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養生文化:五毒月來了!盤點五毒月的注意事項

引言

您或許聽說過“五毒月”,或許也知道關於“五毒月”的諸多禁忌。

可是,如此厲害的“五毒月”究竟“毒”在哪裡?它是誰提出的?如何平安度過而不“中毒”呢?

我們為您總結了“五毒月攻略”,

讓我們一起充滿正念地度過這個月吧!

五毒月到底是啥?

農曆五月俗稱毒月。其中有九天為“天地交泰九毒日”,一天為“天地交泰日”。

這十天內,務必端容肅己,嚴禁殺生,行☆禁☆淫,否則嚴重傷身損氣耗精元。

五毒月由來已久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

《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欲、齋戒。

《夏小正》中記載:“此日蓄藥,

以蠲除毒氣。”

《黃帝內經》中,通過軒轅黃帝和素女對話的方式,指出了性☆禁☆生☆禁☆活的忌日。

素女說:“每年農曆五月十六日,是天地之氣交☆禁☆合之日,男女不可行房。特別是性☆禁☆欲重的人小心在五毒月失掉真陽,真陽一失,命不久也!”

《印光大師全集·淨土法要·挽救劫運篇》中寫道:

我常說,世上的人,十分當中,有四分是由於色☆禁☆欲而死;

有四分因貪戀淫☆禁☆欲,身體大受虧損,若遇其他感染源,必然是百病叢生,間接而死;

茫茫世界,芸芸人民,十有八九是因色☆禁☆欲而死,怎不令人悲哀啊!

民俗這樣告訴我們

民俗認為農曆五月為毒月,

是最要注意的一個月份。

君子應節欲靜養

古代漢族民俗稱毒月期間夫妻不能同房,君子應節制嗜欲,食物清淡,減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補腎。

此時節應靜養,與自然和諧平定心氣。能全月不同房,對身心都有極大的好處。

五月回娘家

古代有習俗,五月讓婦女回娘家住一個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

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這一天漢族民俗中有許多喝雄黃酒、帶香囊、插艾草等避邪驅毒的儀式,

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經驗的傳承。

修身養性、清腸排毒

一些修行人會在五月進行辟谷修行,這樣一個月辟穀可以修身養性,清腸排毒、減重瘦身、調節陰陽,而且還可以避開五毒月和家人分床睡,這樣一舉多得。

2017年

農曆五月的「九毒日」

及「天地交泰日」

初毒日

五月初五(陽曆 5 月 30 日)

五月初六(陽曆 5 月 31 日)

五月初七(陽曆 6 月 01 日)

中毒日

五月十五(陽曆 6 月 09 日)

五月十六(陽曆 6 月 10 日)

五月十七(陽曆 6 月 11 日)

末毒日

五月廿五(陽曆 6 月 19 日)

五月廿六(陽曆 6 月 20 日)

五月廿七(陽曆 6 月 21 日)

天地交泰日

五月十四(陽曆 6 月 08 日)

四天王巡行,夜子時為天地交泰日。

我們應該這樣做

法華經雲,若有眾生,多於淫☆禁☆欲,瞋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離瞋,離癡。願見聞者,同常念焉。

——歷朝名畫觀音聖像珂羅版印流通序

行住坐臥,常念觀音聖號。無論出聲念,默念,皆須攝耳而聽,聽則心歸於一,功德更大。

若衣冠整齊,手口洗漱,出聲念默念,均可。

若未洗漱,及至不潔淨處,並睡眠時,均須默念。默念功德一樣,出聲於儀式不合。

——《禮觀世音菩薩求子疏》

又須志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就依此念),愈多愈好。

早晚禮拜念若干,此外行住坐臥都好念。睡倒雖好念,也要心存恭敬。宜穿衫袴,不可赤體。

宜默念,不宜出聲。默念若字多難念,可去“南無”二字,但念“觀世音菩薩”五字。

——《複張德田居士書一》

除了五月,這些日子也要注意

農曆夏至、冬至這兩個陰陽大轉換的節氣的前後三天(最好是半個月)最好也是清淨獨處、敦倫閑邪。

這些忌日是怎麼來的?

忌日與月球的運行有關,與地球繞太陽公轉有關,與地球上天氣變化有關。

人在宇宙中是十分渺小的,天體的任何變化都會對人產生影響,這是已被現代科學證實了的。

中國古代的理論多靠哲學推理和統計學驗證,而不是靠實驗室裡的論證。

結語

“五毒月”並不可怕,如依上述方法修行,以清淨的身語意,誦經持咒、佈施供養,功德無量。

(轉載自“佛教慧日”)

默念,皆須攝耳而聽,聽則心歸於一,功德更大。

若衣冠整齊,手口洗漱,出聲念默念,均可。

若未洗漱,及至不潔淨處,並睡眠時,均須默念。默念功德一樣,出聲於儀式不合。

——《禮觀世音菩薩求子疏》

又須志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就依此念),愈多愈好。

早晚禮拜念若干,此外行住坐臥都好念。睡倒雖好念,也要心存恭敬。宜穿衫袴,不可赤體。

宜默念,不宜出聲。默念若字多難念,可去“南無”二字,但念“觀世音菩薩”五字。

——《複張德田居士書一》

除了五月,這些日子也要注意

農曆夏至、冬至這兩個陰陽大轉換的節氣的前後三天(最好是半個月)最好也是清淨獨處、敦倫閑邪。

這些忌日是怎麼來的?

忌日與月球的運行有關,與地球繞太陽公轉有關,與地球上天氣變化有關。

人在宇宙中是十分渺小的,天體的任何變化都會對人產生影響,這是已被現代科學證實了的。

中國古代的理論多靠哲學推理和統計學驗證,而不是靠實驗室裡的論證。

結語

“五毒月”並不可怕,如依上述方法修行,以清淨的身語意,誦經持咒、佈施供養,功德無量。

(轉載自“佛教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