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聞發佈會|湖北率先完成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 它釋放了哪些改革紅利?

導讀

2016年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今年3月,國務院明確提出至2017年底實現平原地區農村機井通電全覆蓋,完成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

為貫徹國家關於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的部署,湖北提出2017年年底完成全省貧困地區、新型小城鎮、中心村和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的電網改造升級。

目前湖北電網改造升級完成的情況怎麼樣?與此同時,盛夏即將來臨,今年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將採取哪些措施確保用電“迎峰度夏”?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有關情況。

湖北全面打贏網改“兩年攻堅戰”

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總工程師吳耀文介紹,截至6月26日,湖北公司已在國網系統內率先完成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兩年攻堅戰”建設任務。

湖北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兩年攻堅戰”村村通動力電、機井通電、中心村電網建設三大專項工程總投資137億元,實現34516眼機井(泵站)通電、4664個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和21850個自然村通動力電。共完成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2.03萬千米;新建、更換配變2.83萬台,

容量36.53萬千伏安;新建及改造低壓線路7.57萬千米。

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釋放改革紅利

農村用電潛能得到釋放 灌溉成本降低

今年上半年,全省農村電網售電量39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33%,高出全省平均售電增速0.7個百分點。

以機井通電專項工程為例,機井通電至田間,將使灌溉成本降低70%以上。在全國種糧百強縣區襄陽市襄州區,以前用柴油機灌溉一畝地一次需要3.44升柴油,糧食作物每年需澆6次水,平均每畝地每年需要152元;現在用電灌溉一畝地一次需電量18千瓦時,平均每畝地每年需42元。據測算,機井通電項目實施後,僅襄州區就將節約農民生產成本逾千萬元。

對地方經濟發展產生輻射和帶動作用

據測算,“十三五”期間,湖北省農網改造總投資將達到600億元,可帶動電工製造、鋼鐵有色等產業新增產值75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50萬個,

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精心組織、大力實施“國網陽光扶貧行動”,“村村通動力電工程”。投資4.57億元,建成投運236個村級扶貧光伏電站。

解決湖北省脫貧縣(宜昌遠安縣,恩施鶴峰縣、來鳳縣,咸寧通山縣、崇陽縣,黃岡英山縣、羅田縣、紅安縣、團風縣)303個貧困自然村通動力電問題,提前完成湖北省2017年脫貧縣農網重點工作任務。上述貧困縣4479個貧困自然村全部通上了動力電。

湖北電網全力迎峰度夏

預計今夏電力供需總體平衡

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新聞發言人、副總工程師楊勇介紹,預計今夏湖北電網統調最大用電負荷3100萬千瓦,比2016年微增0.51%,最大負荷發生在7月末、8月初的可能性較大;預計2017年最大日用電量6.6億千瓦時,比2016年微增0.63%。預計2017年夏季空調降溫負荷最大可達1350萬千瓦左右,占總負荷量的43.55%。

在來水正常、不發生機組重疊非計畫停運及無持續極端高溫天氣的情況下,迎峰度夏期間湖北電網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可以滿足全省的用電需求。但是如果發生多台大機組同時故障停機,電力供應可能會出現缺口。局部電網在持續高溫天氣下可能出現卡口和低電壓現象。夏季強對流天氣、輸電設施外力破壞等因素有可能引發停電事故。

全力做好迎峰度夏準備工作

加快電網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2017年新增500千伏變電項目1項,新增變電容量200萬千伏安。

新增220千伏變電站項目13項,新增220千伏變電容量372萬千伏安。

新增500千伏線路3條,長度129公里。

新建220千伏線路40條,長度725公里。同時完成了21項配網技術改造大修項目,重點解決供電“卡口”、線路防雷等問題,為電網迎峰度夏奠定良好基礎。

加強配網改造升級,釋放用電潛能。

通過大資料運用,為精准網改提供決策支撐。共完成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2.03萬千米;新建、更換配變2.83萬台,容量36.53萬千伏安;新建及改造低壓線路7.57萬千米。通過配電網改造升級工作,有效釋放了用電潛能。

排查隱患,確保汛期供電可靠。

組織開展三輪防汛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對全省154座大中型排澇泵站及各縣級抗洪排澇供電設施進行防汛檢查,整改隱患1778處。提前完成樊口、金口、田關三大泵站雙電源改造工作,確保重要泵站汛期供電可靠。

多舉措保障供電迎峰度夏

主動運維,減少停電。

迎峰度夏期間不安排發電機組檢修,最大限度保障電網安全可靠供電。

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加強設備的運行維護,確保輸變電可靠運行,避免因電網設備故障,造成大面積停電的事件發生;合理安排設備停運檢修工作,避免電網設備大範圍集中停運。

根據水情和電煤庫存情況,合理安排電廠機組開機方式,做好水電和火電發電的協調,在滿足電力電量平衡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多節水儲煤。

健全供電服務應急搶修聯動機制,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備齊備足搶修物資,科學統籌安排運維、搶修和網改停電計畫,優先採用不停電方式處理故障隱患,減少停電範圍和次數。

智慧搶修,確保服務“始終線上”。

全面推廣應用配網智慧搶修移動APP,提高搶修效率,縮短搶修時間,構建面向客戶的24小時快速回應體系。智慧搶修系統可對異常指標進行即時監控,並實現線上派單,確保工單有人對接、流程有人監控、指標有人管控、現場有人處理。

恩施鶴峰縣、來鳳縣,咸寧通山縣、崇陽縣,黃岡英山縣、羅田縣、紅安縣、團風縣)303個貧困自然村通動力電問題,提前完成湖北省2017年脫貧縣農網重點工作任務。上述貧困縣4479個貧困自然村全部通上了動力電。

湖北電網全力迎峰度夏

預計今夏電力供需總體平衡

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新聞發言人、副總工程師楊勇介紹,預計今夏湖北電網統調最大用電負荷3100萬千瓦,比2016年微增0.51%,最大負荷發生在7月末、8月初的可能性較大;預計2017年最大日用電量6.6億千瓦時,比2016年微增0.63%。預計2017年夏季空調降溫負荷最大可達1350萬千瓦左右,占總負荷量的43.55%。

在來水正常、不發生機組重疊非計畫停運及無持續極端高溫天氣的情況下,迎峰度夏期間湖北電網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可以滿足全省的用電需求。但是如果發生多台大機組同時故障停機,電力供應可能會出現缺口。局部電網在持續高溫天氣下可能出現卡口和低電壓現象。夏季強對流天氣、輸電設施外力破壞等因素有可能引發停電事故。

全力做好迎峰度夏準備工作

加快電網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2017年新增500千伏變電項目1項,新增變電容量200萬千伏安。

新增220千伏變電站項目13項,新增220千伏變電容量372萬千伏安。

新增500千伏線路3條,長度129公里。

新建220千伏線路40條,長度725公里。同時完成了21項配網技術改造大修項目,重點解決供電“卡口”、線路防雷等問題,為電網迎峰度夏奠定良好基礎。

加強配網改造升級,釋放用電潛能。

通過大資料運用,為精准網改提供決策支撐。共完成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2.03萬千米;新建、更換配變2.83萬台,容量36.53萬千伏安;新建及改造低壓線路7.57萬千米。通過配電網改造升級工作,有效釋放了用電潛能。

排查隱患,確保汛期供電可靠。

組織開展三輪防汛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對全省154座大中型排澇泵站及各縣級抗洪排澇供電設施進行防汛檢查,整改隱患1778處。提前完成樊口、金口、田關三大泵站雙電源改造工作,確保重要泵站汛期供電可靠。

多舉措保障供電迎峰度夏

主動運維,減少停電。

迎峰度夏期間不安排發電機組檢修,最大限度保障電網安全可靠供電。

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加強設備的運行維護,確保輸變電可靠運行,避免因電網設備故障,造成大面積停電的事件發生;合理安排設備停運檢修工作,避免電網設備大範圍集中停運。

根據水情和電煤庫存情況,合理安排電廠機組開機方式,做好水電和火電發電的協調,在滿足電力電量平衡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多節水儲煤。

健全供電服務應急搶修聯動機制,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備齊備足搶修物資,科學統籌安排運維、搶修和網改停電計畫,優先採用不停電方式處理故障隱患,減少停電範圍和次數。

智慧搶修,確保服務“始終線上”。

全面推廣應用配網智慧搶修移動APP,提高搶修效率,縮短搶修時間,構建面向客戶的24小時快速回應體系。智慧搶修系統可對異常指標進行即時監控,並實現線上派單,確保工單有人對接、流程有人監控、指標有人管控、現場有人處理。