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來你是這樣的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發展報告(2017)》發佈!

近日,粵港澳大灣區的話題再次火了起來。7月1日上午,《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定》在香港簽署,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簽署儀式。

按照協議,粵港澳三地將在中央有關部門支持下,

完善創新合作機制,促進互利共贏合作關係,共同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而在今日,廣州日報資料和數位化研究院(GDI)正式發佈《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發展報告(2017)》(中文版)(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反映粵港澳大灣區11座城市的創新能力和創新協同能力,聚焦發明專利、PCT專利、施引專利、同族專利等4大評價指標。將專利作為衡量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能力的重要尺度,以創新維度為重要評價指標,挖掘分析粵港澳大灣區近5年的專利資料。

《報告》對標三藩市灣區發現存在的優勢與不足,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區域(灣區東岸、灣區西岸、港澳)創新機構與行業優勢,展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能力。與此同時,通過資料分析積極認識到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能力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從制度協同、金融協同、科創協同、產業協同、人才協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角度為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發展尋找途經和方向。

Part 1 引言

政策背景

粵港澳大灣區為什麼這麼重要?

Part 2 創新

資料說明

機構遴選:共選取粵港澳大灣區的510個創新機構(其中包括高校、研究院和研究所)。

選取方式:通過匯總各城市近三年(2014年—2016年)的發明專利總數,按專利所屬創新機構,統計各創新機構發明專利數,排序截取前50名。

總體分析

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歷年發明專利呈現逐年穩步遞增趨勢,

其中2014年和2015年的增幅最大,接近50%。五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發明專利總量增幅達213.6%。

三大區域分析

從總量分析,灣區東岸發明專利2016年突破10萬件,灣區西岸則接近8萬件,港澳地區一直在2萬件以內。

與三藩市灣區對比

資料對比發現,近5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發明專利數量已超越三藩市灣區,且差距有擴大趨勢。2012年粵港澳大灣區超過三藩市灣區2.76萬件,到2016年比三藩市灣區多13.82萬件,差距不斷擴大。

粵港澳大灣區發明專利主要以H類(電學)為主,占比最大為33.74%,其次是G類;“三藩市灣區”以G類(物理)為主,占比為39.40%,其次是H類。

兩大灣區的D、E兩類專利占比均很小,尤其是D類(紡織、造紙)占比不到1%。三藩市灣區比粵港澳大灣區更注重A類(人類生活必需品)的專利的發明創造,而在B類(作業運輸,包括航空、飛行器等)不如粵港澳大灣區。

PCT專利

PCT是《專利合作條約》(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英文縮寫,是有關專利的國際條約。根據PCT的規定,專利申請人可以通過PCT途徑遞交國際專利申請,向多個國家申請專利。

2012年—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東岸PCT專利數量多於灣區西岸和港澳地區;同時,灣區西岸的PCT專利數增長率呈現較平穩增長態勢,在2016年出現小幅下滑;灣區東岸PCT專利數增長率波動較為明顯,在2015年出現較大幅度下跌。港澳地區PCT專利數量相對較少,每年均在800件以內,2013年和2014年出現負增長。

施引專利

施引專利是指專利被引用的次數,被引次數高的專利往往代表專利品質高。

資料顯示,2012年—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發明專利施引數量低於三藩市灣區,該現象在2013年和2014年尤為明顯。2012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發明專利施引數為三藩市灣區的53.56%,2013年和2014年降到30%以下;2015年差距又有所縮小,粵港澳大灣區的發明專利施引數為三藩市的39.52%,2016年再次降至22.81%。

同族專利

同族專利是在不同國家(地區)、以不同或(相同)語言公開的與同一發明相關的專利文獻的集合。(報告中的同族專利是指DWPI同族專利)

2012年—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東岸的DWPI專利數量多於灣區西岸和港澳地區,其中2016年東岸總量突破16萬件,西岸突破12萬件;在增長幅度上,灣區東岸和西岸都呈現逐年增長態勢,但西岸增長率明顯高於東岸,2014年增長率一度超過70%,而港澳地區的DWPI專利相對較少,每年均在2萬件以內,2014年出現負增長。

創新機構行業分析

組成510個創新機構樣本。對樣本所在行業分類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劃分為21個分類。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高等院校也是城市創造能力的主要來源之一,在創新機構上統一設置為“高等院校”。

統計資料顯示,在510個樣本中,創新機構所在行業最多的是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共有115個機構,占比22.55%;其次是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占比21.96%,再次是高等院校,占比8.04%,此方面以廣州最為明顯。排在第四和第五位元的是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和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

各城市優勢行業分析

三大區域行業分析

灣區西岸——報告中灣區西岸共計300家創新機構入圍,分佈在20個行業。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71家),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53家),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27家)居於前三位元,高等院校和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並列第四,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位列第五。

灣區東岸——共計150家創新機構入圍,分佈在18個行業,其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52家),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30家),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11家)居前三。

港澳地區——共遴選60家創新機構,主要分佈在14個行業,考慮到澳門主要以商務服務業為主,發明專利數偏少,澳門僅選擇10家。港澳地區的機構分佈比較均勻,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14家),商務服務業(8家),高等院校(8家),橡膠和塑膠製品業(7家),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7家)。

>>>傳統行業、新興行業等在灣區的表現

為深入探索為地方提供科研智力支持的機構(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等)、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在灣區西岸、東岸和港澳地區的表現,做如下分類並通過熱力圖展示:

(1)科研智力支援包括高等院校和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該行業近三年發明專利超過3.1萬件,主要集中在灣區西岸,發明專利數量達2.1萬件,其中廣州約1.9萬件。灣區東岸約8000件,重點在深圳。港澳地區約2300件,集中在香港。從下圖可知,發明專利的科研智力支持呈現廣州、深圳和香港三家獨大態勢,尤其廣州的高等院校表現最為明顯。

(2)傳統行業包括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橡膠和塑膠製品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紡織服裝、服飾業,交通運輸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等7個行業。資料顯示,近三年(2014年—2016年)灣區西岸傳統行業共計超過6380件發明專利,主要集中在廣州,占比超過50%。

(3)新興行業包括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和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等2個行業。資料顯示,近三年來新興行業發明專利共計超過16萬件,主要集中在灣區東岸,共計超過13.1萬件,灣區西岸超過2.6萬件,港澳地區約3000件。就城市來說,東岸主要是深圳和東莞,兩者總量達12.6萬件;西岸主要是珠海、佛山和廣州,合計達2.3萬件。港澳地區相對較少,且集中在香港。

Part 3 結語

資料顯示,在發明專利、PCT專利和DWPI專利數量上,粵港澳大灣區都超越三藩市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全球創新新的熱點灣區,並在資訊科技、智慧製造和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領域具備很好的基礎,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揮後發優勢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領域。從區域分析,粵港澳大灣區東岸在發明專利、PCT專利和DWPI專利數量上總體高於西岸,東岸和西岸雙雙呈現穩步增長態勢,但西岸近三年增長迅速,增幅高於東岸。

Part 4 願景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全球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群之一,灣區11個城市各有優勢。如:

>>>協同創新發展成為必然

制度協同——積極探索體制機制創新,打造新型合作平臺為灣區協同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的格局,既有“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又有深圳和珠海兩個經濟特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新區片區、前海片區和橫琴片區,涉及不同制度和文化背景,其合作機制遠比其它灣區更為豐富、多元。實現城市間優勢互補、競合發展、協同共贏。

人才協同——創新人才合作機制,營造良好創業環境打造灣區“創新人才高地”。

世界一流的灣區,都聚集著一批世界知名的大學,為灣區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援。粵港澳大灣區可以借鑒三藩市灣區經驗,創新人才合作機制出臺高端人才政策,營造吸引海內外人才創業就業的良好環境,鼓勵更多的海外人才前來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就業,打造灣區“創新人才高地”。

科創協同——協同灣區城市強大科研和製造能力,助推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創新機構中,廣州、香港和澳門三地高等院校分別占比為24%、20%和20%,排名城市創新機構前三,顯示這三大城市高等院校的科研創新能力強勁。在創新機構上,廣州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行業占比達16%,綜合高等院校的資料(24%),彰顯廣州科研機構的實力雄厚。

金融協同——發揮廣州、深圳和香港的金融中心的作用,創新科技金融生態為灣區創業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作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可以借鑒三藩市灣區“矽谷”的“創新技術+生態基金雙核總部”經驗,充分發揮廣州、深圳和香港的金融中心的功能作用,吸引更多世界各地風投基金、仲介機構、創業企業進駐灣區,共建“科技+金融”生態系統,並借鑒香港金融發展的國際化經驗,實現與國際金融體系接軌,為灣區創業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產業協同——利用灣區城市產業優勢互補,實施創新驅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區域競爭力。

在產業結構上,部分城市傳統產業比重偏大,產業競爭力不強。充分利用廣州、深圳的科研和科技實力,香港、深圳和廣州的金融實力,香港和澳門的高端服務業,以及佛山、東莞、珠海、中山、江門及肇慶的製造業實力,科學佈局、優勢互補,創新驅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全球的競爭力。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便捷高效城際交通網絡,互聯互通打造“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最大的海港和空港群,包括深圳港、香港港和廣州港等全球大港,並擁有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航空樞紐或重要國際空港;珠三角城市群將實現以廣州為中心、主要城市間的“1小時生活圈”。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在即,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間打造1小時互通的“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創造良好交通條件,為灣區各城市協同發展打開更為廣闊、便捷的空間。

從總量分析,灣區東岸發明專利2016年突破10萬件,灣區西岸則接近8萬件,港澳地區一直在2萬件以內。

與三藩市灣區對比

資料對比發現,近5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發明專利數量已超越三藩市灣區,且差距有擴大趨勢。2012年粵港澳大灣區超過三藩市灣區2.76萬件,到2016年比三藩市灣區多13.82萬件,差距不斷擴大。

粵港澳大灣區發明專利主要以H類(電學)為主,占比最大為33.74%,其次是G類;“三藩市灣區”以G類(物理)為主,占比為39.40%,其次是H類。

兩大灣區的D、E兩類專利占比均很小,尤其是D類(紡織、造紙)占比不到1%。三藩市灣區比粵港澳大灣區更注重A類(人類生活必需品)的專利的發明創造,而在B類(作業運輸,包括航空、飛行器等)不如粵港澳大灣區。

PCT專利

PCT是《專利合作條約》(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英文縮寫,是有關專利的國際條約。根據PCT的規定,專利申請人可以通過PCT途徑遞交國際專利申請,向多個國家申請專利。

2012年—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東岸PCT專利數量多於灣區西岸和港澳地區;同時,灣區西岸的PCT專利數增長率呈現較平穩增長態勢,在2016年出現小幅下滑;灣區東岸PCT專利數增長率波動較為明顯,在2015年出現較大幅度下跌。港澳地區PCT專利數量相對較少,每年均在800件以內,2013年和2014年出現負增長。

施引專利

施引專利是指專利被引用的次數,被引次數高的專利往往代表專利品質高。

資料顯示,2012年—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發明專利施引數量低於三藩市灣區,該現象在2013年和2014年尤為明顯。2012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發明專利施引數為三藩市灣區的53.56%,2013年和2014年降到30%以下;2015年差距又有所縮小,粵港澳大灣區的發明專利施引數為三藩市的39.52%,2016年再次降至22.81%。

同族專利

同族專利是在不同國家(地區)、以不同或(相同)語言公開的與同一發明相關的專利文獻的集合。(報告中的同族專利是指DWPI同族專利)

2012年—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東岸的DWPI專利數量多於灣區西岸和港澳地區,其中2016年東岸總量突破16萬件,西岸突破12萬件;在增長幅度上,灣區東岸和西岸都呈現逐年增長態勢,但西岸增長率明顯高於東岸,2014年增長率一度超過70%,而港澳地區的DWPI專利相對較少,每年均在2萬件以內,2014年出現負增長。

創新機構行業分析

組成510個創新機構樣本。對樣本所在行業分類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劃分為21個分類。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高等院校也是城市創造能力的主要來源之一,在創新機構上統一設置為“高等院校”。

統計資料顯示,在510個樣本中,創新機構所在行業最多的是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共有115個機構,占比22.55%;其次是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占比21.96%,再次是高等院校,占比8.04%,此方面以廣州最為明顯。排在第四和第五位元的是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和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

各城市優勢行業分析

三大區域行業分析

灣區西岸——報告中灣區西岸共計300家創新機構入圍,分佈在20個行業。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71家),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53家),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27家)居於前三位元,高等院校和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並列第四,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位列第五。

灣區東岸——共計150家創新機構入圍,分佈在18個行業,其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52家),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30家),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11家)居前三。

港澳地區——共遴選60家創新機構,主要分佈在14個行業,考慮到澳門主要以商務服務業為主,發明專利數偏少,澳門僅選擇10家。港澳地區的機構分佈比較均勻,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14家),商務服務業(8家),高等院校(8家),橡膠和塑膠製品業(7家),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7家)。

>>>傳統行業、新興行業等在灣區的表現

為深入探索為地方提供科研智力支持的機構(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等)、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在灣區西岸、東岸和港澳地區的表現,做如下分類並通過熱力圖展示:

(1)科研智力支援包括高等院校和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該行業近三年發明專利超過3.1萬件,主要集中在灣區西岸,發明專利數量達2.1萬件,其中廣州約1.9萬件。灣區東岸約8000件,重點在深圳。港澳地區約2300件,集中在香港。從下圖可知,發明專利的科研智力支持呈現廣州、深圳和香港三家獨大態勢,尤其廣州的高等院校表現最為明顯。

(2)傳統行業包括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橡膠和塑膠製品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紡織服裝、服飾業,交通運輸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等7個行業。資料顯示,近三年(2014年—2016年)灣區西岸傳統行業共計超過6380件發明專利,主要集中在廣州,占比超過50%。

(3)新興行業包括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和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等2個行業。資料顯示,近三年來新興行業發明專利共計超過16萬件,主要集中在灣區東岸,共計超過13.1萬件,灣區西岸超過2.6萬件,港澳地區約3000件。就城市來說,東岸主要是深圳和東莞,兩者總量達12.6萬件;西岸主要是珠海、佛山和廣州,合計達2.3萬件。港澳地區相對較少,且集中在香港。

Part 3 結語

資料顯示,在發明專利、PCT專利和DWPI專利數量上,粵港澳大灣區都超越三藩市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全球創新新的熱點灣區,並在資訊科技、智慧製造和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領域具備很好的基礎,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揮後發優勢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領域。從區域分析,粵港澳大灣區東岸在發明專利、PCT專利和DWPI專利數量上總體高於西岸,東岸和西岸雙雙呈現穩步增長態勢,但西岸近三年增長迅速,增幅高於東岸。

Part 4 願景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全球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群之一,灣區11個城市各有優勢。如:

>>>協同創新發展成為必然

制度協同——積極探索體制機制創新,打造新型合作平臺為灣區協同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的格局,既有“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又有深圳和珠海兩個經濟特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新區片區、前海片區和橫琴片區,涉及不同制度和文化背景,其合作機制遠比其它灣區更為豐富、多元。實現城市間優勢互補、競合發展、協同共贏。

人才協同——創新人才合作機制,營造良好創業環境打造灣區“創新人才高地”。

世界一流的灣區,都聚集著一批世界知名的大學,為灣區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援。粵港澳大灣區可以借鑒三藩市灣區經驗,創新人才合作機制出臺高端人才政策,營造吸引海內外人才創業就業的良好環境,鼓勵更多的海外人才前來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就業,打造灣區“創新人才高地”。

科創協同——協同灣區城市強大科研和製造能力,助推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創新機構中,廣州、香港和澳門三地高等院校分別占比為24%、20%和20%,排名城市創新機構前三,顯示這三大城市高等院校的科研創新能力強勁。在創新機構上,廣州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行業占比達16%,綜合高等院校的資料(24%),彰顯廣州科研機構的實力雄厚。

金融協同——發揮廣州、深圳和香港的金融中心的作用,創新科技金融生態為灣區創業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作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可以借鑒三藩市灣區“矽谷”的“創新技術+生態基金雙核總部”經驗,充分發揮廣州、深圳和香港的金融中心的功能作用,吸引更多世界各地風投基金、仲介機構、創業企業進駐灣區,共建“科技+金融”生態系統,並借鑒香港金融發展的國際化經驗,實現與國際金融體系接軌,為灣區創業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產業協同——利用灣區城市產業優勢互補,實施創新驅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區域競爭力。

在產業結構上,部分城市傳統產業比重偏大,產業競爭力不強。充分利用廣州、深圳的科研和科技實力,香港、深圳和廣州的金融實力,香港和澳門的高端服務業,以及佛山、東莞、珠海、中山、江門及肇慶的製造業實力,科學佈局、優勢互補,創新驅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全球的競爭力。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便捷高效城際交通網絡,互聯互通打造“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最大的海港和空港群,包括深圳港、香港港和廣州港等全球大港,並擁有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航空樞紐或重要國際空港;珠三角城市群將實現以廣州為中心、主要城市間的“1小時生活圈”。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在即,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間打造1小時互通的“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創造良好交通條件,為灣區各城市協同發展打開更為廣闊、便捷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