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獲天使輪融資 他做跨境電商千種產品海外直郵 年入1億欲開7家線下店

◆ “海外U”聯合創始人肖毅

文| 鉛筆道 記者 連然

►導語

肖毅在北京,

其他幾個合夥人在武漢。

儘管網路通信發達,但橫亙在幾人間的距離依然會造成資訊交流的滯後,以及對公司向何發展的分歧。

回憶起分歧最嚴重的一次,幾個合夥人對“海外U”應將業務重點放線上上還是線下爭執不已。

肖毅的視線定了定,“差點完蛋”。他說自己是感性大於理性的人,天津的實體店開得鎩羽而歸,他正在打算慢慢淡出“海外U”的具體業務,建一支自己的基金,

學做投資。

肖毅在2014年10月成立“海外U”。這是一家一站式全球購物平臺,商品海外直發,經國際直郵發送至用戶手中。

截至去年年底,“海外U”擁有海外美妝、母嬰、食品等品類,共有1000多個SKU(不包括食品),銷售額約1億元。

注: 肖毅承諾文中資料無誤,為其真實性負責,鉛筆道已備份錄音速記,為內容客觀性背書。

人肉代購帶來靈感

9年前,肖毅還在澳洲讀書,眼瞅身邊朋友回國都會順手搞“人肉代購”,

回國一趟能掙兩三萬,不過他也沒多想。

2013年,肖毅回國,找了天天坐辦公室的活兒。不多時,他待不住了,琢磨著幹點別的。

次年,武漢,同學聚會。席間,有人提起代購那檔事兒,他開口道,“咱們能幹點兒什麼呢?”

考慮到聚美優品名氣已起,肖毅想著此時去北京上海拼殺意義不大。此時,他還不瞭解風險投資,就想著趁個人帳戶裡的錢做點海外生意——從國外拿貨,在國內賣。

2014年年初,肖毅在武漢和一個朋友聊起此事。對方之前開過淘寶店,在貨源方面有經驗。考慮到華中地區尚無當地語系化跨境電商,再加上幾人都有海外留學經歷,便操持著做起來。

起初,他們通過留學朋友圈人脈,以人肉或協力廠商物流配送方式運回國內,再上架淘寶賣出去,純賺差價。

肖毅當然不滿足於此,他想做出品牌,於是開始建網站“海外U” 。在這之前,他和在海關工作的朋友一起吃飯,

聊到保稅區。對方認為保稅區的設立對跨境電商有利,便於提前囤貨,而且政策剛出來,時機不錯。

肖毅便邊搭網站邊西裝革履地飛來飛去,談合作,找管道。年底,網站基本成型,App又流行起來,他動了做的心思,不料埋下了後來跌的坑。

當時團隊尚無CTO,也沒人懂技術,網站是搭著買來的模版在用。

一日傍晚,大望路,肖毅和經朋友介紹的一家技術團隊相談甚歡。對方拍著胸脯說,

“哥們兒給央視六套做技術的,你看著給吧,也就四五十萬”。

肖毅被打動了。對方承諾一個月內做好底層架構,他只需雇兩個運維人員對接即可。

不曾想錢交了,架構的交付時間卻一拖再拖。對方好不容易交了過來,介面和功能卻一塌糊塗,系統也經常崩潰。要改,對方就一招,拖。肖屈指一算,花在修改上的錢,比買這個架構多得多。

無奈之下,肖毅從飛牛網挖來一個朋友做了CTO,技術方面才算有了著落。

重心放在打通供應鏈

2015年年初,“海外U” 網站、淘寶、App漸趨完善,現金流也穩定下來。但肖毅清楚,如果不做推廣,就沒有大幅增長。

他於是將注意力轉向品牌推廣。不過,當時公司賬上沒有多少錢可以拿來做廣告。幾個創始人一琢磨,意識到肖毅比較能說,也愛站在台前,就把他推到了公眾前,宣傳推廣“海外U”。

由此,肖毅認識了不少創投人士,也漸漸對資本界認識加深。“見了很多VC、FA,與他們慢慢成了朋友。人家會建議我,怎麼幹比較有奔頭。”

過程中,肖毅逐漸意識到“海外U”核心競爭力的缺失,各大資本似乎已布好了消費升級的路,對再捧一個品牌興趣寥寥。“人家一聽你在武漢這個地方,也不喜歡投。”

他聽了圈內人的建議,決定踏踏實實做供應鏈。肖毅繼續四處找人談合作,“我們有淘寶、網站,還有微商,微商的用戶黏性強,不愁銷量。”

“供應鏈做好了,議價能力也就上去了,是條正路。”肖毅打算做好供應鏈後,在標品引流基礎上,引入毛利相對更高的非標品。

由於非標品受眾較窄,他們首先將業務重心放在了標品上。隨著用戶數量增長,“海外U”的議價能力有所增強,對接的供應鏈層級也漸趨頂端,營收亮眼起來。

比起在淘寶店銷售,肖毅在與海外品牌簽約後,更多通過代理商與微商銷售。

說起發展的第一批微商,肖毅哈哈笑了幾句,“那會兒我就天天跟搞傳銷似的,把身邊的弟弟妹妹喊來一起吃飯,想辦法告訴他們這事真有得賺,他們又拉來身邊朋友,一帶二、二帶三,微商的事就這麼做起來了。”

年中,“海外U”用戶量約為10萬,美妝產品暢銷。考慮到國內用戶保健意識增強,肖毅開始拓展保健品品類。彼時,澳洲的保健品在國內風評不錯,他便從此做起。

年底,“海外U”與7家供應商達成穩定合作,覆蓋平美妝、保健品與母嬰等品類,共有近500個SKU,銷售額約2000萬元。

網紅分銷還是得燒錢

“沒捨得花錢做直播,錄播效果不行,小網紅引流能力差。”肖毅略帶自嘲地笑道。

儘管如此,“海外U”的收入還算穩定。因為“大本營”在武漢,肖毅又是北京人,離天津很近。他便想著開拓天津市場,沒成想,半年都沒打下來。

春節後,他在天津開了兩家跨境電商實體店。開業以來,團隊做過促銷發過補貼,但店內業績始終低迷。半年後,他不得不收縮資本,僅留一家店面展示形象。

之所以保留該門店,肖毅是想通過店內陳列商品吸引顧客,等後者對“海外U”有所瞭解後,可在網站、淘寶等管道挑選購買更多商品(由於相關政策規定,保稅區商品不能直接線上下店鋪售賣)。

但這種策略並不理想。“來線下的顧客,都是想當場就買的,誰還回去買。”肖毅無奈地說道。

8月,“海外U”獲得洪泰創新空間天使輪投資。

去年年底,“海外U”擁有美妝、保健品、母嬰、食品等品類,共有1000多個SKU(不包括食品),銷售額約1億元。

目前,“海外U”平臺上標品與非標品的比例大概為7:3,前者主要從供應商處購得,後者主要由工廠直采。物流方面,肖毅用“誰便宜和誰合作”痛快地概括。

近期,肖毅準備在武漢開4家線下店,相關供應鏈廠商已經談妥,下個月即會投入運營。另外,去年加入的合夥人原本擁有3家線下店鋪。“它們已經改頭換面,全部歸屬於’海外U’。”這3家店鋪目前每月的純營收在2000~3000元。

對線下店的執念來自線上競爭的過分激烈,“而且需要不斷地燒錢補貼,用戶不忠誠,誰給的補貼多,就去誰那裡買”,肖毅如是說。

他要開的線下店則不同,這4家店面均位於市中心、鬧市或社區周邊,面向固定區域的客戶,如此更容易培養用戶消費習慣與忠誠度。

今年,他打算將“海外U”重心放線上下。不過,他計畫慢慢淡出“海外U”具體業務,建一支自己的基金,學做投資。“我是一個感性大於理性的人,具體搞業務可能還是不太適合”,肖毅淡淡地收尾。

/The End/

編輯 付文學 校對 郝陶銳

技術方面才算有了著落。

重心放在打通供應鏈

2015年年初,“海外U” 網站、淘寶、App漸趨完善,現金流也穩定下來。但肖毅清楚,如果不做推廣,就沒有大幅增長。

他於是將注意力轉向品牌推廣。不過,當時公司賬上沒有多少錢可以拿來做廣告。幾個創始人一琢磨,意識到肖毅比較能說,也愛站在台前,就把他推到了公眾前,宣傳推廣“海外U”。

由此,肖毅認識了不少創投人士,也漸漸對資本界認識加深。“見了很多VC、FA,與他們慢慢成了朋友。人家會建議我,怎麼幹比較有奔頭。”

過程中,肖毅逐漸意識到“海外U”核心競爭力的缺失,各大資本似乎已布好了消費升級的路,對再捧一個品牌興趣寥寥。“人家一聽你在武漢這個地方,也不喜歡投。”

他聽了圈內人的建議,決定踏踏實實做供應鏈。肖毅繼續四處找人談合作,“我們有淘寶、網站,還有微商,微商的用戶黏性強,不愁銷量。”

“供應鏈做好了,議價能力也就上去了,是條正路。”肖毅打算做好供應鏈後,在標品引流基礎上,引入毛利相對更高的非標品。

由於非標品受眾較窄,他們首先將業務重心放在了標品上。隨著用戶數量增長,“海外U”的議價能力有所增強,對接的供應鏈層級也漸趨頂端,營收亮眼起來。

比起在淘寶店銷售,肖毅在與海外品牌簽約後,更多通過代理商與微商銷售。

說起發展的第一批微商,肖毅哈哈笑了幾句,“那會兒我就天天跟搞傳銷似的,把身邊的弟弟妹妹喊來一起吃飯,想辦法告訴他們這事真有得賺,他們又拉來身邊朋友,一帶二、二帶三,微商的事就這麼做起來了。”

年中,“海外U”用戶量約為10萬,美妝產品暢銷。考慮到國內用戶保健意識增強,肖毅開始拓展保健品品類。彼時,澳洲的保健品在國內風評不錯,他便從此做起。

年底,“海外U”與7家供應商達成穩定合作,覆蓋平美妝、保健品與母嬰等品類,共有近500個SKU,銷售額約2000萬元。

網紅分銷還是得燒錢

“沒捨得花錢做直播,錄播效果不行,小網紅引流能力差。”肖毅略帶自嘲地笑道。

儘管如此,“海外U”的收入還算穩定。因為“大本營”在武漢,肖毅又是北京人,離天津很近。他便想著開拓天津市場,沒成想,半年都沒打下來。

春節後,他在天津開了兩家跨境電商實體店。開業以來,團隊做過促銷發過補貼,但店內業績始終低迷。半年後,他不得不收縮資本,僅留一家店面展示形象。

之所以保留該門店,肖毅是想通過店內陳列商品吸引顧客,等後者對“海外U”有所瞭解後,可在網站、淘寶等管道挑選購買更多商品(由於相關政策規定,保稅區商品不能直接線上下店鋪售賣)。

但這種策略並不理想。“來線下的顧客,都是想當場就買的,誰還回去買。”肖毅無奈地說道。

8月,“海外U”獲得洪泰創新空間天使輪投資。

去年年底,“海外U”擁有美妝、保健品、母嬰、食品等品類,共有1000多個SKU(不包括食品),銷售額約1億元。

目前,“海外U”平臺上標品與非標品的比例大概為7:3,前者主要從供應商處購得,後者主要由工廠直采。物流方面,肖毅用“誰便宜和誰合作”痛快地概括。

近期,肖毅準備在武漢開4家線下店,相關供應鏈廠商已經談妥,下個月即會投入運營。另外,去年加入的合夥人原本擁有3家線下店鋪。“它們已經改頭換面,全部歸屬於’海外U’。”這3家店鋪目前每月的純營收在2000~3000元。

對線下店的執念來自線上競爭的過分激烈,“而且需要不斷地燒錢補貼,用戶不忠誠,誰給的補貼多,就去誰那裡買”,肖毅如是說。

他要開的線下店則不同,這4家店面均位於市中心、鬧市或社區周邊,面向固定區域的客戶,如此更容易培養用戶消費習慣與忠誠度。

今年,他打算將“海外U”重心放線上下。不過,他計畫慢慢淡出“海外U”具體業務,建一支自己的基金,學做投資。“我是一個感性大於理性的人,具體搞業務可能還是不太適合”,肖毅淡淡地收尾。

/The End/

編輯 付文學 校對 郝陶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