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通鑒選讀(31)|蘇秦之死

原 文

顯王三十七年

秦惠王使犀首欺齊、魏,與共伐趙,

以敗從約。趙肅侯讓蘇秦,蘇秦恐,請使燕,必報齊。蘇秦去趙而從約皆解。趙人決河水以灌齊、魏之師,齊、魏之師乃去。

顯王四十五年

蘇秦通于燕文公之夫人,易王知之。蘇秦恐,乃說易王曰:“臣居燕不能使燕重,而在齊則燕重。”易王許之。乃偽得罪于燕而奔齊,齊宣王以為客卿。蘇秦說齊王高宮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欲以敝齊而為燕。

慎靚王四年

齊大夫與蘇秦爭寵,使人刺秦,殺之。

柏楊白話版

西元前三三二年 己醜

秦國(首府咸陽【陝西省咸陽市】)國君(二十六任)嬴駟,命客卿(魏王國人)公孫衍用詐術驅使齊王國(首都臨淄【山東省淄博市東臨淄鎮】)和魏王國(首都大樑【河南省開封市】),向趙國攻擊,希望破壞合縱同盟。趙國國君(五任肅侯)趙語,

責備蘇秦,蘇秦驚恐,請出使燕國(首府薊城【北京市】),以便對齊王國報復。蘇秦既離開趙國,合縱同盟遂告瓦解。趙國決河水灌入齊、魏聯軍陣地,齊、魏聯軍才行撤退。

柏楊曰:

依當時情勢,蘇秦的合縱同盟陣線,是拯救各國的唯一法寶。可是秦國稍用詐術,向魏王國表示願歸還前所佔領的襄陵(參考前三五二年)等七個城市,魏王國那個蠢材君王和那些蠢材官員,竟然興高采烈的吞下釣餌。

短視、貪婪,只看見眼前三寸利益,是造成悲劇的一大動力。賈誼說:“亡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事實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覆亡,都覆亡在自己手上,豈止六國而已。

西元前三二四年 丁酉

燕國(首府薊城【北京市】)宰相蘇秦,跟前任國君(三十七任)文公(名不詳,前三三三年逝世)的妻子通☆禁☆姦,被現任國君(三十八任)易王(名不詳)發現(原文只說這位夫人是文公妻子,則可能只是易王的庶母,

不是親娘),蘇秦大為恐慌,於是向易王獻計說:“我留在燕國,不能使燕國增加分量,如果前去齊王國,卻可以提高燕國的國際地位。”易王答應他的要求,蘇秦遂假裝得罪了易王,在燕國不能立足,投奔齊王國(首都臨淄【山東省淄博市東臨淄鎮】)。齊王國國王(一任威王)田因齊,任命他當外籍顧問官(客卿)。蘇秦遂引導田因齊興建高宮巨殿,開闢皇家花園及打獵圍場,使齊王國民疲財盡,
怨聲載道,以保護燕國不再受侵略。

西元前三一七年 甲辰

齊王國(首都臨淄【山東省淄博市東臨淄鎮】)國務官(大夫)跟蘇秦爭寵奪權,派刺客刺死蘇秦。

劄 記

曾經叱吒風雲、並相六國的蘇秦,最終卻落得個被刺客殺死的下場。不由想起《紅樓夢》好了歌中的一句: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