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消費大潮洶湧而來 《歡樂頌2》秒變“廣告頌”?

央廣網5月24日消息 2017年5月11日,備受關注的《歡樂頌2》正式回歸螢屏。除了一路飄紅的收視率、較高的話題度外,大量的廣告植入也著實令大家"吐槽"不斷。僅《歡樂頌2》一季就有50多家廣告植入,

業務量是其上季的兩倍之多,涵蓋汽車、家居、手機、服裝、食品等衣食住行行業,保守估計廣告收入近億。劇中廣告有哪些類型?廣告植入是否將成為以後的都市劇的主流模式?《歡樂頌2》的播出管道包括哪些?各自的彈跳式廣告是什麼?影視劇續集如何保證品質?央廣《王冠紅人館》為您深度解析《歡樂頌2》廣告植入遍地開花背後的那些事兒。

一、聚焦--《歡樂頌2》回歸螢屏,廣告植入遍地開花
2017年5月11日,備受關注的《歡樂頌2》正式回歸螢屏。首播當晚,東方衛視、浙江衛視的收視率均超過1.3%,穩坐當晚電視劇收視率冠軍;電視劇即時關注度、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網路平臺上,四大視頻網站首播當天的播放量超4億次。
受觀眾對第一季中主角穿著、妝容等衍生品大力追捧的影響,

《歡樂頌2》的品牌廣告商多達50家,包括野獸派、法國嬌蘭、林肯汽車等在內的高端品牌紛紛進駐,這幾乎是第一季廣告商數量的2倍還多!佰草集、SK-Ⅱ、華為手機、良品鋪子、香飄飄……各類品牌通過人物道具不斷飄出,大量的廣告植入也著實令大家"吐槽"不斷。
此外,《歡樂頌2》每集開播前,視頻網站的冠名商也是五花八門:騰訊視頻由OPPO R9S獨家冠名播出;搜狐視頻則是"汰漬洗衣液冠名播出"、樂視視頻則成了"Olay首席冠名播出"。

業內人士曾分析過《歡樂頌》的品牌植入廣告,"價位在200-500萬元之間"。而第二季開播前,網路上曾流傳一張圖片,《歡樂頌2》徵集品牌植入,價格是450萬元起,廣告涉及美妝、服飾、鞋帽、手錶等多種類型。

"良品鋪子"廣告植入

二、解析--消費大潮來襲,廣告植入模式"不可抗拒"

一起圍觀《歡樂頌2》

《歡樂頌第二季》改編自阿耐所撰寫的同名小說《歡樂頌》,是由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出品發行,由侯鴻亮製片、孔笙、簡川訸執導,劉濤、王子文、蔣欣、楊紫、喬欣、楊爍、王凱、靳東、祖峰等主演的都市女性勵志時尚題材電視劇。

該劇講述了各自攜帶過往和憧憬的五位女性先後住進歡樂頌社區22樓,彼此間發生的交集和一波三折的故事,緊緊踩著時代節奏,從婚戀、職場等方面傳遞著一種獨立自主堅強的女性價值觀。
本劇的出品方為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具有專業水準的綜合性影視機構,擁有一支以孔笙、侯鴻亮、李雪、孫墨龍為創作主體的國內頂級製作團隊。先後製作出品了《北平無戰事》、《琅琊榜》、《溫州一家人》、《偽裝者》、《歡樂頌》等劇,影視行業經驗豐富。
得閒投資是何方神聖?
儘管製片人侯鴻亮透露,"第二季還拒絕了一半數量的廣告。"但佰草集、SKⅡ、良品鋪子、香飄飄等各類品牌廣告的植入已經把《歡樂頌2》"團團包圍"。其中,"得閒投資"在劇中頻繁出鏡,成為第一"贏家"。

"得閒"廣告植入

與一般電視劇中的虛構公司不同,"得閒投資"是與《歡樂頌2》的出品方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午陽光")關係密切。據悉,"得閒投資"的商標正在註冊中,而申請註冊方是得閒影業(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得閒影業")。得閒影業正是《歡樂頌2》出品方正午陽光的全資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該劇的製片人侯鴻亮。得閒影業2016年2月成立,是不久前熱播的正午陽光另一部電視劇《外科風雲》的聯合出品方。

不僅如此,與"得閒"相關的還有一家公司--東陽得閒藝人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陽得閒")。東陽得閒2015年12月14日成立,在2017年3月14日經歷了一次股權變更,正午陽光持股比例從80%升至100%,東陽得閒目前也是正午陽光的全資子公司。
正午陽光旗下兩家有"得閒"之名的子公司,借著《歡樂頌2》的"得閒投資"已經有了兩次曝光,侯鴻亮這招可謂聰明,就這樣在自家的熱播劇中免費為自己的公司打了廣告。
廣告的類型多樣化

《歡樂頌2》的廣告類型大概分成兩類。一類是綁定人物品類的植入,涵蓋汽車、化妝品、食物等多種品類。比如蔣欣飾演的樊勝美就綁定了嬌蘭、SK-Ⅱ等比較大牌的護膚品;汽車會按照角色身份它進行配置,安迪、小包總這樣的"白富美"、"高帥富"對接的都是高端車,像王柏川這樣的經濟適用男對接的是中高端車;楊紫演的邱瑩瑩所對接的是良品鋪子等零食品類。第二類是在工作和生活場景中的品牌植入,它不會專門對接某一個角色,可能就是一個鏡頭掃過去桌上有一瓶某某優酪乳。

價位階梯式分級,廣告植入帶來生活體驗感

工作、生活場景品牌植入的合作模式是階梯式,分為A+、A、B級別,據粗略計算,符合這種植入的品牌有7家左右,按照最低B級別的價格50萬/條,這類植入至少進賬350萬元。

圖據《歡樂頌2》招商方案

而本劇最大的金主是鑽石級別的合作商(限3家)以及白金級別的合作商(限5家),鑽石級別每家800萬起,白金級別每家500萬起。按照《歡樂頌2》幾乎瘋狂的廣告植入情況,這兩個級別的招商很可能滿額,若果真如此,那麼這一項就有高達4900萬元的廣告收入。
隨著廣告植入模式應用越來越多,大家對硬廣告和植入廣告的盈利效果有了比較。相對來說,硬廣告需考慮成本因素,但植入廣告如果植入的好,就會強化生活體驗感及認同感,總之,各有利弊。
彈跳式廣告產業鏈拉長,花樣繁多
《歡樂頌2》的播出管道主要是電視和網路兩個管道。電視上是東方衛視和江蘇浙江衛視兩個台首播,網路平臺上是在搜狐、騰訊、愛奇藝和樂視視頻的四家網站播出。
在視頻網站中,我們可以不時看到有當下很流行彈跳式廣告,比如下圖中小包總起來時,"錢站"的一個彈跳式廣告飄出來,配上有趣的段子,使得大家在追劇的同時,對這些廣告品牌有了更深的印象,一舉兩得。事實上,現在很多電視劇尤其網劇中都愛用這種形式,因為這樣的廣告形式相對活潑一點,不會讓人覺得那麼生硬。

從目前情況來看,整個彈跳式廣告的產業鏈越來越長,花樣越來越多。2016年爆火的《太陽的後裔》當時在愛奇藝播出時,已經開始有同款的產品在銷售了,比如男女主的墨鏡、服裝等。《歡樂頌2》也不例外,播出不到一周,國內某購物平臺的賣家開始蹭著《歡樂頌2》的熱度賣起了劇中同款,在上面搜索"歡樂頌2",條目超過上萬條,囊括服裝、配飾等產品,價格大多在百元左右。

三、展望--續集不可怕,保證品質是關鍵
作為續集,《歡樂頌2》並沒有延續第一部一邊倒的好口碑,甚至被笑稱"在廣告中演情節",網友評價並不太好。第一部的豆瓣評分大概在7.3左右,而第二部豆瓣的評分才5.2。
其實從第一部的播出情況來看,大家關注的點是中國當代都市社會一些現實的狀況,還有大家生活的一些情況。本來大家對第二季寄予了厚望,期待第二部"五美"如何繼續反應現實生活,但第二部把主線更多放在小包總和安迪打情罵俏上,而且其他四個人的人設也變得沒有原來清晰鮮明,樊勝美變得更加脆弱、愛哭,命更苦了,邱瑩瑩呢和關關又各自在自己的"小愛情"中轉轉悠悠…從這一點看,第二部著實有點"注水"。再加上無孔不入的植入廣告,難免會讓觀眾有所跳戲,妨礙觀感。從這個角度上說,《歡樂頌2》能否延續第一部的優良口碑,還是更多為了對於第一部紅利的套現,確實值得思考。
四、總結
不管是《歡樂頌1》還是此刻熱播的《歡樂頌2》,本質上都是文化產業的消費品。它的第一職能屬性就是為企業賺錢,這無可厚非。其實植入廣告爆棚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不過是長線深耕還是短線套利,則有著不同的利益考量。而這樣的價值觀不僅會體現在自家的作品上,還會潛移默化的影響每位觀眾的價值取向。如何能讓文化商品實現商業和口碑的雙贏乃至多贏?如何能像美劇《老友記》一樣成為觀眾的長久陪伴,反應時代的心聲?我們十分期待。
央廣《王冠紅人館》輿情課題組 執筆 宋佳伶

先後製作出品了《北平無戰事》、《琅琊榜》、《溫州一家人》、《偽裝者》、《歡樂頌》等劇,影視行業經驗豐富。
得閒投資是何方神聖?
儘管製片人侯鴻亮透露,"第二季還拒絕了一半數量的廣告。"但佰草集、SKⅡ、良品鋪子、香飄飄等各類品牌廣告的植入已經把《歡樂頌2》"團團包圍"。其中,"得閒投資"在劇中頻繁出鏡,成為第一"贏家"。

"得閒"廣告植入

與一般電視劇中的虛構公司不同,"得閒投資"是與《歡樂頌2》的出品方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午陽光")關係密切。據悉,"得閒投資"的商標正在註冊中,而申請註冊方是得閒影業(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得閒影業")。得閒影業正是《歡樂頌2》出品方正午陽光的全資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該劇的製片人侯鴻亮。得閒影業2016年2月成立,是不久前熱播的正午陽光另一部電視劇《外科風雲》的聯合出品方。

不僅如此,與"得閒"相關的還有一家公司--東陽得閒藝人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陽得閒")。東陽得閒2015年12月14日成立,在2017年3月14日經歷了一次股權變更,正午陽光持股比例從80%升至100%,東陽得閒目前也是正午陽光的全資子公司。
正午陽光旗下兩家有"得閒"之名的子公司,借著《歡樂頌2》的"得閒投資"已經有了兩次曝光,侯鴻亮這招可謂聰明,就這樣在自家的熱播劇中免費為自己的公司打了廣告。
廣告的類型多樣化

《歡樂頌2》的廣告類型大概分成兩類。一類是綁定人物品類的植入,涵蓋汽車、化妝品、食物等多種品類。比如蔣欣飾演的樊勝美就綁定了嬌蘭、SK-Ⅱ等比較大牌的護膚品;汽車會按照角色身份它進行配置,安迪、小包總這樣的"白富美"、"高帥富"對接的都是高端車,像王柏川這樣的經濟適用男對接的是中高端車;楊紫演的邱瑩瑩所對接的是良品鋪子等零食品類。第二類是在工作和生活場景中的品牌植入,它不會專門對接某一個角色,可能就是一個鏡頭掃過去桌上有一瓶某某優酪乳。

價位階梯式分級,廣告植入帶來生活體驗感

工作、生活場景品牌植入的合作模式是階梯式,分為A+、A、B級別,據粗略計算,符合這種植入的品牌有7家左右,按照最低B級別的價格50萬/條,這類植入至少進賬350萬元。

圖據《歡樂頌2》招商方案

而本劇最大的金主是鑽石級別的合作商(限3家)以及白金級別的合作商(限5家),鑽石級別每家800萬起,白金級別每家500萬起。按照《歡樂頌2》幾乎瘋狂的廣告植入情況,這兩個級別的招商很可能滿額,若果真如此,那麼這一項就有高達4900萬元的廣告收入。
隨著廣告植入模式應用越來越多,大家對硬廣告和植入廣告的盈利效果有了比較。相對來說,硬廣告需考慮成本因素,但植入廣告如果植入的好,就會強化生活體驗感及認同感,總之,各有利弊。
彈跳式廣告產業鏈拉長,花樣繁多
《歡樂頌2》的播出管道主要是電視和網路兩個管道。電視上是東方衛視和江蘇浙江衛視兩個台首播,網路平臺上是在搜狐、騰訊、愛奇藝和樂視視頻的四家網站播出。
在視頻網站中,我們可以不時看到有當下很流行彈跳式廣告,比如下圖中小包總起來時,"錢站"的一個彈跳式廣告飄出來,配上有趣的段子,使得大家在追劇的同時,對這些廣告品牌有了更深的印象,一舉兩得。事實上,現在很多電視劇尤其網劇中都愛用這種形式,因為這樣的廣告形式相對活潑一點,不會讓人覺得那麼生硬。

從目前情況來看,整個彈跳式廣告的產業鏈越來越長,花樣越來越多。2016年爆火的《太陽的後裔》當時在愛奇藝播出時,已經開始有同款的產品在銷售了,比如男女主的墨鏡、服裝等。《歡樂頌2》也不例外,播出不到一周,國內某購物平臺的賣家開始蹭著《歡樂頌2》的熱度賣起了劇中同款,在上面搜索"歡樂頌2",條目超過上萬條,囊括服裝、配飾等產品,價格大多在百元左右。

三、展望--續集不可怕,保證品質是關鍵
作為續集,《歡樂頌2》並沒有延續第一部一邊倒的好口碑,甚至被笑稱"在廣告中演情節",網友評價並不太好。第一部的豆瓣評分大概在7.3左右,而第二部豆瓣的評分才5.2。
其實從第一部的播出情況來看,大家關注的點是中國當代都市社會一些現實的狀況,還有大家生活的一些情況。本來大家對第二季寄予了厚望,期待第二部"五美"如何繼續反應現實生活,但第二部把主線更多放在小包總和安迪打情罵俏上,而且其他四個人的人設也變得沒有原來清晰鮮明,樊勝美變得更加脆弱、愛哭,命更苦了,邱瑩瑩呢和關關又各自在自己的"小愛情"中轉轉悠悠…從這一點看,第二部著實有點"注水"。再加上無孔不入的植入廣告,難免會讓觀眾有所跳戲,妨礙觀感。從這個角度上說,《歡樂頌2》能否延續第一部的優良口碑,還是更多為了對於第一部紅利的套現,確實值得思考。
四、總結
不管是《歡樂頌1》還是此刻熱播的《歡樂頌2》,本質上都是文化產業的消費品。它的第一職能屬性就是為企業賺錢,這無可厚非。其實植入廣告爆棚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不過是長線深耕還是短線套利,則有著不同的利益考量。而這樣的價值觀不僅會體現在自家的作品上,還會潛移默化的影響每位觀眾的價值取向。如何能讓文化商品實現商業和口碑的雙贏乃至多贏?如何能像美劇《老友記》一樣成為觀眾的長久陪伴,反應時代的心聲?我們十分期待。
央廣《王冠紅人館》輿情課題組 執筆 宋佳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