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財投學堂」送股、轉增股,他們還有個三弟你知道嗎?

拆股——久違的三弟

最近,劉士餘的一席話——“10送30”在全世界都罕見,一時成了網上流行語。倒不是點贊的,大部分都是砸場子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樣的反例比比皆是爛大街了。

拿美股來說:

2010年百度1拆10,相當於10送90,

2014年蘋果1拆7,相當於10送60;

拿港股來說:

2006年富力地產1拆4股,相當於10送30,

2014年騰訊1拆5,相當於10送40;

但是,且慢,相信眼尖的朋友已經發現了這些股票用的官方公告中,都是用了一個“拆”字。而非“送股”、“轉增股”,是的,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三弟——“拆股”。

拆股是什麼?

拆股,又稱“分割”。目的是將面額較高的股票拆分成多股面額較低的股票。比如一股10元的股票經過1拆2,轉為了2股5元的股票。

那麼拆股的目的是什麼?(新來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之前寫的高送轉的文章)。主要是為了將股價維持在一個正常的價位上,如果不拆股,百度的股價將是上萬美金一股。我們再來看看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偉公司股價,已經突破25萬美元一股,

不是普通散戶能買得起的。這樣在增加了股票的流動性的同時,也達到了吸引投資者的目的。

不過,由於政策法規等因素,目前國內股市不能進行拆股,只能通過送股與轉增股的方式變向地達到或接近拆股的作用。所以我們只能忍痛割愛接受三弟“失散海外”的現實了。

拆股和送轉的區別

你可能會問,送轉和拆股都是降低了股價、增加了股本,作用似乎沒有兩樣。那麼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票面價值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國內股市股票的票面價值是1元,送轉股時,票面價值仍然是1元,而拆股時,票面價值會對應縮小,如果是1拆2,那麼對應的面值即0.5元。

權益性質不同

送股本質是送紅利,將公司營業利潤進行分配;轉增股本質是將公司資本公積公積進行分配,本質上不屬於股利;

拆股的目的僅僅是為了降價,同樣不屬於股利。

先決條件不同

送股與轉增股都是有前提的,前者是要求公司有剩餘未分配利潤,後者要求公司有剩餘資本公積;而拆股本身沒有此類要求。

公司財務影響不同

送股是將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轉為公司股本;

轉增股是將資本公積轉為公司股本;

拆股,只是股數按拆分比例相應增加,對公司未分配利潤,資本公積,公司股本不產生任何影響。

拓展:一例說清轉增的弊端

先看兩個概念:

股本帳戶——股票面值 * 股票數

股票面值——市場上所有股票面值都是1元/股

假設小編創辦的公司(規模無限小),註冊資本200元,100%控股。公司總股本為200股(1元/股),記在股本帳戶。

某一天,小編突然決定在市場上按4元/股,增發100股股票,總共融資400元。其中100元累加在股本帳戶共計 300元(此時小編持有200股,其他股東100股)。餘下的300元作為股本溢價記在資本公積。

當發生轉增股後(例如每10轉增10),“總股數”從300股->600股。因為要記1元/股,因此引起公司“總股本”相應從300元->600元,所以要把資本公積300元轉到股本帳戶。

從公司整體來看,總資本沒有變化,相當於會計轉帳,轉增股只是把資本公積金的錢轉到股本帳戶。但實際上對於上市公司而言,股本增加即註冊資本金的增加,實際上是增加了有限責任的實際風險。本來300元的註冊資本承擔300元的有限責任,而現在600元的註冊資本承擔600元的有限責任。同時股東收益卻沒有變化。所以,從理性的角度看,轉增是空多各占一半,問題的關鍵不是要打壓高送轉本身,而是加強監管“高送轉+大股東減持”的惡性套利本身。只從“術”方面下手,終究是無法徹底對症下藥的。今天就說到這裡,喜歡請關注小編吧~

因此引起公司“總股本”相應從300元->600元,所以要把資本公積300元轉到股本帳戶。

從公司整體來看,總資本沒有變化,相當於會計轉帳,轉增股只是把資本公積金的錢轉到股本帳戶。但實際上對於上市公司而言,股本增加即註冊資本金的增加,實際上是增加了有限責任的實際風險。本來300元的註冊資本承擔300元的有限責任,而現在600元的註冊資本承擔600元的有限責任。同時股東收益卻沒有變化。所以,從理性的角度看,轉增是空多各占一半,問題的關鍵不是要打壓高送轉本身,而是加強監管“高送轉+大股東減持”的惡性套利本身。只從“術”方面下手,終究是無法徹底對症下藥的。今天就說到這裡,喜歡請關注小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