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汽車之家大資料包告:2018年新能源汽車面臨重新洗牌

近日,國內領先的互聯網汽車服務平臺汽車之家發佈《2018大資料展望-中國汽車市場洞察》大資料包告:基於使用者行為偏好大資料,採用機器學習和交叉驗證的方式預測,2018年中國乘用車市場整體銷量仍然保持低增長,

終端銷量為2391萬輛,相較2017年僅有3.5%的增幅。究其原因,一方面因為中國汽車市場當前正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向普及階段轉換的過程;而微觀上則與房市帶來的用戶消費信心不足、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到期導致的汽車銷量提前釋放等因素有關。

韓系法系品牌凜冬將至,品牌面臨重新洗牌

中國品牌在2017年已經通過市場表現展示了強大的上升勢頭,在2018年,這一勢頭仍將延續。據汽車之家大資料包告預測,2018年乘用車市場終端銷量中,中國品牌的占比將超過40%,進一步搶奪外國品牌的市場份額。

隨著中國乘用車市場由快速增長階段轉向普及階段,賣方市場也逐漸變成買方市場,汽車產品供不應求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在使用者越來越挑剔的情況下,只有更懂用戶、擁有更好的口碑、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的品牌才能打動用戶,因此品牌的集中度也會越來越高。

主流外國品牌的市場份額被中國品牌擠佔,而且中國品牌集中度還在不斷提升,

顯然,對於一些外國品牌而言,寒冬才剛剛開始。尤其是韓系品牌和法系品牌,2017年的銷售線索量占比相較2014年直接腰斬,2018年的生存狀況更不樂觀。

使用者需求驅動 汽車產品進一步細分

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必然會因為用戶需求的細分產生市場的分化。

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跨界車型上市,市場也將進一步細分。汽車之家大資料包告顯示,車身加長仍然是主流趨勢,未來將會有更多加長的車型進入中國市場。

汽車的“智慧化”是當前這個階段的發展目標,而“電動化”(也包括“電氣化”)和“網聯化”都是通往“智慧化”途中硬體與軟體的必然。當前熱門的自動駕駛技術,也只是“智慧化”的核心功能之一,並不代表“智慧化”本身。

雖然當前的基礎設施還沒有建設到位、電池技術在未突破之前仍是瓶頸,不過,這些都是技術問題,並不能阻礙未來的發展方向。

縱觀新能源汽車市場,雖然有部分品牌陸續獲得了“准生證”,也有一些品牌以合資或者代工的方式實現量產,但中國並不需要這麼多汽車品牌。汽車之家大資料包告分析指出,2018年會開始有部分初創品牌難以為繼,新能源汽車也面臨著重新洗牌。

線上線下融合開啟更多入口提供更好體驗

汽車之家大資料包告顯示,隨著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的迅速普及,傳統的經銷商在維持線下業務的同時,紛紛涉足電商業務。而且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開始接受電商的模式,並且願意嘗試線上購車。汽車之家每年的“11.11瘋狂購車節”就是這一現象的縮影,每年產生的網銷訂單數量快速增長。2017年汽車之家“11.11瘋狂購車節”上產生了近30萬的訂單,汽車銷售電商化的趨勢可見一斑。未來,汽車電商仍會有長足的發展,與傳統線下4S店共存。如何打通線上線下業務,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購車體驗與售後服務,將是業界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

同時隨著用戶線上辦理各項業務比例的增高,各種全新的流量入口也應運而生。雖然有購車需求的用戶群體並不會因為電商平臺的出現而增多,但提升用戶體驗、擴大用戶覆蓋範圍、增加用戶粘性、提高轉化效率也是各類線上業務的核心價值。汽車之家推出的VR、AR、網上車展等線上業務模式為使用者提供了全新的沉浸式看車體驗,也成為繼產品庫、資訊、論壇、視頻之後全新的流量入口。未來,將會有更多豐富的內容形式為使用者提供服務。

線上線下融合開啟更多入口提供更好體驗

汽車之家大資料包告顯示,隨著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的迅速普及,傳統的經銷商在維持線下業務的同時,紛紛涉足電商業務。而且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開始接受電商的模式,並且願意嘗試線上購車。汽車之家每年的“11.11瘋狂購車節”就是這一現象的縮影,每年產生的網銷訂單數量快速增長。2017年汽車之家“11.11瘋狂購車節”上產生了近30萬的訂單,汽車銷售電商化的趨勢可見一斑。未來,汽車電商仍會有長足的發展,與傳統線下4S店共存。如何打通線上線下業務,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購車體驗與售後服務,將是業界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

同時隨著用戶線上辦理各項業務比例的增高,各種全新的流量入口也應運而生。雖然有購車需求的用戶群體並不會因為電商平臺的出現而增多,但提升用戶體驗、擴大用戶覆蓋範圍、增加用戶粘性、提高轉化效率也是各類線上業務的核心價值。汽車之家推出的VR、AR、網上車展等線上業務模式為使用者提供了全新的沉浸式看車體驗,也成為繼產品庫、資訊、論壇、視頻之後全新的流量入口。未來,將會有更多豐富的內容形式為使用者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