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波爾坦斯基:與一座城市的發電廠共同心跳

發電廠,無疑是對一座大都市活力之源的最直接意象。

一座“藝術電廠”的前世今生

在上海,有一座超過百年歷史的發電廠——1897年,清政府上海馬路工程善後局在十六鋪老太平碼頭創建了供30盞路燈照明的南市電燈廠,後於1918年成立上海華商電力股份有限公司。1955年電廠定名為南市發電廠,早已走過百年歷程的南市發電廠見證了上海整個工業時代的變遷。其中,165米高的巨大煙囪是南市發電廠的標誌之一,於1985年建成。

在2010年作為世博會城市未來館之後,

這座工業時代留下的電廠開始重新發電,只是它的名字變成了“藝術電廠”——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OWER STATION OF ART,下稱PSA)。

正式開放只有6年的PSA,“就像一個鐵盒子,是相對封閉的。”館長龔彥談到PSA建築特性時說道。“這裡曾經就是一座小城,工廠、宿舍、鍋爐、工業設備這裡都有,所有電廠的員工都在這裡生活,工作、戀愛、結婚、生子乃至死去。”

她想發掘空PSA間前身擁有的集體主義底色。

2015年,在“卡巴科夫:理想之城”展覽布展結束之後,她與該展覽的策展人讓-于貝爾·瑪律丹 (Jean-Hubert Martin)在PSA的電梯裡討論起PSA的下一場展覽:

龔彥說:“我很想做一個法國藝術家的展覽,他與卡巴科夫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他們都喜歡躲在背後,都是非常好的講故事的人。”

重新喚起PSA所在的空間記憶——空間、記憶與個體生命的不在場——想到這些,兩人笑了起來,一個藝術家的名字讓他們在電梯裡同時說出——克利斯蒂安·波爾坦斯基( Christian Boltanski)。

*讓-于貝爾·瑪律丹是前蓬皮杜藝術中心館長,曾策劃著名的展覽“大地魔術師”,該展覽是中國當代藝術首次在國際上的展示。

克利斯蒂安·波爾坦斯基

在日本瀨戶內海一個小島的盡頭,一個孤寂的小屋裡儲存著來自全世界人的心臟音。

整個豐島只有一輛計程車,遊客通常需要通過自己的力量騎行到陸地盡頭,面朝大海,戴上耳機,安靜地聆聽著生命顫動的聲音……“我們聽到心跳聲,更能感受他們的缺席。不是通過錄下的東西去反抗死亡,死亡永遠在那裡,而是留下一種回憶,這種回憶,證明了他們曾經在那裡。”

人們去這座島嶼不是去看某個人的“存在”,而是去看他的“缺席”,像是某種溫暖的祭奠。這座心跳檔案館的建造者,正是波爾坦斯基。

波爾坦斯基的作品通常帶著自傳色彩,他的童年回憶總是不自覺地投射在他的創作中。他于1944年出生于二戰末期的巴黎,父親是一位改信基督教的猶太人,為了躲避被人揭發,常年藏身於家中的地下室,這一略顯荒誕而悲涼的童年經歷成為了他一生的印記。波爾坦斯基曾表示“戰爭和猶太人身份對我來說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這也使得他從創作伊始就表現出對死亡的關注以及對於人類命運之偶然性這一話題的思考。

在13歲便早早輟學後,波爾坦斯基便開始提筆創作大型表現主義繪畫作品,並于1968年連同題為《克利斯蒂安·波爾坦斯基不可能的一生》(The Impossible Life of Christian Boltanski,1968)的首部電影作品與公眾正式見面。這部電影也開啟了其持續至1974年的高產創作時期。

隨著藝術生涯的不斷推進,波爾坦斯基愈發在其作品中關注光影技巧的運用,並創作了代表性作品《紀念碑》(Monument)和《遺留物》(Reserve)系列。當時間跨入二十一世紀早期,波爾坦斯基的注意力開始轉向超大藝術裝置,並同時參與到各種音樂表演的創作之中。這樣的經歷也影響到了波爾坦斯基之後的裝置作品,其所運用的聲音及動態影像讓他的創作視野變得更加精巧複雜。

近年來,波爾坦斯基創作了一系列大型裝置作品,如巴黎大皇宮Monumenta項目《無人》(Personnes,2010)、2010年于紐約公園大道軍械庫展出的《無人之境》(No Man’s Land,2010)、以及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法國館的《機遇·命運之輪》(Chance–The Wheel of Fortune,2011)等。除了此類短期作品之外,波爾坦斯基亦經常參與各種持續終身的專案,如坐落于日本豐島的《心跳檔案館》(Les Archives du Cœur,2005-)以及位於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的《克利斯蒂安•波爾坦斯基的人生》(La Vie de C. B. ,2010-)。

當波爾坦斯基與PSA相遇

1897年,上海老太平碼頭的南市電燈廠(即現在的PSA)點亮了中國人自己的第一盞電燈。

2018年4月24日,波爾坦斯基在名為“憶所”的展覽中亮起了無數盞波爾坦斯基式表達的電燈。

羅蘭·巴特曾在《明室》中,將“攝影”這一動作描述為一次微型的死亡——“真確言之,在此時刻我既非主體亦非客體,我經歷了一次死亡的微縮經驗:我真的變成了幽靈。”在波爾坦斯基的作品“生命的交叉(Latraverséede la vie)”中,再現了這樣的“幽靈”。他使用了他在1971年為《D家庭相簿》拍攝的相同照片——這些圖像被放大並列印在織物上,織物的柔軟與圖像的“幽靈”被吊燈燈泡照亮,邀請觀眾走過它們。

波爾坦斯基經常用缺席的主體,為他的實踐帶來靈性與冥想。伴隨著這些電燈出現的,還有近十噸衣服、上百個嬰兒和老人的面部照片以及迴響著的成千上萬人的心跳頻率。

一樓1200平方米的空間將被近十噸衣服佔據,高達15米的起重機鉤爪懸掛在衣物堆砌而成的山峰之上,重複抓起、拋下衣服的動作。這些廢舊衣服象徵了“人類”的肉身,而這台起重機則寓言上帝之手以及不可預知的命運。偌大的展廳中迴響著嘈雜而單調的機械聲,傾入每個人的耳膜;散落在一樓側廳的衣物遮蔽整個地面,特別設置的人行通道邀請觀眾穿梭其間,仿佛行走進對逝去者的回憶通道中。

波爾坦斯基與“心跳”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預熱視頻

波爾坦斯基選擇在PSA的非常規展示空間——煙囪內呈現自己的心跳,同時一枚電燈泡將在這一工業時代的巨大遺址中懸掛,並和通過聲音無限放大的心跳聲同頻閃爍。《心之檔案》作品則在PSA二樓展廳內特別設置了一間心跳採集工作室,觀眾可將自己的心跳聲燒錄保存,或贈與希望永久與之連接生命頻率的親友。

印滿新生兒圖像的傳送帶在一座金屬腳手架上快速的滾動,直到這個名叫“機遇”的機器驟然停止並照亮其中一張照片。此時的PSA場館裡,會想起一陣急促的鈴聲,就像下課鈴聲那樣。這同樣是不可知命運的另一種闡釋。

穿梭在展覽裡,裝置、影像、聲音、影子劇場,都引發參觀者從視覺、聽覺到心理的情感聯繫,對個體在日常和歷史事件中不可預測的際遇進行追問。展廳中將出現的近十噸衣服、上百個嬰兒和老人的面部照片以及迴響著的成千上萬人的心跳頻率,都是承載個人生活經驗和群體歷史的一方“憶所”。

與整個電廠一起心跳!©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預熱視頻

藝術家波爾坦斯基

YT:你的作品裡涉及許多關於二戰、歐洲的歷史知識,如何讓不瞭解這些的中國民眾理解你的作品呢?

波爾坦斯基:我想你是搞錯了。作為藝術家,當然不會只是講過去的事情,好的藝術家會讓我們看到作品的時候看到我們自己。我曾經一直強調我並不是一位學者型的藝術家,我的展覽邀請觀眾進入作品,不需要特別的知識,只需要關照自己的經歷與體驗,就會得到答案,當然也不需要懂歐洲的歷史。

我在日本的時候,人們看到作品會說我的作品很有日本感,都說我是來自日本的老爺爺。我希望在這裡你們可以叫我中國爺爺,因為我的藝術作品中蘊含的思想其實很符合中國的傳統,每個人看到他所能看到的部分,每個人能看到他所需要看到的部分就可以了。

YT:為什麼如此關注“命運”與“機遇”?

波爾坦斯基:我一直以來都對這樣的風險很感興趣,另外,對機遇及命運之間的相互推動和相互牽引也很感興趣。每個人的出生都是一種機遇,我們的父母是否戀愛?他們是否做☆禁☆愛?這都是我們的出生的機遇。可能做☆禁☆愛的早一點或者晚一點,我們就不會出生,在此處就不會有你了。

展覽資訊

克利斯蒂安·波爾坦斯基:憶所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PSA

2018.04.25-2018.07.08

- E N D -

波爾坦斯基的作品通常帶著自傳色彩,他的童年回憶總是不自覺地投射在他的創作中。他于1944年出生于二戰末期的巴黎,父親是一位改信基督教的猶太人,為了躲避被人揭發,常年藏身於家中的地下室,這一略顯荒誕而悲涼的童年經歷成為了他一生的印記。波爾坦斯基曾表示“戰爭和猶太人身份對我來說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這也使得他從創作伊始就表現出對死亡的關注以及對於人類命運之偶然性這一話題的思考。

在13歲便早早輟學後,波爾坦斯基便開始提筆創作大型表現主義繪畫作品,並于1968年連同題為《克利斯蒂安·波爾坦斯基不可能的一生》(The Impossible Life of Christian Boltanski,1968)的首部電影作品與公眾正式見面。這部電影也開啟了其持續至1974年的高產創作時期。

隨著藝術生涯的不斷推進,波爾坦斯基愈發在其作品中關注光影技巧的運用,並創作了代表性作品《紀念碑》(Monument)和《遺留物》(Reserve)系列。當時間跨入二十一世紀早期,波爾坦斯基的注意力開始轉向超大藝術裝置,並同時參與到各種音樂表演的創作之中。這樣的經歷也影響到了波爾坦斯基之後的裝置作品,其所運用的聲音及動態影像讓他的創作視野變得更加精巧複雜。

近年來,波爾坦斯基創作了一系列大型裝置作品,如巴黎大皇宮Monumenta項目《無人》(Personnes,2010)、2010年于紐約公園大道軍械庫展出的《無人之境》(No Man’s Land,2010)、以及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法國館的《機遇·命運之輪》(Chance–The Wheel of Fortune,2011)等。除了此類短期作品之外,波爾坦斯基亦經常參與各種持續終身的專案,如坐落于日本豐島的《心跳檔案館》(Les Archives du Cœur,2005-)以及位於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的《克利斯蒂安•波爾坦斯基的人生》(La Vie de C. B. ,2010-)。

當波爾坦斯基與PSA相遇

1897年,上海老太平碼頭的南市電燈廠(即現在的PSA)點亮了中國人自己的第一盞電燈。

2018年4月24日,波爾坦斯基在名為“憶所”的展覽中亮起了無數盞波爾坦斯基式表達的電燈。

羅蘭·巴特曾在《明室》中,將“攝影”這一動作描述為一次微型的死亡——“真確言之,在此時刻我既非主體亦非客體,我經歷了一次死亡的微縮經驗:我真的變成了幽靈。”在波爾坦斯基的作品“生命的交叉(Latraverséede la vie)”中,再現了這樣的“幽靈”。他使用了他在1971年為《D家庭相簿》拍攝的相同照片——這些圖像被放大並列印在織物上,織物的柔軟與圖像的“幽靈”被吊燈燈泡照亮,邀請觀眾走過它們。

波爾坦斯基經常用缺席的主體,為他的實踐帶來靈性與冥想。伴隨著這些電燈出現的,還有近十噸衣服、上百個嬰兒和老人的面部照片以及迴響著的成千上萬人的心跳頻率。

一樓1200平方米的空間將被近十噸衣服佔據,高達15米的起重機鉤爪懸掛在衣物堆砌而成的山峰之上,重複抓起、拋下衣服的動作。這些廢舊衣服象徵了“人類”的肉身,而這台起重機則寓言上帝之手以及不可預知的命運。偌大的展廳中迴響著嘈雜而單調的機械聲,傾入每個人的耳膜;散落在一樓側廳的衣物遮蔽整個地面,特別設置的人行通道邀請觀眾穿梭其間,仿佛行走進對逝去者的回憶通道中。

波爾坦斯基與“心跳”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預熱視頻

波爾坦斯基選擇在PSA的非常規展示空間——煙囪內呈現自己的心跳,同時一枚電燈泡將在這一工業時代的巨大遺址中懸掛,並和通過聲音無限放大的心跳聲同頻閃爍。《心之檔案》作品則在PSA二樓展廳內特別設置了一間心跳採集工作室,觀眾可將自己的心跳聲燒錄保存,或贈與希望永久與之連接生命頻率的親友。

印滿新生兒圖像的傳送帶在一座金屬腳手架上快速的滾動,直到這個名叫“機遇”的機器驟然停止並照亮其中一張照片。此時的PSA場館裡,會想起一陣急促的鈴聲,就像下課鈴聲那樣。這同樣是不可知命運的另一種闡釋。

穿梭在展覽裡,裝置、影像、聲音、影子劇場,都引發參觀者從視覺、聽覺到心理的情感聯繫,對個體在日常和歷史事件中不可預測的際遇進行追問。展廳中將出現的近十噸衣服、上百個嬰兒和老人的面部照片以及迴響著的成千上萬人的心跳頻率,都是承載個人生活經驗和群體歷史的一方“憶所”。

與整個電廠一起心跳!©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預熱視頻

藝術家波爾坦斯基

YT:你的作品裡涉及許多關於二戰、歐洲的歷史知識,如何讓不瞭解這些的中國民眾理解你的作品呢?

波爾坦斯基:我想你是搞錯了。作為藝術家,當然不會只是講過去的事情,好的藝術家會讓我們看到作品的時候看到我們自己。我曾經一直強調我並不是一位學者型的藝術家,我的展覽邀請觀眾進入作品,不需要特別的知識,只需要關照自己的經歷與體驗,就會得到答案,當然也不需要懂歐洲的歷史。

我在日本的時候,人們看到作品會說我的作品很有日本感,都說我是來自日本的老爺爺。我希望在這裡你們可以叫我中國爺爺,因為我的藝術作品中蘊含的思想其實很符合中國的傳統,每個人看到他所能看到的部分,每個人能看到他所需要看到的部分就可以了。

YT:為什麼如此關注“命運”與“機遇”?

波爾坦斯基:我一直以來都對這樣的風險很感興趣,另外,對機遇及命運之間的相互推動和相互牽引也很感興趣。每個人的出生都是一種機遇,我們的父母是否戀愛?他們是否做☆禁☆愛?這都是我們的出生的機遇。可能做☆禁☆愛的早一點或者晚一點,我們就不會出生,在此處就不會有你了。

展覽資訊

克利斯蒂安·波爾坦斯基:憶所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PSA

2018.04.25-2018.07.08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