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端午只是為了紀念屈原,只是吃個粽子這麼簡單麼?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馬上就要來臨了,我們又可以放假、吃粽子了!可是作為中華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你又瞭解多少呢?下面,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端午。

端午

端午從字面意義上來講,就是初五。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風土記》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劃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

龍舟比賽

乘舲船餘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楚辭˙涉江》

屈原和伍子胥

其實,龍舟比賽是為了紀念伍子胥,

而端午節很早以前便已出現。等等,那麼屈原去哪裡了?

歷史上屈原這個人物可能是虛構出來的,聞一多認為把屈原和端午節放在一起,是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中才出現的。他在《端午考》中設想,“端午最初只是長江下游吳越民族的風俗,自東漢以來,吳越地域漸被開闢,在吳越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對流中,端午這節日才漸漸傳播到長江上游以及北方各地。”

天文學家陳久金則認為,

“後世的端陽(午)節就是上古越人的年節”,並提及越人“以銅鼓慶祝新年”的儀式也與端午節時間重合。

好了,關於屈原這位偉大的文學家的爭議,就說到這裡,更多話題,留言交流。至於端午,也給我們留下來甘美的粽子、激昂拼搏的龍舟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