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試駕冠道240TURBO:優點仍在性價比更高

冠道,這款集廣汽本田看家本領於一身的新車,設計、用料、做工、動力、質感等等都旗艦級的。憑藉出色的產品力俘獲了不少消費者,自2016年10月上市以來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加價提車現象很普遍。或許很多人質疑冠道只有5座車型可選,但一個空間超大且舒適的後排,比起應拘束的7座SUV,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3月底,冠道240TURBO車型在本田品牌之夜以22萬元上市,比起動輒25萬起步的競爭對手,這個價格一下子下探到途觀L和CR-V圍代表的中型SUV市場。

光4月份,冠道兩款車型共賣出了5142輛,累計訂單已突破4萬輛,僅上市一個月多的240TURBO車型訂單量接近7千輛。那麼問題來了,手拿22-27萬購車預算的你,會選擇冠道240TURBO嗎?

這不是我第一次試駕冠道,之前370TURBO的超大後排、強勁動力、用料高級,都留下了不錯印象,當然也有後排靠背不能調節、9AT回應一般、發動機噪音偏大等小毛病。

370TURBO性能固然很強,但這次試駕的240TURBO,最大“困惑”當屬這台1.5T“小心臟”。身邊也有不少關注冠道240TURBO的朋友,都在問1.5T足夠拉動冠道這麼大的身軀嗎?起步會不會很肉?超車夠不夠快?發動機是不是有什麼黑科技?

這次試駕的地點是重慶,一個被稱為“山城”的地方,多彎、多坡可說是家常便飯,加上城市擁堵。這時候,對車輛的加速能力、制動系統等都有比較高要求。選擇在這裡試駕,說廣本對這台1.5T發動機充滿信心。

試駕之前,我在說明會上翻了翻冠道的各項指標,因為動力是最能吸引本田粉絲的利器。1.5T+CVT的動力總成看似跟新思域一模一樣,缸內直噴、高回應渦輪增壓、雙排氣雙VTC等黑科技一一配備。

但為了照顧龐大的身軀,本田特意將冠道240TURBO的動力提升了12kW/23Nm來到了142kW/243Nm。不僅如此,我們還看到,這樣的資料已經超越雅閣身上的2.4L自然吸氣發動機,比起途觀的1.8T發動機也大了10kW。所以不要被1.5T這個小排量給騙了,其實冠道的帳面厲害著呢。

紙上談兵總覺得有點虛,

還是說說開起來的感受好了。冠道240TURBO的自重比370TURBO要少50kg左右,不算多。用的仍是19英寸的大腳和245寬度的輪胎,只是造型有所不同,我原本預期動力落差會比較大。事實上,這是一個有喜有憂的結果。驚喜的地方是,1.5T發動機在轉速上來後(2000轉以後),動力會有明顯的爆發。這時油門回應跟腳,加速性能也不含糊,隨心變線超車妥妥的,動作沒有拖泥帶水。需要說明的是,此時車上載著4名成年男性,這樣的動力表現,對於大部分用來通勤的人來說沒毛病。

差點忘記另一位功臣CVT變速箱,本田明白用只有1.5L基礎排量的發動機,來拉動冠道1.7噸的大身軀是會吃力的,畢竟渦輪打開前低扭不足。所以與其匹配的CVT變速箱將傳動比適當降低,讓冠道240TURBO轉速大部分行駛時間都保持在2000轉以上,除非下坡和勻速巡航。於是,渦輪在大多數時間都處於比較活躍的狀態,在你需要動力的時候,回應更加迅速有勁。晚高峰的重慶也是一座“堵城”,在走走停停的城市道路上,冠道240TURBO對於頻繁的起步加速反應很快,渦輪遲滯並不明顯。還有1.5T+CVT動力組合開起來要比2.0T+9AT要平順一些。

另外,令人不滿的地方還是有的。發動機在高轉之後,傳遞到車內的聲音還是有“本田”特色。好在,冠道240TURBO在風噪和路噪方面表現出色,一定程度掩蓋感人的發動機聲音。

與370TURBO一樣,冠道240TURBO仍配備VGR速比可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方向盤的指向清晰準確,轉向比例很快。因為在轉向操作側和輔助側分別設置了一個小齒輪,起到了靈敏識別轉彎力度和幅度的作用。電動助力的作用下回盤非常輕盈,手上基本不需要多用額外的力。這種快速精准的轉向在重慶多彎的城市很有用,開著冠道240TURBO感覺就像轎車那樣靈巧輕鬆。

冠道240TURBO底盤的行駛質感很棒,扎實且有厚重感。懸架的支撐性較強,同時兼顧到一定的舒適性。特別是在起伏不斷的山城,對於路面的連續顛簸,它過濾得比較徹底,化解大坑窪的能力也比較強,舒適性很好。以過減速帶為例,車內能聽到從底盤傳來的“咚咚”聲,但車身晃動很小,我覺得比昂科威還有舒服一些。即便是應對連續的彎道時,車身的穩定性也不錯,沒有多餘的晃動,重心的偏移量較小。之前有擔心像這種大中型SUV重心太高可能不太好操控的疑慮也隨之打消。

車是體驗完了,下面我們說說冠道240TURBO回到值不值得買的問題。之前我也試駕過冠道370TURBO,這台2.0T的動力表現的確“棒棒噠”,換句話說,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其實是過剩的。而冠道240TURBO似乎要來得更實際,用更低的售價、各種稅費、油耗等成本,卻能享受“大塊頭”的智慧,多好啊。

至於空間,講真,我從沒有見過一台後排空間能像冠道這麼大的SUV,什麼葛優躺、北京癱都能滿足你。這是冠道一個聰明之處,全系沒有推出7座(質疑聲不少),巧妙避開大7座的直接競爭。向下轉入5座領域,利用2820mm的超長軸距放大後排空間。使得很多人進入冠道的第一感覺就是“大”,將“空間魔術”發揮得淋漓盡致。比起第三排使用頻率不高的7座車,禮遇第二排的乘客顯然要來得更實際。

再說具體點,同樣拿冠道240TURBO和370TURBO最低配車型對比(同為兩驅精英版),你會發現兩者除了動力之外,配置幾乎沒有區別,別忘了差價接近5萬塊錢呢,還別說現在要加價提車了。不過這兩款低配的配置也比較“齋”,缺少全景天窗就算了,連真皮方向盤、真皮座椅、倒車影像也沒有,卻要22萬和26.98萬,實在拿不出手。所以說,這兩款車明顯就是為了拉低入門門檻而已,想要享受冠道的精髓,起碼得選25.38萬的兩驅豪華版以上。

22-25萬左右的SUV,很多時候還是以5座為核心,像昂科威、途觀L、探界者等。而冠道的體格又更有優勢,動力性能不差、造型又帥氣、車廂寬敞舒適、靜音表現優秀,完全是一款不需要講情懷講產品力足以買單的優秀產品。

這樣的動力表現,對於大部分用來通勤的人來說沒毛病。

差點忘記另一位功臣CVT變速箱,本田明白用只有1.5L基礎排量的發動機,來拉動冠道1.7噸的大身軀是會吃力的,畢竟渦輪打開前低扭不足。所以與其匹配的CVT變速箱將傳動比適當降低,讓冠道240TURBO轉速大部分行駛時間都保持在2000轉以上,除非下坡和勻速巡航。於是,渦輪在大多數時間都處於比較活躍的狀態,在你需要動力的時候,回應更加迅速有勁。晚高峰的重慶也是一座“堵城”,在走走停停的城市道路上,冠道240TURBO對於頻繁的起步加速反應很快,渦輪遲滯並不明顯。還有1.5T+CVT動力組合開起來要比2.0T+9AT要平順一些。

另外,令人不滿的地方還是有的。發動機在高轉之後,傳遞到車內的聲音還是有“本田”特色。好在,冠道240TURBO在風噪和路噪方面表現出色,一定程度掩蓋感人的發動機聲音。

與370TURBO一樣,冠道240TURBO仍配備VGR速比可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方向盤的指向清晰準確,轉向比例很快。因為在轉向操作側和輔助側分別設置了一個小齒輪,起到了靈敏識別轉彎力度和幅度的作用。電動助力的作用下回盤非常輕盈,手上基本不需要多用額外的力。這種快速精准的轉向在重慶多彎的城市很有用,開著冠道240TURBO感覺就像轎車那樣靈巧輕鬆。

冠道240TURBO底盤的行駛質感很棒,扎實且有厚重感。懸架的支撐性較強,同時兼顧到一定的舒適性。特別是在起伏不斷的山城,對於路面的連續顛簸,它過濾得比較徹底,化解大坑窪的能力也比較強,舒適性很好。以過減速帶為例,車內能聽到從底盤傳來的“咚咚”聲,但車身晃動很小,我覺得比昂科威還有舒服一些。即便是應對連續的彎道時,車身的穩定性也不錯,沒有多餘的晃動,重心的偏移量較小。之前有擔心像這種大中型SUV重心太高可能不太好操控的疑慮也隨之打消。

車是體驗完了,下面我們說說冠道240TURBO回到值不值得買的問題。之前我也試駕過冠道370TURBO,這台2.0T的動力表現的確“棒棒噠”,換句話說,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其實是過剩的。而冠道240TURBO似乎要來得更實際,用更低的售價、各種稅費、油耗等成本,卻能享受“大塊頭”的智慧,多好啊。

至於空間,講真,我從沒有見過一台後排空間能像冠道這麼大的SUV,什麼葛優躺、北京癱都能滿足你。這是冠道一個聰明之處,全系沒有推出7座(質疑聲不少),巧妙避開大7座的直接競爭。向下轉入5座領域,利用2820mm的超長軸距放大後排空間。使得很多人進入冠道的第一感覺就是“大”,將“空間魔術”發揮得淋漓盡致。比起第三排使用頻率不高的7座車,禮遇第二排的乘客顯然要來得更實際。

再說具體點,同樣拿冠道240TURBO和370TURBO最低配車型對比(同為兩驅精英版),你會發現兩者除了動力之外,配置幾乎沒有區別,別忘了差價接近5萬塊錢呢,還別說現在要加價提車了。不過這兩款低配的配置也比較“齋”,缺少全景天窗就算了,連真皮方向盤、真皮座椅、倒車影像也沒有,卻要22萬和26.98萬,實在拿不出手。所以說,這兩款車明顯就是為了拉低入門門檻而已,想要享受冠道的精髓,起碼得選25.38萬的兩驅豪華版以上。

22-25萬左右的SUV,很多時候還是以5座為核心,像昂科威、途觀L、探界者等。而冠道的體格又更有優勢,動力性能不差、造型又帥氣、車廂寬敞舒適、靜音表現優秀,完全是一款不需要講情懷講產品力足以買單的優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