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只知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為何要吃粽子,劃龍舟嗎?

關於端午節的設定歷史有不同的版本,而最為令人幸福的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楚國的大夫屈原設定。據說當時的楚國君主聽信小人之言,疏離選賢舉能,一心為國的屈原,

導致國家衰弱,被秦國攻破而滅國。就在秦國攻進楚國時,屈原不忍看著國家滅亡,卻又無法補救,心痛之下跳入江中,誓與祖國共存亡。

屈原這種愛國精神感動了後代人民,每當屈原祭日這天,天人們總是圍在屈原跳的汨羅江岸,王水中投入飯團食物,

因為他們認為魚蝦蟹們有這些食物可以吃,等吃飽了以後就不會啃食屈原的屍體,後來飯團慢慢的演變為今天包的粽子,吃粽子便成為端午節中必不可少的習俗。

至於劃龍舟是代表一種精神,團結的精神和愛國的精神,在當時深受人們喜愛,便也將其納入端午節的習俗之中。

但是關於劃龍舟還有一種傳說,在最早的時候,鄒圩沒有河流,人們需要水便要到遠遠的地方去用水桶提,有次一個農民在他處提水的時候在水中抓住了一條小蛇,這叫小蛇與其餘的蛇類不同,他的身體有像魚似的鱗片,閃閃發光,很是美麗。

農民一邊摸著小蛇的鱗片一邊仔細的審視著這條小蛇。發現他的眼中充滿祈求的目光,於是他便動了惻隱之心,

將這條小蛇放回了水中。小蛇回到水裡以後,身體慢慢的變大,口中不斷有水流出,逐漸地便彙集成了河流。

原來這條小蛇是一條小龍,後來因犯了錯被貶到凡間,他身上被施了法術,只有鱗片吸收了男人的陽氣,法術才會被解除,

剛剛在農民碰他的時候,恰巧法術解除了,於是小龍為了報恩,送給了鄒圩長長的河流。而人們又為了感謝小蛇便在這河流之上舉辦了賽龍舟活動。

賽龍舟這個習俗被越傳越廣,直到今天,我國各省賽龍舟的盛狀還頻頻上演,甚至龍舟賽還傳到世界多個國家,

國家間的比賽也每年都在進行。賽龍舟繼承了歷史上的愛國精神,今人也要團結一致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