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水煮牛肉——川菜麻辣味型的代表

相傳北宋時期,在四川鹽都自貢一帶,人們在鹽井上安裝軲轆,以牛為動力提取鹵水,一頭壯牛服役時間很短,就已筋疲力盡,故而時常有役牛淘汰,由於牛的數量很大,而當地用鹽又極為方便,

於是鹽工們將牛宰殺,取肉切片,放在鹽水中加入辣椒和花椒配蔬菜煮食,其肉嫩味鮮,又可幫助鹽工補充體力,因此得以廣泛流傳,成為民間一道傳統名菜,此菜中的牛肉片不是用油炒制的,而是在辣味湯中燙熟的,故名“水煮牛肉”

水煮牛肉

味型:麻辣味

烹飪工藝:煮

特點:麻辣鮮香爽口,肉質細嫩滑燙,湯寬汁濃味厚

主料:牛裡脊肉250克,萵筍尖100克,蒜苗75克,芹菜杆75克,雞蛋一個

牛裡脊

萵筍尖

蒜苗

調料:刀口辣椒75克,郫縣豆瓣50克,薑末25克,蒜末25克,川鹽2克,料酒10克,味精5克,白糖5克,澱粉25克,水澱粉50克,香油10克,菜籽油85克,鮮湯500克

刀口辣椒

烹飪方法:

1、 將牛裡脊去筋後切成4.5釐米長,0.3釐米厚,3釐米寬的大片(橫筋切片),沖淨血水後擠幹水分,用蛋清,料酒6克,川鹽1克,澱粉碼拌上漿。

2、 萵筍尖切成6釐米長的段,芹菜,蒜苗切成4.5釐米的段

3、 將炒鍋置於火上,加入菜油15克,中大火燒至四成熱,下芹菜,蒜苗,萵筍尖炒至斷生墊入碗底。

4、 另取一炒鍋置於火上,加入菜籽油20克,中火燒至三成熱,下郫縣豆瓣,

薑末,蒜末入鍋炒香至油呈紅色,加鮮湯燒開,用漏勺將豆瓣渣子撈淨,轉小火後將上漿的牛肉逐一放入鍋中劃散,煮至牛肉斷生,加川鹽1克,料酒4克,味精,白糖,香油調味,再用水澱粉收汁出鍋,倒入墊有素菜的碗內。

5、 將刀口辣椒面均勻撒在煮熟的牛肉上。

6、 另將乾淨炒鍋置於火上,加入50克菜籽油,大火燒至七成熱,淋在刀口辣椒上成菜,可加香菜或芹菜葉點綴。

烹飪要領:

1、牛肉可以選用牛後腿肉,

但是要將筋、油膜去乾淨,否則成菜後會有老韌感,肉片上漿可以稍微多些,以不幹不稀為宜;也可以選用豬裡脊、彈子肉或蓋板肉,就變成了“水煮肉片”。

2、 牛肉切好沖淨血水後,務必將牛肉的水分擠幹,再碼拌上漿使其入味,否則肉中的水分會造成上漿後又出水脫漿,影響細嫩的口感。

3、 墊底的萵筍尖可依照季節換成黃豆芽或大白菜,墊底的素菜炒制斷生即可,不可全熟。

4、 “煮至將熟”這四字是水煮牛肉在製作時牛肉火候的形象比喻,牛肉以煮至九成熟為宜,過低則被視為生,全熟口感就不會嫩,竅門是肉片劃散後,湯汁三滾就可以了。

5、 正確掌握刀口辣椒中辣椒和花椒的搭配比例,3份辣椒1份花椒為宜,由於辣椒要二次受熱,所以炒制的時候以辣椒微焦而脆為宜,不可太焦,最後淋入熱油再次炸出香味,否則糊了會辣味不正,味怪而不香。

6、 刀口辣椒面要均勻的撒在牛肉上,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將辣椒以堆放的形式置於牛肉上,這樣是不對的,澆油的目的是用熱油將辣椒燙出香味,如果辣椒堆放在牛肉上,熱油集中而澆,勢必會使著油的牛肉質地變老,這點往往被很多司廚者所忽略。

7、 最後淋入刀口辣椒上的油要燒至七成熱,才燙的出香味,油溫過低就激不出糊辣味,香氣不足,油溫過高則刀口辣椒容易焦糊變味。

刀口辣椒的制法:

1、 幹紅辣椒、幹紅花椒粒以3比1的比例配比。

2、 將鍋置於火上,薄油小火將辣椒和花椒炒至微焦而脆,出鍋晾涼。

3、 將已晾涼且脆的辣椒和花椒置於砧板上,用刀剁成碎末後即成刀口辣椒

由於學識水準有限,如有不妥之處請不吝交流指正。

不可全熟。

4、 “煮至將熟”這四字是水煮牛肉在製作時牛肉火候的形象比喻,牛肉以煮至九成熟為宜,過低則被視為生,全熟口感就不會嫩,竅門是肉片劃散後,湯汁三滾就可以了。

5、 正確掌握刀口辣椒中辣椒和花椒的搭配比例,3份辣椒1份花椒為宜,由於辣椒要二次受熱,所以炒制的時候以辣椒微焦而脆為宜,不可太焦,最後淋入熱油再次炸出香味,否則糊了會辣味不正,味怪而不香。

6、 刀口辣椒面要均勻的撒在牛肉上,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將辣椒以堆放的形式置於牛肉上,這樣是不對的,澆油的目的是用熱油將辣椒燙出香味,如果辣椒堆放在牛肉上,熱油集中而澆,勢必會使著油的牛肉質地變老,這點往往被很多司廚者所忽略。

7、 最後淋入刀口辣椒上的油要燒至七成熱,才燙的出香味,油溫過低就激不出糊辣味,香氣不足,油溫過高則刀口辣椒容易焦糊變味。

刀口辣椒的制法:

1、 幹紅辣椒、幹紅花椒粒以3比1的比例配比。

2、 將鍋置於火上,薄油小火將辣椒和花椒炒至微焦而脆,出鍋晾涼。

3、 將已晾涼且脆的辣椒和花椒置於砧板上,用刀剁成碎末後即成刀口辣椒

由於學識水準有限,如有不妥之處請不吝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