,他們家的鴨腳包十分的飽滿。

一隻鴨腳、兩大片鴨肝被一根鴨腸緊緊捆在一起,呈現出比鹹鴨更深更紅的色澤,而這深紅色的來源便是醬汁中摻入的紅糟豆腐乳,所以在吃鴨腳包的時候,每一口都會有濃郁的類似於味噌的香氣。

一隻鴨腳包的三樣鴨製品中最厲害的要屬鴨肝:浸透豆乳醬汁的鴨肝甜甜咸咸,完全沒有了鴨自帶的腥氣,而鴨肝因飽滿水分而帶來的軟嫩口感則完全不同于慣常吃到醬鴨肝或粉或柴的質感,“四眼仔”不愧是在茨廠街獨霸70年的存在!

說起粽子,並不稀奇,不過茨廠街的何玉記粽子可是是自成一格:除了了廣東堿水粽,他們還有福建鹹肉粽丶客家炒米粽丶麻六甲娘惹粽,幾乎把吉隆玻的華人族群各種的粽子做法“一網打盡”。

過去我們總用“餡兒大皮薄”來形容做包子的店家十分良心,在何玉記的招牌裹蒸棕裡竟也能看到餡兒大皮薄的效果!

打開粽葉,你會發現薄薄一層糯米根本包不住裡面豐富到炸裂的餡料,餡料裡有蠔幹、干貝、鹹蛋黃、開洋、五花肉粒、香菇……奢華餡料堪稱粽子版的佛跳牆!

其實,除了“四眼仔”和“何玉記”這兩家可以打出滿分再送附加分的美食,還有一些店家也十分值得造訪:冠記雲吞面的叉燒雲吞曾經被蔡瀾力薦,蕭氏豬腸粉也有60多年的經營史,客家人的各種“釀”菜也是一絕…

也許你會問,走出國門,為何偏偏還要在茨廠街尋覓“家的味道”?

其實,這些漂洋過海、艱辛討生活的華人為了將一份鄉愁寄託在食物裡,幾十年來始終如一地維持著口味和做法的一致,如今他們的家鄉味反而成了我們在國內難以見識到的中國味道。

吉隆玻私藏美食地圖第二站

Medan Tuanku

輕軌站

離開茨廠街不過10分鐘車程的Medan Tuanku輕軌站地處吉隆玻著名的摩天大樓——雙子星的旁邊。

最黃金的地段自然少不了當地人最推崇的美食,緊挨著輕軌站正開著一家號稱在吉隆玻網路票選第一的叻沙店,名叫Baba Can Cook(下文簡稱BCC)。先不論東西好不好吃,光看這文藝小清新的腔調,就已經讓人覺得很舒服啦。

作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國民美食,要把叻沙做到第一名,難度簡直和在烏魯木齊烤羊肉串排名第一,或者在蘭州做牛肉麵排名第一有得一比。也許你會問叻沙是什麼,其實簡單說來,它就是一種具有馬來風味的湯粉面。

叻沙(Laksa)一詞源于古梵語的“Laksha”,意為數量眾多,(這裡也能看出馬來西亞受印度文化的影響)所以一碗叻沙的做法從湯頭的配料到搭配的澆頭都絕不簡單。

在馬拉西亞,每個地方的叻沙從湯頭到澆頭都不一樣,“BCC”做的是娘惹風味叻沙,屬於咖喱叻沙大類裡的一個小分支。

相比起上圖亞參叻沙(叻沙的另一個大類)的酸辣湯頭透明見底的色面,“BCC”將魚湯,咖喱粉,各種香料和椰漿混合在一起,最後扔進去幾顆青檸檬增添爽口的酸味,充滿了濃稠和渾厚的口感,有點像日本拉麵裡雞湯鹽味和豬骨湯拉麵的區別。

開放式櫃子裡豪邁壘砌起來的燒鴨,光從色澤上就美豔誘人到令人無法直視其光芒。四眼仔的鹹鴨綿延了70多年的歷史,是很正宗的老廣味道。

面對琳琅滿目的各種鴨製品,不用想,閉著眼睛抓起一隻帶方腿肉的“手槍鴨腿”先大嚼一通再說,既方便,也能夠吃到一隻鴨子最為肥美鮮嫩的部分。

鴨腿好吃,鴨子本身當然就得好。店家選用2.8到3公斤的當地土鴨,肥瘦的比例十分均衡,再在鴨子的外皮用特殊的醬料醃制,放入冷房風乾3-4個小時。

這個醃制的過程既是入味,也是上色。烤完之後的鴨子把腿斬下,即便是涼的,一口咬下去,也是滿滿的油脂與醬料混合的香氣。

最精彩的是鴨腿內裡因為高溫烤炙而鎖住的湯汁,如果沒有心理準備,當你還驚訝於鴨腿軟嫩口感的時候,湯汁就已經噴出來,灑一地了!

吃完鹹鴨腿,自然還得試一試四眼仔家的鴨腳包,畢竟自家招牌就以它命名嘛。和國內的很多燒臘或者熟食店不同,他們家的鴨腳包十分的飽滿。

一隻鴨腳、兩大片鴨肝被一根鴨腸緊緊捆在一起,呈現出比鹹鴨更深更紅的色澤,而這深紅色的來源便是醬汁中摻入的紅糟豆腐乳,所以在吃鴨腳包的時候,每一口都會有濃郁的類似於味噌的香氣。

一隻鴨腳包的三樣鴨製品中最厲害的要屬鴨肝:浸透豆乳醬汁的鴨肝甜甜咸咸,完全沒有了鴨自帶的腥氣,而鴨肝因飽滿水分而帶來的軟嫩口感則完全不同于慣常吃到醬鴨肝或粉或柴的質感,“四眼仔”不愧是在茨廠街獨霸70年的存在!

說起粽子,並不稀奇,不過茨廠街的何玉記粽子可是是自成一格:除了了廣東堿水粽,他們還有福建鹹肉粽丶客家炒米粽丶麻六甲娘惹粽,幾乎把吉隆玻的華人族群各種的粽子做法“一網打盡”。

過去我們總用“餡兒大皮薄”來形容做包子的店家十分良心,在何玉記的招牌裹蒸棕裡竟也能看到餡兒大皮薄的效果!

打開粽葉,你會發現薄薄一層糯米根本包不住裡面豐富到炸裂的餡料,餡料裡有蠔幹、干貝、鹹蛋黃、開洋、五花肉粒、香菇……奢華餡料堪稱粽子版的佛跳牆!

其實,除了“四眼仔”和“何玉記”這兩家可以打出滿分再送附加分的美食,還有一些店家也十分值得造訪:冠記雲吞面的叉燒雲吞曾經被蔡瀾力薦,蕭氏豬腸粉也有60多年的經營史,客家人的各種“釀”菜也是一絕…

也許你會問,走出國門,為何偏偏還要在茨廠街尋覓“家的味道”?

其實,這些漂洋過海、艱辛討生活的華人為了將一份鄉愁寄託在食物裡,幾十年來始終如一地維持著口味和做法的一致,如今他們的家鄉味反而成了我們在國內難以見識到的中國味道。

吉隆玻私藏美食地圖第二站

Medan Tuanku

輕軌站

離開茨廠街不過10分鐘車程的Medan Tuanku輕軌站地處吉隆玻著名的摩天大樓——雙子星的旁邊。

最黃金的地段自然少不了當地人最推崇的美食,緊挨著輕軌站正開著一家號稱在吉隆玻網路票選第一的叻沙店,名叫Baba Can Cook(下文簡稱BCC)。先不論東西好不好吃,光看這文藝小清新的腔調,就已經讓人覺得很舒服啦。

作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國民美食,要把叻沙做到第一名,難度簡直和在烏魯木齊烤羊肉串排名第一,或者在蘭州做牛肉麵排名第一有得一比。也許你會問叻沙是什麼,其實簡單說來,它就是一種具有馬來風味的湯粉面。

叻沙(Laksa)一詞源于古梵語的“Laksha”,意為數量眾多,(這裡也能看出馬來西亞受印度文化的影響)所以一碗叻沙的做法從湯頭的配料到搭配的澆頭都絕不簡單。

在馬拉西亞,每個地方的叻沙從湯頭到澆頭都不一樣,“BCC”做的是娘惹風味叻沙,屬於咖喱叻沙大類裡的一個小分支。

相比起上圖亞參叻沙(叻沙的另一個大類)的酸辣湯頭透明見底的色面,“BCC”將魚湯,咖喱粉,各種香料和椰漿混合在一起,最後扔進去幾顆青檸檬增添爽口的酸味,充滿了濃稠和渾厚的口感,有點像日本拉麵裡雞湯鹽味和豬骨湯拉麵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